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黄宜”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应诏举人才举游九言钱文子黄宜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八、《后乐集》卷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尚书吏部牒,准今月十二日都省劄子节文,七月十二日,三省同奉圣旨,在内令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不拘文武臣,各举人才三两人。
某人有某才,堪办某事,某人有某能,可任某责,并须明著实迹,结罪保明。
仍限三日具奏者。
臣伏睹通直郎主管建昌军仙都游九言资才刚实,不专意于文艺。
淳熙间,知静江府张栻尝露荐章于孝庙,称其临事有断,留意军伍间事。
今已三十年,更尝既多,其才益老。
近任江东抚干,赞画帅阃,区处事务,军民至今思之。
但其人过于自许,几有亢讦之累。
如朝廷弃瑕录用,置之幕府,或边镇任使,必能尽瘁报国,有所植立。
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钱文子器识弘毅,不以科目自居。
顷繇幕僚改秩,宰邑醴陵,不卑其官,刻意民事,抚摩善良,锄治奸恶,盗贼为之屏息,豪强望风敛戢。
县计上供之外,沛然有馀。
及试郡天台,振厉风采,治民驭军,宽猛得宜。
偶尝处事少差,未免矫枉之失。
如朝廷湔祓简拔,处以繁剧州郡,或经理财赋,必能弹压斡旋,不至乏事。
承议郎、前通判庆元军府黄宜世事精练,吏道敏强。
尝为剧县,财计不扰而办,狱讼咸得其平,吏畏民爱,前后少见其比。
嘉泰二年有旨,宰执论荐边郡守臣,谓才学优长,邑政有声,足以充选。
缘其资格未及,且俾实历通判,得倅四明,郡政多所裨补。
海道利便,讲之尤熟。
兼曾在淮郡守官,谙悉事体,议论可听。
倘蒙朝廷照已降指挥擢用,或别有繁难职任,其才盖所优为。
臣窃思朝廷兴举事功、贪才使过之时,此三人者皆有可用之实,不宜寘之闲地。
今或尝因废黜,见处祠禄,或任满替罢,未有差遣,是敢冒昧,上塞明诏。
如将来不如所举,臣甘坐谬举之罚。
奏举滕璘赵师秀潘景伯赵善璙蒋日宣黄宜郑魏挺乞赐旌擢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误蒙圣恩,分阃江右,一道十一州之官吏虽不能遍观尽识,然其间学以从政,居官可纪者,采诸公论,密加考察,今得七人。
知而不举,臣则有罪。
窃见朝奉郎隆兴府通判滕璘天资靖重,学术淹该。
早为省殿试前名,不肯辄干捷径,盘旋州县,逾三十年。
晚簉班行,未究所蕴。
通守本府,涖职公勤,叶赞为多。
从事郎、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赵师秀操尚清修,词章典丽,一第二十七年,未脱选曹师秀怡然不以介意。
自参漕幕,处事正平,持身洁廉,赞画平允。
承议郎、知隆兴府奉新潘景伯器度高雅,政事疏通。
三仕于隆兴,邦人称之无间言
试邑奉新,留心抚字,剖决滞讼,平易近民,奉新之人无不贤之。
宣教郎、知隆兴府武宁县赵善璙资性宏达,材谞端良
既由门荫以登名第,又中法科以试廷评
出宰武宁,曾未数月,催科不扰而办,狱讼不察而明,武宁之人无不德之。
迪功郎赣州州学教授蒋日宣禀资重厚,行己端良
自收科名,益进学问。
分教章贡,士誉日隆。
其诲人以行义为先,不专以文词为上。
迪功郎建昌军军学教授黄宜履行粹夷,文学醇茂,奋从舍选,复取甲科。
初仕盱江,岁月未久,然其教人必以规矩,士类服之。
迪功郎袁州分宜县郑魏挺学问老成,典刑详练。
登名前列,自当注拟教授魏挺乃能不卑小官,屈就尉职。
出入阡陌,戢盗安民,廉勤彊济,邑人称之。
已上七人不惟文学可采,亦有政绩足观,科名皆在人前,职位犹在人后。
欲望朝廷它时特赐旌擢,以为一道官吏之劝。
重建长洲簿厅记庆元六年三月 南宋 · 黄士特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吴都文粹续集》卷九、洪武《苏州府志》卷四七、正德《姑苏志》卷二三、《长洲艺文志》卷一、道光《苏州府志》卷一三三
长洲主簿厅在县治少西,绍兴十七年县长尹侯机所建也。
经始苟简,计不及远,矮屋数椽,陋甚。
岁久,盖障穿缺,支柱欹危。
潦雨至,上漏下湿,坐榻一日数易,夜闻声砉然,则惧其覆之压也。
庆元丁巳仲冬上浣,予承乏,庀职既弛,瞻顾郁悒,则有意图新焉。
然簿职卑力凉,毫发公费皆仰给于县
曩时长官或秦越相视,居此者惮烦避谤,蓄缩不敢谋,因循岁月,则弃去若传舍,亦势然也。
予独痴不自止,试令梓人平章,以图来谂,竹瓦木石,计会纤悉,略已素定。
越一年,乃以请于今大夫黄公宜
治县有声,而友僚佐如兄弟,喜曰:「此公家事耳,子能躬其劳,吾何靳焉」?
于是考日鸠工,昉于季秋戊申,迄于仲冬己丑
贸材于市,募佣于肆,民不与知,而工以办。
告糜县帑之缗四百五十有八,廪斛二十有四。
余亦捐俸百千以佐用。
前门一间,廊屋八楹。
厅东西偏翼以两轩,可待宾至。
寝之后为丈室,安明窗四面,时暄凉启门,甓以禦湿,于娱亲为
缭以垣墙,高丈馀,辟小径通县圃。
其西有败屋数间,撤旧取新,为圊湢庖爨之所。
是居也,不侈不庳,于今若未足,视昔则已夸。
予且满去,后之来者无忘营创之难,以时增葺,其将多于前功;
不则因敝塞墐,亦可为数十年之利,然非予所料也。
书生每事欲为无穷之思,正与北山愚公可同一笑,姑识予意于石。
时六年庚申三月初吉长乐黄士特记。
山阴孙应时书。
韦溪先生祠堂记 南宋 · 郑公鲤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赤城集》卷九、光绪《仙居县志》卷五
宝祐乙卯春,同舍郎方一新葺乃祖韦溪先生祠堂,以书来告曰:「生民尊祖,礼无贵贱,反本始也。
然亲有尽而报有终。
在礼,小宗之制,由祢而上,至高祖四世而亲尽矣。
四世亲尽,易世则祧。
祧主既藏,不与祫事,报有终也。
孝子慈孙,反始一念,或有不能安。
抑尝深感历代儒先宗主道术,修明孔氏之业而不失其传者,各随名迹,所在建置祠宇,春秋舍菜,以诏将来,永为我祖,显显垂裕。
若使追养继孝,过祧则止,反有愧。
承学之士绵绵相续,舍菜先师,我心恻怛,谓报有终,其可乎?
一新不肖,忝承祖祢。
寅念先祖以经学鸣世,在绍兴间蔚为诸儒领袖,学者尊之,号曰韦溪先生
欲俾来裔瞻望厥祖,弥远弥光,乃即韦溪遗址,修葺祠宇,反始之义,永永无极。
惟君久在辟雍,习闻诸先生绪论旧矣,愿为记之」。
公鲤窃念先生之学,其时郎中张公布待制黄公宜受业于门,亲见而知之者,故其言哀悼思永,真得其的。
黄公云:「党禁三家后,潜心自六经」。
三家则蜀学、洛学、朔学也。
三家操尚虽殊,守正则一。
自绍圣奸臣执政,发其私愤,尽谪三家入元祐党禁,专尚王氏学,用以取士,谓之新学。
士趋私尚,以钓爵位,谓之时官。
士习既变,士气亦靡,至建炎绍兴中兴之初,而馀风未殄。
先生志益固,守益坚,潜心六经,卓然屹立于众醉独醒之中,遂为东南学者表正之师。
黄公发潜至矣,洞见渊源。
张公云:「佛老韩攘斥,文章孔性天」。
此皆亲炙函丈,精得心传,严于卫道,以开后学者也。
先生遗像,家藏日远;
二公遗语,传诵日新。
且古者乡校释菜先师,犹永不忘,而况子孙继承遗绪,其可忘之乎?
爰葺祠宇,以奉世祀宜也。
或谓先生坚凝正守,与世寡谐,坎𡒄一官,老死不行其志,以是为恨。
然心传道统,学为儒宗,群子弟接迹盛显,则先生济时行道之用,又岂终泯哉!
姓名言行,登载县志,昭然可考,兹故不详。
至若四世神主,合于韦溪祠宇,以为子孙训者,则自有永式云。
天台侍郎黄公神道碑 宋 · 高斯得
五言排律 押萧韵
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
钜奸方枋国,多士谩盈朝。
快读黄公传,如闻舜代韶。
尽言醒众聩,独立耸清标。
辨枉全张猛,持身简竖刁
要途方凛凛,归梦已摇摇。
疏广还家勇,羲之入海遥。
寒花矜晚节,老桧傲霜朝。
迁史虽犹缺,邕碑亦孔昭
咨予无健笔,魂去若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