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句 唐 · 怀素
押支韵
人人来问此中妙,怀素自云初不知。
(见明汪珂玉《汪氏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二《藏真草书清净经》附刘世昌跋引)(按:《全唐诗》卷八○八收怀素诗二首,传云:「怀素,京兆人,从玄奘法师出家,上元三年,诏住西太原寺,寻归西京。以草书名。」此传实将同名之另一僧事迹误入。玄奘法嗣怀素,事迹详《开元释教录》卷九,《宋高僧传》卷十四,精于四分律,未闻其能诗善书。所收二诗,皆以草书名世之长沙僧怀素作。《题张僧繇醉僧图》,出《图画见闻志》卷五:「又僧繇曾作《醉僧图》传于世,长沙僧怀素有诗云〖略。〗」又米芾《书史》云:「怀素草书『祝融高座对寒峰』绿绢帖两行,此字最佳,石紫微常刻石。」所引一句,即《寄衡岳僧》之首句。《沅湘耆旧集》卷十收二诗归长沙草书僧,是。)
句 其一 北宋 · 林希
押东韵
壶岭共倾银霅水,墨皇犹展玉楼风(送米芾)。
按:宋米芾《米元章书史》卷一
米芾多景楼诗帖跋(崇宁元年三月) 北宋 · 何执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八
昨日元度座上见襄阳米元章所题多景楼诗,不独仰其翰墨,尤服造语之工,真可目之三绝。崇宁元祀清明前一日,剑川何执中谨跋。
按:《米芾墨迹三种》第四六页,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三年影印本。
句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押纸韵
拙者窃钩辄斩趾(以上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
《诗话总龟》:山谷和东坡跋米元章所收书云云,皆谓元章患净病及好夺取人话。
王略帖赞 北宋 · 米芾
押阳韵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昭回于天垂英光,跨颉历籀化大荒。
烟华淡浓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
鸾夸虬引鹄序翔(自注:数字皆有此形势。),洞天九九(自注:八十一字。)通辽阳。
茫茫十二小劫长(自注:自晋至今十二代。),玺完神诃命黻藏。
按:《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石渠宝笈三编》。
王献之苏氏宝帖赞 北宋 · 米芾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右,《苏氏宝帖》,故连右军《快雪时晴帖》,元丰甲子获于子美、子志。东探玄子,国老孙也。印二分在《快雪帖》合缝,四角亦有褚氏印。崇宁元年五月十五日,易跋时,甘露下吾家宝晋斋,碧梧廿本。
猗太宰,秀当代。
灵襟疏,冲韵迈。
一笔落,两行带。
云龙廷,走百怪。
惊电掣,断兕快。
盘偃蹇,意无在。
藐百川,会百海。
人那知,冠千载。
按:《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真斋法书赞》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米襄阳志林遗集》第二六页。
王右军稚恭(二字原缺,据四库本补)帖赞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混沌破,龙蛇出。
大荒子,鼓神物。
纵变怪,造恍忽。
起洪水,稽天骨。
大道惊,戮狂勃。
时蛰引,无惮率。
神禹符,镇罅窟。
按:《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米襄阳志林遗集》第二六页。
唐文皇手诏赞 北宋 · 米芾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余以右军帖于王晋卿家易唐文皇手诏,因赞之曰:
龙彩凤英,天开日升。
亟戡多难,力致太平。
云章每发,目动神惊。
按:《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唐太宗墨迹》。
褚摹《右军兰亭燕集序》赞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右,米姓秘玩,天下《兰亭法书》第一。唐太宗获此书,命起居郎褚遂良、检校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政、汤普澈之流,模赐王公贵人,著于张彦远《法书要录》。此轴在苏氏,题为“褚遂良模”。观其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皆率意落笔。馀字皆钩填,清润有劲,秀气转摺,毫铓与真无异。非深知书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当以此本为定。壬午六月九日,大江济川亭,舣舟宝晋斋,艎对紫金浮玉群山,迎快风消暑重装。
耀耀客星,岂晋所得。
养气泉石,留腴翰墨。
戏著谭标,书存马式。
郁郁昭陵,玉碗已出。
戎温无类,谁宝真物。
水月何殊,志专用一。
绣缫金鐍,瑶机锦綍。
猗欤元章,守之勿失。
按:《宝晋英光集》卷六。又见《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米襄阳遗集》卷一,《戏鸿堂法书》卷一,《石渠宝笈三编》,《学蔬食斋临古帖》。
捕蝗帖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
芾顿首再拜。承清问,属邑捕蝗,海浦方暑,恭惟劳神。敝邑上赖德芘,幸无蝗生,而雨沾足,必遂小丰。闻海境去敝境百里已上,曾有些小,今已静尽,亦恐民不足信也。近有秋祭文上呈,可发笑。鲁君素谤芾者,与薛至亲一体加毁。幸天恩旷荡,尽赖恩芘及此,愧惕愧惕。芾皇恐。
按:《三希堂法帖》。又见《米襄阳志林遗集》第三六页,《大玉烟堂帖》卷二二,《仁聚堂帖》卷五,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五六九○。
无为章吉老墓表(大观元年九月)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宿迁市
神农有熊氏,咸以救民为道,上圣神灵,生而知之,简易无文。后世圣贤相师,或口授,若心得,其至也,虽千年若合符契。故孔氏谓「安知来者之不如今」,又曰「圣人有所不能知」。夫阴阳储精,神而明之,可不妙哉!无为章氏迪字吉老,洞精医书,而得针刺术于《素问》《内经》之间,以其道救人者。寿至七十九,莫不视肤透膜,随针病已,华俞氏不能过也。又以其道授子济,济誓救三千人,因不复针,又以父道付子权。吾闻士大夫多道济、权起病如神,逮得守符,亲所尝试。会济请以吾友周元章撰埋志,不复多得,愿表墓道,遂直书其事。吾不及识君,观其子孙廉介自守,不以艺取人,知君隐施。夫行符药,除病救人,除害物者,上清有录,许氏旌阳鸡犬亦仙去。后之人勿替其志,来拜墓下,读吾文者勉之。
按:《宝晋英光集补遗》。又见《米襄阳遗集》卷一,《金石续编》卷一七,《绩语堂碑录》,乾隆《无为州志》卷二三,嘉庆《庐州府志》卷五,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一二,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一四,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七七○。
感旧 宋 · 方岳
押尤韵
淳祐初,僧友自南尝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余冬夕踏落叶访之。小庬迎吠,时佛灯犹在。启关煮茗,既而侣行溪间。篙小舟自拜龙岩顺流东下,诵坡谷诗。徘徊久之,舍舟登岸,借僧裘禦寒而返,偻指二十霜矣。
昔年访月寒溪头,霜高酒劣棱生裘。
溪僧辍寝从吾幽,共移不系渔人舟。
断崖老木纷金乱,又如蘋藻𣶬清流。
鹤骨浸烦风露忧,妙语满地无人收。
按:此诗又见朱仲岳《米芾墨迹大观》《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
米芾章吉老墓志跋 南宋 · 曹之格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七、《米襄阳志林》卷一一、《丛帖目》卷二
章吉老传庐扁之术,米元章得钟王之法,真世间之二妙,濡郡之一奇也,而志乘不录。碑植于城南十数里荒郊中,盖吉老之墓在焉。由大观距今百六十馀载,雨淋日炙,渐见斑驳,惧其弥久而磨灭也,因刻之以附于《宝晋帖》之末。咸淳己巳正月望日,庐山曹之格书。
按:《米襄阳外纪》卷九,明刻本。
回溪道中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山束溪流窄径迂,眼前景物入诗无。
田中蝌蚪古文字,柳下舂锄新画图。
巨室储茶供客贩,小旗誇酒诱人沽。
行行不记几多里,回首林端日又晡。
野趣有声画:方回跋:野趣,杨叔明旧与倡和,阅前作倏十三年矣。叔明能画,能诗,笔愈益老,而须发如漆,独道貌犹未老也。岂胸中有所养而然乎?其无声之诗,当求米元章、张彦远辈评之,其有声之画,如回溪道中云云,此五十六字,溪山村落图也。起句便能摹写草径溪流偪侧之势;「科斗」、「舂锄」两句,生逼江西,自是两幅奇画;「储茶」、「誇酒」一联,村落中贾区饮肆,在纸上历历可数;尾句收拾,却少留不尽之意。全篇熟而不腐,新而不怪,诗妙至此,非胸中有所养不能也。余老矣,不能悉为提掇佳处,举其一足以知其馀焉。至元乙酉月良之朔,谨书于孚舟亭。
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 元 · 陈柏
押侵韵
少年不解事,买骏轻千金。
何如小黄犊,踏雪空山深。
小小双牧童,吹笛穿松林。
醉拜南宫墓,地下有知音。
辍耕录:尝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诗云云。言世上无知音也。平日喜居钱塘,好古有馀,而治才不足,又不乐小官,怒骂宰相,年逾六十,不得志而死。其毕命时,作偈云:「前身本是泗州僧。」
芙蓉浦 明 · 张翚(桐乡)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四十
独来洲上看芙容,掩映寒波淡复浓。
近拟明霞当落照,忽惊仙子露芳容。
简师行脚今何在,米老名书久绝踪。
回首旧亭风景换,荒汀衰草忆人龙。
按:(附考浦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青墩广福院中又曰芙容洲即宋陈简斋所居有词咏之院系宋庆历间建后改寿圣院米芾书简斋像赞存于院明洪武间定为广福寺)
宝晋斋研山 清 · 朱彝尊
押删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十三
有石产京岘,近在龙目湾(周筼)。
外史火正后,爱好怡情颜(彝尊)。
棱分岩穴岫,垢洗黄朱斑(筼)。
俄看千仞峰,势拔方寸间(彝尊)。
亭亭华盖倚,隐隐却月弯(筼)。
冈峦各殊状,一一相回环(彝尊)。
其下陷深洼,髣髴龙所寰(筼)。
有时风雨至,大小青来还(彝尊)。
玩物不在多,对此形神娴(筼)。
以之易园庐,胜绝临江关(彝尊)。
观其赋诗意,犹自心偏悭(筼)。
年深异显晦,幸未委榛菅(彝尊)。
君家藏四叶,冷光古益黫(筼)。
且以娱寂寞,岂复论铢锾(彝尊)。
举世重黄白,孰营几上山(筼)。
好语玉蟾蜍,勿用清泪潸(彝尊)。
附:米海岳研山歌为朱竹垞翰林赋(济南)王士禛 海岳研山不可见人间空说研山图研山之图亦遭燬云烟过眼徒嗟吁宣和艮岳已尘劫矧乃片石轻锱铢永嘉流落几百载昭陵玉匣今亦无讵知神物有呵护星芒夜陨三天都太平宰相盛文物宝此何啻千璠玙(石初藏许文穆家后归朱文恪)古藤书屋花未放主人爱客招吾徒眼中突兀忽见此乍疑几席罗衡巫壶中九华那足拟仇池枉用誇𩒹苏三茅地肺互钩带二华云气相萦纡蛟龙屈蟠待雷雨仙灵髣髴回軿车华盖一峰独秀拔宛插玉笏翘犀株翠峦玉笋左右列脽尻股脚相攲扶上洞下洞閟曲折潜通小有涵空虚龙池幽窈验雨候颇疑中有骊龙珠峰独者蜀属者峄上泉有埒下有澞座客摩挲三叹息苍然古色生眉须海岳之庵书画舫几伴此老浮江湖巧偷豪夺历千劫阅尽春秋如蟪蛄翰林好事过颠米日餐蛾绿忘饥劬沧江夜夜虹贯月莫令光怪惊菰芦
雪狮儿 其三 钱保馚舍人书《咏猫词》,索和,赋得三首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七部
磨牙泽吻,似虎分形,眼黄须辨。
炎景方长,试验鼻端冷暖。
茵香丛暗,扑不住、蝼蛄一点。
更寻向,篱根紫芥,石棱红苋。
醉了葧荷频颤。
讶搔头过耳,水痕初浣。
消息郎归,休把玉鞭敲断。
平陵传遍,问齧锁、金钱谁绾。
风吹转。
蛱蝶惊飞凌乱。
注:何尊师谓:“猫似虎,独有耳大眼黄不同。”其画泽吻磨牙,无不曲尽。《酉阳杂俎》:“猫鼻端长冷,为夏至一日暖。”滕昌祐有《茴香戏猫图》、黄荃有《蝼蛄戏猫图》、吴元瑜有《紫芥戏猫图》、何尊师有《苋菜戏猫图》,俱见《宣和画谱》。米芾《画史》云:“黄荃《狸猫颤葧荷》,甚工。”《酉阳杂俎》云:“猫洗面过耳,则客至。”陆游《老学庵笔记》:“马鞭击猫。节节断折。”又《酉阳杂俎》云:“平陵城,古谭国也。城中有一猫,长带金锁,有钱飞若蛱蝶。”
稻孙楼 清 · 李孚青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拜石人何在,孤城气逼秋。
郊原禾黍尽,愁上稻孙楼。
按:此米元章楼也。无禾黍岁,偏上稻孙楼,触目生愁矣。
李昭道洛阳楼图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六
丹青盈尺较纵横,妙写高楼擅洛京。
跋马垂鞭值休暇,漾舟近岸有逢迎。
将军自是超凡绘,宗伯犹疑著定评。
风物盛唐传仿佛,几回感慨托怡情。
按:是帧界画整严中气韵复极流动且尺幅而具千里之势绢素甚旧即以属之小李将军固无不可惟诗堂董其昌题字笔力苶弱不类香光他书所云曩见是图有贾秋壑米元章赵文敏吴文定诸公题跋及珍藏图章今归项墨林家而诸公印识悉失云云既有诸人题跋则当是手卷而非长幅其改裱又系何时藉如所云曾归元汴家何以幅中不见有项氏收藏诸图记且董云诸公印识悉失何以帧右下方秋壑二字印宛在其昌非昧于精覈者既欲品题不应粗率若此盖画幅本是旧物庸手赝作董跋以冀鉴赏有据并幅中署款亦系妄添不知画果真即无款何妨而珷玞之混则不可不辨既以成诗并识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