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鄂州使至窦七副使中丞(《王》作「窦巩中丞副使」)见示与元(《王》此下有「稹」字)相公献酬之什鄙人(《王》作「余顷」)任户部尚书时(《王》作「日」)中丞是当司员外郎每示(《王》作「有」)篇章多相唱和今因题四韵以寄所怀(一作和寄窦七中丞) 中唐 · 令狐楚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仙吏秦城别,新诗鄂渚来。
才推今八斗,职副旧三台。
雕镂心偏许,缄封手自开。
何年相赠答,却得在中台。
按:(录自《四部丛刊续编》影宋本《窦氏联珠集》,以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简作《王》〗卷十四所录诗相校。(按:《全唐诗》卷三三四收此诗,题仅作《和寄窦七中丞》,诗中有误字,故重录之。同卷同人《秋怀寄钱侍郎》,《唐百寄诗选》作《郢城秋怀寄江州钱徽侍郎》,附记于此,以备徵考。)
商山海棠 北宋 · 王禹偁
五言排律 押元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锦里名虽盛,商山艳更繁。
别疑天与态,不称土生根。
浅著红兰染,深于绛雪喷。
待开先酿酒,怕落预呼魂。
春(四库本作香)里无勍敌,花中是至尊。
桂须辞月窟,桃合避仙源。
浮动冠频侧,霓裳袖忽翻。
望夫临水石,窥客出墙垣。
赠别难饶柳,忘忧肯让萱。
轻轻飞燕舞,脉脉息妫言。
蕙陋虚侵径,梨凡浪占园。
论心留蝶宿,低面厌莺喧。
不忝神仙品(自注:好事者作花品,以此为神仙。),何辜造化恩。
自期栽(原作裁,据孙本、赵本改)御苑,谁使掷山村。
绮里荒祠畔,仙娥古洞门。
烟愁思旧梦,雨泣怨新婚。
画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
祇教(原作见,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三月见,不得四时存。
绣被堆笼势,胭脂浥泪痕。
贰车春(四库本作犹)未去,应得伴芳樽。
按: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七作王安石诗。
送王郎中知江阴 北宋 · 梅尧臣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誇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按:明张衮嘉靖《江阴县志》卷二一误作王安石诗
句 其六 北宋 · 欧阳修
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戏王介甫)。
宋史正志《史氏菊谱》 《史氏菊谱》:王介甫《试夷诗》云“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永叔见之,戏介甫云云。介甫闻之,笑曰“欧阳九不学之过也,岂不见楚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
论青苗钱第五状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古灵先生文集》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以青苗之法,骚民为害,欲乞寝罢。其制置司立法之误,中外言者已详,臣固不复一一论列,上烦圣听。但以方今天下,生民困弊,财力殚竭,二税之外,更有无名科率,何啻十色有馀,若复俵散青苗钱,实恐民不堪命。陛下以至仁求治,凡欲更张法度,皆以为民,安有取民脂膏,以为贷息,而谓周公太平已试之法哉?陛下之心必不为此。然则天下之人,皆知误陛下者,王安石也。误安石者,吕惠卿也。以陛下之聪明,观天下之论议,其法利害,固已灼然可知。奈何安石持强辩以荧惑于前,惠卿画诡谋以阴助于后,加以反覆比周之小人,随时观望。平日公论,则举知其法之非,一揉于利,则又言其法之是。此虽陛下之至圣,不能无惑,虽臣等之至忠,亦不免指为朋党也。近者,谏官李常以言事待罪,尚令分析。孙觉以奏对反覆,落职外迁。御史中丞吕公著而下,皆以不职为言,乞从责降。而臣独区区未敢以请者,尚冀犬马之诚,一悟圣意,许以青苗之法,下议百官。如臣等之言非,则甘从远窜,以戒妄言;如臣等之言是,则安石、惠卿亦允特行贬斥,以谢天下。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国朝诸臣奏议》文后有小字注:「熙宁三年四月上,时为侍御史知杂事。既而有旨召襄试知制诰于中书,襄以言不行,辞不就试,乞补外,王安石请用为集贤殿修撰、陕西转运使,命未下,上批别进云,遂罢知杂事,为同修起居注。」
临昆亭 北宋 · 刘敞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孤城西北起高楼,天半昆崙入寸眸。
碧树参差见平圃,屯云重叠辨轩丘。
百年礼乐逢休运,千里江山极胜游。
那似鲍昭空写恨,不为王粲独销忧。
按:后四句一作王安石《杂咏》诗
答吕吉甫书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九
某启:与公同心,以至异意,皆缘国事,岂有它哉?同朝纷纷,公独助我,则我何憾于公!人或言公,吾无与焉,则公何尤于我?趣时便事,吾不知其说焉;考实论情,公宜昭其如此。开喻重悉,览之怅然。昔之在我者,诚无细故之可疑;则今之在公者,尚何旧恶之足念?然公以壮烈,方进为于圣世;而某苶然衰疢,特待尽于山林。趣舍异路,则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之愈也。想趣召在朝夕,惟良食,为时自爱!
按:《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三。又见《东轩笔录》卷一四,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三,《王文公年谱》卷三,《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二一。
句 宋 · 邵必
素壁镵诗尚未泥。
按:宋王安石《临川集》卷二三《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注引
句 其十 北宋 · 王安国
押覃韵
江田百顷春风种,山果千株夜雨涵(归来)。
按:宋李壁《王荆公诗注》卷三六《到舒州次韵答平甫》注引《资暇录》
句 其三 北宋 · 王安上
战士触热冲暑雾,舌燥唇乾惮长路。
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
齿牙不觉流津津,比似投醪同饮醇。
汉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调羹人(又)。
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三六〗〖按:“将军”一联与《舆地纪胜》所引重复,且《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一○引此联作王安石诗。疑本为一诗,《舆地纪胜》、《金陵诗徵》皆为皆引,而《锦绣万花谷》误署作者名。
句 其一 南宋 · 薛昂
逢时可谓真千载,拜赐应须更万回(赋蔡京君臣庆会诗)。
按:宋李壁《王荆公诗注》卷四二《与薛肇明奕棋赌梅诗输一首》注引
题古涧(为里人张伯义作)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市腰石有千年涧,石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应有望,不知龙向此中蟠。
按:此诗与 王安石 《龙泉寺石井二首 其一》同。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词韵第三部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
池草固未彫,阶药已颇绮。
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
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
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
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
咸潮生姜门,虾蜞以为旨。
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隐居通议:方紫阳序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独黄双井专为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真韵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注:虚谷云:「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崖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欧阳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苏长公踵欧阳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独黄双井专尚少陵,秦、晁莫窥其籓。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者,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乾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馀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江西。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馀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刑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而徒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非区区所敢知也。」虚谷之论宋诗详矣,然其大旨,则跻西江而祧晚唐。冯定远曰:「西昆之流弊,使人厌读丽词,西江以粗劲反之,流弊至不成文章矣。四灵以清苦唐诗,一洗黄、陈之恶气味、狞面目,然间架太狭,学问太浅,更不如黄、陈有力也。」冯已苍曰:「方公《律髓》一书,于大段未十分明白,只晓得江西一派,恶知见且不知杜,又何知杜之所从来,又何论庾、鲍,而上至汉魏乎!独于今世不论章法,不知起结,如竟陵、空同诸派,彼善于此耳!」
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 金 · 王庭筠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
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
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
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
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全金诗十六又续河南通志七十二)。
案:彰德志邺中记曰北齐起邺南城屋瓦皆以胡桃油油之光明不藓筒瓦用在覆故油其背版瓦用在仰故油其面筒瓦长二尺阔一尺版瓦之长如之而其阔倍今得其真者当油处必有细纹俗曰琴纹有白花曰锡花传言当时以黄丹铅锡和泥积岁久而锡花乃见古砖大者方四尺上有盘花鸟兽纹千秋万岁字其纪年非天保则兴和盖东魏北齐也又有砖筒者花纹年号如砖内圆外方用承檐溜亦可为砚邺人有言曰铜雀瓦砚体质细润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盖魏去今千有馀年若此物者毁碎无存矣齐砖至今未及千年村夫剖土求之聚众踰年不得邺民乃伪造以绐远方王荆公诗曰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虚名动世人宋刺史李琮尝言元丰初于丹阳邵不疑家得唐丙申岁元次山家藏邺城古砖砚背有花纹及万岁字与邺中记合又曰大魏兴和二年造则唐贤所珍已出于南城矣金袁辅之(袁一作郭)得邺南城注两瓦筒以之支琴王庭筠为之赋诗云云(全金诗十六)案续河南通志载此诗题云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而全金诗据彰德志录入而无李辅之之名此所以作袁辅之又云袁一作郭也先生作五松亭记云李辅之丞此邑又云辅之燕人名弼辅之其字也据此则此诗与五松亭记皆为先生山居时作而全金诗之作袁作郭皆非矣遗山集有王黄华墨竹为郭辅之赋此又别为一人不得据此改李为郭明矣
月桂寺晚眺 金 · 陈澕
七言律诗 出处:梅湖遗稿
小楼高倚碧孱颜,雨后登临物色闲。
帆带绿烟归远浦,潮穿黄苇到前湾。
水分天上真身月,云漏江边本色出。
客路几人闲似我,晓来吟到晚鸦还。
按:东人诗话曰。古人诗多用佛家语。以骋奇气。如陈翰林澕诗。水分天上真身月。云漏江边本色山。李益斋诗。此物非他物。前身定后身。皆好。然王荆公写真诗云。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前身是后身。李诗述半山。未若陈之意新而语奇。
书事三首 其一 元初 · 刘因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
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升庵诗话补遗:刘文靖公因书事绝句云云。宋子虚咏王安石亦云:「投老归耕白下田,青苗犹未罢民钱。半山春色多桃李,无奈花飞怨杜鹃」。二诗皆言宋祚之亡由于安石,而含蓄不露,可谓诗史矣。
次姚宗文贻沈文举 其二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华发相将愧不才,客衣时复浣尘埃。
久怜夜雨寒灯暗,重喜秋风马帐开。
宸阙天高看独步,宫庠地近候频来。
星期好迓缑仙驾,一曲鸾笙月满台。
注:王荆公在鄞日尝聘乡先生杜醇入学事见公文集韩文公守潮命赵德为师自是潮人笃于文行文举以今太守命教导弟子员师道之重当以古人期之
将游汉江风雨未止 明 · 祁顺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海国东来感异乡,醉中怀抱为诗狂。
烟花转觉清明近,风雨都随寒食忙。
惯事谩誇王介甫,出游谁似段文昌。
汉江佳致传闻久,愿借春晴泛画航。
王介甫《久雨诗》云:“老人惯事少所怪。”段文昌帅荆南,久雨出游必晴。
登黄鹤楼步韵 明 · 李麟
出处:黄鹤楼集补
楼居仙子虚舟泊①,一去流传跨黄鹤。
餐霞骨相本身轻②,飘然羽化翔寥廓。
椽笔谁题楼上头③,白石乌丝碧纱络④。
岘首平临沉水碑⑤,长安屹向朝元阁⑥。
西山帘捲青来峰⑦,云飞缥缈襄王宫⑧。
香雾空中下神女,精灵直与星河通。
银屏月懒浑疑水⑨,锦帐春偏不受风⑩。
角声惊起梅花落,鹤背绝倒仙人翁⑾。
观察惭予殿群彦⑿,头颅不分霜华半⒀。
采真何处许参同⒁,笑倩图南双鸷翰⒂。
还从此老学无生⒃,黄鹤前身坐相见⒄。
闻说灵均亦仙蜕⒅,为问仙翁曾识面。
我欲因之一寄声,哀郢江头濯如练⒆。
终始君恩誓不移,百炼钢肠真铁汉⒇。
【校注】
(1)楼居仙子:指传说中憩于黄鹤楼的仙人。虚舟:空舟。
(2)餐霞:服食日之霞气,为古代道家修炼之术。《汉书·司马相如传》引《大人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文选·颜延之〈五君咏——嵇中散〉》:“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李周翰注:“餐霞,仙者之流。”骨相:骨格。
(3)椽笔:大笔。
(4)乌丝:卷册上画以墨线格子,便于书写,谓之乌丝栏,亦称乌丝。陆游《东窗遣兴》:“欲写乌丝还懒去,诗名老去判悠悠。”此处指白石碑碣上镌以黑字。碧纱络:石上题字以碧纱笼罩,以示尊贵。
(5)岘首:岘首山,亦称岘山,在湖北襄阳市南。沉水碑:《晋书·杜预传》云:“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万山在襄阳西北,沉水碑即指沉于万山潭中的石碑。
(6)朝元阁:唐代道观,在长安东北骊山,以祀老子。
(7)西山:当指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西之西山。王勃《滕王阁》:“珠帘暮捲西山雨。”青来峰:翠绿的山峰。语本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两山排闼送青来。”
(8)云飞句:宋玉《高唐》《神女赋》记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高唐之观,与巫山神女梦遇故事,此句及下句即指此。
(9)月懒:月淡。
(10)春偏:春风不到。以上二句叙襄王宫中襄王与神女相会。
(11)绝倒:笑得前仰后合。
(12)观察句:作者自谦居于群彦之后,当为秦金僚属。观察,指秦金。 唐代曾改按察使为观察使,故称。
(13)霜华:白发。
(14)采真句:意谓顺应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采真,返璞归真,不拘形迹。《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无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成玄英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参同,参验合同。
(15)笑倩句:意谓欲附鸷鸟之翼而逍遥遨游。倩,同“请”。《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图南,图度南海。
(16)此老:指庄子。无生:无生命知觉。《庄子·至乐》:“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17)黄鹤句:《庄子·齐物论》云,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此句亦谓,己之前身或为黄鹤,曾与仙人所乘黄鹤相见遨游。坐,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犹自也。”
(18)灵均:屈原之字。仙蜕:仙化,登仙。《史记·屈原列传》张守节正义引《续齐谐记》云:“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榆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
(19)哀郢:《楚辞·九章》篇名。
(20)百炼句:《文选·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李善注引应劭《汉书》注曰:“说者以金取坚刚,百炼不耗。”以上二句指屈原忠贞不屈。
作者曾任副使,当为秦金属官,故诗中有“观察惭予殿群彦”之句。这首和诗亦作于正德九年以后。作者在诗中描绘了黄鹤仙人、巫山神女虚无缥缈的形象,宣扬老庄无生无为的思想,并将屈原也写成登仙一流人物,可见作者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