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北宋 · 杨存
 押庚韵
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贺兄子杞登第)
按: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二二
宋 · 向滈
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难(去妻复回)
元佚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一 《湖海新闻》:丰之才调极高,贫窘则甚,有句云云。诚斋杨少监奇之。
夜卧舟中闻有唱山歌者倚其声作二首 其二 宋 · 王道父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
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按: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三五《和道父山歌》题下附
宋 · 刘浚
 押愿韵
不用茱萸子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重阳)
按:《诚斋集》卷一一四《诗话》
其八 南宋 · 王从
 押阳韵
临春惨不舒,盖国空自香(幽兰)
按:以上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八三《三近斋馀录序》引
吏部尚书郑公丙神道碑庆元六年1200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孝宗皇帝孜孜人才,精择于初,常曰:「一寘周行,遂阶显用,不审可乎」?
既用矣,察其直谅不欺,则始终与之,故二十六年间侍从多名卿,吏部尚书郑公其一也。
公讳字少融
上世当五季时,自安陆徙家福州长乐县
曾祖芳,祖馗,父遇,世有隐德。
公贵,赠父宣奉大夫
母王氏,淑人
公生颖异,九岁能属文,日诵书万言。
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五,补左从事郎平海军节度推官
秩满,充建州州学教授
安定郡王令衿、令詪,参知政事杨椿辛次膺知枢密院事贺允中皆号名臣,公适在所隶,交章以荐,改左宣教郎
辛尝语公:「官职易耳,使人尊仰实难」。
公服膺焉。
入为太学学录,以父忧免。
三十二年内禅,转奉议郎,为国子监主簿
诏求直言,公上从谏、远佞、勤政、用人、裕民、练兵六事,会辛公为御史中丞,辟公检法官
隆兴元年十二月,迁监察御史
虏亟求成,朝论不一,公谓不可遽。
明年六月,出提点荆湖北路刑狱。
权摄之禁方严,荆襄制置使沈介用待次官行江夏,边事方殷,信阳军守臣委印赴制司,公皆持檄镌级。
怒,奏乞引避。
上不得已,下迁湖南提举常平茶盐
乾道元年宜章贼李金陷郴州,焚桂阳军,尹宽起宁远县以应之。
衡迩贼窠,提刑托行部避其锋,常平置司在衡。
公兼程疾趋督州将治城训兵,复谕常宁县世忠洞首李昂霄发壮丁御贼,民恃以安。
公劾郴、守弃城,乞鄂军济师,粮饷不足,发义仓佐之,贼平,协助为多。
二年之春,乡人林安宅谏议大夫,素不相合,求主管台州崇道观
三年,起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敕监四川类试,革挟书继烛之弊。
虞丞相允文以枢臣为宣抚使,集四路漕议事,盛称公贤,还朝荐召。
六年正月入对,上喜曰:「卿,初元御史也」。
尚书礼部员外郎
陈正献公俊卿虞公左右相,高选王邸讲读官,公直讲王府,与芮华、李彦颖刘焞四人并命。
陈公去,公亦出为江西转运判官,道除直秘阁,改湖南提刑
有旨招振华军二千,帅司欲速,至涅士人,公立命改正。
浏阳县岁歉,豪右移售他境,乡民分竞,尉以啸聚张大其事,漕请调兵追捕,归罪团长陈淮,下之狱。
公亟约常平司出米数千石,弹压赈济,杖淮释之。
漕有内援,奏公姑息,贬秩一等而罢。
众论不平,复提点广东刑狱。
适漕兄弟为经略使,公引嫌移使西路。
远方官吏不奉法,公深行瘴乡,一裁以正。
邕守重赋敛,得公约束,请祠去。
归正官沙世坚素武勇,坐赃决配静江
部有剧贼未获,公谕世坚立功赎过,世坚馘渠魁以献。
公为奏,稍复其官,后平李接,以总管宜州,一路赖之。
闽部盐筴坏,上雅信公,徙本路转运副使
公知福之岭口、涵头、海口三仓本钱不继,命积钱对偿。
又汀、建等号上四州,高估抑售,公委邑令置场支卖,科扰顿绝,至今守其法。
淳熙四年召为吏部郎中,踰月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议者谓旧法命官诉雪罪犯一岁别勘,三岁别定,以防枉挠。
乃者有司惮烦,须元勘官伏其误始许改正,实抑之也。
章下三省,公谓复旧便,执政曰:「上意似不然」。
公厉声曰:「事当问理。
若逆探上意而逢之,岂大臣事乎」?
执政怒,徙公大理少卿五年二月也。
寻充御试编排官,即殿幕擢秘书少监,累转朝散大夫
车驾幸省,转朝请大夫,面赐金紫。
明日进秘书监,不数日兼权中书舍人
谏议大夫萧燧论夔师李景嗣贪虐,而大臣庇之,于是参知政事赵雄误信蜀人谤书,既捕治其人,因改燧刑部侍郎,寻出知严州
公言:「台谏劾奸邪,反屈抑而去,岂国家之福耶」?
六年轮对,奏乞四川、襄江淮置三大帅,择曾任二府有文武威望者各当一面。
复列上五弊:一曰取士代笔,传义公行,富人以贿得科第;
二曰养兵冒名寄籍,阙额不补,懦弱不汰,一有草窃辄动御前之军;
三曰理财以横敛预借、重折苛征为能;
四曰刑狱放纵大辟,淹留奏案;
五曰荐举非权要请托则谬举亲旧,群至殿陛,徒有引验之名。
上甚嘉纳,榜选德殿御屏之上,真拜中书舍人
公疏:「官冗赏滥,卿监丞簿事简官备,馆职史官至二十员,学官书局各以十数,监司郡守叠授三政参议,归正、添差、养老将校充满外路。
东宫彻章,馆阁进书,杂流厮役例沾赏典,曰随龙,曰应奉。
开河修堰,并赐蠲赋,无时推恩。
他司钱物,漕乞移用。
尉不捕贼,诡奏有功,张大虚声,横被醲赏」。
累数百言。
上批:「赏功迁职不以滥予,丙言是也。给舍遇书牍当随事以闻。」又论台谏独员无助,察官不应专取历知县人。未几召用颜师鲁张大经刘国瑞,皆二千石部刺史有声者。《圣政》、《日历》、《中兴会要》成,连转朝议中奉大夫七年五月,除礼部侍郎,仍兼外制。公言:「司封法不许以官回授封赠,比多援例,下至秘书省吏以无用之减年亦得之,请一切勿行。」诏可。八年吏部尚书王希吕知贡举,公及侍御史黄洽副之。有沮公者谓丙、福州人。上曰:「恐有偏耶?然皆无私。」暨揭榜,三人对。上曰:「考校甚公,远方多得人,虽不分路可也。」转中大夫兼给事中。时遴待补太学法,公视临安府学籍,许试者三百馀人,游士群诉台谏宅,至夜喧集公第。公入奏待罪。先是春坊陈龟年女嫁大姓裴良珣,珣醉死,其兄良显龟年女利其富,死有冤状。事下临安,语涉龟年府尹不敢治,上令送大理寺朝士有为地者,诏转运司先审,责良显不实反坐,乃施行。公驳奏,语侵临安,且云:「愿少存国法,为子孙万世之业。」竟送大理。至是尹榜冒试人使逞憾。上批无罪可待,令究为首者。尹谓公芘闽人,不当深治。上怒,语宰执呼尹谕旨,卒杖丁如植,编管邻州。前户部尚书韩彦古负气多援,公因其起废极口诋之,至云仰累圣德。他日入谢,因言:「论事欲激切,语或过当,望陛下恕罪。」上曰:「朕自喜给舍得人。」枢密使王公蔺时为宗正丞,亦为上言:「今日不欺陛下惟郑丙。」惜其爱莫能助之耳。九月左侍郎,乞文武添差官并不釐务。有郭世苹寻医岁满参部,法当察脉,医有恃力受其贿,公执送棘寺,铨选清平,无敢干以私。九月进权吏部尚书同修国史九年正月上辛,执政当祈谷,有故以侍从摄,上特差公。寻兼侍读,取陆贽奏议切时者反复开陈,进司马光《五规》、范祖禹《帝学》以资乙览。尝乞勿听妄献利害,纷更庶事,又论治赃吏太宽。上并以为然。次日举二事谕宰执,有安静之褒。八月,正除吏部尚书,转大中大夫。公常曰:「范镇六十三致仕,吾已迟一年。」上章请去。十年二月,除龙图阁学士知建宁府,政尚严明,千里肃然。浙东谋帅,移知绍兴府,以臧否郡守后时降中大夫。上锐更法,手札访公,欲通差官民户。公谓通差害多,著令里正专掌盗贼烟火。比来邑官责以应办,至于破产。若以免役钱募耆长供他役则善矣。攒陵敕使络驿,辅藩多权豪,公不少假借,群起造讪。公闻,请祠。上初不许,适谏官亦部人,助以风闻,竟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皇城逻卒因诬公载官米万斛而去,漕遣其属赵善石覈实无之。上语执政:「使郑丙有是,则今日无人可信矣。」秩满,再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转通议大夫,起知泉州。光宗登极,语宰执曰:「侍御史胡晋臣言:『初政当召用人才,如郑丙张大经杨万里是也。』」寻诏公年德俱高,践扬滋久,进端明殿学士。公应诏上封事数千言,以谨始为戒。覃恩转通奉大夫治泉如治越。或劝从宽,公曰:「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吾固非用猛者,然嫉恶有素,岂以晚节丧所守哉?」阅半年,改知潭州,言者沮止,易太平州,固辞,复提举兴国宫,转正议大夫绍熙四年,引年致仕,转正奉大夫。时史丞相浩汪尚书大猷沈詹事枢、右司郎中周颉与公皆同年进士,退休于二浙,诗筒唱酬,人竞传之。俄属疾,屏医药,以后事付家人而逝,五年八月十四日也。享年七十有四,赠金紫光禄大夫。子升朝,特进爵安陆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实封百户。妻淑人柯氏,同郡右文殿修撰棐之孙,前卒,以庆元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合葬怀安县沙溪之原。三子:颐孙,故奉议郎通判辰州;龄孙,故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庆孙承务郎。三女:长适朝奉郎、知吉州泰和县卓洵;次适通直郎、知汀州上杭县萧辂;次适迪功郎道州司法参军柯谦宗。孙男五人:安祖、似祖,并承事郎;扬祖,通仕郎;馀幼。孙女三人,长适迪功郎、新泉州德化县主簿叶英。公学术纯正,文辞赡缛,有家集、外制、奏议、讲义三十卷。居乡接物极其和易,当官立朝则气节凛然,上深重之。是时缴驳之任不由进拟,公常以贰卿兼领,感激尽言,数犯贵要之锋。在铨部抑侥倖,惩奸欺,盖馀事也。尝荐萧公燧、胡公晋臣、罗公点,后俱至二府,世谓知人。其他如李焘博洽刘国瑞之清正,林栗林枅郑湜之刚方,唐仲友之学问,援引不少置,善类归心焉。某在绍兴閒继公为太学录,晚同朝久,意气相投。会都司用私意治王定国冒归正赏,予按都督府文书辨其误。公奏都司方举职,政府乃欲沮之,其不党同类此。公之卒,颐孙以沉刻见属而不果,今卓君示公友婿林御史采所状行实,乃参以闻见,碑公墓道。其铭曰:/维南有闽,山环水聚。是生良材,接武王所。挺挺郑公,如松之乔。硕大坚刚,岁寒后凋。持节典州,彰善瘅恶。既锄吏奸,亦苏民瘼。帝思其贤,禁密以骞。守正触邪,知无不言。举朝佥谐,当宁眷顾。何待弼直,乃为圣遇。昔者汉武,明于知人。独称汲黯,近社稷臣。相宏将青,任非不宠。孰如九卿,敬礼加重。以今准古,庶其似之。匪直公褒,阜陵是思。(《平园续稿》卷二五。)/石:原作「后」,据右引改。
其二 南宋 · 尤袤
 押庚韵
送客渐稀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台州秩满归)
按:以上《诚斋集》卷一一四《诗话》
张钦夫望月词1161年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钦夫示往岁五月咏归亭侍坐大丞相望月词,予于辛巳二月既望夜归,读书于诚斋。甲夜漏未尽二刻,月出于东山,清光入窗,欣然感而和焉。
玉虫晕以贯虹兮学林之颠,阒其宵兮圣贤毕参于前。
心超兮千载,忽乎纳自牖兮光寒而静娟。
吾兴视兮何祥,望舒推毂兮辚大圜
生两仪兮虚白,饰万物兮清妍。
彼何居兮轃兹,挈一规兮破幽偏。
代天兮宣精,㧖欹兮恶盈。
似道兮日损,缩于一晦弦兮,万斯年而求伸。
宅天下兮至晦,镜天下兮至明。
烛吾心中之月兮,贯地纬而洞天经。
吾奉月兮周旋,月踵吾兮后先。
夫君寄我兮三章,招月而与寓目兮,炯笔势之翩翩。
想他日之独立兮,过庭而侍侧。
谁其耳剽于玉振兮,惟此月知其然。
月不予留兮,予亦咏而归
歌三终兮谢明月,何夕复惠然兮临我于亭乎而。
按:《诚斋集》卷四五。
李允蹈思故山赋辞允蹈月岩先生方叔之曾孙也。) 南宋 · 杨万里
 押支韵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月岩含章兮,噫。
熟贳之璜兮,噫。
逋不其偿兮,噫。
眉山之下兮,噫。
既亿其价兮,噫。
胡漏于罅兮,噫。
吁于眉山兮,噫。
山吁于天兮,噫。
天蹙其颜兮,噫。
有斐孙子兮,噫。
花披秀启兮,噫。
烈祖是似兮,噫。
笔似其锋兮,噫。
骨似其穷兮,噫。
栖栖其逢兮,噫。
尔词则古兮,噫。
尔骚则楚兮,噫。
尔璞孰估兮,噫。
招招巫咸兮,噫。
有篿尔占兮,噫。
曷焯尔潜兮,噫。
曷窞不济兮,噫。
曷蔀不贲兮,噫。
咷初笑既兮,噫。
按:《诚斋集》卷四五。
张丞相咏归亭(一)二首 其一 1160年3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湘之山兮幽幽,湘之水兮舒舒,我来兮之阳。
聿云莫兮,上下绿净而交如。
鸟鸣兮花乾,彼湘之人士兮咏游而鱼鱼。
长者兮矩步,童子玉雪兮趋亦趋。
挟策兮抱琴,若将游兮物之初。
野风兮脩脩,吹万而不可执兮,所过而敷腴。
长者顾谓童子曰:快哉此风,吾为汝援琴而歌之。
歌曰:沧浪濯缨,风凉兮舞雩
微德人兮焉归,以斯道兮金玉。
予欲问津兮沂之水,其则不远兮,又焉知湘江之非欤。
按:《诚斋集》卷四五。
张丞相咏归亭(二)二首 其二 1160年3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茝兰圃兮沼芙蕖,有美君子兮何斯其燕居。
孚尹兮袖间,升白虹兮斗之虚。
章甫兮深衣,御风骑气而天游兮,与造化而为徒。
独立万物之表兮,室迩而人甚远。
山立而渊靓兮,道德燕及乎虫鱼。
韦编兮在手,隐几而卧兮,梦一丈夫。
首肖乎尼山兮河其目,莞尔而笑兮告予以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忽寤兮四顾,欸乃一声兮亭之西隅。
按:《诚斋集》卷四五。
渊明归去来兮1192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予倦游半生,思归不得。绍熙壬子,予年六十有六,自江东漕司移病自免。蒙恩守赣,病不能赴,因和《归去来兮辞》以自慰。其辞曰:
归去来兮,平生怀归今得归。
有未归而不怿,岂当怿而更悲。
愧一陶之不若,庶二疏兮可追。
令威之归辽,喟物是而人非。
捐水苍兮今佩,反芰制兮昨衣。
恋岂谖夫太紫,分敢踰于少微。
如鹿得草,望绿斯奔。
如鹤出笼,岂复入门。
屦虽未得,而趾故存。
谓予不信,有如泰樽。
月喜予之言归,隤清晖而照颜。
山喜予以出迎,相劳苦其平安。
江喜予而舞波,击碎雪于云关
纷邻曲之老稚,羌堵墙以来观。
沸里巷之犬鸡,亦喜翁之蚤还。
惊鬓髯之两霜,尚赳赳而桓桓。
归去来兮,半天下以倦游。
饥予驱而予出,奚俟饱而无求。
观一箪之屡空,躬自乐而人忧。
暨一区之草玄,娱羲画与箕畴。
岂慕胥靡,济川作舟。
矧先人之敝庐,有一壑兮一丘。
后千寻兮茂林,前十里兮清流。
耿靡羡而载营,蹇何骛而不休。
已矣乎,用舍匪吾,行止匪时。
何至啜醨如渔父,何必乎誓墓兮如羲之
吾行可枉涂,吾止可预期。
应耘耔而端委,犹端委而耘耔。
对天地而一哂,酢风光以千诗。
抵槁茎与朽壳,岂复从詹尹而决疑。
按:《诚斋集》卷四五。
范女哀辞1192年8月 南宋 · 杨万里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七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石湖先生参政范公有爱女名某,字某,嫕德淑茂。年十有七,绍熙壬子五月,从公汎舟之官当涂,至公舍得疾,旬日而逝。公哀痛不自制,八月,命其同年生诚斋野客杨某作辞以哀之。曰:
有齐石湖之季女兮,肇葰茂而青葱
兰茁芽以芬播兮,玉在璞而光融。
茹采以为粻兮,筑内则为之宫。
乐彤管以俶载兮,逝将眇青竹而论功。
制菡萏以为裾兮,裼之以秋江之芙蓉。
纷蕙纕而菊佩兮,岂江蓠揭车之与缝。
掇袤丈之朔雪以澡德兮,袭万壑之清冰而在躬。
耿吾独传中郎之素业兮,岂曰矜萧然林下之风。
沛吾乘乎桂舟兮,无小无大焉从吾公。
何若而人之不淑兮,奄一疢而长终。
忍舍兰陔之孝养兮,莽玉女宓妃之与从。
父曰嗟予膳之孰视兮,母曰嗟予命之畴同。
衋两亲之哀潸兮,遗九宗之长恫。
石湖之恸而莫之释兮,小极而隐几乎书之丛。
梦漂漂而行远兮,求吾儿乎四方上下之青穹。
杳碧海之际天兮,岿三山之倚空。
蓬莱方丈之攸宅兮,浮金宫银阙之崇崇。
若有人乎山之阿兮,飞腾往来而不可逢。
羌可逢而不可执兮,若迥映乎复朣胧。
玉李而弄金波兮,遨嬉乎倒景有无之濛鸿。
忽临睨乎旧乡兮,望见石湖之仙翁。
泫初咷而后哂兮,唁吾翁乎奚戚容。
繄天地万物之逆旅兮,儿与翁父子适相值于逆旅之中。
汩倏合而忽分兮,邈千变万化而何穷。
淬割愁之剑而不满一笑兮,非我翁春日览镜大篇之舂容。
翁顾笑而惊寤兮,皦寒日其生于东。
按:《诚斋集》卷四五。
有宋死孝毛子仁哀辞 南宋 · 杨万里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七
子仁讳洵,吉之吉水人也。年十九第进士,年二十六中拔萃制科。杜祁公有诗美之,其文集亦有诗寄欧阳公。父母之丧,庐墓死焉,时年三十二。天子赙之粟帛,以旌其孝,书在国史。后百有馀岁,邑人杨万里读其文集,作辞以哀之。其辞曰:
灏穹眷宋,方郅隆些。
笃生仁皇,实睿聪些。
二尧两舜,复时雍些。
杜韩富范,再些。
巍荡奋熙,起丕功些。
欧阳伯仲,轲与雄些。
云昭汉回,炳文风些。
麟在灵囿,凤在桐些。
金芝专车,朱草丛些。
结绿,牣紫宫些。
灵蛇照乘,玉府充些。
大江之西,文江东些。
毛伯苗裔,河岳钟些。
三辰五纬,韫心胸些。
汉贾生,与终童些。
年未弱冠,收科崇些。
连收制科,天动容些。
玉映汉台,惊群公些。
弃官如泥,子职恭些。
死孝倚庐,神明通些。
文行有炜,垂无穷些。
与宋一经,相始终些。
冻黎百年,养万钟些。
草腐朽,花霣空些。
有宋孝子,蔚岱嵩些。
按:《诚斋集》卷四五。又见光绪吉水县志》卷六○。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八 龟潭 南宋 · 杨万里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六
风耆其武,波赫斯怒。
油然者渊,未遽如许。
按:《诚斋集》卷四五。
庐陵黄宰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七
伏以乘槎犯斗,泊秋日之楼台;
拄杖穿花,步寒溪之金碧。
穷十里九山之险,抵千岩万壑之幽。
未童子之应门,已羽人之响屐。
恭惟某官镡城宝气,脩水闻孙。
句法亲传,出月胁天心之上;
渊珍孤映,分珠胎水府之中。
寻盟快阁之江山,偿债钓台之笋蕨。
弦歌旁县,衣钵祖风。
能穷人亦能达人,谁谓诗家之寒瘦;
有小雅故有大雅,即扶清庙之隆平。
某移病休休,遁身得得。
泉肓霞痼,非鹊能砭;
花径蓬门,惟鸥之处。
怪咄咄山林之寂,惊憧憧车马之喧。
与俗酸咸,自有癖羊枣昌歜之嗜;
同古臭味,更投赠琼琚玉佩之词。
有万其悰,未一其述。
按:《诚斋集》卷五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江西提刑俞大卿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七
属者夜占天文,德星临于翼轸;
晨望云物,紫气至于函关
惊喜广厦万间之新,已是受赐一民之数。
念欲遮见,即图骏奔。
老病所缠,愿言莫遂,乃令儿辈,亟代躬行。
兹谓敬乎,良可恧矣。
不谓交代提刑尊丈折节绣斧之威重,笃契布衣之素交。
云锦封书,恍从天落;
玄纁厚币,庄以礼将。
野人者世之所同轻,惟公独否;
古事者今之所不作,非贤孰能?
九顿首以拜嘉,一出言而
复许诎甚都之骑,将下临常关之门。
开蓬扫花,当出迎千里命驾
荐芰,庶小款一尊之论文。
按:《诚斋集》卷五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子韶1156年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古文集成》卷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某尝言之,士穷于穷,亦通于穷,达于达,亦病于达。
且夫爵三公禄万钟,达矣,谓道必待达而后达,则公孙之相徒足为其曲学阿世之资。
饭糗茹草,曲肱饮水,穷矣,谓道必以穷而遂穷,则颜氏之巷乃适借之以心斋坐忘之地。
嗟夫!
吾然后知富贵者中人之膏肓,而贫贱者君子之谷粟欤?
昔者称如有用我,而舍我其谁欤,岂尝矫情而不愿于达哉!
盖其用也,意乃在于东周
其不舍也,意乃在于平治天下尔。
之不忍独乐其乐,而欲以天下乐其乐也。
若其所以真乐者,岂用不用、舍不舍之谓耶?
自常人观之,忠恕之味,固不足以疗不糁之饥,仁义之悦心,亦岂足以苏辙环之疲也哉?
然非不糁,非辙环,非伐木,非削迹,非自卫反鲁,非退自齐梁,则吾之真乐犹为未遂其极。
不然,重围之中,胡为援琴而歌;
其出昼也,初无不悦之色,此其心果何所属,而其乐果将安寄耶?
故曰吾得之于桑落之下,又曰我岂若处𤱶亩之中,此圣贤之意也。
厥今天下之士何病哉!
志欲泽物而忘其我,道欲被乎天下而曾不用其一身,皆曰:达则行之,而惜乎吾之穷也。
幸而达矣,叩之则空空无有矣,盖前日之惜穷,所以为今日之无有也欤?
某也生乎今之世而慕乎古之乐,独尝叹《中庸》一贯之妙、致知格物之学,此圣贤授受之秘,而六经流出之源。
子思不识而以是识孟子不见孔子而以是见孔子,圣贤之所以内而正心诚意,外而开物成务,不待富贵而欣,不因贫贱而悲者也。
盖有志焉,而其学莫之传,其盟莫之主也。
窃闻浙江之西有君子焉,异时策多士之先,居庙廷之上,人皆贺其达而曾不以为达。
一旦寘之于蛮徼,投之以宠辱,人皆惜其穷而不以为穷。
居约置散者且将二十年矣,而闻其貌夸然无自失之色,其气盎然无不平之愤,方且日泳洙泗,登杏坛而入由也未入之室,在回也所在之巷,启《中庸》《大学》之管籥,而决《论语》《孟子》之渊泉,渺渺焉若仲尼居而参侍,若与回言而终日也。
此其心必有至乐乎其中,而不可以声臭窥测者。
某也愿撰履摄齐以躬洒扫应对之役,求闻所以好之乐之之旨屡矣,而未之得。
比来天诱其衷,筦库于此,而适遇从者之至,是以踽踽焉自进于函丈,而窃有请也。
夫语道于非其人不智,语人以非其道不仁,先生必不其然。
按:《诚斋集》卷六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丞相(时公尚谢客1160年春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某始读《论语》,见夫子厄于向魋而言曰:「天生德于予」。
又曰:「知我者,其天乎」?
则欣然贺吾夫子虽困于人而遇于天。
至读《孟子》,则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
又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
则又为之蹙然以悲曰:「天何不仁夫天下之生而未欲平治,亦何憎夫孟子而故使之不遇哉」!
孟子之不遇于人可也,抑不遇于天乎?
殆不然也。
圣贤君子之所以为圣贤君子者,惟安于天故极于天,极于天故遇于天。
何谓安?
曰数。
何谓极?
曰理。
数固非天之私也,天且不能违也,吾乌乎而不安?
若夫理者,天之至也,而非天之独也。
吾同乎天也,尽吾之理以极天之理,亦奚而不能?
孟子之不遇者,天也,数也。
夫子之见知于天者,天也,理也。
而终身匹夫也,果遇也欤哉!
匹夫而安焉,安而极焉,以匹夫而为圣贤君子焉,彼之困,此之亨,果不遇也欤哉!
安斯极,极斯遇矣。
先生早年而起远方,宰天下,定王室,开中兴,功亦不细矣,何其遇也。
功高而忌至,道大而嫉生,訾先生者无罪,挤先生者无禁,又何其不遇也。
人乎?
天乎?
理乎?
数乎?
然其未遇而有遇,既遇而复不遇,先生初不之知,而惟斯道之知。
斯道何道也?
诚也,中也,公也,天之理也,孔孟之道也。
先生潜而得之也,发而为忠孝,溢而为功名,先生且不自知也,而何遇不遇之有?
安于数而极于理,人违而天通,先生于此不既矣乎?
噫!
先生于天,先生也,非天下之也。
雷风之启金縢,其天下之乎?
夫金縢之启闭何关乎先生之痛痒,而关乎天下之忧乐。
民之欲,天之从,昔既然矣,古于厚,而今于薄,天其然哉!
某也与天下同仰先生之道,而未得与天下同瞻先生之容,作吏以来而及门者四三焉,入其庭而启敬焉,相其风而起爱焉,虽未得见如见之矣。
如见且然,况亲见乎?
天其或者使小子得与斯道,则必有得见之日。
使天下得福于斯道,则亦必有启金縢之日。
虽然,岂先生意哉!
小子意也,天下意也,天意也。
先生试静听而深察之。
不宣。
按:《诚斋集》卷六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通鉴韵语序绍熙四年十二月1193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之书,学者读之,孰不有席卷篇帙,包举事辞,囊括百代,并吞千载之心?
然其涯也浩,则其记览也艰;
其绪也纷,则其诵数也苦。
此学者通病也。
临川黄君日新齐贤陟彼药山,瞻彼令芳,既撷而襜之,复导而淅之,既硙而屑之,复糅而剂之。
举二百九十四卷之书,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而纳之于四言之诗,目曰《通鉴韵语》。
既成,以书走六百里,缄其副寄予,且介艮斋先生之书求予序之。
予曰:「是书不出而传学者,是书苟出而传学者,可以咏,可以咏,可以欣,可以慨。
昔也病记览之艰,今则艰者夷;
昔也病诵数之苦,今则苦者怿。
然则齐贤三十年成之之劳,学者一日飨之之逸也。
齐贤无负于学者矣」。
绍熙癸丑十二月二十四日诚斋野客庐陵杨万里序。
按:《诚斋集》卷八一。又见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