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梦中作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祭,天家一骑捧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梦中作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一抔自筑珠丘土 遂昌杂录作「一抔未筑珠宫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遂昌杂录:当发陵时林景熙故为丐者,背竹箩【竹箩 「箩」原作「篱」,据遂昌杂录改。】 ,挟竹夹,遇物夹投箩中。潜铸金牌系腰间,贿西僧求得高孝两陵骨,贮两函,葬东嘉。故梦中作诗有「双匣亲传竺国经」之句。 徐沁金华游录注云:杨琏真伽发陵事,诸书纪载岁月不同。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丙申,以江南总摄杨琏真伽发宋陵冢所收金银宝器,修天衣寺。又按宋文宪穆陵遗骼事及丘文庄续资治通鉴皆云:至元二十一年甲申,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会稽诸陵,江南总统杨琏真伽丞相桑哥表里为奸,明年乙酉正月,奏请如三僧言。盖其谋始于甲申,而成于乙酉,与周草窗密癸辛杂识年月正同。是时会稽唐玉潜珏永嘉林景熙德阳郑宗仁朴翁皋羽咸主王监簿家,协谋收掩陵骨,故别玉潜冬青树引以纪其事。而景熙皋羽诗亦有「夜梦绕句越,落日冬青枝」,岂非诸公共事之明證乎?彭山季本皋羽引中有「白衣种年星在尾」之句,谓与罗云溪有开唐义士传岁次戊寅之说相合。善乎彭玮解之曰:「星在尾者,寅月也,此即乙酉正月耳。」 宋诗纪事云:六陵遗骨,癸辛杂识、辍耕录俱云葬兰亭。若云高孝两陵林携葬东嘉,则诗中所云「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又何谓耶?当以周草窗陶南村所纪为是,而景熙则共事之人也。梦中诗系唐玉潜作,云景熙作者非。 案:梦中诗明言双匣,自系指高孝两骨。当时弃骨草莽,玉潜托诸少年于仓皇急遽中,只求收得遗骸,岂能于诸陵之骨全无遗漏?更何能辨别分明?德旸自伪为丐者,又潜用金牌贿求,故能得二陵之骨,其馀亦不能尽得,可知其事之难。若疑「水到兰亭」句为无谓,则林所收者自瘗东嘉,唐所收者自瘗兰亭,事后必相闻,知梦中作诗先及高孝二陵骨次及诸陵骨,不相妨也。若梦中诗为唐作,则双匣又何谓乎?郑先于陶说,较可信,南宋书亦详林事,此诗自当属林。
李子搆都门春日韵 其一 明 · 丘浚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十九
碧桃花底共鸣珂,云淡风柔气候和。
辇路雨馀生嫩草,官河冰泮动微波。
近天楼阁逢春早,向日园林得暖多。
我有新词三百阕,兴来呼酒对君歌。
琼台诗话》:赵松雪集载李子构海子上即事》诗云:「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晚鼓云和。光风渐绿瀛洲草,细雨微生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幕受寒多。少年易动伤春感,唤取蛾眉对酒歌。」丘仲深先生偶阅之,讽咏数次。时冕侍侧,因觅纸和之,落笔即成,诗云云。子构名才元京兆人,生十七与松雪翁同于海子上赋诗,雪称其诗杂于唐人中,未易辨也。以冕观之,先生之诗其亦无愧松雪所谓哉!
庚申录寄王国昌 其二 明 · 王佐(汝学)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海国人中翰墨孤,国昌风韵正何如。
逢人近问春消息,花落花开只读书明正德琼台志》卷三七)
按:王生,底本误作“黄生”。此诗原附正德琼台志》卷三七王朝隆传下:“(朝隆)字国昌琼山烈楼人。忱之侄。向武判官。诗文如冯海,虽无家数,然信口充赡。其博学多闻不亚张抃王桐乡庚申之乱,多籍讲论以为慰。附庚申录寄国昌诗云云。”

送傅佐还南京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花边江到石城村,鸟外山围白下门
川陆自今劳奏事,衣冠他日待承恩。
閒居字学黄庭在,幕府家传露布存。
年少壮游浑得意,不须攀柳荐离尊。
注:傅佐秉忠岭表之彦予旧识之于阁老琼山先生丘文庄公家其为人好学善书今被命在南京守备幕府有进补之阶矣
邱文庄浚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二
少孤借书走百里,右目失明读未已。
厅事旋马遗古风,禁涩体者文家宗。
亦复慷慨陈利弊,何乃褊衷负盛气。
阴阳燮理中书堂,反唇而惎冠投地。
手挥院判布鹰犬,面折台臣视奴隶。
白沙抑去齮王公,是皆国家栋梁器。
宋儒论古无完人,公独以意为屈伸。
当夫金源势全盛,宗弼宗望皆名臣。
大河以北山四塞,谁能隃越兵如神。
黄龙痛饮诚不易,西夏情形则大异。
龙图老子万甲兵,坐以生事悖清议。
也国贼屠忠良,归功再造心病狂。
人言卢杞定不信,诏书可以褒五郎。
呜呼,纲沦目隤义翻覆。
西山之书安用补,司马之鉴安用续。
按:文庄生平好读书,居第湫隘,至贵不易。续《通鉴》,补《衍义》,主南畿试,痛黜险怪,返文体于正,故士大夫以学者目之。顾性狷激,齮王康僖,抑陈文恭刘文靖,言事不合,至投冠于地。讽刘文泰讦奏,又尝诋范文正生事,甚以再造功归秦桧。唯谓岳忠武不能恢复中原,深明理势,盖其时金源全盛,君明臣良,守御完固,势难渡河北争尺寸地。余尝主此论,公实先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