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严氏园林(六言) 中唐 · 严维
六言诗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策杖山横绿野,乘舟水入衡门(严维。)。
客来多从业县,僧去还指烟村(郑槩。)。
春韭青青耐剪,香粳日日宜飧(王纲。)。
自愧薄沾冠冕,何如乐在丘园(□仲昌。)。
鸟散纷纷花落,人行处处苔痕(贾全。)。
水池偏多白鹭,畦隔半是芳荪(段格。)。
柳径共知归郭,暮云谁使当轩(刘题。)。
按:王纲,大历九年以大理司直充昆山县令,首建县学。(据《玉峰志》卷上《学校》、卷中《名宦》) 贾全,长乐人,弇弟。大历四年进士。历任咸阳县令、户部员外郎、常州刺史、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永贞元年卒。(据《柳河东集》卷十二《先友记》、《陆宣公翰苑集》卷四、《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二、《会稽掇英总集》卷十八、《旧唐书宪宗纪》)
送元皓师诗 中唐 · 柳宗元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馀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按:(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附录《外集补遗》录自宋乾道永州本《柳柳州外集》)。
送贾山人南游歌 中唐 · 柳宗元
充乎其居,或以匮己之虚。
或盈其庐。
孰匮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宁其躬!
若君者之于道而已尔,世孰知其从容耶!
按:(见《柳河东集》卷二五)。
答问附歌 中唐 · 柳宗元
押尤韵
尧舜之修兮,禹益之忧兮,能者任而愚者休兮。
跹跹蓬藋,乐吾囚兮,文墨之彬彬,足以申吾愁兮。
已乎已乎,曷之求乎!
按:(见《柳河东集》卷十五)。
跋柳柳州集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
此一卷集外文,其中多后人妄取他人之文冒柳州之名者,聊且裒类于此。子京。
按:《柳宗元集》附录,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跋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七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
《阴符经》出于唐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盖欲其文奇古,反诡谲不经。盖糅杂兵家语作此言,又妄托子房、孔明诸贤训注,尤可笑,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
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又见袁州本《郡斋读书前志》卷三上,《柳子厚集》附录二。
祭柳侯文 北宋 · 曹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三
维绍圣二年岁次乙亥,十有一月癸巳朔,十二日甲辰,朝奉郎、权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飞骑尉、借紫曹辅谨以清酌时羞之奠,敬祭于柳侯子厚灵文之祀:惟三元之默运兮,初浑沦而絪缊。惟万生之并骛兮,悉坯陶乎一钧。物有小大之不齐兮,人亦智愚之莫伦。何夫子之毓质兮,独爽迈秀发而不群?其学也囊括今古而该百氏兮,或参之駮杂而取之粹纯。若大田之揫敛兮,莫知其千仓与万囷。其文也,若秋涛之鼓雷风兮,汹涌澎湃而无垠。若八骏之骋通衢兮,王良执策而造父挟轮。老韩骇汗以缩手兮,翱、湜丧气而噤唇。夫何天命之不畀兮,亶遇蹇而罹屯。三湘一斥之十年兮,怅远符之再分。意冥冥以即夜兮,志郁郁而不伸。彼高爵厚禄以夸耀于一时之人兮,皆泯没而无闻。惟夫子之名不可以既兮,愈远而弥新。柳江演漾以清泚兮,鹅山奇秀而嶙峋。惟夫子血食于此千祀兮,民至今而怀仁。余幼服夫子之遗言兮,不足以追逸轨而袭游尘。刺岭峤之荒服兮,吊苍梧之愁云。奠桂酒之旨洁兮,荐兰肴之苾芬。物虽至薄兮,吾诚甚勤。呜呼,其来享兮灵文。尚飨!
按:《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附录,四部丛刊本。又见《粤西文载》卷七五,《海陵文徵》卷二。
四明新本河东先生集后序 宋 · 沈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学古文必自韩、柳始。两家文字剥落,柳为尤甚。国初文章,承唐末五代之弊,卑弱不振。至天圣间,穆修、郑条之徒唱之,欧阳文忠、尹师鲁和之,格力始回,天下乃知有韩、柳。韩文屡经名士手,顷余又为雠勘,颇完悉。唯柳文简古雅奥,不易刊削。年大来试为䌷绎,两阅岁,然后毕见。凡四本:大字四十五卷所传最远,初出穆修家,云是刘梦得本;小字三十三卷,元符间京师开行,颠倒章什,补易句读,讹正相半;曰曾丞相家本,篇数不多于二本,而有邢郎中、杨常侍二行状,《冬日可爱》、《平权衡》二赋,共四首,有其目而亡其文;曰晏元献家本,次序多与诸家不同,无《非国语》。四本中,晏本最为精密。柳文出自穆家,又是刘连州旧物。今以四十五卷本为正,而以诸本所馀作《外集》。参考互證,用私意补其阙,如「皇室主」宜加「黄」字,「冯翊王公」宜去「王」字,「紧」当作「掔」,「𦏼」当作「掔」,「鲍勋」当作「鲍信」,「改规」当作「段规」,「疥疟」宜为「痎疟」,「狠倖」宜为「狠悻」。吴武陵初贬永州,《贞符》中宜如《唐书》去「量移」字;韩晔时犹未死,《答元饶州书》中宜于韩宣英上去「亡友」字。以《唐书·孝友传》校《复雠议》,以《楚辞·天问》校《天对》,以《左传》、《国语》校《非国语》,以唐宋类书、唐人笺表校《天论》等篇。其见于《唐书》者,悉改从宋景文。凡漫乙是正二千处而赢。又釐革《京兆请复尊号表》,增入《请听政第二表》、《贺皇太子笺》、《省试庆云图诗》,总六百七十四篇。锓木流行,购逸拾遗,犹俟后日。政和四年十二月望,胥山沈晦序。
按:《柳宗元集》附录,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柳宗元封文惠侯告词(崇宁三年七月七日) 南宋 · 薛昂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
敕:文章在册,功德在民。昔有其人,是为不朽。生而昭爽,后且不亡。惠我一方,是宜崇显。柳州灵文庙唐刺史柳公,仕于唐室,卓有才名。励志精颛,记览浩博。贯穿经史,溢为词华。览其遗编,灼见志学。龙城虽远,不鄙其民。爰出教条,动以礼法。家富有业,经学有师。风行俗成,田里悦喜。自言将死,馆我罗池。今数百年,英灵犹在。祈禳祷祀,如响应声。水旱疾忧,咸有归赖。启封侯爵,因民之情。尚其知歆,永庇南土。可特封文惠侯。
按:《柳先生集附录》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河东先生集题后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二
石所得柳文凡四本,其一得之于乡人萧宪甫,云京氏阎氏本;其一得之于范衷甫,云晏氏本;其一得之于临安富氏子,云连州本;其一得之于范才叔之家传旧本。阎氏本最善,为好事者窃去。晏氏本盖衷甫手校以授其兄偃刊之,今蜀本是也。才叔家本似未经校正,篇次大不类,富氏连州本朴野尤甚。今合三本校之,以取正焉。如刘宾客序云有退之之志并祭文,附于第一通之末,盖以退之重子厚,序之意云尔也。蜀本往往只作并祭文,其他有率意改窜字句以害义理者尚多。此类「或作」字、「一作」字、「衍」字、「去」字,此三本之相为用也。然亦未敢以为全书,尚冀复得如阎氏本者而取正焉。方舟李石书。
按:《柳宗元集》附录,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校点本。
河东先生集后序 南宋 · 李褫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
柳侯子厚,实唐巨儒,文章光艳,为万世法,是犹景星庆云之在天,无不钦而仰之。粤惟柳州,乃侯旧治。其如生为利泽,殁为福寿,以遗此土之民者,可谓博厚无穷。然自唐迄今,垂四百年,此邦寂未有以侯文刊而为集者,殆非钦侯英灵而慰侯惠爱,觊其颦笑降鉴而庙食于柳人也。绍兴载岁,殿院常公子正被命守邦,至谒祠下。退而访侯遗文,则茫然无有,独得石刻三四,存于州治。自馀虽诗章记事,所以藻饰柳邦者,亦蔑如尔,又安得所谓全文备集者哉!因喟叹久之,出旧所藏及旁搜善本,手自校正,俾鸠良工,创刊此集。其编次首尾,门类后先,文理差舛,字画讹谬,无不毕理,且委僚属助成其事。未克就,促召公对,眷眷相嘱焉。褫虽不才,实获蹑踪继轨于公之后尘,而喜公乐善之心、付托之语,乃督馀工,助成一篑,岂惟不坠侯之伟文,抑亦成公之雅志焉。绍兴四年三月初一日,右朝奉郎、特差权发遣柳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紫金鱼袋李褫序。
按:《柳宗元集》附录,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排印本。
韩柳音释序(绍兴二十六年十月) 宋 · 张敦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小学考》卷五○
唐初文章,尚有江左馀习。至元和间,始粹然返于正者,韩、柳之力也。两家之文,所传寖久,舛剥殆甚。韩文屡经校正,往往凿以私意,多失其真。余前任邵武教官日,会为雠勘颇备悉,并考正音释,刻于正文之下。惟柳文简古不易校,其用字奥僻或难晓。给事沈公晦尝用穆伯长、刘梦得、曾丞相、晏元献四家本参考互證,凡漫乙是正二千馀处,往往所至称善,今四明所刊四十五卷者是也。惟音释未有传焉。余再分教延平,用此本篇次撰集,凡二千五百馀字。其有不用本音而假借佗音者,悉原其来处;或不知来处,而诸韵、《玉篇》、《说文》、《类篇》亦所不载者则阙之。尚虑肤浅,弗辨南北语音之讹,其间不无谬误,赖同志者正之。绍兴丙子十月,新安张敦颐书。
按:《柳宗元集》附录,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河东先生集记后 宋 · 韩醇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
世所传昌黎文公文,虽屡经名儒手,余昔校以家集,其舛误尚多有之,用为之训诂。柳柳州文,胥山沈公谓其参考互證,是正漫乙,若无遗者。余䌷绎既久,稽之史籍,盖亦有所未尽:《南岳律和尚碑》以广德先乾元,《御史周君碣》以开元为天宝,则时日差矣。窦群除左拾遗而表贺为右拾遗;连山复乳穴而记题为零陵郡,则名称差矣。《代令公举裴冕状》,时柳州盖未生;《贺册尊号表》,时已刺柳,而云礼部作。其他舛误,类是不一。用各疏于篇,视《文公集》益详。诸本所馀,复编为一卷,附于《外集》之末,如胥山之识云。淳熙丁酉秋八月中瀚,临邛韩醇记。
按:《柳宗元集》附录,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重刊柳文后叙 南宋 · 叶桯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二
按子厚《年谱》永贞初自尚书礼部郎出为邵州刺史,道贬永州司马,元和中始召至京师,凡居永者十年。今考本集所载,见于游观纪咏,在永为多。蒐访遗迹,仅获一二,他皆不可考。郡庠旧有《文集》,岁久颇剥落,因裒集善本,会同僚参校,凡编次之殽乱、字画之讹误,悉釐正之。独词旨有互见旁出者,两存之,以俟览者去取。命工锓木,岁馀,其书始就。噫!零陵号湖、湘佳郡,且多秀民,文物之盛,甲于他州,岂子厚之残膏剩馥沾丐迨今而然耶?然则新是书以流布,岂特补是邦之阙遗而已,学者幸察其区区焉。乾道改元季冬丙子,吴兴叶桯书。
按:《柳宗元集》附录,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版。
柳文后跋(绍熙二年八月) 南宋 · 赵善愖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二
前辈谓子厚在中朝时所为文,尚有六朝规矩,至永州,始以三代为师,下笔高妙,直一日千里。退之亦云:「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而子厚自谓贬官来无事,乃得驰骋文章。此殆子厚天资素高,学力超诣,又有佳山水为之助,相与感发而至然耶!子厚居永最久,作文最多,遣言措意最古。衡、湘以南,士之经师承讲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意其故家遗俗,得之亲授,本必精良,与它所殊。及到官,首取阅之,乃大不然,讹脱特甚。推原其故,岂非以子厚尝居是邦,姑刻是集,传疑承误,初弗精校欤?抑永之士子,当时传写藏去,久而废散,不复可考欤?因委广文钱君多求善本订正,且并易其漫灭者,视旧善矣。虽然,安知不犹有舛而未真、遗而未尽者乎!后之君子,好古博雅,当有以是正尽善云。绍熙二年八月旦,零陵郡守郇国赵善愖跋。
按:《柳宗元集》附录,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校点本。
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 其四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定宇先生文集:答问:问:「元裕之云:柳子厚,唐之谢康乐;陶元亮,晋之白乐天。此说如何?」答曰:「谢康乐以放旷不检束遭祸,柳子厚陷伾文之党亦卒贬死,以之并说,亦自颇是。陶元亮忠义旷达,优游乐易,以白乐天比之,亦似,但优游乐易相似,而论其至到处,则乐天不能及渊明也。」
论诗三十首(丁丑岁三乡作。) 其二十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自注:“柳子厚,宋之谢灵运。”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三 其十三 喻西蜀(伪夏明珍负地险久据四川天子息兵之次未忍加诛先谕之以辞为喻西蜀第十三)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陇云寒,陇水乾,天使晨入荆门关。
右扼僰,左控秦,巴蜀限峨岷。
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元戎阐皇威,民何罪,肝脑糜。
一札西去如星驰。
彼元之微,弃身独夫。
剪与我绝,忍及尔孤。
告冉厖,束斯榆。
檄邛笮,上版图。
剟包蒲,受正朔。
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
誓蚕丛,铭剑阁。
注:会稽杨公廉夫登高科四十馀年以文鸣当时方四海有兵事高居松江山中一日聘至金陵论定礼乐乃成铙歌鼓吹曲称颂武功昔柳柳州谪官荒徼以有是作方之于公目睹行师之次第而论撰于著作之庭者大不侔矣临川危素敬书
偶成四首 其四 元末明初 · 陶安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博学草庐翁,还存荆陆风。
欧黄皆后出,绳墨是良工。
南土文华盛,中州景慕同。
九原不可作,我亦老江东。
注:㈠钴鉧,钴姆潭,在永州。柳宗元为作《钴鉧潭记》。
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一 明 · 胡俨
押词韵第十五部
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
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注:右用柳子厚渔翁诗韵柳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晚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东坡谓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真有奇趣然尾两句不必亦可愚谓必得二句庶趣远而意足因题此图漫及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