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西京巩县大力山十方净土寺住持宝月大师碑铭 北宋 · 李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六、《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七、《蒐古汇编》卷五五、民国《巩县志》卷一九
噫!佛灭浸久,法住浸微,有能輶举妙德,勤恁大事,承双林之善嘱,致万乘之外护,畀此土含识聆音睹相,发希有心,入不退地,自幼至老,利乐群品,□□顺世,人仰遗化,吾见于宝月大师焉。师法讳惠深,世姓杨氏,赵州柏乡人。夙植德本,生不童戏。七岁礼邢州龙华院僧宗顺出家。真宗天禧□□诏度,系籍童行,例蒙剃染,明年具戒,甫九龄尔。志尚超邈,誓断诸漏。闻谭法师讲《百法论》,往依止焉。专精问辨,未几悟入,顿绝伦类。兼通《四分律》、《上生》、《盂兰》、□□诸经,既敏且勤,殆忘寝食。而处众谦抑,外貌如愚,同学歆慕,多就咨决。又从隐法师探《唯识》之奥,隐许以入室,遂代居法席,时年十七。尤精《菩萨戒经》,异时□□盂兰,悒然叹曰:「孝至德也,一切如来,此其本行,菩提萨埵依以为戒,吾岂徒言耶」?于是罄其衣资,于尧山县遵善寺罗汉院为父祖而上设无碍斋,请律师□□施四众大乘净戒七昼夜,建陀罗尼石幢,会七世之丧于下。时龙兴愿和尚戒德称首,师志深般若,业在毗尼,乃具灯烛果馔妙供三千,奉十方佛,饭道俗□□礼愿求戒。自是律范精洁,诸方宗仰,行住坐卧,无非佛事。造慈氏圣像,施财者三百万,课慈氏尊名,摄心者二亿众,善缘熏滋,胜验殊特。嘉祐初入洛,礼金□□,为僧云宝等与巩之官属邑众请住净土。兹寺之兴,肇自元魏,规模甚壮,旧容千僧,经乱堕废,基址石洞存焉。厥后有高行僧三人分修以居。至皇祐四年敕赐十方之额。初有广和尚者住持,未久迁谢,师继之,慨然有志兴葺。檀信之士闻风响臻,始营前后僧堂并厨共二十八间,续建法堂及步廊总二百间。□□法藏,中央寘金装旃檀瑞像一躯,妙相月满,慈视三界,函袟周绕,髹漆相鲜。印经律论下迨传记以充之。修罗汉洞四十二间,五百应真,分处岩岫,剖劂䌽□,□极精巧。费金无虑二千八百五十馀万,名德之盛,上动宸极。慈圣光献皇后体佛深心,佑我上治,素加崇礼,入内忏悔,廷赐紫方袍,又御封佛□宝匣,用严资戒道场,仍锡宝月师号焉。熙宁二年同天节,师饭僧二万人,人施袈裟一条,以祝圣寿。每山门法会,香烛、茶果、钱帛等恩赐相属。五年,大具供施,往泗上礼普照塔。慈圣降香及金钵以助缘。还自唐邓,所过欣迎迓延请,缁素之众,朝夕盈前,金缯之施,奔走恐后。六年,自京师铸钟,重六千斤,慈圣临幸兴国寺广严殿,畀师迎归以荐福昭厚诸陵。八年,开宝寺创崇因阁,复召师赴阙下修佛事,以庆其成。恩旨特留,恳辞还山,乃就庆寿宫塑师真仪送阁上,以足罗汉之数。慈圣皇后卒,哭,神宗皇帝遣二中使与内典宾樊夫人赍御前劄子,许乘兜轿,及祠部度牒五道、钱五百贯、䌽七十疋,召师赴内道场。先是,慈圣尝令本寺岁度僧一名,上仙乃止。上闻之,即令依旧,遂为永式,眷礼之重,夐无前比。元丰七年冬示疾,十二月二十二日晨钟时,嘱累讫,右胁告寂,寿七十有五,僧腊六十六。师气貌温厚,举止祥顺,遇人无高下,和容卑词,发于至诚,虽甚刚梗,见辄调伏。寺初营缮,僧寮屡易,有粗行狂悖者,忿其迁动,大诟以来。师方宴坐室中,遽揕其胸,负之以出,且曰:「吾与若俱沉于洛尔」。师神色不动,方止众噪。及河,众愤发夺取,将诉诸官,师怡然譬解曰:「吾与之戏尔」。闻者无不嗟服。山门无田业,日赡几五百口,化导殆半天下。有以伪借名其间者,众谓此不隐辩,恐败信心。师遽遏其端,退而告之曰:「利养均所趋也,利我以害彼,如佛意何?且辨伪,则真亦疑矣」。顷之岁荒,民流诸方,徒众多亦散居,师延纳有加于常,知事以为言,师笑曰:「与子共此者,宁力致耶?不思议事,未易以一期歉足较也」。解装者倍多,又日饴饥民于庭。然馈送之家不远千里,盖未尝阙供也。施虽奉己,一付诸库,口不与会计,目不领券要,是以愈久益信,至今人以为法焉。师奉戒精苦,汔无纤缺,日讽《菩萨戒经》七返,《俱𦙆真言》五百过,月与其徒诵《戒忏悔》、讲经论一百二十次。复延名师,并开法席,岁不下五六,学者归之,户屦尝满。瞻护病疾,必加勤渠,营救生命,不可算数。住持者三十年,弟子净惠等五十三人,禀大戒宗裕等四十八人,多为名僧,受经论善诠等三十二人各专法会,为四辈圆授菩萨洎五八戒三十馀万人,皆有籍记。其法缘如此。明年二月十五日,塔于寺西北隅,启棺异香弥覆,颜貌如生,衣衾间得舍利光白无数,有祈请者或掇诸土中,或落自空际。宣仁圣烈皇后赐香合椽烛,赙绢五十疋。将窆,道俗斋送,空邑落而遍原野,四远奔赴,不啻万人。风景凄变,鸟乌号集,悲恋赞叹,声动山谷,其感应又如此。绍圣三年春,其徒净良、持禀戒门人有诚等所录事状来谒文,顾余投迹甚迩,聆风且旧,即为纂而次之,犹恨阙略。知师者谓师之头陀行可及也,其方便智不可及也,岂菩萨应世示现说法者欤?抑證无生忍大善知识也已。铭曰:
忍无上业,万德之筌。师践履之,同符往仙。行寓诸戒,智通乃禅。于像法季,有大因缘。彼正律藏,率繄宣传。所至归德,其聚成廛。慈柔渐平,移𢤱□□。□□□□,二后淑圣,恩礼后先。神皇钦明,眷接加虔。诚动幽显,供浃人天。视若不足,乃终沛然。山门增辉,聿世其年。报尽理显,示人有迁。散设利□,□□□□。□□半百,法施大千。良则是图,不惟其贤。寺之乾维,松柏森焉。来者瞻慕,润生敬田。
绍圣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小师净良,寺主赐紫法轮住持传戒广惠,永定陵都监、供备库使李宗立立石。
茉莉花 宋 · 徐千里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炎洲绿女雪为肌,十二朱阑月未移。
香逼簟纹眠不得,为渠醒过打钟时(《全芳备祖》前集卷二五)。
贺范盐启 南宋 · 廖行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省斋集》卷七
肃膺中诏,荣领外台。占使者之星,光生躔度;叱忠臣之驭,喜动江山。凡在庇庥,率皆鼓舞,伏惟欢庆。恭以某官钟时间气,为世通材。凛若典刑,有清白传家之懿;渊然问学,达诗书执礼之言。早振迹于巍科,亟跻荣于华贯。参筹内府,国有赢资;疏宠輶轩,风生一节。焕光华于原隰,动气色于旌旗。载惟翼轸之区,莫重荆衡之域。清湘碧岳,悉见版图;赤米白盐,尽归筹画。坐提纲领,兼裕源流。登孟博之车,想惬澄清之志;用计然之策,伫臻富足之功。某籍伍部民,名叨宦牒,久志荆州之识面,欣闻刺史之褰帷。我有儿童,可备细侯之竹马;公犹膏雨,其均召伯之黍苗。赞颂之深,敷宣罔既。
贺曹盐启 南宋 · 廖行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省斋集》卷七
肃膺中诏,荣领外台。占使者之星,光生躔度;叱忠臣之驭,喜动江山。凡在庇庥,率皆鼓舞,仰惟欢庆。恭以某官钟时间气,为世通材。凛若典刑,有清白传家之懿;渊然问学,达诗书执礼之言。早腾播于休声,亟践扬于华贯。握兰省闼,绰有能称;剖竹侯藩,茂凝嘉绩。敛翼冀偕于鸿渐,抟风有待于鹏程。持釜出郊,暂屈云霄之步武;乘轺问俗,载扬旌节之光华。矧惟南楚之上游,式据重湖之剧壤。胡床夜月,江环庾亮之楼;流水桃花,烟琐秦人之洞。丹砂朱橘,悉见版图;赤米白盐,尽归筹画。坐提纲领,钱谷必问其几何;肯较锥刀,会计亦当而已矣。惟朽贯腐粮之积,皆摘山煮海之谋。利孔寖洪,弊源斯窒。推锋盘错,稔闻游刃之馀;拭目匪伊,会见赐环之召。某叨丞属郡,仰德台屏,英规未睹于云天,崇誉久钦于山斗。辄露依归之素,少伸庆赞之私。栖巢荫之一枝,兹焉有托;泛恩波之万顷,浩矣无涯。祝颂之心,敷宣罔既。
钟铭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巽斋文集》卷二六
我叩此钟,问铸钟者:「尔能铸钟,不能铸声,云何叩钟,而声即应?
内外中间,声在何所?
方叩钟时,声从何来?
叩止声尽,复从何去」?
工不能答,我将问钟。
钟不能言,则将谁问?
当知此声,遍满虚空,在在处处,等无有二。
此钟空洞,合虚空性,普愿闻钟,得大解脱。
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息 元 · 揭傒斯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二
淹薄徂年岁,离别忽在兹。
寒城落木后,虚馆残钟时。
家在双井上,心随孤雁飞。
落日布帆远,青山尊酒移。
苍茫倚闾情,怆恍零雨诗。
托身名教中,固应慎其仪。
志尚岂不殊,情钟自成悲。
昔见已云晚,再会良无期。
濯足彭蠡流,长歌高堂归。
鹤发喜垂涕,儿童问牵衣。
野老借檄看,邻女隔墙窥。
田园各成熟,松竹仍参差。
亲故一在眼,鸡黍相提携。
翻知在室乐,不恨为官迟。
放浪成化迁,何用世俗知。
混江龙 元 · 郑廷玉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一折
我从撞钟时分。王庆云:撞钟时。你在那𥚃做甚么。正末唱:我立钦钦谁敢离衙门。
常怀着心惊胆战。滴溜着脚踢拳墩。
哎。你个身着紫衣堂候官。
欺负俺这面雕金印射粮军。王庆云:你这厮紧使着紧不去。慢使着慢不去。正末唱:哥也把小人紧使紧去。
慢唤慢来。谁敢道违了方寸。
何须发怒。不索生嗔。
重寄西所赵佥知。谢昨夜来访 明 · 许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水色集卷之六
斜晖苒苒下瑶墀,遥望西墉有所思。
于抚丝桐风送远,口衔云锦鸟来迟。
三春轸念添新恨,五夜忘疲访旧知。
语笑未阑还徼道,明缸独对曙钟时。
霜花 明 · 郭廙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下
丰山半夜动钟时,露结琼花碧瓦滋。
天上曾闻青女降,人间应讶玉簪遗。
扶桑曙色偏相妒,太华秋容宛更疑。
晴倚画栏相对久,凄凄应恨晓风吹。
诞辰次日解斋自嘲 明 · 王世贞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纵减尘中累,犹残物外名。
从人称下寿,而我爱无生。
僧辍钟时饭,船余网后羹。
陶觞与何肉,虽有不关情。
次允上人轴 明 · 李达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荪谷诗集卷之三
逆旅相逢处,清霜凋桂枝。
扁舟广陵别,数岁洛阳期。
秋涧铜瓶汲,晨斋石钵持。
同寻海上寺,却忆听钟时。
游金山 明 · 王衡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六十二
日高京口渡,遥值定钟时。
烟雨寺几点,江山天四垂。
沙晴群市合,鸥入乱帆疑。
数尽东归浪,淊淊未可期。
江上逢圣羽来唁感赋 其一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押支韵 出处:咏怀堂丙子诗卷上
秋星垂竹露,古寺待钟时。
忽忽与君别,芳蘅绿复滋。
佳辰偏兆泪,旷野拙陈词。
祗觉篷窗下,风灯集鬓丝。
龙眠感怀(壬寅冬,余似校刻小集留滞山城,同游诸子出近稿属余点定。丹黄未加,欢噪旋起,横造蜚讲,不知所自,遂力辞诸子而归,诗以志感。) 其七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十
乱后文章颇救饥,年来糊口遍天涯。
若云传食吾何敢,但说嗟来亦不辞。
老母滩头常漂处,阇黎寺里撞钟时。
开春拟续田间集,重补柴桑乞食诗。
懒朝和悔庵 清 · 彭孙遹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松桂堂全集卷十九
朝谒今来迹渐稀,性情真与世相违。
久耽物外烟霞疾,苦忆山中薜荔衣。
君自名高应晚达,我因才拙合先归。
日高睡起钟时饭,人世焉知是与非。
大慈寺饭 清 · 吴铭道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潜流略彴塞枯查,一径寒空远更斜。
树底泉声松子路,烟中人语梵王家。
因过竹院思留偈,未到钟时呼煮茶。
细雨霏微山下去,万针衣罥刺桐花。
栅鸡被野猫拖去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云养集卷之四沔阳行吟集二
野猫无厌太相欺,大白公鸡攫去之。
从此羁窗失昏晓,梦中惟记打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