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其五 盛唐 · 崔颢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幽客疑中坐,农人野外居。
报来禾近种,城去堪锄。
夏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君开山海记,共我摘园蔬。
日本藏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按:《国秀集》卷中、《文苑英华》卷三一八、《全唐诗》卷二五八收第二首为蒋洌诗,《全唐诗》卷二○○又误作岑参诗,均题作《南溪别业》,文字稍异。今仍重收,俟考详。)
江行遇梅花之作768年 唐 · 岑参
 创作地点:四川省乐山市
江畔梅花白如雪,使我思乡肠欲绝。
摘得一枝在手中,无人远向金闺说。
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
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碧纱。
此鸟衔花胡姬前,胡姬见花知我怜。
千说万说由不得,一夜抱花空馆眠。
按:(见伯二五五五卷,转录自《文献》十三辑廖立敦煌残卷岑诗辨》)(〖1〗李嘉言《岑诗系年》云:「案岑参江陵人,而足迹不及江陵以东。此曰:『西飞直送到吾家』,其非岑作明矣。」〖2〗廖立云:「今覈对胶片,此诗题下署名为岑参〖原字作𠫭〗,不知何故《系年》未提此点。」「诗中所言胡姬,恐怕也是寄托之辞,勿须考證岑参家中是否真有一个胡姬。这是写诗,不是写史,香草美人,均非实指。《江行》为岑参之作,似勿须多辨。」)。
庚戌元日,元勋猝问曰,近曾登楼否,既而与之以诗三首① 其一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别君三月废登楼,黄鹤何知或我尤②。
尘世几随沧海变③,仙軿漫被白云留④。
梦回故国频千里⑤,老叹流年又一周⑥。
惭愧耽吟诗癖在⑦,新正试笔占当头⑧。
【校注】 (1)庚戌:作者为天顺四年(1460)进士庚戌年当为弘治三年(1490)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元勋:未详,盖为作者友人。猝:突然。 (2)尤:责怪,归咎,怪罪。“我尤”,即尤我。 (3)沧海变:即沧海桑田之意,喻世事变化之大。沧海,东海的别称。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4)仙軿:仙人所驾之骈车。軿,有帷盖的车。顾况梁广画花歌》:“王母欲过刘彻家,飞琼夜入云軿车。” (5)梦回句:言屡屡梦回千里之外的故乡。岑参《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6)流年:光阴,年华,因易逝如流水,故称。一周:犹一年。《淮南子·道应》:“留于秦,周年不得见。” (7)耽吟:沉溺于诗。诗癖:嗜诗成癖。《梁书·简文帝纪》:“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 (8)新正正月,一年之始。严维《岁初喜皇甫侍御至》:“湖上新正逢故人,情深应不笑家贫。”占当头:占先。新正题诗,一岁之首,故云。 据本诗,作者乞休致仕当在弘治二年(1489),时年五十余。前三首重阳诗,当为是年九月所作,距庚戌(弘治三年)新正,恰有三月,故有“别君三月废登楼”之句。新正试笔,感慨人世沧桑,多年流寓异乡,故借诗抒写“梦回故国”“老叹流年”之情。
黄鹤楼 明 · 张于籍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有客有客从东来,手持碧玉歌莫哀。
黄鹄矶头啸明月,长江万里浮云开。
乃从半夜上黄鹤,天吴叱浪蛟龙骇①。
蛟龙骇,山鬼泣。
千骑万骑来悲风,汉阳两岸涛声急。
珊瑚敲起黄鹤回,翩翩走上凌仙台②。
命黄鹤,尔钦哉③!
为我东海之东、西海之西、南海之南、北海之北,真人仙子一一来此楼,海若阳侯莫惶惑④。
各持径尺明月之神珠⑤,江篱芳芷供其侧⑥。
须臾真人习习黄鹤鸣,景云紫雾楼下生⑦。
但见霓裳羽服绰约之仙子,三五西来拥翠旌。
祝融南至驾火龙⑧,大姑小姑盛妆饬⑨,珠铛佩玉鸣琮琤⑩。
登楼握手转更深,万籁不作天宇清。
江水平,冯夷捧出澄水帛⑾,君山父老吹紫笙⑿。
湘君折有瑶草枝,龙绡裁服霞为裙⒀。
盈盈相见湘君喜,唱和钧天广乐之新声⒁。
风传淅淅月如霜⒂,西池王母行琼浆。
大姑小姑颜色扬,砗磲云母妆衣裳⒃。
起立俱兮琴羽张⒄,相将鼓舞和琳琅⒅。
短笛嘈嘈起黄鹄,声清调急良可伤。
倚台望极无所见,海天惨淡江云凉。
真人仙子于是怅然下楼去,欲行不行仍徜徉⒆。
仍徜徉,留且歌,东西南北奈若真人仙子何!
驾长风送之望之,而复立于江之沱⒇。
黄鹤尔归去,黄鹄多狂波21。
人有登楼问踏歌22,云在华山薜萝23,月明夜半当来过24。
【校注】 (1)天吴:传说中的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2)凌仙台:喻黄鹤楼的高台。 (3)钦哉:告戒之辞,语出《尚书》。《书·舜典》:“钦哉钦哉,刑之恤哉!” (4)海若:传说中的海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阳侯:传说中的大波之神。相传古阳陵国君溺死于水,而为水神,能兴大波,谓之阳侯波。《楚辞·九章·哀》:“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文选·左思吴都赋〉》:“揖天吴与阳侯。” (5)明月之神珠:即明月珠,又名夜光珠。《神异经》:“西北金阙上,有明月珠,径三寸,光照千里。” (6)江蓠芳芷:皆为香草。江蓠,即蘼芜;芳芷,即白芷。《楚辞·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7)景云紫雾:传说中神仙出行,必伴以祥云紫雾。景云,瑞云。 (8)祝融句:祝融,上古传说中的火神,也被奉为南方之神及夏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管子·五行》:“祝融辨乎南方。”王毂《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9)饬:整理,打扮。 (10)珠珰:耳珠。《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琮琤:玉石相碰发出的声音。象声词。 (11)冯夷:传说中水神河伯的名字。《广雅·释天》:“河伯,谓之冯夷。”《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清泠传》曰: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澄水帛,一种可以消暑的绢帛,相传为唐代同昌公主所用。《杜阳杂编》卷下: “暑气将盛,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挟纩。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12)君山:即湘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湘君所游之处。 (13)龙绡:即传说中的鲛绡,相传为海中鲛人所织。韦应物《神女歌》:“的烁龙绡杂琼佩。” (14)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悦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15)风传:风传送。岑参《宿关西客舍》:“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 (16)砗磲:一作“车渠”,似玉的美石。《广雅·释地》:“砗磲,石之次玉。”魏文帝《车渠碗赋》序云:“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 (17)琴羽:羽为五音之一,琴羽即琴音中的羽音。此处指琴声。《文选·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18)鼓舞:击鼓而舞。《易·系辞上》:“鼓之舞之以尽神。”琳琅:象声词。此处形容舞蹈时玉佩等相碰的声音。 (19)徜徉:《广韵·阳韵》:“徜徉,犹徘徊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怅徜徉而延伫。” (20)江之沱:长江支流。喻相送之远。《说文·水部》:“沱,江别流也。” (21)黄鹄:指黄鹄矶。 (22)踏歌:连袂而歌,歌时以足踏地,以为节奏。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3)薜萝薜荔女萝,皆为植物名。薜荔又名木莲。女萝,即松罗。《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24)过:访问。以上两句点明仙人的去向。 这首长篇歌行虚构了作者众仙欢会黄鹤楼,共作超然物外之游的幻境。诗中黄鹤翩翩而来,飘然而去,伴随作者度过了难忘之夜。从首句看,作者当为江左一带人。
黄鹤楼 明 · 倪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遥看汉水隔江流,黄鹄矶黄鹤楼
千载白云仙子老①,数峰丹壑客怀秋②。
乾坤台榭犹今古③,泽国山河自去留④。
驻马登临多感寓,长安直北使人愁⑤。
【校注】 (1)仙子:仙人。孟浩然《游精思观题观主山房》:“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2)丹壑:枫林环绕的山谷。赵弼《登黄鹤楼》:“一林枫叶深添赤。” (3)乾坤句: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榭空山丘。” 此指黄鹤楼。“犹今古”,今古相同。 (4)泽国:境多沼泽之意,亦指水乡。岑参《送王昌龄江宁》:“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此指楚地。 (5)长安句: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愁看直北是长安。” “千载”云云,形容人事无常;“乾坤”云云,言惟江山万古,安能无愁?更何况京都万里,道路阻隔,正诗之所谓“多感寓”。
黄鹤楼识兴二首 其二 明 · 何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寻源散步秋江上,欲赋来登江上楼。
四顾遥天空浩浩,万年此水逝悠悠⑤。
静观籁吹恬虚谷⑥,忽听商歌起断洲⑦。
会妙有怀无可语⑧,碧云黄鹤剩生愁⑨。
【校注】 (1)秉烛:谓燃烛作长夜之游。秉,执。《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2)啸:啸咏,歌咏。羽觞:酒器。《汉书·班倢伃传》:“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又,《楚辞·招魂》:“瑶浆密勺,实羽觞些。”洪兴祖补注:“杯上缀羽,以速饮也。” 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为玉兔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洗耳:晋皇甫谧《高士传》:“尧让天下许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之滨。”后以洗耳喻不愿问世事。饶: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一:“饶,犹任也;尽也。”湲:水流声。重言曰“湲湲”。 (4)独乐二句: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司马相如《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江湖、廊庙,指在野、在朝。天下后,本《岳阳楼记》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愧非”云云,谓自愧弗如,有负前贤。 (5)逝:流去。《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籁吹: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恬:静。虚谷:空谷。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 (7)商歌:《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 李善注引许慎曰:“,秋声也。”《淮南子·道应》:“宁戚饮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商歌,即悲凉之歌。断洲:与岸边无路可通的水洲。 (8)会妙:领悟妙谛。 (9)剩: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剩,甚辞,犹真也;尽也;颇也;多也。”岑参《送张秘书》:“鲈 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登楼而乐,以至于啸引羽觞,醉招黄鹤,然终有“独乐愧非天下后” 之概。欲赋还登,然遥天浩浩,逝水悠悠,虚谷都寂,商歌忽起,会心之际,又不免触处皆愁了。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七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朅来佳气满玄关①,赢得寻幽镇日闲②。
路入藤萝侵老衲③,壶倾竹叶破愁颜④。
谁将神斧开迢径⑤,更喜连镳重雪山⑥。
读罢残碑还远眺,那知身世隔尘寰⑦。
【校注】 (1)朅来:何来。朅,通“盍”。司马相如大人赋》:“回车朅来兮,绝道不周,会食幽都。”玄关:佛家语,谓入道的门户,借指寺院。此指武当宫。岑参《丘中春卧寄王子》:“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2)寻幽: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谓寻觅幽雅之处。镇日:犹整日。尹洙《和河东施待制》:“威严少霁犹知幸,谁信芳樽镇日开。” (3)老衲戴叔伦《题横山寺》:“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僧服谓衲衣,故称老僧老衲。此指武当宫道士。 (4)竹叶:酒名,即竹叶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 (5)迢径:指通向武当宫的高远的小径。 (6)连镳:连骑并进。《世说新语·捷悟》:“王东亭(珣)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镳,为马嚼子露出口外两边的部分。重雪山: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7)尘寰:人世间。李群玉《送隐者归罗浮》:“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首联写当宫寻幽;颔联写宫内景象;颈联直写与友人宫外寻幽探胜;尾联以叹作结,“隔尘寰”,一则赞其地灵,一则回应首句“佳气满玄关”。
重阳日诸寮集黄鹤楼值雨① 明 · 徐学谟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长年九日十秋晴②,风雨今年飒满城
两岸帆樯收暝色,千家砧杵急寒声③。
冥冥白鸟窥帘近④,漠漠苍波捲幔清⑤。
更历层巅双眼阔⑥,江山应解客游情。
【校注】 (1)重阳日:即九月九日。《续齐谐记》曰:“汝南桓景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茱萸系臂上,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坐山,夕还,见鸡犬一时暴死,长房曰: ‘此可代之。’今世人九月九日登高是也。”又《荆楚岁时记》曰:“九月九日,土人并藉野饮宴。”值雨:遇雨。 (2)长年:犹年年。十秋:岑参《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 (3)砧杵:杵,原作“ ”,误,径改,棒槌。《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秋歌》之一:“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4)冥冥:高远貌。《法言·问明》:“飞鸿冥冥,弋人何篡焉。”白鸟 : 白羽之鸟。《诗·大雅·灵台》:“白鸟翯翯。” (5)漠漠:弥漫貌。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苍波:浩渺江波。杜甫竹杖歌》:“江心蟠石生,苍波喷浸尺度足。” (6)更历:再登、更上。层巅:谓鹤楼之巅顶。 此诗乃作者任职湖广九日登楼所作。起扣题面,遗憾之意尽出;中二联写所见雨中景象,远近交映,富于层次感,远景阔而凄清,近景绮丽多情。末写游子客思,忧伤、失意之情颇深。
黄鹤楼八首 其七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赤壁当年顿虎貔①,犹然倚醉赋新诗②。
可知明月酣吟处③,正是东风欲动时④。
千里舳舻成断焰⑤,二乔铜雀负前期⑥。
坡仙潇洒余风在,读罢雄文有所思⑦。
【校注】 (1)顿:停留、驻扎。《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虎貔:《书·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孔传:“貔,执夷,虎属也。”虎貔皆猛兽,故以喻勇士及军队。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阶下貔虎士,幕中鸳鸯行。” (2)赋新诗:苏轼谪居黄州,尝游赤壁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明月:苏词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句,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曰:“而以‘酹江月’作结,盖此游至月上时也。” (4)东风:《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叙赤壁之战云:“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 (5)千里句:苏轼《赤壁赋》:“方其(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6)二乔:《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乔公两女,皆国色,(孙)策自纳大乔纳小乔。”铜雀:《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反其意,谓赤壁一战,曹操不能得志于吴。 (7)雄文:指苏轼《赤壁赋》。 此诗为咏怀赤壁古迹而作。首联谓坡公当年于赤壁倚醉赋诗,怡然自适;颔联揉合东坡吟诗与赤壁破曹两事叙写,曲尽其妙;颈联慨叹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前期尽付流水;尾联赞东坡词章,彪炳千古,至今耐人思索。
张公药囊歌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出处:愚庵小集卷三
张公药囊手提携,不入吴市贪山栖。
淳气堪编孝友传,道风恒与烟霞期。
南州高士人共弃,惟君往来慰憔悴。
今雨交态安足论,寒山白云照明义
我亦病叟违世情,书签药裹愁零丁。
会当结侣𥖪村北,燃松摘薤杯同倾。
(安节曰:语不必多意味巳足有岑参李颀之风)
欲去 其一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香屑集卷二(此卷俱和香奁题次韵)
照耀临初日,殷勤卜后期。
愿言携手去,犹忆画眉时。
尺素能相报,纤絺恐自疑。
秪谙新别苦,唯有月明知。
注:照耀(韩愈喜雪献裴尚书)殷勤(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敝居见赠)愿言(钱起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犹忆(岑参韩员外夫人崔氏挽歌)尺素(刘长卿送姚八归江南)纤絺(杜甫雨)秪谙(赵嘏昔昔盐今岁往辽西)唯有(白居易失婢)
马上见 其三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香屑集卷二(此卷俱和香奁题次韵)
白马紫连钱,逍遥地上仙。
谁当共携手,何忍重扬鞭。
户外花相待,垆头醉不眠。
柳条纷起絮,雪没锦鞍鞯。
注:白马(贾至白马)逍遥(刘禹锡乐天醉后狂吟)谁当(岑参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何忍(李贺代崔家送客)户外(刘希夷代闺人春日)垆头(李白送别)柳条(元稹遣春)雪没(杜甫送人从军)
其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晴明强展眉,莺啭如丝。
香阁更衣处,春风啜茗时。
剪花惊岁早,翻枕梦人迟。
羞被夭桃笑,游蜂似有期。
注:晴明(元稹晴日)莺啭(温庭筠太子西池)香阁(卢殷妾换马)春风(杜甫重过何氏)剪花(孟浩然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翻枕(张祜夏日溪馆寄庞舍人)羞被(岑参长门怨)游蜂(方干题友人山花)
其九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寻春与送春,荆艳作东邻。
篱上花当屋,溪边水照人。
暗香露滴,爽味茗芽新。
愿假仙鸾翼,俱飞向玉轮。
注:寻春(张乔曲江春)荆艳(刘绮庄共佳人守岁)篱上(温庭筠烧歌)溪边(岑参使君早春东郊游眺)暗香(武元衡甫搆西亭偶题)爽味(贾岛黄子陂上韩吏部)愿假(朱昼陈懿老示新制)俱飞(陈子昂明府)
其七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白与粉花连,朱栏映转鲜。
海榴开似火,锦石小如钱。
萤影疏帘外,云形绣户前。
沾黏经汗席,须待月光眠。
注:白与(潘炎清如玉壶冰)朱栏(裴次元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炉烟)海榴(温庭筠海榴)锦石(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萤影(武元衡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云形(许浑奉和卢大夫新立假山)沾黏(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须待(岑参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其二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携手谢娘归,香迎步履飞。
自怜回雪影,强拂看花衣。
麝炷腾清燎,龙梭静夜机。
侍儿催画烛,相见也依依。
注:携手(韩翃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香迎(储光羲夜观妓)自怜(李义府堂堂词)强拂(项斯落第后寄江南亲友)麝炷(唐彦谦玫瑰)龙梭(张文恭七夕)侍儿(白居易周皓大夫新亭子)相见(岑参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女咏 其三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金钏越溪女,西施宁久微。
若从巫峡过,好取洛川归。
处处花相引,双双燕并飞。
浣纱春水急,看影试新衣。
注:金钏(徐延寿南州行)西施(王维西施咏)若从(岑参送周子落第游荆南)好取(李义府堂堂词)处处(白居易城东閒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双双(杨巨源艳女词)浣纱(崔道融西施滩)看影(姚合游春)
艳情 其二十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香屑集卷六
重碧拈春酒,玉盘金屈卮。
理钗低舞鬓,照镜弄蛾眉。
隔坐应相见,开帘不敢窥。
花房红鸟嘴,传语报佳期。
注:重碧(杜甫戎州杨使君南楼)玉盘(岑参梁州奉赠张尚书)理钗(温庭筠猎骑词)照镜(司马札蚕女)隔坐(李贺河阳歌)开帘(陆龟蒙立春日)花房(白居易感春)传语(赵嘏昔昔盐)
艳情 其四十五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香屑集卷六
投梭惜夜迟,落日捲罗帷。
婀娜金闺树,阑珊玉局棋。
杏花如有意,春草自应知。
笑向卿卿道,高低枕得宜。
注:投梭(王周采桑女)落日(王维晚春闺思)婀娜(张说代书答姜七崔九)阑珊(温庭筠咏寒宵)杏花(张祜思归乐)春草(岑参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笑向(施肩吾笑卿卿词)高低(白居易晏起)
欢情 其三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香屑集卷七
桃源犬吠深,仙客许相寻。
北户知犹远,西园望不禁。
欢情听鸟语,娇思入琴心。
惜别添壶酒,霞杯皓腕斟。
注:桃源(武元衡严侍御)仙客(钱起岁暇题茅茨)北户(白行简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西园(李商隐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欢情(顾非熊陈标评事喜及第)娇思(卢仝卓女怨)惜别(岑参杨子)霞杯(许浑萧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