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廖行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注释
省斋集跋 南宋 · 王淮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七
衡湘间士之服膺儒业者,世率为拙学,然见于行事,往往能行其所知,异乎浮华博习之徒,行不顾言。
廖君天民其尤章章杰出者。
君覃思研精于六艺百家之书,不苟务辨博,期可行于当世。
位未通显,嘉猷无自而告,惠泽弗加于民,平生志气姑寓之于铿锵之文,当知君之所长不独工于文辞而已。
子谦裒君遗藁,类为成书,人谓继世以取科第为能亢宗,予以为若是者世多有之。
若夫标白其先之文,发扬其素志,俾表表于时,传诸不朽,则可谓廖氏有子矣。
淮与君同志,以道义交,年长于淮,常以兄事焉。
见君之文,为之永叹,谨以是书其后。
友弟王淮谨书。
按:《省斋集》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省斋集序绍熙二年九月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
衡阳廖氏为其州之望族,世登儒科。
天民讳行之,为淳熙十一年进士
始调岳州巴陵县,既数月,弃官以便亲养。
再调潭州宁乡县主簿,未上而卒。
余官于衡,识天民
其为人博学多闻,孝友急义,州有大事,率赖公为谋。
清江刘清之子澄为守,以其名荐于朝,不报。
廖氏世有力于学校,学者咸遵之。
石鼓书院成,天民与有力。
子谦初试入为首选,明年遂继乃翁登科,衡人以为盛。
余分教霅川,得谦书云:「先君不幸,日月易失,谦既服阕矣,裒平生遗文,得拾卷。
不肖之孤,惧湮没不传,愿有以序次之」。
余序石鼓书院,累置田近三十顷,尝欲以其事记之石鼓,文难其人,访诸学者,咸曰:「主簿公能文学者,素所尊信,傥得公文记之,庶几不朽」。
今集中所载《田记》是也。
余观公为文,率典实,有教化,不为浮辞虚说,非求以文字著名者,随事应用,时见其一二尔。
惜也年不及中,志所欲为,千百不一施,此尤可恨也。
绍熙二年秋九月永嘉戴溪序。
按:《省斋集》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五首(四库本作次叔通见寄近作五首) 其三 送春 宋 · 刘学箕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煮酝青梅且共尝,游蜂飞蝶为谁忙。
鞦韆䌽索迷青草,车马红桥锁绿杨。
春事战回蒲剑老,诗肠结尽柳丝长。
韶光赋别休匆遽,凝伫东风更一觞。
按:一作廖行之诗,题作《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