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巴陵女子行 元初 · 郝经
己未秋九月,王师渡江,大帅拔都及万户解成等自鄂渚以一军觇上流,遂围岳。岳溃,入于洞庭,俘其遗民以归。节妇巴陵女子韩希孟誓不辱于兵,书诗衣帛以见意,赴江流以死。其诗悲婉激切,辞意壮烈,有古义士未到者。今并其诗录于左方。呜呼,宋有天下,文治三百年,其德泽庞厚,膏于肌肤,藏于骨髓。民知以义为守,不为偷生一时计。其培植也厚,故其持藉也坚。乃知以义为国者,人必以义归之,故希孟一女子,而义烈如是。彼振缨束发,曳裾峨冠,名曰丈夫,而诵书学道以天下自任,一旦临死生之际,操履云为,必大有以异于希孟矣!余既高希孟之节,且悲其志,作《巴陵女子行》,以申其志云。
北来诸军飞渡江,突骑一夜满岳阳
楼头火起入闾巷,曹逃偶走如牛羊。
巴陵女子尚书妇,生平不识门前路。
乱兵驱出势仓皇,夫婿翁姑在何处?
吞声掩泪行且啼,啼痕沾湿越罗衣。
此身忍使人再辱,裂帛暗写临终诗。
上言社稷安危事,下说投江誓天志。
一回宛转一悲辛,心折魂飞不成字。
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飒天为愁。
芙蓉零乱入秋水,玉骨直葬青海头。
古来烈妇才一二,谁似巴陵更文理。
名与长江万里流,丞相魏公还不死。
注:巴陵女子韩希孟,魏公五世孙,嫁与贾尚书男琼为妇。岳州破,被虏之明日,以衣帛书诗,愿好事君子相传,知吾宋家有守节者,其诗云:宋未有天下,坚正臣礼秉。开国百战功,每陈唯雄整。及其侍幼主,臣心常炯炯。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死狗莫击尾,此行当系颈。即日陛辞行,尽敌心欲逞。陈桥兵忽变,不得守箕颍。禅让法,民亦普安静。有国三百年,仁义道驰骋。未改祖宗法,天何赐太眚。细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天果丧中原,大似裂冠衽。君诚不独活,臣实无魏邴。失人与得人,垂诫常耿耿。江南谢安,漠北有王猛。所以戎马来,飞渡巴陵境。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本期固封守,谁知如画饼。烈火燎昆冈,不辨金与矿。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嫁与尚书儿,含香署兰省。直以才德合,不弃宿瘤瘿。初结合欢带,誓比日月炳。鸳鸯会双飞,比目愿长并。岂期金石节,化作桑榆景。旄头势正然,蚩尤气先屏。不意风马牛,复此逸鄢郢。一方遭劫虏,六族死俄顷。退鹢落迅风,孤鸾吊空影。簪坚折白玉,瓶沈断青绠。死路定冥冥,忧心常炳炳。妾心坚不移,改邑不改井。我本瑚琏器肯作溺皿。志节匪转石,气噎如吞鲠。不作爝火燃,愿为死灰冷。舍生念曲蛾,乞怜羞虎阱。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领。皇天如有知,定许血面请。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
吴汝德上舍渑池司训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官舟南下逐寒潮,离思难胜郭外桥。
仕版姓名初受禄,讲堂朱墨细分条。
崤函境接山河胜,秦赵台空草木彫。
麟史一编君旧业,几人延颈待甄陶。
注:休宁吴君汝德以贡上京师得试授渑池训导天官卿知吾新安春秋士之可以与进来学也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日游亭十景(并后序) 其十 独山雪松辛巳 明末清初 · 李植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泽堂先生续集卷之五
山名为独已超群,况有长松势入云。
黛色三冬元自秀,风声十里更堪闻。
按:成使君夏宗。曾以一册子。求十景诗于东岳叔父。叔父许而未果。俄遭西变。以手帖还册子于使君。乱后册帖幸保。而叔父已下世矣。帖中所谓太学士。即指植也。故悲感之馀。不敢以拙辞。亭在公锦江上流。即使君远祖遗基也。叔父手帖。在大驾去邠之朝。余此诗成于赴辽途中。后之览者。当知吾叔侄为成使君眷眷意也。
补题吕师仲镇安别诗帖 清 · 赵裕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二
单联赠别为行忙,谐笑中间勉戒长。
一抹蛾眉天下白,双尖马耳雪边苍。
北台好看晴山色,吴郡休誇宴寝香。
十四字令人阁笔,当时颇自比襄阳
按:记壬午师仲饯席。余既和主人苍字四韵。又占一联曰云云。盖以主家后閤人乃宁越产。而马耳即镇之望。故牵凑作对也。坐客皆拊掌赞妙。相与一大噱而罢。噫酒后雅谑。尤跌荡可传。而以不成律。故独漏卷中。殊为缺陷。玆以馀意着头尾完篇。追附前诗之次。以补骆楼遗事。亦令诸君知吾一辈之时有张弛也。
宋高孝法书合册 其二 孝宗唐太宗张元素论政道语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六
贞观论为政,隆兴示恤民。
好专斥隋主,戒怠励诸臣(用册中语)
那解忘雠失,徒称行孝频(世之论孝宗者谓孝宗高宗极其孝而光宗事孝宗极其不孝天道好还不宜有此予谓人君之孝与庶人不同必当思及祖宗不失其业孝宗不思复中原报国耻而区区于养志承欢之小节岂得为天子之孝详见向著宋孝宗论)
左方记曾觌(是书乃孝宗书赐曾觌者左方有识语),美刺孰知真。
按:册中更有论赈事谓民安知吾心数语失之甚矣遇灾施赈其有向隅之叹引为已过察吏役之侵冒可耳民何罪焉书此以示救荒无善政
东宁百咏 其七十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高牙大纛下苍崖,上策真能众议排。
回首扶桑吊孤岛,中兴将略起临淮
作者注:「光绪十年(1884)越南之役,法人攻我台湾,诏任刘铭传督办全台军务大臣夏五月,至台北趣筹战守,已而法舰攻基隆,帅四提督拒之,法军大败,阵斩中队长三人,获联队旗二,八月,法军复攻基隆铭传督战,炮弹萃至,殪数人。左右请退,叱曰:『人自寻弹,弹何能寻人?』众闻之气奋,士气大振,法军又败,去牒报,法舰别攻沪尾,铭传虑有失,则台北不守,趣命撤军,各提督力谏不听,或议之,曰:『是恶知吾之深意也。』其后法舰三攻沪尾,皆受创去,会和议成,诏以铭传驻台办善后,铭传条陈数事皆施行,由是兵民大治,百废俱举,详具〈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