人物
时段
朝代
“仁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台州宁海县龙母山玉溪院龙王记大中祥符三年十二月 北宋 · 释景尧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
地志云:临海郡朝所置,在州北大固山,县镇附焉。
吴尚书屈晃宅是山。
早殁,母氏遇一老丈,造之投宿,因通而孕。
寻诞子名坦,长有神变,乃蛟螭之类也。
一旦思川泽,兴雷雨,与母氏往广度东北山而隐,人莫测之,因号此山为屈母山。
山高一千五百丈,周一百三十里,中有三潭,即其窟宅也。
潜跃自由,云雾时起。
隋平陈之后,更临海郡海州
开皇九年释智者大师建业始丰,假道于兹。
无何薄暮,睹一大厦,扣门良久,老母启关。
师他心已通,知非人境。
于是老母具实而答。
知师远来,化潭为宅以相待之,辄欲请师受戒,愿闻正法。
师侚其命,仍有属焉:「郡邑间岁或大旱,汝可溥施甘泽,以济民田」。
龙母与眷属唯唯而已。
师翌日登途,夜来所泊之处唯湫泺耳。
自此或值亢阳,郡牧严备威仪,远迎潭水,入城供养,感应聿彰。
已至邻州不无祷请,遗秉滞穗,可致丰登。
唐武德二年太史占星,改海州为台,以屈氏之故第乃为铃阁,咸曰城隍神即其子也。
元和五年,建湫水院,选僧住持,及创龙王殿,塑龙王像。
长兴三年,钱氏有国,武肃王改屈母山为龙母山,谥龙王为湫水通灵王
迄今生聚所依,蒸尝不绝。
院主庆祥积善修德,和众安僧,真法器也。
比丘惠俦,无诸人,戾止有年矣,常诵《孔雀王经》,以道自怡,于利不畜,一食终日,一衲终身,造立桥梁,开拓路径,作大利益,为出世因。
属以今圣皇帝纂嗣丕业,率服万邦,以百姓为心,无一物失所。
戊申岁将封泰岳,预降广恩,应诸伽蓝改赐敕额,兹院昔名湫水,今号玉溪
斯乃龙王之灵祐也。
俦公欲纪岁序,请余为文。
余僶俛抽毫,得无愧色?
时钜宋大中祥符三年冬十二月望日记。
陈文惠刊字。
首座志明大□惠洪、知库僧庆能、徒弟僧庆琮、同缘前教练使仁福、菩萨戒弟子叶善觉、徐仁泽、许居惠、祝师叶仁宝。
按:《台州金石录》卷二,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海清寺塔记天圣十年正月 北宋 · 单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
南瞻部州大宋国海州怀仁县东南保新兴村清信弟子单和并合家眷属等,共发宏心,舍钱壹百千□□□贯足,同修东海舍利塔弟一给。
今合家有名者:单和亡妻许氏六娘,妻赵氏一娘,男文习、男文政、男文志、男文赡,妇陆氏八娘、赵氏三娘、林氏四娘、杨氏二娘,孙男仁美、仁贵、仁安、仁顺、仁福、□□郑留狗屎、谢婆孙男、郑氏三娘、管氏四娘、臧氏一娘、张氏四娘、蒋氏二娘、孙男五公、巧哥。
驴年天圣十年正月□日记。
按:道光云台新志》卷一四,道光十六年刻本。
黄子受墓志铭绍圣四年十二月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七、《云溪居士集》卷二九
君姓黄,讳镒字子受
其先人也,移籍会稽,家于大云里,至君始三世矣。
曾祖讳仁福,祖讳承霸,父讳瑀。
君初娶李氏,前二十有七年卒,生男一人,曰景仁
女一人,既有家而卒。
继室史氏生四男子,曰孝先、孝达、孝能、孝述。
孙男五人,曰寅、察、宏、宠、宙。
君幼以端敏见器曾大父,早被付托,因前人之业,无所改造。
生七十有九年,足迹未尝踰州里之阈,而所致弥裕。
华屋大开,鲜车美服,饮甘茹珍,便习在驭,于以养老长幼,俯仰皆得,而为越之富室。
子孙诜诜,进止成列,壮强司产,幼茂服儒,博带峨冠,左右就养,长者车辙,时及其户,燕有完美,几二十年。
盖其所以致之,亦必有道。
昔先王釐天下之民为四,付以分职,弗怠弗越,皆足以要羡盈而底丰裕。
后世维驭纵弛,人散而殉其私。
惰者狃于宴安,不克自利,以失其时利;
夸者好大喜远,不恬分守,以丧其本资。
故家有而饶足者稀,不劳而久固者鲜。
君其得先民之遗风,能自力而恬守者欤。
黄氏世有达人,若宪之识量,香之笃行,霸之吏事,祖之雄才,称载前史,咸有远过于人者。
岂其苗裔耶,何不学而德性之懿近古也?
绍圣三年岁在丙子十二月初四日庚申,君以疾卒于家。
期年之日甲申,葬于会稽县五云乡之渔义㠗。
既得卜,其孙察状君之裔事来蕲铭。
君之长子,与余僚亚也,故为之铭曰:
云山之麓,云溪之源。
有吉宅兆,良士攸安。
在君成家,弗后弗跂。
积之斯光,兹安以俟。
宋朱氏墓碣宣和二年三月 北宋 · 朱□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一日,遣中书侍郎许将舍人刘珏赐葬从事郎朱公仁福之墓。
长男号友山,举进士,任四川茶马都大提举司。
次男林,号□□,系贡士,任建康府通判,时逆权贵,退居浔西。
尝字四围,图墓石、街巷、明月桥,建祠傍墓,□□□□佛号法通,送司印押,使朱氏子孙世世荐福奉祀
太学生孙男□同百拜谨立石。
按:《南浔石刻存考·文存》,稿本。
庆源集序 南宋 · 易祓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三
族谱之书,沿而成学,厥俶六朝,盛于唐,纷纷淆乱于五季,卒以我宋两公正之。
披《隋·经籍志》,在天下郡国族谱,吉安八,袁州七,各属类是。
我家大业初江西,犹未盛,宜不在其数也。
至唐中晚间,科第始多。
鼎臣公会昌五年魁天下,一时父子祖孙踵巍科,累高秩,居然江右巨族。
雄州刺史赟手著一本,固仍唐之学,而又当纷纭错乱之者也。
按唐一部十二编类,于始祖以来,皆有嫡系,一或阙略,遂以为无据。
期于有据,非牵依附会成之不可,淆乱之弊,又何怪焉。
抑何独唐!
余尝评史,观商、周世系,元鸟之卵,阅十四世而王;
大人之迹,阅十五世而王。
相去四百、六百年,而世数之多寡如是,其间人寿短长,且不能无疑。
今幸生明备之世,曾披籍直省,既以罪放,得蒙不死,允兀斋居,丹铅之暇,检兹家乘,如自易水受封赐姓,后徙太原,徙金陵,徙长沙浏阳,至徙江西太和,散居吉安袁州洪州,复徙长沙宁乡等属。
若恺、若雄、若仁福、若万年、若重、若亮以降,其时其地,约略可稽。
必如刺史赟作某地几世,某世几人,生娶死厝,一一无疑,六朝以前,此书既不出世,周至南唐千有馀岁,何从指瞭而眉列也?
故敢妄加删订,存信缺疑,集曰《庆源》。
其不可知,不敢牵附。
其袁、洪一派,为沩之宗,自欢邦述达后,或崇儒重道,或力田世业,长年父老犹目击五六代人事,庙主所传,书契所载,尤堪取信。
特分派他属,不遽悉知,不敢妄入,庶几欧阳、苏氏两家之美意良法欤。
苏以「此书之作,使子孙知所自来足矣」,欧阳亦谓「远者不可知,法当自近而亲者叙之」,无非欲人昭实纪信,不失祖宗之真命脉,真精神,斯有以启后昆于靡涯耳。
天性难欺,人伦攸重,我罪我知,固所不计。
按:嘉庆宁乡县志》卷一一,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贺皇太后庆寿表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二、《西山文集》卷一六
伏以奉册东朝,已霈下天之泽;
称觞南面,今开绕电之祥。
共赞兴龄,畴非戴后!
臣某实欢实忭,顿首顿首。
恭惟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陛下,宅心淡泊,体道希夷。
之言,已跻民于仁寿;
姜任之懿,每养志于慈明。
掩前闻而有光,与上古而不老。
臣遥班迩列,近窃真祠。
金母长生,宜永享慈闱之奉;
玉卮为寿,愿益增少广之年。
皇太后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三
东朝介寿,式颁庆渥之新;
北阙疏荣,尽复郎阶之旧。
仍通班于书殿,并赋禄于殊庭。
拜命便蕃,拊躬震悸中谢。)
伏念臣藐然末伎,奋自诸生
先帝临轩之初,视恩首选;
嗣皇谋庙之始,待罪迩联。
会有采薪之忧,莫施横草之报。
连章累牍,罔匪由中;
华职要藩,姑令补外。
自贻伊戚,以速厥辜。
夺爵投荒,坐阅七年之久;
畀祠还秩,忽惊一札之颁。
得之若惊,望不及此。
兹盖恭遇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陛下饬躬慈俭,迪德静嘉。
昔著壸仪,有求贤审官之助;
今隆母道,垂诒谋燕翼之仁。
念蠢兹罪戾之馀,亦曩者封培之一,淹恤在外,罪悔迄今。
乃因锡福之辰,特霈昭天之泽。
臣命轻蝼蚁,恩重丘山。
德化之成,幸数陪于癃老;
祝圣人之寿,敢自附于华封。
皇太后尊号诏绍定三年十二月三日 南宋 · 宋理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七、《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一
养莫大于尊亲,永依慈造;
福必先于曰寿,宜茂徽称。
伟庆事之辉煌,洽欢声而洋溢。
寿明慈睿皇太后载安宗社,兼体乾坤,宜加上尊号曰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其令有司详具仪注,朕当亲帅百寮诣慈明殿奉上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