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便民策(一)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
臣闻人才之生,殆非偶然。
凡堪为时用者,皆不可废。
彼其禀英秀之质,固超然异于凡民,因其资而培植之,将有不可胜用者。
厥今天下常苦于乏才,以臣观之,惟见其众多尔。
十步之内,必有茂草,秀杰之士,何时不生。
臣承乏偏州,适当旱歉之馀,爰俾僚属条陈救荒之策。
每都必为一图,地名山川,桥道寺观之属咸具,而列饥民居处及户口之数于其间,历历明白。
按图而视,无得隐者,所以堤防奸弊,责其实也。
区处既定,分遣官僚,遍走阡陌,而其人皆不惮劳苦,不避涂潦,平时官吏不至之处,一一躬往而覈其实。
如是者再焉,其爱民之笃如此。
臣又因民间词讼,委之剖决,以观其能,亦皆恪共厥职,本于法意,参以人情而断之以理,靡不精当。
才之可用又如此。
其他如器局端重者,廉洁守正者,词采绚发者,留意狱事者,宰邑著称者,敏于治财者,严于捕盗者,亦不乏人。
区区支郡,一时为僚,可观如此,岂可谓海内无人乎?
古者寸长必录,故人才不至沦弃;
后世不能如古,故天下常多遗才。
然则其荣其枯,其兴其仆,皆系乎居上者何如尔。
善夫陆贽之言曰:「如玉之在璞,抵掷则瓦石,追琢则圭璋;
如水之发源,壅阏则污泥,疏浚则沼沚」。
由此观之,人才岂有常哉?
今圣主求贤如渴,监司牧守形于荐牍者亦时有之,而朝廷视为故常,少所拔擢,未免有陆沉之叹。
臣窃以为监司牧守,皆陛下所择,果贤乎,当信任之,其所论荐,当收用之。
《周书》曰:「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董仲舒亦云:「所贡贤者有赏,不肖者有罚。」殿最昭然,谁敢谬举?惟陛下亟行。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 其五 夏禹 明 · 孙承恩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大禹为君日,勤劳恤万民。
钟鼗求善切,典则贻谋真。
饮酒疏仪狄,当车泣罪人。
龟畴叙常道,三圣实同伦。
按:臣惟禹之为君也一馈十起一沐三握以劳天下之民悬钟鼓之类以求善言制典则以遗其后嗣绝旨酒以示有国者之戒见罪人而悲其民之异心至于因神龟之出而画九畴皇极建中万世为君之道莫加焉汉儒董仲舒所谓三圣相授守一道者以此
关中纪游诗 其九 民国初 · 连横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才华出汉庭,觥觥中垒善谈经。
儒宗竞说江都相,门揭犹书下马陵。
注:访董仲舒墓。墓在长安孔庙之南,近由西京筹备会重修门揭,大书「汉下马陵」四字,为张溥泉先生手笔。
戴院长季陶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惟公先天下而忧,至计系安危,衡文礼佛都余事;
更谁教国人以孝,遗徽在伦纪,正俗经邦此大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49年2月22日
戴季陶(1891——1949)初名良弼,后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号孝园居士,原籍浙江湖州,生于四川广汉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五四期间,思想激进,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忠实“智囊”。
抗战胜利后,成氏曾获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赏识,奉颁调任考试院简任秘书,旋即改任参事,在任八年成惕轩有诗《代题孝园遗墨》《孝园戴公逝世十周年》。
至计:上策。出自《战国策·楚》:“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
衡文:品评文章。此指戴季陶任考试院长。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
遗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宋岳珂《愧郯录·追册后》:“是时,郭后正位中宫仁宗追念遗徽,特崇位号。”
伦纪:伦常纲纪。汉贾谊《新书·服疑》:“谨守伦纪,则乱无由。”
大原:根源,根本。《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笺:
1.题孝园遗墨:
孝园勋业照人天,馀事挥毫亦自贤,鸿雪只今成往迹, 鸥波于此见真传,投诗未信痴儿解(所书系致某君诗札),忧国偏怜慧命捐,展对遗篇一惆怅,春风墓草碧芊芊。
2.孝园戴公逝世十周年:
飒爽瞻遗像,堂堂去不还,星河三峡外,风雨十年间,国破曾哀,经亡孰,待贤门下士,今亦鬓毛斑(公长试院时,颜所居曰待贤馆)。
张仁青贤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寒韵
仁里一廛容豹隐;青霄万里鹏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仁(1939——2007)字同尘号梅山逸士。出生于台湾花莲文学博士教授。先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中山大学成功大学香港珠海大学等校,凡三十余年。张主要研究范围为骈文及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版图书三十余种,其中关于骈文的专书有七种:《历代骈文选评注》《中国骈文发展史》《六十年之骈文》《中国骈文析论》《骈文学》《丽辞探颐》《骈文观止》。另,《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六朝唯美文学》两书,亦与骈文有关。
张曾为台湾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硕士论文《中国骈文发展史》由成氏指导,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述论》考试由成氏和林景伊共同主持。成氏《楚望楼骈体文》由弟子张仁青等合注。成氏有诗《熙元、仁青、梦机见过》《与景伊同主张生仁青博士论文考试》,另有骈文《<历代骈文选>序》。成氏去世时,张仁青赠匾额“邓林魁父”。
仁里:指仁者居住的地方。 出自《论语里仁》:“里仁为美。”后泛称风俗淳朴的地方为“仁里”。
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房地。
豹隐:出自《列女传》卷二《贤明传·陶荅子妻》。南山有一种黑色的豹,为了使自己的身上长出花纹,可以在连续七天的雾雨天气而不吃东西,躲避天敌。后因以“豹隐”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
笺:
1.熙元,仁青,梦机见过:
我生与国同周甲,忧患年来亦饱经,藜阁夜清心似水,蓬山春暖鬓初星,亲恩久负惭乌鸟,世路遥分念鹡鸰,晚缀旧文甘覆瓿,多君携酒过玄亭。
2.与景伊同主张生仁青博士论文考试:
天眷斯文傥在兹,喜添鸿藻明时,一经我自输,惭愧人呼博土师
3.此联采用鹤顶格嵌名。
题华冈中正图书馆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董生不窥园者三年,学海勤探,勖尔多士;
邺侯插架万轴,名山永宝,传之其人。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华冈中正图书馆:即中国文化大学图书馆,以「美哉中华,凤鸣高冈。」而命地名曰华冈。文大别名华冈,先立案为中国文化研究所,增设大学部后创办人张其昀原订名远东大学,后因时任总统蒋中正认为「远东」为欧美之地理观点,建议改以「中国文化」为校名,为纪念总裁不朽之勋绩,特以其名讳命之。
董生不窥园者三年:《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勖:勉励。
邺侯于插架且万轴:语出唐·韩愈《送诸葛觉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邺侯唐朝李泌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时人呼其“邺侯”。其搜罗书勤,家富藏书,且多为书祖,比肩则寡。后来,人们在称美他人藏书之众时,喜用此典。
笺:佚名集句联:
青竹闲垂任子钓;
牙签喜校邺侯
题中国考政学会会场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平生以报国相期,幸毋忘董子天人,范公忧乐;
得士为经邦之本,愿博采汉唐遗法,欧美新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中国考政学会会场:考试院考试过关的人员也对自己的正统出身非常看重,高等考试及格人员还于1934年12月专门成立了中国考政学会,最初定名明志学社,后在国民党党部备案时改用此名。学会“以研究考选铨叙之理论与制度为宗旨“,每年召开一次年会,进行论文交流,并办有刊物《考政通讯》,《考政月刊》。考政学会的会员随历次考试而增加,最多时达到5000余人,在全国各大城市均有分会。
董子天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