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妙成观掀篷和何宗姚韵 元 · 石抹宜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结搆新亭似胜前,登临历历瞰晴川。
放怀喜解防秋戍,乘兴还操下濑船。
从此入林堪避地,何妨坐井亦观天。
东风回首春城暮,桃李依然种日边。
元诗癸集:在处州时,用刘基、胡深、叶琛、章溢诸人居幕府,自引诸名士投壶赋诗。尝构掀篷于妙成观,何宗姚首唱,一时和者数十人。
赵文敏饮马图 元末明初 · 危素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五
萧君学道龙瑞官,此图持赠宝林翁。
魏公画马得马趣,落笔宛有曹韩风。
腯肥不见筋骨露,腾骧始知气力雄。
朝逢圉人吸秋水,精神炯炯方双瞳。
卷中题诗十四客,唯有括苍留古色。
卷舒雪涕忆前修,太息后来那可识。
越城战斗白日昏,故物纷披横道侧。
清凉衣钵与马图,似有神明常护惜。
法师未老倾橐囊,古书法画门徒将。
道初持来慰愁寂,如造吴兴大雅堂。
前年沙漠射黄羊,我马飞行霎雪冈。
谁挽天河洗兵甲,但骑款段还家乡。
按:田按;此图见《江村消夏录》,图后有柯九思、丁复、唐珙、释祖瑛、刘基、沙门守仁、韩性、张大可、胡一中、淩说、潘哲、姚安道、沙门本无、李孝光题咏,即此诗中所谓十四客也。括苍古色,指刘基也。
送黄生涖祀福建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三
九重发政怀川岳,使者承宣下紫宸。
王瓒黄流敷帝泽,碧鸡金马出神珍。
风清五岭烟霞肃,春到三山雨露匀。
归路武夷溪九曲,棠梨花映绿杨津。
田按:宋景濂《送黄赞礼莅祀闽省诗序》云:洪武七年,皇帝御奉天殿,太常卿唐铎奏曰:「臣昔受明诏天下行中书,其祠山川百神或未致恪虔,宜令朝士莅之。浙、鄂、齐、汴、豫章已尝奉命从事。若晋,若燕、陕,若闽、蜀,若广东、岭南,远者七千里,近亦不下四三千,宜预遣使者期以明年春二月集事。」于是遴选奉常官属及仪曹主事凡七人,时赞礼郎建安黄渊静实与其列。渊静启行前,御史中丞刘公伯温、参知政事陶公中立,吏部尚书詹公同文、今礼部尚书牛公土良各赋诗以为赠。余检《刘子高集》,有《送赞礼郎黄渊静北平秋祀毕还京》诗云:「圣王秩祀周寰宇,使者承宣莅北平。」则渊静奉使非一次矣。又高季迪《青丘集》有《送祠江渎使者》诗云:「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神驰白马灵光近,祝奉元牲礼秩崇。驿下换船潮涌日,庙前沈璧水回风。重烦使者徼多福,南国无疵黍徐丰。」史称洪武二年,命都督孙遇仙等十八人,祭天下岳镇海渎之神。三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江称南渎大江之神,遣官以更定神号告,其典又重于监祀矣。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十八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故乡蛇豕满柴荆,异域风尘叹此生。
至竟迂狂成濩落,可怜天地一浮萍。
“辽东鹤”: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后常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很大。出处: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丁令威的故事,又演化成辽城鹤化、辽东白鹤、辽东归鹤、辽东化鹤、辽东老鹤、辽鹤归来、辽鹤重来、辽天孤鹤、辽天归鹤、辽阳鹤返等成语。“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古代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把西风称为少女风。这是因为在阴阳八卦系统中,八卦和八个方位及各种事物相互搭配,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八卦中的艮卦与八方中的东北方相配,又与人中的少男相配,所以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八卦中兑卦与八方中的西方相配,又与人中的少女相配,所以把西风成为少女风。这跟“金木水火土”五行中金与秋相配,从而把秋天成为“金秋”,把秋风称为“金风”的道理是一样的。刘基本“天边云气来须女,湖上轻雷起少男。”“须女”是天上的星宿名。诗句的意思是说,天边的云气是从须女星飘来的,湖面上响起轻微的雷声,刮起了东北风。南朝刘孝威的诗《雨》中有“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在八卦中,长男与震卦相配,震在古代是雷的意思。诗句的意思是说,闪电释放着雷神的怒气,西风吹得树枝摇晃。
柳桥渔唱 元末明初 · 刘基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春风淡淡兮湖水波。
柳垂桥兮青烟满莎。
扣予舷兮发长歌。
靡白蘋兮乱鴐鹅。
我前有蛟兮我后有鼍。
予往予还兮吁予奈何。
彼湖有波兮此桥有柳。
我维我舟兮聊以搔我首。
唱歌以遨兮哀莫予偶。
有箨在罾兮有沙在罶。
逝者滔滔兮羌不可久。
绿频兮菲菲。
落花兮点衣。
江无津兮海无涯。
呜呼寂寥兮吾谁与归。
按:(附考柳桥在郡城东八里白莲寺旁俗名常丰桥元季刘基尝馆于此作渔唱诗杨铁崖题其卷云渭水庄滩此周汉第一流渔父也而未闻渔唱江上丈人诵沧浪曲已落第二义矧乂淫其欸乃以为韶钧乎欸乃淫而渔德始哀矣直钩来归天下不以为钓贪披表终往天下不以为钓廉图柳桥者为我问之其来归为渭水乎将终往为庄滩乎)
赠王彦和检校还北平四首(录二) 其四 元末明初 · 苏伯衡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三
乘传历长途,齐封接鲁墟。
频年经战斗,几处遂耕锄。
小市尊多酒,贫家饭有鱼。
重来朝觐日,为报玉阶除。
田按:彦和名锜,处州人。与兄钟一母同乳而生。钟字彦中,早卒,刘伯温为文以哀之。彦和与修《元史》,附见《明史赵埙传》,史不详其仕履。余录高季迪赠《彦和赴检校北平》诗,仅详其授职耳。今录平仲诗,复检《平仲文集》,有《送王彦和序》云:「彦和仪观甚伟,于书无所不读。弱冠偕其兄彦中试于乡,不中,即弃去。作为古歌诗杂文。长老咸推让焉。今春以议《礼》被徵而起。寻承诏入史局,纂修《元史》。比史成,北平之命下,高君季迪率朝之搢绅赋诗以华其行,而馀序其简首。」彦和为宋给事中信之后,家有槐堂,刘伯温为之赋诗云:「晋公庭上三槐树,千载流传是德符。今日耳孙思继述,昔年手泽叹荒芜。当窗欲看屯云叶,夹径先栽待雨株。会见枝头金粟蕊,秋风吹送上天衢。」馀于前后史局诸公无诗可采者,必详其事迹。平仲又有《夏尚之太史哀辞序》云:「我师克燕,拔其知名士赴南京。太史夏君以老病乞归。会遣使分道搜访元史,乃强君如江、广,君辞不得命,乃行,行至番禺,以疾卒。君名以忠,字尚之,袁州人,」据此,则夏君又续修庚申君史分道采访十二人之一人矣。
猗欤诗 元末明初 · 宋濂
猗欤美君子也君子谓奉常吴镇卿镇卿蚤以文显使于金源不辱君命故作是诗也
猗欤君子,在括之阳。
餐然其章,有玉其相。
厥声孔扬,声之伊何。
如岩之峨峨,不刿不颇,屹立而弗阿。
塞庭远而,其势绵如。
酣如连如,贪噬我中区。
君子扬扬,为天子使。
诞敷皇灵,以詟其类。
彼何人斯,是絷是维,不虞其无知。
彼何人斯,是维是絷,不恤其无拂。
我金其躬,我赤其衷。
我节之崇,以迄于终。
皦尔之行,孰能尤之。
真尔之刚,孰能柔之。
游麟之冲冲兮。
鸣凤之嗈嗈兮。
我思君子,维邦之容兮(猗欤九章六章四句二章章三句一章五句)。
按:予谓作诗必本于三百篇自李陵专于五言历代因之鲜有复于古者晋魏之间虽有作者音节韵趣亦有难于言矣方与刘先生伯温同倡千古之绝学适吴从善以其远祖墓铭求题欣然援笔赋之从善有文而又能不忘乎先如此其亦贤子孙也哉
康郎山奉旨 明初 · 夏煜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一
三军战罢日重轮,好雨东来为洗尘。
绝壁秋声清漱玉,白沙月色烂堆银。
气成龙虎知王者,兆应熊罴得老臣。
半夜内官催草檄,烛花影里绣衣新。
田按:史称太祖征陈友谅,儒臣惟刘基、夏煜侍。鄱阳战胜,太祖所与草檄赋诗者,煜其一也。此诗「半夜内官催草檄,烛花影里绣衣新」,当即纪其事也。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四 明 · 方孝孺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一
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
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皇治,徒倾四海心。
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今言》:国朝定鼎金陵,木兴立之地,然江南形势,终不能控制西北,故高皇时已有都汴都关中之意。观洪武元年诏曰:「江左开基,立四海永清之本;中原图治,广一视同仁之心。其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方希古《懿文汰子挽》诗曰:「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盖有都关中之议,以东宫薨而止也。《国史唯疑》:高皇《祭光禄寺灶神文》「朕经营天下,事事按古有绪,惟宫城前昂中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年老精力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云。可见开基都金陵非满志事。初欲都临濠,以刘基言止,再欲都秦,以懿文太子薨止,而高皇亦已老矣。文皇北迁,盖神灵若阴启之。
寿诚意伯刘复阳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燕喜初成介寿诗,捧觞细论国恩时。
侯封雨露留年表,祖武风云蔚帝师。
旧佩金鱼分陕出,新横铁马谒陵迟。
元臣自古多难老,带砺行看叠紫泥。
注:人物考略
刘复阳(「东南纪事」「复」作「伏」):名孔昭,浙江青田人。袭诚意伯,官操江。祖尚忠殁,世父莱臣以年幼,为孔昭父盖臣袭其爵。盖臣殁,孔昭又冒袭之。崇祯时,与诸宵小相比。及南都立,复与马、阮乱政(说见「明季南略」。「明史」名附「刘基传」)。
刘复阳(「东南纪事」「复」作「伏」):名孔昭,浙江青田人。袭诚意伯,官操江。祖尚忠殁,世父莱臣以年幼,为孔昭父盖臣袭其爵。盖臣殁,孔昭又冒袭之。崇祯时,与诸宵小相比。及南都立,复与马、阮乱政(说见「明季南略」。「明史」名附「刘基传」)。
述间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茗斋诗
罢钓归来月满身,水流花落夜无人。
山猿伴我扫花卧,铺地白云閒可亲。
按:(此和乩仙作也庚寅春诸弟子服骏孙戏以紫姑术扶乩降仙每至必有题咏因遍召古之诗人若太白于美乐天长吉东坡佛印诸人无不立至限韵立成斐叠可诵吟咏甚多择其佳者附笔于此东坡述閒当年金马玉堂家此日烟霞兴未赊行云流水无人管醉倒松西日巳斜野服山中处士身何如海外有仙人倦来一枕羲皇上梦里休誇胡蝶亲自次前韵一时蔬笋足山家酒肆垂帘可自赊半醉未眠红过离离花影巳将斜久病将归丘壑身偶来仙洞作閒人白云巳尽同白鸟偏是依依情更亲吕仙次前韵春风先至野人家少妇当垆酒未赊一片闻云飞到晚提壶归去日西斜月明何处伴閒身终日呼尊共野人未晚醉归抛竹杖睡听林鸟自相亲长吉和前韵断水门开自一家囊空酒价问谁赊碧桃花下渔罾挂小艇将移桥板斜野鹤窗前伴此身梅花月下更何人道人巳是孤眠久莫向罗浮梦里亲又太白过采石月明江上遇何人何日何年梦里身争似骑鲸天上去回看泉石隔凡尘子美邻翁对酒偶成野老西邻西更西当轩鸟过日中啼留余觅酒同歌舞满眼山花开未齐偶作野花虽好亦无名日醉村醪过此生出郭看山閒独往松风戛戛自成声邺侯山中作久历山中百岁身当年独见白衣人汾阳事业今何在细草閒花世变新看云松下可高眠养鹤山窗已几年独有红尘飞不到何劳人世学神仙香山同友作老向空门且学眠津梁涉世负当年海山道友俱相讶此老当初亦好仙长吉海外作采药听琴驾鹤飞瀛洲海外近依微相期先到蓬莱客共把山藤补孽衣采药深山何处步迟迟千载松精有石脂樵父偶逢惊不见白云同我宿高枝东海秦山祖龙仙去岂能攀空有荒祠尽日关应笑当年徐福去尚馀男女望秦山佛印追赋赤壁同人携酒泛江波方外登临逸兴多客醉恨无红袖舞风流学士自能歌咏丁香花春好山窗景物幽丁香花发暗香浮自来不见雨中态不信此花能结愁花细香柔自满庭木阑干外月初升邻家翠袖频偷摘情事山僧久未曾何仙咏白海棠柔姿弄影自迷离旧日何郎粉再施白燕梨花应不妒东风袅袅雨丝丝海外蓬莱何处有花开群伴閒游此地来一片白云留不住青鸾玄鹤复飞回访友游归独自洞门开猿鹤依人月满山相遇山中夜来友碧桃花发翠微閒鸟雀空庭伴篆香野花开处对山房仙家真是清閒杀尘世何劳镇日忙神洲明月洞天归汉浦何年隔翠微日处山中人静后琴声舞鹤满空飞以上诸作或淡远或高脱或婉丽体制不同各极其致皆七言绝之选也又昌黎咏史读书尚千古屠狗何足雄徔龙起沛邸妻亦姊椒宫留侯进履处圯桥黄石空一锥虽未成杖策亦奏功淮阴有豪杰吹箫吴市同有母进一饭徔主入关中萧何会计吏自贱事沛公卒为丞相曹荐贤大臣风曹参继为相三尺事皆通汉有此数人帝业日以隆胡乃天子父垂老在新丰后人空论史徒叹汉已东谁知入咸阳群英辅真龙山谷在秀州赠冷谦兼寄刘伯温乘云归去天子傍药垆丹灶卧山房鄱湖大战日无光真龙遭困转仓黄全赖道力得翱翔乾坤再新群英藏佐命皆已分圭璋吾师独不羡侯王黄冠走出名利场矫矫冷谦真吾友相期云外共携手昔日英雄无白首惟吾与尔一杯酒更喜知几刘青田行歌山后复山前徔来不到凡尘里郁离吾汝皆老矣回首纷纷蝇附徒风尘奔走何其愚佛印题夗央湖夗央湖水夗央浴夗央浴罢双双宿王孙美女乘舟来惊起夗央水波绿水波绿处桃花红恨不携尊醉此中昔年西子泛湖去湖光千载人已空游人感慨日未晚赤壁故人皆不同偶至题诗寄苏轼夗央湖上晴光赤相期与尔续胜游还招黄痴共三客子美续秋兴之一一住西川已十年乘舆幸蜀喜初旋孤怀万里山河阻圣德千秋日月悬野战尚闻馀鬼哭农歌希见几家全风尘奔走空增感日夜吞声杜宇前以上诸作沉雄顿挫即起诸人九原无以过宁为寸鬼无为顽仙宣子无鬼论固未达斯旨矣)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 其四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条垂大道自生怜,历尽风霜锁谨严。
长为别离情缱绻1,漫因零落意缠绵。
秋怀无奈悲今日,春景何堪忆往年。
多少天涯憔悴客,闲愁应锁灞桥边2。
注:(1)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明刘基《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赠诗慰缱绻,俛仰空徘徊。”
(2) 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古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郑谷《小桃》:“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
秋夜不寐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鼍更几转夜漫漫1,欲睡难眠倚画栏。
月色凄清风色冷,砧声断续雁声寒2。
霜凝重瓦连天白3,叶落空庭满地丹。
我怕深秋秋怕我,拈毫相对早心酸4。
注:(1) 鼍更:指更鼓声。鼍(tuó音驼),即扬子鳄。其皮可以制鼓,故谓更鼓为“鼍更”;一说鼍夜鸣与更鼓相应,故名。
(2) 砧声:捣衣声。明刘基《秋日即事》之十三:“雁行却向城头过,何处砧声隐隐闻。”
(3) 重瓦:重重叠叠地覆盖着的瓦。
(4) 拈毫:握笔。借指写作。
读绮怀诗(1) 其二 步原韵二首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半生漂泊感飞蓬1,无定行踪只任风。
回首已非芳草绿,惊心又见石榴红2。
巫峰3泪滴都为雨4,银汉5魂销6欲化虹7。
读罢佳人才子句,和成一曲未能工。
注:(1) 飞蓬: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明刘基《旅兴》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 石榴红:石榴开出的红色花朵。石榴夏季开花,春天已去,故而惊心。
(3) 巫峰:指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唐李白《古风》之五八:“我行巫山渚,寻古登阳台。”
(4) 为雨:这里暗指“巫山云雨”。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5) 银汉:天河,银河。这里暗指牛郎织女事。
(6) 魂销:即销魂。谓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7) 虹:桥的代称。北周庾信《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这里指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
待月二首(集句) 其二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待月西楼卷翠罗1,夜天如水泻银河2。
夜深朗韵徘徊久3,竹露无声坠碧柯4。
注:(1) 唐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一作题韶州驿楼)》:“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翠罗:绿色的丝织帷幔。
(2) 宋张耒《乍晴二首》:“虹长饮雨川无滴,苹末生风沼有波。一扫烟云不知处,夜天如水泻银河。”
(3) 夜深朗韵徘徊久:历代诗书未见此句,可能是作者原创。
(4) 明刘基《题竹根小禽图》:“竹露无声坠碧柯,小禽相对啄秋莎。江湖雁鹜肥粱稻,缯缴连天雾雨多。”碧柯:碧绿的树枝。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三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金兽1香消银蜡残2,钟声断续夜漫漫。
如何3迢递关山隔4,有梦寻君到也难。
注:(1) 金兽:指兽形的香炉。宋张耒《秋蕊香》词:“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明刘基《望江南》词:“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焰翳还明。”
(2) 银蜡:指白蜡烛。
(3) 如何:犹奈何。
(4) 迢递:遥远貌。三国魏嵇康《琴赋》:“指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
挽陈副总统辞修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自黄埔建军伊始,密赞机衡,盘石屹无移,宜其为苍生安危所寄;
举青田诚意相方,交辉名业,大星惊忽陨,何以纾元首宵旰之忧。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65年3月5日。
陈诚(1898.01.04日——1965.03.05),字辞修,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台湾地区副领导人等职。陈诚主政台湾省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对稳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统治作用甚大,台湾民众称呼其为陈诚伯。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自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1965年因肝癌去世。蒋介石亲笔书写挽匾曰:“党国精华。”
密赞:密切辅佐。明李本《<重编诚意伯文集>序》:“殄汉歼吴,混一六合,公密赞之功,在开平、武宁之先,灼灼可睹也。”
机衡:比喻政权的枢要机关。 《古文苑》汉刘歆《遂初赋》:“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注:“机衡,皆北斗星,以喻政之几要。”特指机务与铨选。
青田诚意: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相方:相匹敌;相当。
宵旰:“宵衣旰食”的省称。
笺:
1.下联结句推此及彼。
2.蒋介石挽陈诚联:
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关头,那堪吊此殇?果有数耶!
革命事业尚待共同完成,竟夺我元辅,岂无人乎?
3. 蒋经国挽陈诚联:
三十年导师中殂,忧国不忧身,少长皆令照肝胆;
千万里疆土待复,为河亦为岳,涕渍原许负弓旌。”
陈诚(1898.01.04日——1965.03.05),字辞修,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台湾地区副领导人等职。陈诚主政台湾省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对稳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统治作用甚大,台湾民众称呼其为陈诚伯。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自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1965年因肝癌去世。蒋介石亲笔书写挽匾曰:“党国精华。”
密赞:密切辅佐。明李本《<重编诚意伯文集>序》:“殄汉歼吴,混一六合,公密赞之功,在开平、武宁之先,灼灼可睹也。”
机衡:比喻政权的枢要机关。 《古文苑》汉刘歆《遂初赋》:“惟太阶之侈阔兮,机衡为之难运。”注:“机衡,皆北斗星,以喻政之几要。”特指机务与铨选。
青田诚意: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相方:相匹敌;相当。
宵旰:“宵衣旰食”的省称。
笺:
1.下联结句推此及彼。
2.蒋介石挽陈诚联:
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关头,那堪吊此殇?果有数耶!
革命事业尚待共同完成,竟夺我元辅,岂无人乎?
3. 蒋经国挽陈诚联:
三十年导师中殂,忧国不忧身,少长皆令照肝胆;
千万里疆土待复,为河亦为岳,涕渍原许负弓旌。”
题青田诚意伯祠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禨祥假象纬为言,运际朱明,曾抒大猷资缔造;
俎豆奉虬髯勿替,名齐诸葛,载瞻遗像肃清高。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青田诚意伯祠:刘基庙,旧称诚意伯祠,位于浙江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处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西北部。
诚意伯:刘基(1311.07.01——1375.05.16),字伯温,浙江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禨祥:吉凶。 出自《淮南子•泛论》:“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禨祥而为之立禁,总形推类而为之变象。”注:“禨祥,吉凶。禁,戒。”
假:借。
象纬:谓日月五星。出自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殷汤》:“至师延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运际:时运际会。
朱明:明朝。
大猷:谓治国大道。出自《书•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缔造:造业、建造、创立、建立。
虬髯:卷曲如虬之髯须。出自唐张说《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小头锐上,猿臂虬髯。”
勿替:《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思是愿子孙们莫荒废此礼,永远继承将福寿永葆!
载瞻:载瞻载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清奇”: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笺:清代廷杰挽张之洞联:
功在社稷,学贯天人,遗像肃清高,霄汉常悬心捧日;
南去因依,北来契阔,终身感知遇,荆湘曾有疏抡才。
诚意伯:刘基(1311.07.01——1375.05.16),字伯温,浙江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禨祥:吉凶。 出自《淮南子•泛论》:“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禨祥而为之立禁,总形推类而为之变象。”注:“禨祥,吉凶。禁,戒。”
假:借。
象纬:谓日月五星。出自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殷汤》:“至师延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运际:时运际会。
朱明:明朝。
大猷:谓治国大道。出自《书•周官》:“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缔造:造业、建造、创立、建立。
虬髯:卷曲如虬之髯须。出自唐张说《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小头锐上,猿臂虬髯。”
勿替:《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意思是愿子孙们莫荒废此礼,永远继承将福寿永葆!
载瞻:载瞻载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清奇”:载瞻载止;空碧悠悠。
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笺:清代廷杰挽张之洞联:
功在社稷,学贯天人,遗像肃清高,霄汉常悬心捧日;
南去因依,北来契阔,终身感知遇,荆湘曾有疏抡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