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刺称羊祉谥景无亏体例 北魏 · 张烈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六
案祉历宦累朝,当官允称,委捍西南、边隅靖遏。准行易名,奖诫攸在。窃谓无亏体例(《魏书·酷吏羊祉传》。元端等议谥曰景,侯刚等驳灵太后令重议,元端如前议,司徒右长史张烈、主簿李玚刺称。)。
上言宜禁绝户为沙门 北魏 · 李玚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礼以教世,法导将来,迹用既殊,区流亦别。故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不孝之大,无过于绝祀。然则绝祀之罪,重莫甚焉。安得轻纵背礼之情,而肆其向法之意也?正使佛道,亦不应然,假令听然,犹须裁之以礼。一身亲老,弃家绝养,既非人理,尤乖礼情,堙灭大伦,且阙王贯。交缺当世之礼,而求将来之益,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斯言之至,亦为备矣。安有弃堂堂之政,而从鬼教乎!又今南服未静,从役仍烦,百姓之情,方多避役。若复听之,恐捐弃孝慈,比屋而是(《魏书·李孝伯附传》。于时民多绝户而为沙门,玚上言。又略见《北史》三十三、《广弘明集》六。)。
自理 北魏 · 李玚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窃欲清明佛法,使道俗兼通,非敢排弃真学,妄为訾毁。且鬼神之名,皆通灵达称,自百代正典,叙三皇五帝,皆号为鬼。天地曰神祗,人死曰鬼。《易》曰:「知鬼神之情状」。周公自美,亦云「能事鬼神」,《礼》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是以明者为堂堂,幽者为鬼教。非天非地,本出于人,应世导俗,其道幽隐,名之为鬼,愚谓非谤。且心无不善,以佛道为教者,正可未达众妙之门耳(《魏书·孝伯附传》玚上言绝户,不听为沙门。沙门都统僧暹等忿玚鬼教之言,以玚为谤毁佛法,泣诉灵太后,太后责之。玚自理云云。罚玚金一两。)。
驳司州断李怜生事 北魏 · 李玚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案《法例律》:「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检上请之言,非应府州所决。毒杀人者斩,妻子流,计其所犯,实重馀宪。准之情律,所亏不浅。且怜既怀酖毒之心,谓不可参邻人伍。计其母在,犹宜阖门投畀,况今死也,引以三年之礼乎?且给假殡葬,足示仁宽,今已卒哭,不合更延。可依法处斩,流其妻子。实足诫彼氓庶,肃是刑章(《魏书·刑罚志》。河东郡民李怜生行毒药,案以死坐。母丧,州断三年服终后乃行决。司徒参军许琰谓州判为允,主簿李玚驳。又见《通典》一百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