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黄叔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注释
清州灵津庙记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九、《初寮集》卷六
天右序有宋,正域四方,融结复重,表里险壮。
乃眷北顾,造设形胜。
惟河海统会川渎,大无与侔,宜为中国襟带抱负之势。
上帝有命,百神率职,相与回河斗折,下趋瀛霸,汇于卢台之野。
纡馀平衍,限绝亏疏,包有藩垣障塞之地,属之于海。
涛波之渗鹿,潮汐之吐吞,则又益于陂塘。
东西际连,是为天堑,绵亘千里,无复越轶之患。
气象雄奥,扶舆磅礴,足恢朝廷道德安强之威。
大观初元,天地之贶,应期绍至,川珍岳贡,与夫草木羽毛之瑞,沓然前陈。
九月,河水时至,自乾宁而上,八百里清湛一色,可烛须眉。
日晶月辉,涵泳空洞,龟游鱼跃,散布深洑,盖七昼夜而后如初。
水衡上闻,宰相率百官扣阁顿首贺。
皇帝曰:「噫,上帝眷佑,予敢不钦。
其以乾宁清州」。
制下,濒河耄倪手舞心拜,驩声动天。
帝益顺赉,乃奔走海若,俾出云兴雨,无或失时,节缩河流,避民黍禾。
岁中再穫,用赡给于公私。
号新政和,既大为之防,以节止塘水。
役不告病,隐然时成。
而荣光发祥,又在于扶苏之口,如鉴如练,同向所见,跨地加远,而积日倍之。
于时东南海水亦复澄绀明澈,效祉相望,披图按牒,千百载不一睹。
而同时并贶,天意昭晰,由三五以来未之有也。
皇帝方寅恭谦虚,推报于上下神祇,咸秩无文,以答殊祉。
故于巨流之所会归,灵迹之所显暴,尤以加意。
异时独流西崖有显灵顺应神妃祠,成以居人之私力,简陋窘偪,不称象服册号所以崇极之制。
皇帝高拱岩廊之上,千万里之远,靡有弗照,睿旨中出,俾本部漕臣撤而新之。
敷实始商度,请少徙百馀步,稍附益堤面,创营新宫,图上而敷罢。
申命臣几董领鸠工筏木,而几移帅常山
臣纯诚适蒙上恩擢使,专被中诏,崇饬厥事。
筑以元年之秋,裁以二年之春,迄某月某日甲子乃成,题以前所赐名曰「灵津之庙」。
金帛取于经用之馀,卒徒料于役使之羡。
工之积三万四千有奇,材木砖甓未陶之坯,丹垩铁石,绢苇纻漆之物,条计枚数、铢称尺量,无虑百万。
而郡邑近民之有司,初不与知。
凡庙之屋,为间者百,六扉前启,五殿中峙,斋庐严靓,环庑修殖,𡷾崒焜耀,神其来舍。
考室之日,臣纯诚盛服即事,芗币明蠲,牲酒芬烈,祝史正辞,以皇帝报贶钦崇之意告于有神。
空驭充廷,烟霏徘徊,河声恬徐,斑斓蟠蜿之物踊跃出听,海之神山贝阙延吐,云景光气,以相映发。
边人纵观,并受福禧,思德务报,咸致万寿无疆之祝。
而一水之外,黎民赤子怅慕跂立,至于赍嗟涕洟。
大哉,有宋之德所及远矣!
臣纯诚材下,幸备乏使,尝请记事之成,铺张闳休,而制旨因以命臣。
若夫营作之本末,前已槩见,臣纯诚谨按清之建垒,其来久远。
天将有兴,周世宗颇开拓土宇,为吾圣代驱除。
显德中,收复关南,自浮阳御龙舟,顺流而北。
太祖皇帝神武英发,尽护水陆之师,所向辄下,遂平三关。
明年受命,以有天下。
惟此始征之地,实基帝业。
太宗皇帝睿谟经远,因县置军,以固疆圉。
圣圣相授,与天同仁
并边之民,斑白野处,不闻犬吠之警,是宜河宗谷王出见上瑞,以为太平之符。
《诗》曰:「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又曰:「允犹翕河,敷天之下。
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古之盛王制法立政,既足以震动万邦,则神明顾怀,虽河之善溢难制,且使柔顺听命。
至于信能翕河,则裒天下之神而礼之,以永厥命。
二篇之诗,盖相后先。
恭惟皇帝陛下躬有圣德,天锡独智。
自初临御,深惟神宗皇帝立经纪之志,绍修先烈,小大悉备,天下复见熙宁元丰之盛。
自开洮陇,奄有积石故地。
《禹贡》所书导河发源,汉唐之所未睹,而隃度其处,曰昆崙、紫山云者,由首及尾,悉入封略之内。
历星、与井,至于昴、毕之分;
朝宗于海,初无决溢横溃之虞,迅流巨防,自成长利,则所以震叠怀柔者,于此可见。
乃若澄波之瑞,固已升歌泰坛,归美宗庙,示不专有。
而灵津之祠,僻在徼戍,亲诏缮治,务极隆显,则裒神而对之者,殆无不及。
昔我章圣皇帝既奉真符,陟岱宗,天步安夷,珍物纷委,于是河清于陕郊者再。
其后祀后土于汾阴,并配太祖太宗,还驾嵩洛,亲谒寝兆,以至迎仙宗于真游,款道祖于亳社,大曲毕举,垂光册书。
皇帝陛下荐膺丕贶,同符真祖,裒神对越,协于《周颂》。
意者远览诗人,沛膏泽之博;
近法祖宗,广符瑞之富。
舒德发号,勒功告成,以阐万世无穷之休。
三神百灵,与夫九州四海之众,犹冀旦暮遇也!
臣纯诚敢缘庙事并著之。
臣谨记。
题下原注:「奉敕为河清重修,代转运使沈纯诚作。」
风入松 宋徽宗琴名松风 清末民国初 · 况周颐
 押词韵第八部
北来征雁带魂消。
夕吹咽寒涛。
太清楼畔鶤弦涩,空回首、仙乐层霄。
旧谱水云舟夜,新声国宝湖桥。

杏花词事剪冰绡。
遗恨付桐焦。
音官大晟飘零后,风和雨、送尽云韶
今古人天悽籁,霓裳一例蓬蒿。
注:宋史宣和四年四月丙午,诏置宣和楼及太清楼、秘阁。○汪水云淮河舟中夜闻宫人弹琴赋水龙吟词。○太学生于国宝题风入松词于西湖断桥酒肆屏风上。○徽宗山亭杏花词首句“裁剪冰绡”。○宋史崇宁四年八月辛卯赐新乐名大晟置府建官。○音官乐官也见国语。 故宫风雨咽龙吟。法曲惜消沈。兽香锦幄闻筝后,丝桐语、特地情深。十八胡笳悽拍,九重弦乐遗音。 玉笙鸡塞梦重寻。客路各沾襟。瘦金零落霓裳谱,朱弦怨、茸母光阴。说与宫声不返,陇云啼损双禽。 注:周美成词: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为徽宗李师师家作。○李后主词: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徽宗书银钩铁画,细筋入骨,名瘦金书。○徽宗北去遇清明诗云:茸母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茸母,草名。○郭浩按边至陇口,见红白二鹦鹉在树间,问上皇安否。曰崩矣。鹦鹉悲鸣不已。○乐府杂录:安公子,隋炀帝江都时有乐工笛中吹之,其父老废,于卧内闻之,问曰:“何得此曲子?”对曰:“宫中新翻也。”父乃谓其子曰:“宫为君,商为臣。此曲宫声往而不返,大驾东巡,必不回矣。汝可托疾勿去也。”精鉴如此。 苍官拥仗凤鸾鸣。笃耨篆香清。百琴堂里弹曛日,须不让、黄鹄秋声。别殿春雷合奏,先朝靡玉齐名。 霜瞳点漆海东鹰。溪绢也飘零。孤臣心事流泉激,知音少、弦断谁听。惟有风烟乔木,黄昏吹角空城。 注:五杂俎:宋宣和间,宫中所焚异香,有笃耨、龙涎、亚悉、金颜、雪香、褐香之类。○琴苑:宣和殿百琴堂有琴名黄鹄。又:宣和多古琴,今存者惟春雷。又:靡玉,宋太祖琴名。○徽宗画鹰多以漆点睛,高出纸上。○岳武穆小重山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盖指主和议者多也。○姜白石扬州慢词: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寒吹角,都在空城。 层楼倚翠万松巅。清籁戛湘弦。玲珑花石丹霄路,秋涛语、堕歌前。转眼惊飙揭地,断肠衰草黏天。 孟婆无计送归船。别鹄不堪弹。当筵犹自呼方响,红鹦鹉、心事残鹃。悽断双声徵角,河清旧曲谁传。 注:枫窗小牍:寿山艮岳徽宗所筑,山之西有万松岭,岭畔有倚翠楼。○徽宗北行戏作小词云:孟婆,孟婆,你作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孟婆,风名。○枫窗小牍:高庙建康,有大赤鹦鹉自江北来,集行在承尘上。宦者以手承之,鼓翼而下,足有小金牌,有宣和二字,因以索架置之,稍不惊怪。比上膳,以行在草草无乐,鹦鹉大呼卜尚,乐起方响,久之,曰:“卜娘子不敬万岁。”盖道君掌乐宫人以方响引乐者,故犹以旧例相呼,高庙为罢膳泣下。○铁围山丛谈:宣和初,雅乐新成,八音告备,因作徵招、角招。有曲名黄河清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