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诗跋(天圣元年五月) 北宋 · 林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
殿直丁君自沂适闽,舣舟惠顾,晤语未几,且以拙诗为索。病中援笔勉书数章,少塞好事之意耳。时皇上登宝位岁夏五月,孤山北斋手书。林逋记。
按:邵裴子校本《林和靖诗集》附录,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版。
荐尹焞奏 北宋 · 种师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臣窃惟陛下自临御以来,德政更新,中外人才凡为公论所与者,无不收用。况于尚德之选,苟有其人,理不可遗。伏见河南府布衣尹焞,故尹源之孙,尹洙之侄孙。学专师古,行足励俗,潜心允蹈,踰三十年,西都学者,皆称仰之。未尝应书,不求仕进。若蒙召致,俾预讲说,必有补益。臣非职事,素所深知,冒昧荐闻,不胜惶惧之至。取进止。
按:《和靖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赐尹焞和靖处士告词 宋 · 刘珏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九
敕西京布衣尹焞:庆历閒有贤臣焉,朕不及见也,每览国史,高其节槩。尔能力学操行,以世其家,甘贫守约,不竞荣利,是亦可嘉矣。用锡美名,式劝颓俗。尔其以行义教乡里,使有矜式焉,则予惟尔嘉。可特授和靖处士。靖康元年九月日。
按:《尹和靖集》卷末,丛书集成初编本。
和靖先生传 宋 · 桑世昌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六
先生林公逋,字君复,世为杭州钱塘人。祖克己,仕钱氏为通儒院学士。逋少孤,刻志为学。景德中,放游江淮,及归,结庐西湖之孤山。真宗闻其名,屡赐粟帛,诏州县常存遇之。善草书,喜为诗,其语孤峭澄淡,而未尝目录其稿。或谓曰:「先生何不录所著诗以传于后世」?逋曰:「吾终志山林,尚不欲取名于时,况后世乎」?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第。居西湖二十年,未尝入城市。李及、薛映知州,每造其居,清谈终日而去。临终有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天圣六年十二月丁卯,仁宗赐谥曰「和靖先生」,仍赐其家米五十石、帛五十匹。初,逋客临江,李咨始举进士,而未有知者。逋尝谓人曰:「此公辅之器」。卒,而咨适知杭州,为制缌麻服,与其门人哭而葬之,刻临终一绝纳其圹中。
按:《宋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录,万历四十一年刻本。又见《赤城别集》卷二。
记和靖先生五事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
「学者所以学为人也」,盖尹和靖语。徐丈见尹和靖,问曰:「某有意于学,而未知所以为问」。先生曰:「此语自好。若果有此意,归而求之有馀师」。又尝语人曰:「放教虚閒,自然见道」。先生在从班时,朝士迎天竺观音于郊外,先生与往。有问何以迎观音也,先生曰:「众人皆迎,某安敢违」?众又问:「然则拜乎」?曰:「固将拜也」。问者曰:「不得已而拜之与,抑诚拜也」?曰:「彼亦贤者也。见贤斯诚敬而拜之矣」。先生日诵《金刚经》一卷,曰是其母所训,不敢违也。徐丈语及苏氏「使民战栗」义,问曰:「如何」?先生艴然曰:「训经而欲新奇,无所不至矣」。
右五事熹绍兴二十一年五月谒徐丈于湖州,徐丈以语熹,因退而书。
按:徐丈名度,字惇立,和靖门人。
贺新郎 括东坡书林和靖诗后 宋 · 林正大
押词韵第十五部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炯双瞳、碧色光相烛。
遗妙语,看不足。
生平高节难为续。
到如今、凛凛风生,言犹可录。
不作相如封禅藁,身后谁荣谁辱。
争肯效、白头吟曲。
好与水仙为伴侣,傍西湖、湖畔修修竹。
时一酹,荐秋菊。
附:东坡书林和靖诗后: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奴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更有悲吟白头曲。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三部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彫,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姜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隐居通议:方紫阳序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独黄双井专为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真韵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注:虚谷云:「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崖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欧阳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苏长公踵欧阳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独黄双井专尚少陵,秦、晁莫窥其籓。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者,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江西。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刑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而徒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非区区所敢知也。」虚谷之论宋诗详矣,然其大旨,则跻西江而祧晚唐。冯定远曰:「西昆之流弊,使人厌读丽词,西江以粗劲反之,流弊至不成文章矣。四灵以清苦唐诗,一洗黄、陈之恶气味、狞面目,然间架太狭,学问太浅,更不如黄、陈有力也。」冯已苍曰:「方公《律髓》一书,于大段未十分明白,只晓得江西一派,恶知见且不知杜,又何知杜之所从来,又何论庾、鲍,而上至汉魏乎!独于今世不论章法,不知起结,如竟陵、空同诸派,彼善于此耳!」
和靖墓 元 · 陈孚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北邙翁仲拱朱门,玉碗时惊古帝魂。
谁似孤山一抔土,梅花依旧月黄昏。
笔精:古今题和靖先生墓者不下百篇,悉梅鹤封禅故事而已。陈刚中一绝云云,亦可掩诸作者也。
句 元 · 方澜
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
煖容时借酒,寒力晓欺绵。
万事集双鬓,百年堪几愁。
江流拍岸阔,海气入城凉。
疏钟出烟寺,新月入人家。
兰陔诗话:叔渊流寓吴门,授徒自给,少年不娶,人比之林和靖。其集中如咏乐天云云,临平道中云云,夜雨云云,钱塘纪事云云,秋夕云云,皆佳句。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录十二) 其十二 元 · 释明本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冰晓浴乾银浦水,雪篱愁损草堂人。
名姬骏马空词笔,废苑荒台老战尘。
冻野苍茫天四惨,两行啼雁独伤春。
按:中峰《梅花百咏》如「斜照窗纱斜照水,半随风信半随尘。」「一点芳心凭驿使,半梢清影伴诗人。」「饥蜂冒雪身游絮,病鹤眠苔迹妒尘。」「晓起白迷烟外策,夜深寒醒酒边人。」「吟对瘦怜寒夜影,折看愁杀故乡人。」对仗极工,应不减孤山处士疏影暗香之句也。
句 元 · 马臻
达人不患贫,贞女不事媚。
静知春事佳,老觉世味熟。
古交山上松,今交陌上花。
某丘有树犹堪宿,何处无鱼可疗饥。
瘦梅喜浸古罍盎,老态怕著新衣裳。
霞外诗集:黄石翁序。后来作诗专门大家何限,及见林逋、魏野孤联只字,便自使人意消。余欲摘虚中诗,顾未暇,童子在旁,问所摘,余为举云云。后世视此数联,以为何如人也?
清平乐 元 · 李仁山
瑶英轻洒。
姑射飘仙驾。
巧夺孤山能变化。
夭娇飞来白下。
绝怜玉骨清姿。
不随红紫芳时。
要识天然标格,竹篱茅舍横枝。
按:附见天籁集卷下内。原题云,李仁山次韵,自注蟠桃来自杭和靖诗句,得于孤山也。
句 元末明初 · 王冕
生前不系黄金带,身后空馀白玉簪。
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
閒居录:至元间,释氏豪横,杨总统发掘陵墓,夺取宫观,孤山和靖坟亦被发,然无他物,但得一白玉簪,尸已空矣。其亦仙者耶?王元章有诗云云。后又凿灵鹫山壁为佛像,时小民之无赖者多为僧以逞奸,王复有诗云云,亦佳。
西湖漫兴 元末明初 · 张昱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玉局当年为写真,西施宜笑复宜颦。
朝云暮雨空前梦,桃叶柳枝如故人。
露电光阴千劫外,鱼龙波浪一番新。
伤心最是林逋(一作逋仙)宅,半亩残梅共晚春。
按:集中又载《西湖晚春》一首,与此稍有不同。其诗云:「忆昔东坡为写真,至今诗句在游人。朝云犹是当时梦,桃叶浑非旧日身。莺燕情怀千语少,鱼龙波浪几回新。伤心谁问林逋宅?零落残梅共晚春。」
风林纤月落 其四 明 · 袁宏道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帘卷烟条重,窗分翠叠澄。
诗要林处士,图请赵吴兴。
活景通千壑,閒观倚一藤。
匡床谁对语,合有韵高僧。
按:画有工似有工意工似者亲而近俗工意者远而近雅作诗亦然余此诗从似而入意者也何逊之题梅也似而意者也子美之幸不折来意而意者也李群玉之玉鳞寂寂可谓工似然亦不俗如林处士之霜禽粉蝶俗矣至云疏影横斜水边篱落可谓意中之似若李锦瑟辈直谜而已如雪诗则云欲舞定随曹植马人日则云舜格有苗周称流大此可与二意者道哉谓之似亦未也唐人咏月多矣如云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深沉古雅非子美不能至公暂将弓并曲番与扇俱圆此恶道语也似而俗者也
林处士墓 清 · 史夔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壁垣衣绝点尘,茶经酒谱各横(一作尚纷)陈。
茂陵《封禅》无遗稿,始信文章到老醇。
自注:范文正公赠林君复诗:“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
病枕咏梅。与敬父,伯愚。共次孤山八篇 其八 清 · 李胤永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丹陵遗稿卷之七绿云录
不见梅兄愿识荆,典刑清水影斜横。
薰来衣袖浑身馥,映杀图书一架清。
同我贫寒无忤色,送君风雪若为情。
十年抱瓮勤培植,谁识山人乐育英。
按:家有誊本和靖诗。鞭是鞍字之误。而不察而次之。且病气昏。顿不能着意看书。并横连书。错认而换押。后觉其非。懒于改窜。览者当恕之。首篇第三四句。功甫曰。改以重帐未信能生白。病眼何功却破昏。当胜。
二十五日思补斋消寒第五集即题徐太守日纪阳春有脚图 其二 清 · 洪亮吉
六言诗 押文韵 出处:黔中持节集、黔中持节集(癸丑甲寅)
莲蕊屏风冻雨,梅花纸帐春云。
待过消寒九九,预防修竹弹文。
附:饴孙 温和足底有春光着意真能识热肠顿忆孤山林处士梅花多处太凄凉 早从洗濯见风流一晌春华偶滞留不着人间閒冷暖此乡端合号温柔
张学使赋诗寄大人即和其韵奉答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记饮香名近廿年,风流不减越先贤(余闻君名甚早。)。
岂知十日湘中饮,得结三生石上缘。
大笔许题盘谷序,清尊期泛剡溪船。
壶天高阁巢居似,试荐寒泉酹水仙(君诗自注『冷仙,名谦,明时钱唐人,或云秀水人。常降乩于江浙间,自号龙阳子。竹垞《鸳鸯湖棹歌》所谓〔乞梦冷仙祠〕者也。吾乡舟行遇风,祷冷仙,辄应。丈诗中谓冷仙本龙阳人,龙邑之西冷家冈尚有冷氏族姓,因为冷仙籍贯作诗著于集中』云云。家君近筑壶天阁,即祀冷仙处也。)。
按:【校】《鄂湘酬唱集》此诗题作《兰耦学使赋诗寄家大人和韵先答》。「风流句」《鄂湘酬唱集》此句自注作:「丙子丁丑,计偕北上,逆旅见君题壁作,已心识之。」「壶天句」《鄂湘酬唱集》此句作「壶天阁似巢居阁」。「试荐句」《鄂湘酬唱集》此句自注作「家有壶天阁,大人新构以待冷仙者。巢居,孤山阁名,祀逋仙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