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招鹤词为薛复善赋① 元末明初 · 杨基
出处:黄鹤楼集补
朝放黄鹤去,暮招黄鹤归。
翩翩两黄鹤,朝暮相随飞。
朝飞向三山②,暮归向辽海③。
虽云城郭是,但觉人民改④。
曾邀王子晋,去谒浮丘公⑤。
丹霞映碧水,万里瑶台风。
瑶台十二楼⑥,琪树珠花绕⑦。
时与五色鸾⑧,双飞啄瑶草⑨。
天风一飘荡,瞬息三千春⑩。
回首清浅波,沸沸扬清尘⑾。
青鸾既遐飞⑿,丹凤亦高举。
独招黄鹤归,静对黄鹤语。
黄鹤如有意,起舞春风前。
一笑上黄鹤,逍遥凌紫烟⒀。
按:【校注】
(1)原题作“招鹤为薛复善赋”,据《眉庵集》改。薛复善,不详,疑为骚人羽士之流。
(2)三山:指神话传说海中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3)暮归:原作“暮飞”,据《眉庵集》改。辽海:即辽东。以其地近渤海,故亦称辽海。
(4)虽云二句:语本丁令威化鹤归辽东的传说。《搜神记》卷一:“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5)曾遨二句:王子晋、浮丘公皆为古代传说中仙人。王子晋,亦称王子乔。《太平广记》卷四引《列仙传》云:“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6)瑶台句:瑶台,传说中神仙所居。李商隐《无题》:“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7)琪树句:《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云:“琪树璀璨而垂珠。” 吕延济注:“琪树,玉树。”
(8)五色鸾:古谓凤凰之属,赤色五彩。
(9)瑶草:仙草。
(10)三千春:王世贞《为林子腾茂才题桃源图寿》云:“祝君度索三千春,有子仍为金丹珍。”
(11)回首二句:波,《眉庵集》作“处”。沸沸,原作“拂拂”,非。二句本《神仙传》,喻世事的重大变迁。《太平广记》卷六十引《神仙传》云,东汉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亦至。“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12)青鸾:凤属。古谓多赤色者为凤,多青色者为鸾。遐飞:《眉庵集》作“西飞”。
(13)逍遥:原作“招摇”,据《眉庵集》改。紫烟:紫云,瑞云。《文选·郭璞〈游仙诗〉》:“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诗题为招鹤词,写鹤而非写楼。全诗表现了对游仙学道的向往与追求,而在这背后,流露出世事丕变、沧海桑田的慨叹。作者入明以后所写诗,多有怀念元王朝之作,疑此诗为明初所作。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登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四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百丈丹梯紫翠重,洞仙吹雪湿芙蓉①。
扪萝客有沧洲兴②,柱杖樽开北海从③。
供奉只看还李白④,北山早已檄周颙⑤。
酒阑沉醉忘归路,坐听菩提树里钟⑥。
【校注】
(1)洞仙:泛指仙人。吹雪:《拾遗记》:“周灵王起昆明之台,召诸方士……一人能以歌召雪。于是引气一喷,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 此喻江涛似吹雪。
(2)扪萝客:《酉阳杂俎·天咫》:“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遂迷归路。”后遇月中之精,乃得出。沧洲兴:隐逸之志。
(3)北海:《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为北海相,好士,喜诱掖后进,宾客日盈其门,常笑曰:“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世称孔北海。
(4)供奉:在皇帝左右供职之官。李白曾任供奉之职,后赐金放还,重归江湖。
(5)北山:钟山。周颙:字彦伦,南齐汝南(今属河南)人。尝与孔稚圭隐居钟山,后出任海盐令,秩满晋京,再过钟山,稚圭乃作《北山移文》绝之。
(6)菩提树:又名摩诃菩提。《大唐西域记·摩揭陁国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丈,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辉无变。” 此谓佛寺。
诗首联承楼;颔联以山泉之兴、北海之豪喻作者胸襟;颈联以李白放还、稚圭移文抒发高卧云山之愿;尾联承其意,归路已迷,坐听寺钟,皈依之意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