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送幻峰师归雪岳(癸酉秋夕前日。) 清 · 金平默
出处: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东道有高僧,西州访儒师。
事同文畅释,为是有秉彝。
一日飞锡杖,存亡三十秋。
故人垂霜发,门掩清汕洲。
嗟尔远道人,胡为乎来哉。
手阅先师像,共此梁木哀。
凄凉鸣玉址,寥落喷雪宅。
向来宠辱说,今日云水白。
常纲并日月,事功俱天壤。
行矣访古馆,知君兴感长。
莫道黄昏近,夕阳犹云佳。
习静久灵觉,应见前路差。
阴阳同向背,良心未宜死。
寒威闭九野,刚反穷泉里。
天道正如此,人事胡不然。
父母生劬劳,大德齐彼天。
生事与葬祭,孝子要尽分。
自君之出矣,幽明几结恨。
配耦望更绝,子姓谁复续。
萧萧白杨阡,行路伤心曲。
同异尽多说,造次且忘言。
相爱贵有物,不敢事虚文。
岁暮相别离,此生难再见。
归去倘相契,神交可替面。
按:幻峰师。雪岳高僧也。少从华西先生于檗溪之上。门下诸人。以复卦反善。有望于师。既而飞锡而东。面壁三十年。声光邈然矣。今年之秋。下山西游。访余兼山岩扉。道语畴昔。不胜壮衰之感也。因略阅先生行状遗文。又欲追至故宅。存问子姓。遍历门下同游之旧。其义亦可谓高且厚矣。师临行。请以一言相赠。吾贫无以赆行。纵子无言。何可不念。但恨无昌黎翁送文畅师笔力也。又记先生赠言。诵晦翁夫子表章五台僧之事。劝以虽在诵念贝叶之中。无忘忠君之心。此盖不得已之词也。昔有洽居士。平生逃禅。为高达山房主人矣。临死。万缘但空而本心昭著。于是申戒僧徒。无得火葬。其视终于迷复者。何贤如之。呜呼。不可同年而语也。故先生为其馔品。遣人于山。文以侑之。词见本集。可考而知也。今为幻师无他可赠。故惓惓以复卦之义申之。若夫死生诀别。忡悒悽切之意。略而不道也。师乎师乎。其识余之苦衷而有以处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