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回庚递宣谕奏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四○、《可斋续藁后》卷九
臣自今夏奏闻今秋贼必大入,公朝须大作规模待之,节次申乞调兵增戍。
不图七月之末,即以警告,八月初犯横山
邕州调兵扼其鼠隘,本司调兵扼于宾关,又造兵一项戍邕,中途相拒于来宾江,皆以众寡不敌,为贼冲散。
逮贼过柳江守将提兵迁避,本司又助以兵力,俾令控扼,至横塘又为所冲。
诸将如张世雄、沈彦雄、陈喜、陈之贵、郑俊、李彦信、秦安皆以死战,非不竭力,而路径散漫,贼势猖獗,卒莫能遏。
据本司俘获真鞑阿八足所供,乃兀即骨䚟自为此来,马以三万计,步人在外。
九月二十二日静江府城,径冲突南门圃子,幸而将士戮力与战,射死贼兵贼马,毙其头目
贼遂焚爇城外居民,次日复来近城哨绕,本司亦出兵剿逐而退。
自此贼知有备,不敢近城,但于数十里间劄寨,四村哨掠。
本司节次调兵攻劫遏截,间虽俘获,亦未能大挫其锋。
犹幸桂城近者亟加修浚,粗能支吾。
不然,亦不可立脚矣。
贼谋舍邕而入越,南蛮数千里而至,其志专在干腹会合。
今犹以之一屯在焉,所以相持半月,犹未敢透入内地。
然闻此贼已取小路,自义宁灵川兴安间,去湖南界不远。
臣朝夕既备城守,又虑其透漏入里,正此忧虞,不知所出。
二十二日以后,邮递正路已自梗塞,尝于九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九日、十月初四初六五次令递兵间道附发,申闻密院,未审曾未上彻天听。
今月初七日忽有递兵自清湘小路递至九月二十六日庚递,恭领宸翰,自天而下,焚香伏读,无任激烈!
所准圣谕,令臣出兵遏其锋,若闭城自守,则恐透出内地,令臣多遣兵将前涂剿遏,臣恭体圣训。
伏念臣责任封守,非不欲极力防遏,实缘广右兵戍单弱,非三边比。
又以今秋寇入之早,调兵之缓,所有新调之戍,除随到随遣入邕、宜、融、钦、分戍外,续到张文、周旺、徐德、丘政皆在寇已迫境之时,方到桂林
况其中多乌合,不能尽皆精锐,有所难言,而衣甲犹有在道,至今未到者。
旧戍在之卒,连年疲劳工役,仅能摘陈之贵淮军一项,已出又不克济。
此实气力褊短,运掉有所不逮。
使臣如在荆淮时,有兵有将可以制敌,岂容其逞志至此!
今准圣训,见与兵帅朱广用朱焕商确遣调攻剿,已具公申。
惟恐蹊径多岐,贼谋叵测,未容上宽圣虑。
然广右一雨经旬,敌骑远来,亦自疲弊。
若得朝廷调发劲兵一项,自湖南前来会合,表里夹击,或可扫荡。
全恃天祐我宋,俾此虏畏威远遁,不致深入,而广右亦得以全城保境,则宗国之幸!
臣惟知竭忠尽力,以身报效!
〔贴黄〕臣衰老多病,值此艰危之时,连月应酬,忧废寝食,以心绞手颤,不克亲具楷字回奏。
窃照此虏今秋分道大入,势极猖獗,司存兵力,朝廷所知,亦既屡请增调,正望得劲兵一项,自湘而出,或可遏其透漏。
今贼兵犹在静江境内,相持已踰半月,见调兵分头攻劫。
但其奸谋在会合,委是叵测。
欲望下邻阃严为堤备,共图夹击,庶宽忧顾。
伏乞睿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