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统”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武备论(刍荛论之八)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
臣闻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
若夫文德修于两阶,声教被乎八垠,兆庶怀仁,爱之如父母,夷狄慕义,亲之若君师,恺悌之化行,暴乱之端戢,是谓善为国者不师。
帷幄之中,几筵之上,指顾之际,得失起焉。
蘖折其牙,厉平其阶,其为理也有不可乱之势,其为备也有不可犯之形,此谓善师者不战。
合军聚众,交和而舍,将诚勇智,众诚精练,天地诚得,法令诚信,而我之庙算必胜矣,此谓善战者不败。
虽然,兵者死地,而战危事也。
故昔之为国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故为国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不可胜者,备也;
可胜者,战也。
故曰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备于无形,策于无声,攻其心于未合,伐其谋于未成,故不待交绥而敌已屈。
夫如是,又何智名勇功之有乎!
《易》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又况宅天下之大,而可以忘武备乎!
故预备不虞,古之善政,不教民战,是为弃之。
昔周氏因提封之地,立乘马之法,天子六军,兵车万乘,比年简车,三年简徒,五年大简车徒。
春振旅以蒐,夏茇舍以苗,秋治兵以狝,冬大阅以狩,皆于农隙以讲事焉。
汉制:京师则有两军、七校,郡国则有材官、楼船,皆岁时肄习武事,未尝废也。
晋武帝既定吴会,讲武于宣武场,时山涛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县武备,帝虽称善而不能用。
永嘉之后,寇贼蜂起,方郡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成战国
至隋文平陈,始通王统,内置十二卫,栖功臣于散地;
外分折冲府,备兵籍于调发。
唐因其制,凡三百七十四府,散于诸州,而名隶诸卫
后承平渐久,中国安宁,于是逃者不捕,亡者不补,卫士无实籍,卫将为虚名。
至天宝中,遂停折冲府,而幽陵之师,堂堂焉在咸镐之郊矣。
于后章武削平群盗,恢复两河,而植颖无成务之才,旋至叛涣;
昌俛建销兵之术,更取孤危。
本弱末强,渐成颠拔,强蕃内侮,王室其颓。
今我治朝丕迪皇道,海寰一统,神旗无指伐之行,戎虏称和斋钺息,受成之命,化平治定,三纪于兹。
是以衣冠搢绅不道军旅之事,貔貅士卒罔知战阵之容,天下安于隆平,郡国颇以无备。
夫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
故兵可无用,不可无备,善师不战,备之谓也。
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政之本经,惟文与武。
礼乐制度,文之施也;
禁暴戢乱,武之用也。
今朝廷所言大事,必曰军国,是知兵者时之大务,邦之重柄。
臣陋愚诸生,不达兵事,今所论著,皆参校前史旧迹得失之状可施于世者,冀上赞庙堂之馀论焉。
汪夫人曹氏墓志铭1179年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六、《陈亮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绍兴癸亥岁从事金华汪公浃,自江州德化县主簿罢归,久之,以是岁卒。
其后葬邑之庆云乡所谓东弥坞者。
又三十有五年,当淳熙丁酉三月辛亥,其配曹氏卒。
子泌等将以己亥二月丙申举而合葬焉。
先事,泌以母夫人行实一通哭授其子俊臣,奔走以告永康陈亮曰:「泌愿有谒于子也。
泌之母葬有日矣,惟是不得离其柩跣行以谒也。
昔者先伯氏有子,实婚于陈氏,于泌之母为诸妇,阃内之事不能以欺子矣。
吾子幸而赐之铭,以宣昭先懿,使后此千百载不知其为汪氏之时犹赖以存其墓,岂惟以掩蔽其孤之不肖,而异时姓字又获比数,故愿吾子之哀泌也」。
顿首对客以「不能」辞。
又念君之力足以取一时有名位者之辞以自厌满;
假如足以及君所言,犹且不敢,况又非所及乎!
俊臣奉其父命,缕缕不止。
复以为「意方热时,忽忽不自觉尔,久后固将大悔,第归熟计之」。
退而读其状,见其所载主簿公与其兄将仕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如其为父子之居者。
将仕凡三娶,先后之姓不能以皆,而夫人处之如一姒也。
主簿殁时,夫人年方四十,四男两女皆幼。
夫人缉理门户,咸有节法,过者不知其寡居也。
蚤夜自躬其劳,以进其男子于学,女子非女功不辄习。
故泌与其弟天锡、澄、溥皆令入粟补官,以试其艺业于计台
女之长者,以归奉议郎通判宁国军府王统
次嫁时诠,诠固大家子。
不幸天锡、澄、溥皆相继先夫人而亡,夫人又为之存抚其孤儿,使各各有立,视其父之存者。
今其孙九人,曰正臣表臣俊臣、廷臣、尧臣、良臣、鼎臣周臣舜臣者,皆能不废书册以自见。
女孙十六人,其三人已嫁,杨潨、王杞、曹蒙,其婿也。
杞为承务郎
使主簿而在,所以处其子若孙者,宜不过如此。
然夫人不自以为功,每曰:「是其先君之遗泽也」。
晚岁,一切委事于二三妇,又如不谙其有家者。
其他闺闱细碎,可纪尚多,与所闻皆合,然后知亮之果不足以任此铭也。
既而泌以书来,曰:「泌宁独不悔而已,苟不得,不止也」。
乃叙次而使刻焉。
曹氏在金华为良大家。
曾大父随,大父介,父韶。
夫人享年若干岁。
铭曰:
在昔夫存,视其弟昆。
其居既寡,视子若孙。
既老而休,则视诸妇。
死则已矣,视此韵语。
王绍运图 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六、民国《江苏通志稿》金石卷一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一
《帝王绍运图》,自五帝以降迄于国朝,凡一百九十五君,历三千五百馀年。
世道之理乱,王统之离合,于斯可睹矣。
温国公司马光之言曰:「周室东迁以来,王政不行,诸侯并僭,分崩离析,不可胜纪。
凡五百有五十年,而合于秦。
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乱,又八年而合于汉。
汉为天子二百有六年,而失其柄。
王莽盗之十有七年,而复为汉,更始不能自保。
光武诛僭伪凡十有四年,然后能一之。
又一百五十有三年,董卓擅朝,州郡瓦解,更相吞噬,至于魏氏,海内三分,凡九十有一年而合于晋。
晋得天下才二十年,惠帝昏愚,宗室造难,群胡乘衅,浊乱中原,散为六七,聚为二三,凡二百八十有八年而合于隋。
隋得天下才二十有八年,炀帝无道,九州幅裂,八年而天下合于唐。
唐得天下一百有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养其疽囊,以为子孙不治之疾。
于是渔阳窃发,而四海横流矣。
肃、代以降,方镇跋扈,号令不从,朝贡不至,名为君臣,实为雠敌。
陵夷衰微,至于五代,三纲颓绝,五常殄灭,怀玺未暖,处宫未安,朝成夕败,有如逆旅,祸乱相寻,战争不息,流血成川泽,聚骸成丘陵,生民之类,其不尽者无几矣。
于是太祖皇帝受命于上帝,起而拯之
躬擐甲胄,栉风沐雨,东征西伐,埽除海内。
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以为子孙建太平之基。
大勋未集,太宗皇帝嗣而成之。
凡二百二十五年,然后大禹之迹复混而为一,黎民遗种始有所息肩矣。
由是观之,上下一千七百馀年,天下一统者,五百馀年而已」。
呜呼,以图之所载,与光之所言,合而观之,则知自古及今,治不能十一,而乱常八九,为君者亦可以知所戒矣!
武济庙祝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西山文集》卷五三
昔者汉室龙兴王实举百粤之师,佐宽仁之主,灭强暴之敌,措天下于乂安,功烈伟矣。
庙食闽中垂二千祀,而护国之忠,庇民之惠,益有加焉。
比岁盗起汀、樵,一道震骇,荡除凶孽,虽王师致讨之力,而默扶阴佑,赖神之赐为多。
骏骑腾山,绀蜂螫贼,灵应彰灼,有不可诬者。
某猥以非材,分符旧服,维泉为郡,王统临之下,是用虔修谒欸,控露寸衷。
尚惟慈仁,密垂鸿覆,俾封域晏宁,菑害寝息,或有为民祷请者,当北乡祠庭而扣恳焉。
一念之诚,当蒙昭答,不腆牲醴,维以荐忱。
皇帝登宝位赦文首尾词1264年10月30日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八、《碧梧玩芳集》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帝王统群生,实任抚绥之寄;
《春秋》正五始,况承付托之初。
仰惟先皇,丕昭前烈。
继序十有三圣,光绍宁宗;
享国四十一年,远几仁祖
视民若保,事帝如临。
以江海之量,优容群言;
以雨露之恩,渗漉九有。
时和屡格,敌难坐消。
日引月长,久于其道;
蚤朝晏罢,遹求厥宁。
圣躬莫惮于焦劳,冲候遂愆于节适。
兴言菲质,恭侍宸庭。
解带靡遑,所期日间;
抱弓何及,讵意天摧。
惊闻凭几之言,俾奉缵图之重。
恪承慈极,勤抚多方。
创钜痛深,且嬛嬛而在疚;
投艰遗大,尤以弗胜。
惟天地之德好生,惟祖宗以仁立国。
矧属君临之初政,式循覃沛之旧章。
可大赦天下。
于戏!
天付有家传在予,必稽谋而疾敬德
父有天下归于子,惟永念而弗弃基。
庶能慰六军万姓之同心,于以答中国四夷之望治。
尚赖忠贤硕辅、文武具僚,协济康功,共扶休运。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