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甄楷”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王光禄太常让表 南梁 · 陆倕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昔者楚德方盛,孙叔濯衣,汉道克隆,王阳结绶,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
宗卿清重,历选所难,汉晋以降,莫非素范,辞爵则桓郁张奋,让封则丁鸿刘恺潘尼之文雅深纯,华表之从容退默,自此迄兹,风流继轨,以臣况之,曾无等级(《艺文类聚》四十九,《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二十八。)
徐孝嗣赐死下诏永元元年十月 南齐 · 萧宝卷
 出处:全齐文卷五
德方熙,「三监」迷叛,汉历载昌,宰臣构戾,皆身膏斧钺,族同烟烬。
殷鉴上代,垂戒后昆。
徐孝嗣凭藉世资,早蒙殊遇,阶缘际会,遂登台铉。
匡翼之诚无闻,謟黩之迹屡著。
沈文季门世(《南齐书·徐孝嗣传》)(下缺)
禁锢乱臣子孙诏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
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景元礼杨览奉义牛方裕元敏薛世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宏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覆等。大业季年。
咸居列职。或恩结累世。
任重一时。乃包藏凶慝。
罔思忠义。爰在江都
遂行弑逆。罪百阎赵
衅深枭獍。虽事是前代。
岁月巳久。而天下之恶。
古今同弃。宜从重典。
以厉臣节。其子及孙。
并宜禁锢。勿令齿叙。
化及既为魁首。又窃名号。
一门之内。凶德尤甚。
但其兄士及。不预逆谋。
虽云昆季。仅免诛戮。
自委质皇朝。勋庸克著。
彰善瘅恶。抑有旧章。
士及一房。不在此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梦黄衣童子歌广德元年吐蕃入寇,代宗幸陕。及回驾至潼关,夜梦黄衣童子歌云云。诘旦,上言其梦,侍臣贺曰,此土德当王,吐蕃破灭之兆也。) 唐 · 代宗
 押歌韵
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何奈何。
淮南节度使灞陵公杜佑写真赞 中唐 · 苻载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
丞相灞陵公。以虎符龙节清镇淮海。凡十五年矣。有盛德美化加于民。可以刻金石以图其形。遂于龙兴佛庙大修绘事。自相国监军使樊常侍宾僚将校。罗乎素壁。森然也。有部从事殿中侍御史穆赏作灞陵志。太常寺奉礼郎苻载作写真赞以颂之。夫蕴二仪统万类役百灵者。莫善于人。故得全气者为至圣。是矣。得间气者为大贤。伊尹是矣。自夐古达于兹日。一时之理。百化之损益。未尝不繇是矣。然则造时者必系乎君。辅时者必系乎臣也。至于蕴咎夔之业。得辅相之道者。其灞陵公之谓乎。公参三才之粹气。包五行之灵用。以太和为正性。以至仁为厚德。以神明为视听。以礼乐为肢体。涯岸宏大。才智杰出。注百川而溟海不动。临万象而元机独运。修眉广颡。睟容玉色。如祥鸾彩凤。徘徊瑞气。得不谓人伦之上才欤。公之为政也。根柢于诚信。柯干于刑赏。枝叶于禁忌。达时之通变。识人之好恶。听览而不察。宽裕而有制。故蒙泽者如膏雨。畏刑者如秋霜。万情浩扰。悬我条贯。生生之分。各得其性。得不谓民之父母欤。公之为学也。冠冕六籍。衣裳偫史。履屦百氏。每读书。取其实而不取其华。深研著述。号为通典。大抵自开辟旁行。至乎历代。有兵食财赋职。官礼乐。交关于当世者。莫不摘拾其英华。渗漉其膏泽。截烦以趣约。裁疏以就密。其有览之者。如热得泽。如饥得食。五车万卷。尽为冗废。得不谓立言垂范欤。守藩岁久。哀乞朝觐。上赐优诏。听答悃款。伏见车骑煜煜。星驰阙下。明天子辟阊阖。负黼扆。延国老云台之下。铺陈皇王之道德。发明古今之教义。上以扬君后之鸿化。下以言理国之大要。是知经天地。戡祸乱。敦五教。端百揆。大君以此柄授公。知公不得而让也。夫汉之麒麟。唐之凌烟。爱其德即图其人。睹其人则景行其事。复铭景钟。树甘棠。此皆以遗芳馀烈。浃于人骨髓者也。异日广陵之民。怀公之惠爱。嗅公之馨香。企公之轨躅。帷袂接武。沈吟兹地。严目而视。捧手而指。必知夫咨嗟慨咏之声。发于肺肝矣。载山林野贱之士。猥辱眄睐。尘厕下界。恭睹盛德。敢无词乎。不书爵氏。灞陵公之尊也。赞曰。
硕德昂昂,智圆德方
武库矛戟,礼容圭璋。
神气端凝,风仪高张。
晴天鹤立,秋水龙骧。
拥旄淮南,俗阜民康。
休声四塞,入觐天王
天王虚怀,待公庙堂。
始终进退,赫然有光。
后人来斯,环绕长廊。
以此净域,便为甘棠。
性犹湍水赋(以性之为善犹水趋下为韵) 唐 · 侯冽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
人立性兮。
诚明为本。
水激湍兮。
动直惟柔。
将以游心于澹。
故其从善如流。
天理斯在。
坎德可求。
谓寘怀而必将流恶。
同赴势而咸得处休。
至人之情。
惟当浩浩。
君子之道。
所以犹犹。
原夫性本皆善。
诱成迁化。
湍有常行。
决而上下。
得其道则致和平。
汨其流遂成奸诈。
故圣人行当顺动。
义不诡随。
欲淊淊而处下逾洁。
将淼淼而致远不疲。
顺意周流。
诚随波而迁染。
由衷激发。
庶合道以云为。
托以洗心。
从之洁已。
尊派别脉分之要道。
守涤瑕荡秽之至理。
符老君之立教。
心乃善泉。
太史之奏言。
德方在水。
势虽相近。
意当一揆。
法润下流谦之迹。
莫非有为为之。
爱漂沙宕石之功。
是皆景行行止。
心源洞达。
德泽潜敷。
在审思其决泄。
岂求润于沾濡。
远近相沿。
宛见为仁由已。
始终共济。
足见循道而趋。
不然。
则丧其真。
失其正。
动必旁午。
志皆纷竞。
安能使通达为无滞之姿。
禀受成善利之性。
德如毛而转润。
行有叶而逾滋。
心镜之前。
若光明而上下察也。
情田之内。
同澹泊而左右流之。
懿其义戒中人。
事标前典。
是明各有原本。
不可迁移。
岂徒虚阅波澜。
方清浅。
若然者信乎孟子之言。
所谓惩恶而劝善。
上德不德 唐 · 王棨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何从称上德,舍德德方全。
圣者如非圣,贤者不自贤。
海宁言我广,神岂谓予玄。
伐善功难立,无为化易宣。
道惟闻邃古,理亦愧先天。
欲述犹龙旨,应忘得意筌。
地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事类赋》卷六
夫地者,盖元气所生,万物之祖。
成于积块,始于撮土。
性既生草,道惟敏树。
旷矣禹迹,辽哉
亦可以考四游之上下,识八寅之风雨。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厚德以载物,承天而时行。
故其列三壤,存十形。
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牝为川谷,牡则丘陵。
义既存于含养,道亦闻其牧生。
或说绝维而莫系,或谓行舟而靡停。
设准望于裴秀,验动静于张衡
若乃关令说自然之柱,张华相牵之轴。
布之以原隰丘陵,错之以山川陵谷。
尔其含弘光大,博厚直方。
形有高下,气有柔刚
既配天而色黄,亦含物而化光
至于八泽八纮,四极四荒,尽竖亥之所及,大章之所量。
懿彼柔祇,至哉牝马,既上顺于乾,亦本亲乎下。
若乃考五土之动植,度九州之广轮。
桓公问之而知数,墨子对之而称仁。
既曰无私,亦云后定。
道卑而上行,德方而至静。
至若立土训以诏事,命火正而是司。
六合四极之广,七表九域之宜。
极罔䍚之穷野,与汗漫而为期。
若夫成以积阴,宁于得一,振河海而不泄,起毕昂而右辟。
承之八柱,分之九则。
石骨而草毛,土肉而川脉。
著以瘗埋之法,示以谦虚之德。
百川既集于东南,形势亦高于西北。
然则方地之为舆,沈潜刚克。
杂诗 其二 北宋 · 李复
 押词韵第十一部
应龙出重渊,矫矫升天行。
奋迅弥宇宙,雨施品物形。
收藏入无间,吻合元气冥。
神变不可测,乃知至阳精。
圣人鍊阴魄,调御元功成。
乘时万类睹,廓然日月明。
体用符龙变,潜跃惟时亨。
颜伏德方求,舜见位已升。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藏头 金 · 马钰
日风仙活。
我惺惺洒。
关西阐妙玄,么马。
宅须当舍。
利子无价。
事心难挂。
德方而著德圆,口马。
齐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