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送张学正 元末明初 · 陶安
押词韵第三部
国初徵用儒雅在位者举其所知故起自草泽拔居侍从林立相望共建太平之基逮元贞大德间布衣被荐犹得登翰监司儒台典郡教厥后限以资格受命者寡然四海髦俊云翕阙下思效能于时者益众或遇举主则又板㈠学官于行省亦可小试其才矣汉留侯苗裔曰源相者居信之龙虎山尝观光京师其所交游多大官名人言路条其行能交荐于台事闻中书传檄江浙行省署为学官历台州奉化学正调金陵源相尽董正之责其德刚而方其仪肃而安诸生望辄畏敬月有书季有考凡庙祀之脩庖膳之供与有力焉至于挺身特立抗论公道不为物所挠不为势所愓尤人难能今考满矣使其在国初或元贞大德时则受荐不止为卑官必能接武诸贤吾不得而高下之也于是赋诗为别其诗曰
天星执法环太微,选仙上界霜笺飞。
先生面带虬虎威,五色文燄腾燕畿。
使过先朝名必辉,共佐鸿业高巍巍。
旅游经年尘满鞿,辇路遥望交龙旗。
固宜从橐趍彤扉,不然玉堂依紫薇。
白云飘翩伤远违,捧檄又作江南归。
霞城凌空堆绀绯,当窗芹浪香菲菲。
秋宵官烛照棘围,对读词义无讹非。
甬东学舍垂绛帏,诵弦成风人具依。
贰教升泮忘轻肥,馆下弟子英而颀。
酒边掀髯笔屡挥,烂如银河云锦机。
屋头钟山郁烟霏,疏棂月色窥金徽。
功勤频绝竹简韦,坐令秦淮如泗沂。
柏垣群公鹰隼翚,谓此美绩前所稀。
卷中试艺观珠玑,一朝话别生歔欷。
自怜寸草承春晖,有禄及养犹庶几。
还家未容隐钓矶,骅骝云路行騑騑。
历身显秩荣亲闱,秉璋更舞斑斓衣(斑斓衣,即斑衣。斑同斑。)。
注:㈠板,委任也。南北朝时任官多用板字,如《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嶷为宁朔将军,领兵卫从”。
穆陵行 元末明初 · 高启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七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田按:周密《癸辛杂识》云:「杨髡先启事宗、理宗、度宗、杨后四陵,劫取宝玉,惟理宗之陵所藏尤多。启棺之初,有白气互天,盖宝气也。理宗之尸如生,越三日竟失其首,或谓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帝王髑髅可以厌胜致富,故盗去耳。」未言其为饮器也。罗有开所撰《唐玉潜传》、郑天祜所书《林义士事》,备详西僧发陵始末,亦末及钦器事。临川危太朴博洽旧闻,尝与太祖论宋、元兴替,因言及夏人扬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钦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太祖闻之,叹息良久,遣工部主事谷秉彝至北平索钦器,北平守将购得于西僧汝讷所,认应天府尹瘗诸凤台门高座寺之西北。及绍兴以《永穆陵图》来献,遂敕葬故陵。此事见于《明史》太朴传末。余谓太仆入明,惟此事差强人意,史官缀此亦有微意也。贝廷琚《清江集》亦有《穆陵行》云:「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黑龙断首作钦器,风雨空中魂夜啼。当时直想金棺腐,凿石通泉下深固。一声白雁度江来,宝气竟逐妖僧去。金星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可怜持比月氏王,宁饲乌鸢及狐兔。真人见起江东,铁马九月逾崆峒。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闭幽宫。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此诗盖兴季迪同时而作,附见于此。
宴南市楼二首 其二 明 · 揭轨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四
诏出金钱送酒垆,绮楼胜会集文儒。
江头鱼藻新开宴,苑外莺花又赐酺。
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纡。
绣筵莫道知音少,司马能琴绝代无。
姜南《蓉塘诗话》:国初于金陵聚宝门外,建陉烟、淡粉、梅妍、柳翠十四楼,以聚四方宾客。观揭孟同诗,可知国初搢绅宴集,皆用官妓,与唐、宋不异,后始有禁耳。永乐中,晏铎《金陵元夕》诗「花月春风十四楼」,今诸楼皆废,南市楼尚存。
周晖《金陵续琐事》:太祖造十六楼,待四方之商贾士大夫,用官妓无禁。宣德二年,大中丞顾公佐始奏革之。国初,知县揭公轨有《宴南市楼》诗,当时之盛可知矣。今此楼虽存,不过屠沽市儿之游乐而已。
《静志居诗话》:永乐中,蜀人晏振之《金陵春夕》诗云:「花月春江十四楼。」十四楼者: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乐民、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柳翠也。姜明叔《蓉塘诗话》谓皆在聚宝门外。然中既以清江、石城为名,必不皆在聚宝门矣。周吉父撰《金陵琐事》谓有十六楼,在城内者,曰南市,曰北市;在聚宝门外之西者,曰来宾;在聚宝门外之东者,曰重译;在瓦屑坝者,曰集贤,曰乐民;在西关中街北者,曰鹤鸣;在西关中街南者,曰醉仙;在西关南街者,曰轻烟,曰淡粉;在西关北街者,曰柳翠,曰梅妍;在石城门外者,曰石城,曰讴歌;在清凉门外者,曰清江,曰鼓腹。所载特详。杨用修《艺林伐山》遗南市、北市。陈鲁南《金陵世纪》遗清江、石城,因曲就十四楼之目而误也。相传定正蔡传书成,宴编纂诸臣于醉仙楼上。然揭孟同诗云:「诏出金钱送酒垆,绮楼高会集文儒。」题曰《宴南市楼》,则非醉仙明矣。《实录》:「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庚寅,新建京都酒楼成。先是,上以海内太平,思欲与民偕乐,乃命工部作十楼于江东诸门之外,令民设酒肆以接四方宾旅。既又增作五楼。至是皆成,赐百官钞,宴于醉仙楼。九月癸丑,定正蔡传书成,赐诸儒宴及钞,俾驰驿还。」是则编纂诸儒先与百官并赐宴者,醉仙楼也。继以书成赐宴者,南市楼也。盖酒楼本十六,其一北市楼建后被焚,此《实录》止言增建五楼也。当日诸楼皆有官妓,不独轻烟、淡粉、悔妍、柳翠为然。故李公泰淑通集句诗,于北市则云「极目乱红妆」,于集贤则云「妙舞向春风」,于清江则云「时啭遏云声」,于鼓腹则云「舞破日初斜」,于石城则云「翠袖拂尘埃」,于来宾则云「烟花象外幽」,于鹤鸣则云「白日移歌袖」,而孟同诗云:「特写桃花歌扇底,酒携杨柳舞楼前。」又云:「龙虎关河环锦绣,凤皇楼阁丽烟花。」又云:「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纡。」追忆承平都会之盛,君臣相遇之隆,亦一段佳话也。
周晖《金陵续琐事》:太祖造十六楼,待四方之商贾士大夫,用官妓无禁。宣德二年,大中丞顾公佐始奏革之。国初,知县揭公轨有《宴南市楼》诗,当时之盛可知矣。今此楼虽存,不过屠沽市儿之游乐而已。
《静志居诗话》:永乐中,蜀人晏振之《金陵春夕》诗云:「花月春江十四楼。」十四楼者: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乐民、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柳翠也。姜明叔《蓉塘诗话》谓皆在聚宝门外。然中既以清江、石城为名,必不皆在聚宝门矣。周吉父撰《金陵琐事》谓有十六楼,在城内者,曰南市,曰北市;在聚宝门外之西者,曰来宾;在聚宝门外之东者,曰重译;在瓦屑坝者,曰集贤,曰乐民;在西关中街北者,曰鹤鸣;在西关中街南者,曰醉仙;在西关南街者,曰轻烟,曰淡粉;在西关北街者,曰柳翠,曰梅妍;在石城门外者,曰石城,曰讴歌;在清凉门外者,曰清江,曰鼓腹。所载特详。杨用修《艺林伐山》遗南市、北市。陈鲁南《金陵世纪》遗清江、石城,因曲就十四楼之目而误也。相传定正蔡传书成,宴编纂诸臣于醉仙楼上。然揭孟同诗云:「诏出金钱送酒垆,绮楼高会集文儒。」题曰《宴南市楼》,则非醉仙明矣。《实录》:「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庚寅,新建京都酒楼成。先是,上以海内太平,思欲与民偕乐,乃命工部作十楼于江东诸门之外,令民设酒肆以接四方宾旅。既又增作五楼。至是皆成,赐百官钞,宴于醉仙楼。九月癸丑,定正蔡传书成,赐诸儒宴及钞,俾驰驿还。」是则编纂诸儒先与百官并赐宴者,醉仙楼也。继以书成赐宴者,南市楼也。盖酒楼本十六,其一北市楼建后被焚,此《实录》止言增建五楼也。当日诸楼皆有官妓,不独轻烟、淡粉、悔妍、柳翠为然。故李公泰淑通集句诗,于北市则云「极目乱红妆」,于集贤则云「妙舞向春风」,于清江则云「时啭遏云声」,于鼓腹则云「舞破日初斜」,于石城则云「翠袖拂尘埃」,于来宾则云「烟花象外幽」,于鹤鸣则云「白日移歌袖」,而孟同诗云:「特写桃花歌扇底,酒携杨柳舞楼前。」又云:「龙虎关河环锦绣,凤皇楼阁丽烟花。」又云:「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纡。」追忆承平都会之盛,君臣相遇之隆,亦一段佳话也。
送花状元诏许归娶 明 · 练子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一
三月都门莺乱啼,郎君春色上朝衣。
潘生况拟供调膳,张敞仍须学画眉。
南陌酒香银瓮熟,西湖月朗画船归。
极知身负君恩重,莫遣心随粉黛移。
《因树屋书影》:少年及第奉旨归娶诗,明初练子宁《送花状元》诗。又解缙《送刘探花素吉》云:「少年归娶奏金銮,喜得天颜一笑看。红锦裁云朝奠雁,紫箫吹月夜乘鸾。灵椿枝下承中馈,宝镜台前结合欢。从此梅花消息好,青绫不似玉堂寒。」金陵白正蒙《送周状元延儒》云:「才子承恩入建章,风流千载一周郎。人间王杵偕仙配,天上金莲簇艳妆。绛蜡影摇宫锦色,绣帏春拥禦炉香。即今已在蓬赢境,不用吹箫下凤凰。」近华亭陈继送吴榜眼伟业》云:「年少朱衣马上郎,春闱第一姓名香。泥金帖贮黄金屋,种玉人归白玉堂。北面谢恩才台卺,东方待晓渐催妆。词臣何以酬明主?愿进《关雎》窈窕章。」明朝二百六十馀年,少年及第归娶者不数人。练诗用《洪武正韵》,当时遵太祖功令甚严耳,又弘治乙丑榜眼董圯年十九,正德丁丑榜眼伦以训年十七,皆子假归娶,当时必有赠诗,惜不传。
杨慎《升庵词品》:杭州花纶年十八,黄观榜及第三人。初读卷官进卷以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观第三。御笔改定以黄第一,练第二,花第三。南京谚有「花练黄,黄练花」之语,故后人犹以花状元称之。其科《题名记》及《登科录》,皆以黄、练二公死革除之难刬毁,故相传多误。花有词藻,其谪戍云南有《题杨太真画图水仙子》一阕云:「海棠风,梧桐月,荔枝尘。《霓裳》舞,翠盘娇,绣岭春。锦绷嬉,金钗信,香囊恨。痴三郎,泥太真,马嵬坡血污游魂。杨柳眉侵颦黛损,芙蓉面零脂落粉。牡丹芽剪草除根。」其风致不减元人小山、酸斋辈。滇人传唱,多讹其字,馀为订之云。
田按:黄溥《简籍遗闻》谓:「练中丞集中可疑者三事,一曰《送花状元归娶》诗,花纶乃洪武十七年浙江乡试第一人,不应有奉诏归娶事。」溥知纶非状元而不知纶为乙丑第三人及第。馀检《双槐岁钞》、《升庵词品》、《弇山堂别集》皆云花纶洪武乙丑及第。又嘉靖《仁和县志》云:「花纶字正言,登洪武十七年乡荐,明年成进士第三,授编修。性孤洁,杜门绝迹往来,其于权势之交更疏冷,有私媚者常恶之,竟遭诬害。」《双槐岁钞》亦云:「纶改福建道监察御史,出按江西,得罪不令终。」与升庵「谪戍云南」语略同。升庵谓纶为黄观榜第三人,亦误。又解缙《送刘探花》诗,乃宋濂送编修张仲藻者,附见张宣青阳集》后,《书影》亦误。
杨慎《升庵词品》:杭州花纶年十八,黄观榜及第三人。初读卷官进卷以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观第三。御笔改定以黄第一,练第二,花第三。南京谚有「花练黄,黄练花」之语,故后人犹以花状元称之。其科《题名记》及《登科录》,皆以黄、练二公死革除之难刬毁,故相传多误。花有词藻,其谪戍云南有《题杨太真画图水仙子》一阕云:「海棠风,梧桐月,荔枝尘。《霓裳》舞,翠盘娇,绣岭春。锦绷嬉,金钗信,香囊恨。痴三郎,泥太真,马嵬坡血污游魂。杨柳眉侵颦黛损,芙蓉面零脂落粉。牡丹芽剪草除根。」其风致不减元人小山、酸斋辈。滇人传唱,多讹其字,馀为订之云。
田按:黄溥《简籍遗闻》谓:「练中丞集中可疑者三事,一曰《送花状元归娶》诗,花纶乃洪武十七年浙江乡试第一人,不应有奉诏归娶事。」溥知纶非状元而不知纶为乙丑第三人及第。馀检《双槐岁钞》、《升庵词品》、《弇山堂别集》皆云花纶洪武乙丑及第。又嘉靖《仁和县志》云:「花纶字正言,登洪武十七年乡荐,明年成进士第三,授编修。性孤洁,杜门绝迹往来,其于权势之交更疏冷,有私媚者常恶之,竟遭诬害。」《双槐岁钞》亦云:「纶改福建道监察御史,出按江西,得罪不令终。」与升庵「谪戍云南」语略同。升庵谓纶为黄观榜第三人,亦误。又解缙《送刘探花》诗,乃宋濂送编修张仲藻者,附见张宣青阳集》后,《书影》亦误。
嘉靖十年大禘乐章 其二 初献寿和之曲 明 · 明神宗
押先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一(上)
木有本兮水有源,人本祖兮物本天。
思报德兮澧莫先,仰希鉴兮敢弗虔。
田按:嘉靖十年,帝以禘义询大学士张璁,令与侍讲学士夏言议。言撰《禘义》一篇献之,大意谓:自秦、汉以来,封建之制废无,世家谱谍不明,莫知其祖所自出。若必欲如虞、夏、商、周之禘黄帝、帝喾,则既无所考。若必欲强求其人,以事穿凿,如唐之以冉为祖,则又非孝子慈孙之所忍为。谨推明古典,采酌先儒精微之论,宜为虚位以祀。帝深然之。会中允廖道南谓朱氏为颛顼裔,请以《太祖实录》为据,禘颛顼。遂召礼部以言、道南二疏会官详议。大学士聪首言:「言虚位者求之虚,则失之无;言颛顼者求之远,则失之诬;惟禘德祖为当。」群臣以总古为是。帝意主虚位,令再议。言复疏论禘德祖有四可疑:德祖自开国以来,享始祖之祭旧矣,今又以为所自出之帝,是不过强易置其名耳。且禘以德祖,袷以太祖,则懿、熙、仁三祖既不得相从于禘,又不得降从太祖于袷,是废三祖之祭也。帝并下其章。诸臣乃请设虚位以禘皇初祖,南向,奉太祖配,西向。礼部上大禘仪注。前期告庙,致斋三日,备香帛牲醴如时享仪。至日,行礼如大祀《圜丘》仪。乐章:迎神《元和之曲》、初献《寿和之曲》、亚献《仁和之曲》、终献《德和之曲》、彻馔《太和之曲》、送神《永和之曲》。
三关 清 · 旻宁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豹踞雕盘天设险,峰峦层叠据雄关。
兴京门户兴王业,亲统貔貅数往还。
注:第一关名“雅尔哈”,即汉语“豹”也。第二关名“代岷”,即汉语“雕”也。第三关名“札喀”,即汉语“边”也。层峦叠嶂,为兴京迤西门户。萨尔浒之战,四明兵四路云集,太祖率贝勒大臣等统兵御之。大具勒代善先往抚迎敌,过札喀关,以集兵以待。太宗以祀事后至,谓大贝勒曰:“我筑城夫役在界藩山上,宜急进以安夫役心,且可并力合攻。”即率兵趋太兰罔,出奇制胜,一举奏功,遂开鸿业。皇祖过三关得句有云“过关躬战萨尔浒,一举歼明廿万兵”,即谓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