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刘道一 清末民国初 · 孙中山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注释】:1906 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被捕就义,孙中山为悼念他而作。
读枚公《忆和平日报》枨触前尘情难自已次韵奉和 现当代 · 黄假我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中山奋斗志和平,后继吾侪莫与更。
少小阋墙非夙怨,恢宏创业在中兴。
求同存异纾黄祸,万唤千呼见赤诚。
海上云开迎杲杲,饱含热泪动欢声。
注:1945年11月12日《和平日报》创刊社论中曾引孙中山先生临终时“和平奋斗救中国”之遗言。
寿何总监雪竹六十、孔参政雯掀七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以法去害群马,以言救在泽鸿,议席戎旃,各有千秋光楚乘;
或闲钓东海鳌,或健射北平虎,心从耳顺,定教一例到彭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何成浚(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北省省长,人称小孟尝湖北大家长,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领袖。早年追随黄兴黄兴去世后随孙中山蒋介石,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因西安事变棋错一步而受到冷遇。抗战开始后被任命为执法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后任湖北省议长,1961年5月7日台湾病逝。生平著有《八十回忆》。
孔庚(1871——1950)又名照焕字文轩号雯掀湖北浠水县人。黄埔军校教务长兼编译局长湖北武备学校、日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辛亥武昌起义期间,孔庚往返于北京孝感之间,为革命传递信息。参与光复山西1933年2月出任湖北省府委员,并提议将蕲水县浠水县。后被免职,不问政事,致力于教育事业。1937年抗战军兴,10月,与邓初民、孟宪章等创办《民族战线》周刊,成立湖北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1946年重庆创刊《民主日报》,并任立法委员次年寓居武昌1949年1月湖北各界人士倡导和平运动,在湖北参议会开会,孔却为保存蒋家法统发言,被轰下台1950年2月,在武昌粮道街寓所病逝。
以法去害群马:应切何被任命为执法总监之事。
在泽鸿:《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哀鸿,鸣叫的大雁,引申为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今年何年耶?今日何日耶?大难甫平,喘息未定;强邻胁迫,吞声定盟;水旱疠蝗,灾区偏国,嗷鸿在泽,伏莽在林。”
议席:议会中议员的席位。
戎旃(zhān):军旗。常借喻军旅、主帅
乘([shèng]):史书。
钓东海鳌:《列子•汤问》记渤海之东有五山,天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负戴。龙伯国有大人,举足数步而至五山,一钓连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后因以钓鳌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健射北平虎:疑李广射虎典。指何曾任北京行营主任,所率领的北伐战争胜利,攻克北京
心从:出自《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后遂以从心为七十岁的代称。此处切孔寿七十。
耳顺: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疏:“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后遂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此处切何寿六十。
彭年彭祖之年龄,指长寿。
寿陈立法委员雄夫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清望豸冠尊,悬弧纪蓬岛春来,直跻一百廿岁;
壮怀龙剑在,归棹指蒋山青处,再举五十二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陈氏豪于饮,曾一次累举五十二觞,并自信年寿能至一百二十岁。
陈肇英(1888——1977)字雄夫排行第三,故原名恒三浙江浦江人1905年进陆军弁目学堂。三十二年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时,参加浙联军光复南京战役。1916年,发动浙江独立,反对袁世凯浙江都督朱瑞,并赴上海孙中山。1919,与蒋介石结为把兄弟。1926年1月,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3月,在虎门要塞司令任内参与策划中山舰事件。1928年起,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后兼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5年起,兼任中国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1937年,发起在古塘村集资筹建普义中学(后称中山中学),自任校董事会董事长。1944年,改任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主任委员、皖监察使。1948年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49年6月台湾,曾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等。1977年10月28日台湾病逝。著有《八十自述》。
豸冠:古代执法官吏所戴之冠。即獬豸冠。 出自《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后用以比喻执法者。此处切陈之身份。
悬弧:古代风俗,家生男于门左挂弓一张。见《礼·内则》、《郊特牲》。后因称生男为悬弧,称男子生日为悬弧令旦。
蓬岛:此处指台湾
跻:登,上升。
龙剑:龙泉宝剑。
蒋山: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东北。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三国吴孙权为立庙于钟山,因改称蒋山。见《初学记》卷八引《丹阳记》。
笺:此联在贺联中颇具神采,而少了几分套语感,多了些亲切和洒脱:
。甚喜。
寿王先生劬庐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海龙吟,诗律迈公安三袁而上;
布衣鸠杖,风格在香山九老之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劬庐为名诗人王家鸿先生别号,屡持英荡,偏富奚囊,与余在抗战时缔交,于浮海后重聚,良辰嘉会,秀句独多。今齿登九十,伉健逾恒,不殊畴昔。计距渝都初见之日,盖阅四十又二年矣,人以诗鸣,喜骊珠之有曜,月缘秋好,祝蟾魄之长圆。民国七十四年中秋前一日附记。
王家鸿(1896年——1997年)字仲文,号蘧(qú)庐,后改劬(qú)庐,湖北罗田人中华民国外交官、诗人、学者。王氏早年毕业于湖北省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前清之湖北方言学堂),后赴德国柏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驻瑞士、埃及、比利时、多米尼加大使馆参事兼理领事事务,及国立四川大学经济史教授武汉大学文学教授。1949年后赴台湾1964年自外交部退休,转任中国文化学院德文教授、系主任。著有《中国钢铁经济论》、《中德文化论集》、《第三德意志》、《外交诗话》及《劬庐吟草》、《劬庐续集》、《劬庐三集》、《劬庐诗集》、《劬庐杂组》等,译作有赫塞《玻璃珠游戏》、里德《德国诗歌体系与演变》及海法特《孙中山传》等。
王家鸿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成氏有诗《仲文惠诗招饮次韵奉酬》《仲文泛星槎,归从域外,清潭载接,积愫差倾,喜成小诗,即以书赠》《送仲文开罗,即用其留别亲友韵》,有序《<劬庐续集>序》,王家鸿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次韵惕轩“委员”一九七八高闱记事》。
沧海龙吟: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题陈侯竹亭》[作者]牟融;古琴曲,又名《苍江夜雨》,九段,有说是诸葛亮之作,从古代诗文中,至少可知其来源较早。现存谱本中,最早见于明末的《伯牙心法琴谱》(1609前)。乐曲描绘了夜雨江涛,水天一色,云雾迷漫,波涛汹涌的雨夜景色。
公安三袁: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布衣鸠杖:典出唐代司空图,谓其弃官后隐居王官谷,布衣鸠杖,日与野老游。《旧唐书·司空图传》和孔平仲《新世说》何良俊《语林》等书都有引录。
英荡:古代盛符节的匣子,上画彩色花纹。 一说为与符节同时使用的信物。
奚囊:出自《唐文粹》李商隐李贺小传》。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指贮诗之袋。
伉健:指诗文风格遒劲。
逾恒:超过寻常。
畴昔:往日。畴,助词,无义。
笺:
1.劬庐惠诗招饮,次韵奉酬:
蓬山风乍引,何意海槎回;羝乳怜多难,龙吟见别才;百篇争郢雪,六籍剩秦灰;卫道还相勖,筵一举杯。
2.仲文泛星槎,归从域外,清谭载接,积愫差倾,喜成小诗,即以书赠:
平居谢杯杓,见子辄陶然,座洗尘三斛,诗添锦百篇,游踪埃帝塔,归计楚江船,愿缵钟谭绪,藏山俟后贤(仲文究心乡邦文献,于竟陵二家诗尤所深契)。
3.曾国藩石钟山昭忠祠内船厅:
拍岸涌惊涛,辽海月明闻鹤语;
回澜凭砥柱,沧江云卧有龙吟。
寿姜立法委员伯彰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豪韵
徽承尚父千秋远;寿并匡山五老高。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姜伯彰 (1885——971)字信暄江西省鄱阳县人。17岁考入皖州中学,加入共进会。毕业后,考入江西高等学堂,加入同盟会。1915年当选为江西省第二届省议会议员。1921年4月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他受命返组织东北游击军。1922年,任中央直辖游击总司令部秘书长香山县政府总务科科长,代行县务。旋调任大元帅府秘书。抗战爆发后,他被聘为江西全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委员。1942年重庆,被聘为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主编中国国民党大事记。1946年,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台湾,继任“立法委员”,并被聘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著有《信暄语录》《芝阳老人诗存》《农村教育》等。
徽:美好。
尚父周武王吕尚姜子牙)为尚父,意谓可尊尚的父辈。 此处疑切姓。
匡山五老:庐山五老峰庐山又名匡山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此处切家乡。
笺:清代李乔张百熙联:
合中外文字,言成一家,亦汉亦宋,亦亚亦欧,前不见古人,遗像清高铸京国
缅乡里尚书,峰崇五老,曰赵曰罗,曰徐曰,后来者居上曲江风度迈长沙
钮资政惕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试院记相从,为五百完人冢制联,曾邀俊赏;
仙槎嗟不返,愿千万革命军破贼,早慰遐灵。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总统府资政惕生(永建)先生,以疾卒于美邦纽约旅次,耆彦凋零,曷胜怆惑。先生曩任考试院副院长时,不佞适参院事,一日为山西五百完人冢撰联,先生阅后,于纸尾亲书百许字,备致称许,且谓惟五百完人始足当此云云。虚衷好善,并时所稀,殊可敬也。年来虽卸官守,阅耄龄,侨异域,顾未尝一日不以反攻复国为念,充国之言兵事,概当以慷。放翁之眷中原,老而弥笃,今枫林月黑,鹤驭无归,蓬海波清,鼍梁待驾,深冀我三军壮士,早传渡海之捷音,藉慰在天之灵爽焉。
时间:1965年12月23日
钮永建(1870——1965)字惕生上海松江人1894年甲午恩科举人189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5年,赴德国陆军大学留学。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任沪军政府军务司司长、松江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次长、代总长、北京总统府军事顾问等。1913年流亡日本,加人中华革命党。后奉孙中山电召至上海,任军务院驻沪军事代表。1917年后,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次长兼兵工厂厂长,国民第一、二军总参谋,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1926年后,历任广州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中央驻沪特派员、国民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副院长、考试院铨叙部部长、代理考试院院长、国民政府政务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资政等职。1949年台湾1965年12月23日,病逝于美国。
试院:此处指国民政府考试院
五百完人:见(五)题志【代题五百完人祠】。
仙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晋张华《博物志》。
旅次:旅途中寄居之所。 《易·旅》:“旅即次。”注:“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
不佞:指没有才能,旧时用来谦称自己。出自《左传·成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充国赵充国汉朝名将,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鹤驭:为哀挽之词。 元王恽秋涧集》《萧征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阙月茫茫。”
鼍梁:即鼋梁。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鼍梁于圣海,秦皇息鞭石之威;泛鳌钓仙洲,愚叟罢移山之力。”清顾炎武莱州》诗:“鼍梁通日际,蜃市接神区。”王蘧常校注:“徐坚《初学记》引《竹书纪年》:周穆王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灵爽:指神灵,魂灵。《宋书》《律历志》中:“故以初岁良辰,建华盖,扬彩旌,将以招灵爽,庶众祖之来凭云尔。”
笺:清代文炜曾纪泽联:
节秉要荒,泛九万里仙槎,聘使勋名追博望
骑箕尾袭二十年通侯,朝廷谥典慰元戎
戴院长季陶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惟公先天下而忧,至计系安危,衡文礼佛都余事;
更谁教国人以孝,遗徽在伦纪,正俗经邦此大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49年2月22日
戴季陶(1891——1949)初名良弼,后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号孝园居士,原籍浙江湖州,生于四川广汉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元老,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五四期间,思想激进,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忠实“智囊”。
抗战胜利后,成氏曾获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赏识,奉颁调任考试院简任秘书,旋即改任参事,在任八年成惕轩有诗《代题孝园遗墨》《孝园戴公逝世十周年》。
至计:上策。出自《战国策·楚》:“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
衡文:品评文章。此指戴季陶任考试院长。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
遗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宋岳珂《愧郯录·追册后》:“是时,郭后正位中宫仁宗追念遗徽,特崇位号。”
伦纪:伦常纲纪。汉贾谊《新书·服疑》:“谨守伦纪,则乱无由。”
大原:根源,根本。《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笺:
1.题孝园遗墨:
孝园勋业照人天,馀事挥毫亦自贤,鸿雪只今成往迹, 鸥波于此见真传,投诗未信痴儿解(所书系致某君诗札),忧国偏怜慧命捐,展对遗篇一惆怅,春风墓草碧芊芊。
2.孝园戴公逝世十周年:
飒爽瞻遗像,堂堂去不还,星河三峡外,风雨十年间,国破曾哀,经亡孰,待贤门下士,今亦鬓毛斑(公长试院时,颜所居曰待贤馆)。
孙院长哲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当蟾兔明灭间,哀音骤至,记七年掌院,叹今夕骑箕,正中秋之后二日;
勋业外,清望尤高,洞百国宝书,操连番玉尺,是北斗以南一人。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73年09月13日(阴历八月十七)。
孙科(1891.10.20——1973.09.13)字连生号哲生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长子。曾任中华民国考试院、行政院、立法院长。1907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18年1920年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广州时报编辑。1921年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后任广州市首任市长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1932年任立法院长,前期主张反对联共,抗日战争开始后主张速行宪政、联共抗日,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49年辞职,后长期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1965年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长,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2岁。
成氏有诗《哲生先生七秩征诗》。
蟾兔:传说月中有蟾蜍与玉兔,因用以借指月亮。 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七》:“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张铣注:“蟾兔,月中精形。”
骑箕:骑箕尾,出自《庄子·大宗师》:“夫道,……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箕、尾二星宿间有一傅说星,旧传为殷王武丁贤相傅说死后升天所化。后因谓大臣死为骑箕尾或骑箕。
:相传为虞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 出自《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唐王维王右丞集》《韦侍郎山居》诗:“良游盛簪绂,继迹多。”
宝书:旧称官修的史书。传说孔子作春秋,命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以其为统治者世代相传,保以为戒,故称宝书。见《公羊传》“隐公第一”《疏》。孙科曾回忆自己:“除了偶尔出外小作旅游外,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读书上面。”
玉尺:玉制的尺。 《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后以喻衡量才识高下的尺度。《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废[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指孙科曾任考试院长。
北斗以南一人: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笺:哲生先生七秩徵诗:
旷代徵名德,承家矩矱存,天移沧海月,人忆翠亨村,宪草辉民治,书香养道根,百年春好在,阶畔馥兰荪
谢院长冠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薄俗化祥刑,赓爱树美谈,都下早传司寇绩;
高文挥健笔,数临池余事,坊间犹见擘窠书。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71年12月21日
谢冠生(1897.11.19日——1971.12.21)浙江嵊县(今嵊州)城关镇人,法学家、政治家。1912年习作《送孙总统南归序》由校长寄呈孙中山,得复书嘉勉,奖给《资治通鉴》一部。1922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入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1924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震旦大学等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法学院院长1927年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后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简任秘书1937年8月任司法行政部部长,曾三度主持司法官高等考试。1948年—1948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48年5月,任总统府行政院政务委员。1949年8月去台,1950年—1958年任“司法院副院长院长1971年病逝台北。著有《法理学大纲》《中华民国宪法概论(英文)》《簋笙堂文稿》《模范法华字典》《战时司法纪要》等书籍。
薄俗:轻薄的风俗。《汉书》《元帝纪》永光元年诏:“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
祥刑:用刑详审谨慎。 《书·吕刑》:“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传:“有国土诸侯,告汝以善用刑之道。”
爱树:爱其人而及于其物,意指推爱。传说周初召伯有善政,常在甘棠树下听讼,死后,百姓对此树加意爱护,不肯砍伐。
都下京城
司寇:官名。出自《周礼·秋官大司寇主管刑狱。为六卿之一。春秋诸国有司寇之官。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照应谢司法行政部部长身份。
临池:指学习书法。
擘窠:bòkē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
笺:清代倪文蔚曾国藩联 :
知我十年前,问客何能,门下滥竽常自愧;
论才三代后,如公有几,江南爱树已难忘。
刘参议孝推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传家采笔,已看光粲孤星,定知盐絮清才,继述异时添凤藻;
贡君玉堂,幸未目迷五色,所惜齿牙余论,吹嘘无力上鹏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刘君孝推,山东沂水人,性行纯笃,劬学有成。民国四十年,应普通考试及格,翌年,复应高等考试及格,其时余与张默君陈含光、沈刚伯诸先生,同典国文科目,而台湾师范大学高笏之主任,适受聘为高考国文组襄试委员,一日在闱中语余曰:顷得一卷,文既雅驯,字尤端秀,他日撤弥封后,幸示知其人姓名。余应之曰唯唯,及揭榜,君果获隽。主事者以前语告君,乃往谒高氏,承赠法帖甚多,一时传为佳语。君善诗词,兼工骈体文,六十三年以所著轩鹤轩诗,膺中山文艺基金创作奖,时论翕然归之,以为无愧色也,比岁任总统府参议,为前总统严公司笔札,昕夕维虔,罔敢自逸,方冀掞张鸿藻,咏歌中兴,而噩耗骤传,年寿遽止于此。不亦大可哀乎,君本病肾,又为街车所伤,于六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谢世,春秋六十有七,女兆昌,能承其学,现肄业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尝撰杂文及长短句,斐然可观,识者目为才女云。
刘孝(?—1980)笔名肖枢,山东沂水人,山东明湖文艺社成立,推任社长,名列李心吾之后,主持诗词书法,抗战时供职山东省府,后随驻军迁台,任财政部科员。民国四十年,高考及格,本职依例晋荐任。四十三年,前总统严公主台湾省政,拔充秘书,掌机要,司笔扎。省府改组,转任台湾产物保险公司专员,荐升专门委员。五十二年,调兼行政院参议,旋任总统府参议,以迄于今。《轩鹤轩诗》获得中山文艺基金创作奖。后因闪避街车,伤及前脑,不幸逝世,享年67岁。成氏有诗《喜霁虹推同至》《刘君孝民国四十一年高闱典试所得士也寄示骈辞喜书长句》《贻霁虹“参事”、推“参议”》。刘孝推有诗《一九五一年秋惕轩“委员”高闱典试》《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有感寄惕轩师》《和惕轩师<瀛闱揭榜>韵》。刘孝推亦曾为典试委员。
孤星:唐崔曙作《奉试明堂火珠诗》云:“夜来双月满,后一星孤。”诗成传诵,因得名。次年卒,仅遗一女名星星。事见唐孟棨《本事诗·征咎》、《太平广记》《崔曙》引《明皇杂录》、《唐诗纪事》。后称人死后仅遗孤女者为曙后星孤。指刘的女儿刘兆昌(见作者原注)。此联上句是从其女入手,结合下分句的盐絮才,孤星一句应是以崔曙的女儿为喻。
盐絮:指妇女有文才。
继述:继,承受,继承。述。遵循。
异时:.以后;他时。
凤藻:美丽的文辞。
贡君玉堂:“元朝王冕《谢友惠温生笔》“为君贡之白玉堂,黼黻华衮天章”。贡: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君”指逝者,“玉堂”则以翰林院代指通过高等考试。
目迷五色:唐李程应试作《日五色赋》,主考未能辨识其才,遂落第。后经杨于陵推荐,始补擢登科。宋苏轼《送李方叔》:“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用以讽喻考官眼力不足,不识真才。作者为其考官,幸未目迷五色,指自己还是有慧眼识人才。
齿牙余论:谓口头随意褒美之辞。《南史·谢朓传》 :“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圭令草让表以示嗟吟良久,……谓曰:‘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贡君玉堂,幸未目迷五色,所惜齿牙余论,吹嘘无力上鹏霄:指成氏为刘参加高等考试时国文科目的评审老师之一,庆幸自己有慧眼识人才,只可惜自己对他的称赞言辞微末,无法使其更上一层楼。
张默君:见【寿联84.寿张考试委员默君】。
陈含光:见【寿联86.寿陈先生含光】。
沈刚伯:见【挽联166.挽沈院长刚伯】。
典:主持,主管
高笏之:见【挽联110.挽高教授笏之】。
襄试:考试用语。指襄助办理考试。明清科举乡、会试均设主考同考官同考官襄同阅卷。
闱:科举时代称试院:春闱。秋闱。
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
法帖: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旧五代史··玄素传》:“玄素好收书,而所收法帖,墨迹如新。”
获隽:科举考试得中。《元诗选》雅琥正卿集》《题周昉明皇中射鹿图》:“马前十论效驱策,君王已贺获隽功。”
翕然:一致称颂。
比岁:每年,连年。 《管子·枢言》:“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
总统严公:严家淦(1905-1993)字静波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人,曾任中华民国总统
笔札:指公文、书信。出自《汉书·楼护传》:“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昕夕:朝暮。 出自明唐肃丹崖集·日观赋》:“且臣闻日者众阳之宗,大君之象,出入以时,昕夕靡爽。”
掞张:铺张,浮夸。
鸿藻:雄伟的文章。
笺:
1.刘君孝推,一九五二年高闱典试时所得士也,寄示骈辞,喜题长句:
有士辉南选,高文动辈俦;披笺云锦绚,点笔露珠稠;剑许双龙合;(谓曾君霁虹)楼看五凤修,怜才如望岁,不负稻江秋。
2.贻霁虹参事参议
曾君霁虹,近撰寿严***(缺三字)骈文,为时传诵。刘君孝推则以手书诗稿,获中山文艺奖。两君皆高等文官考试及第,二十年来,承以师礼相加,独存古风,足砭时习,秋闱坐雨,载览嘉篇,不觉愧喜交集也。
碧海珠增曜,斯文未陆沉,九能归二妙,一字抵千金,翰藻规遗制,焦桐洽赏音,识途吾自愧,骥足喜骎骎。
3.上联全句隐用崔曙事。
挽戴国民代表天球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清议重弘枢,八十高年同渭水
精魂依故宇,二分明月扬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戴天球(1895——1975)原名璞玉号星一,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曾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学的法科,参加中华革命党。毕业后回国,参加南社,从事革命活动,还一度到广东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因陈炯明叛变,于1927年回到扬州律师。抗日战争期间,戴天球举家迁回真武,私立扬中的部分师生也随迁该地,并在他领导下,于真武庙西北二里处的太平庵复课。抗战胜利后,戴天球重返扬州律师,并恢复私立扬州中学,还任江都县商会会长。1946年后,戴天球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并当选为行宪国大代表。1948年台湾1975年,在台北逝世。
成氏有诗《赠戴“代表”星一》。
弘枢:疑同“鸿枢”,旧谓中央政权的显要之职。
八十高年同渭水:指姜子牙八十为相,姜子牙曾垂钓于渭水,此处切逝者寿数。
故宇:旧居。引申为故国;家乡。出自《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二分明月扬州:《忆扬州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扬州
笺:赠戴代表星一:
逵勃家风迥不群,绮年豪气直干云,东溟读律通三典,南社昌诗起一军,久翊明廷参至计,薄游寰宇纪多闻,何当净扫欃枪影, 重话扬州月二分。
挽罗考试委员佩秋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校士木栅,课士华冈,侨札偶相过,百步村邻通缟纻;
识君南泉,哭君东海,膺滂定谁是,卅年人事感沧桑。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白居易诗:“村邻何萧条,近者无百步”。
罗时实,字佩秋江西省南昌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1921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1925年留学英国1927年返国,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49年去台,在台历任考试院第二至四届委员、国防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学院三民主义学门主任、《中华日报》常驻监察人等。从政之余,以研学见长。治学广博,兼综文史哲经,长期研究孙中山思想和民生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常在党政军机关及各大学讲学。撰有《民生主义新论》《民生主义经济制度》《西洋经济发展史》《马克斯思想批判》《共产主义批判》《三民主义与当代政治趋向》等。
木栅:木栅位于台北市东南边,它在台湾日治时期属于文山郡深坑庄的内湖。
华冈:是台北的一地名,有华冈路。中国文化大学就在华冈。
百步村邻:白居易西原晚望》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侨札偶相过...通缟纻:指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季札季札,与子产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因以""比喻朋友之交。
识君南泉:疑二人或相识于重庆南泉南泉:成氏发表《南泉杂咏》10首,载于《国是》1944年第1卷第1期,《次和旅园先生南泉九日并尘问叟》载于《时代精神》1941年第4卷第4期。抗战军兴,成惕轩挈妇将雏入川,先后居重庆江北、北碚蔡家场李子坝。成氏之子成中1938年于重庆。成氏另有诗《次韵均室教授南泉九日》。
东海:通常东海是指台湾岛以北,此处应指台湾
膺滂:东汉李膺范滂的并称。两人均因党锢被害。后借用为遭受党祸的典实。罗因激烈反对中共和国民党左派,AB团组织及省党部于4月2日被左派和革命群众捣毁,他与程天放被捕捉。同年,省主席朱培德反共清党,他被释放,转入教育工作。
白居易诗:“村邻何萧条,近者无百步”:白居易西原晚望》,原文作“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笺:清代李岳高凤歧联:
苏子瞻平生愿学,劲草疾风,至竟未酬攀槛志;
杜少陵造次不忘君国,阳戈反目,弥留犹作渡河声。
代挽张委静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词韵第三部
卜式羊何足道哉,兴国毁家,蓝筚有功归信史;
缑山鹤渺然去矣,抚今怀旧,海天无际寄哀思。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静江(1877——1950)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于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在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在孙中山逝世后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推举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纽约。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晚年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信佛,故又名卧禅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纽约。
卜式河南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时匈奴作战,军费浩繁。屡次将私财捐献国家。《汉书》有传。此处赞扬张为革命提供了大量经费。
兴国毁家:同“毁家纾国”。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大义行为。
信史: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
缑山鹤:相传王子乔缑山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唐裴度《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佛缑山鹤。”
笺:民国唐晋棠赠左学谦联:
卜式输财汉牧子
弦高卫国郑商人。
挽姚国民代表味辛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矍铄年华,差同马新息
峥嵘诗笔,不让姚武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姚味辛(1889——1977)原名姚琮字味辛号味笋斋浙江瑞安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马科、陆军大学第四期。1891年6月5日清光绪十七年四月廿九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上京村,早年入江上村养正学堂,师从虞廷恺(近代第一批留日学生,爱国志士,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国初年曾任浙江财政司代理司长、众议院代理秘书长、参议院秘书长、财政部官产处总办等职。)。于1977年10月5日台北病逝。他与蒋介石五年同窗,曾是黄浦军校校长室主任,总教官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后在台湾又担任军事顾问等。他父亲的坟墓有蒋介石林森,戴笠,孙于右任居正,何应钦等国民党高级领导及将领的题词,更有章太炎所撰的墓志铭。
成氏有诗《和味辛先生》《乙未上巳碧潭鲁恂韬园味辛诸老》《味辛将军以“有忆”近作属和,次韵寄之》。
新息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因功封新息侯
姚武功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此处切姓。
笺:
1.味辛将军以有忆近作属和,次韵寄之:
历历分襟处,悠悠去国年,盟心双日月,过眼万云闲, 客路鲸波外,家书雁荡边,西楼归讯近,皓魄看重圆。
2.孙中山蔡锷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彭先生藓青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白眉贤子,善读父书,数崔琳往代英风,踵美无惭三戟并;
黄发耆儒,早称人瑞,剩放翁平生憾事,考终未见九州同。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彭公晟,字藓青湖北武昌人民国元年追随孙中山,后任大元帅府秘书民国二十二年任总统府参事,有二子彭明熙,彭明辉。
成氏有骈文《彭藓青先生八秩寿序》。
崔琳:[]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开元中中书舍人,累迁太子少保。工书,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制加皇子荣王以下官爵,尝与张九龄等十三人,各写告身以进,玄宗大悦。
踵美:谓继承前人的功业、美德
三戟崔琳与弟圭、瑶,俱立棨戟,世号“三戟崔家”。见《新唐书·崔琳传》。
黄发: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以黄发为寿高之象。也指老人。
人瑞:指年寿特高的人。
考终:即考终命,谓善终。
未见九州同: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笺:此联读来气息徐缓,虽少铿锵之力,却合哀思之旨。
钱先生西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平生赞汤武革命雄图,读律读书,直凭治术驯枭獍;
奕叶承吴越世家旧泽,教忠教孝,宜见英才起凤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苏东坡诗:“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知无术。”
钱西樵(?——1975)浙江诸暨人,半工半读毕业于浙江省立法政学堂,参加革命运动,为名律师,武术名家,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从田兆麟先生),曾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李景林先生。书法卓绝,文章浩瀚,任国民党浙江省清党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浙江特种刑庭庭长。著有《孙中山传》。1975年11月18日逝世。
汤武革命: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朝开国国君商汤的战争。《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读律:习读法律。钱西樵为名律师
治术:致治之术,使国家强盛的方法。
枭獍:旧说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比喻不孝与狠戾忘恩之人。
奕叶:犹言累世。
吴越世家: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有《吴越世家》,此处切姓。
教忠教孝:钱西樵教育儿女以“忠信笃敬”为原则。
笺:清代柳大年彭玉麟联:
渡江慷慨佐中兴,相期立德立功,太息先严身遽陨;
封奏褒荣能下逮,犹是教忠教孝,滋愧孤儿学未成。
军需学校张故校长孝仲百年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主校政廿五秋,持躬以正,治事以勤,接物以廉,一德永留彝训在;
历世途万千劫,遗泽不湮,盛业不隳,令名不朽,百龄宜致瓣香虔。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叙(1883——?)字孝仲湖北省枝江人,幼年家贫丧父,投笔从戎后东渡赴日,入士官学校,湖北武备学校和日本陆军经理学校毕业。历任校长、副会长、副主任、委员等职。1936年1月被授予军需总监1946年7月退役。陆军部总长黄克强及次长蒋作宾向大总统孙中山推荐张孝仲当军需学校校长1912年3月20日建立了军需学校,被孙中山亲自任命为校长,并提出“一家一业,一心一德”的校训。张孝仲在《军需学校成立三十二周年纪念训辞》(《西北经理通讯》,1944年第14期第3-11页)中言“军需学校是民国元年,国父在南京临时大总统任内创设的……我蒙陆军总长黄克强先生荐请任命为校长,自觉留日初回,毫无经验,再三请辞,黄先生和蒋雨岩次长不许,只好拿出勇气来干。”后多次请辞,终于于1936年4月获准,担任了军需学校校长25年时间,有“军需鼻祖”之称,后由蒋介石接任。
一九三一年湘鄂诸省大水,灾民无算,成氏登黄鹤楼而作《灾黎赋》,深为南京军需学校校长张孝仲所赏,邀为该校少校编译。成氏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简任秘书一职,张孝仲有引荐之功。成氏有诗《海人琴》有相关纪念文字,另有骈文《校园双桂记》(双桂为张叙忠亲手所植于军需学校)。
南京军需学校:前身是北洋陆军军需学校,孙中山为实现“军需独立”的理想,将当时民用物资与军需补给,全部由总统府统一调度。他深感人才稀少,制度缺乏,于是令参谋总长黄克强成立陆军军需学校。这是当时民国创建的第一所军事学府。陆军军需学校的校址在南京复成桥1912年3月24日,陆军军需学校在南京招收学生班第一期学员,一共183名,并举行开学典礼。后来,军需学校迁到北京,改名“北洋陆军军需学校”,1928年北伐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管,陆军军需学校又迁回南京
一德:同心同德。出自 《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军需学校校训“一家一业,一心一德”。
彝训:
(1).日常的训诫。出自《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
(2).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唐元稹《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追念本始,无忘尔先,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隳:毁坏;崩毁。
瓣香:犹言一瓣香。古以拈香一瓣,表示对他人的敬仰,称瓣香。出自 宋曹彦约《谭仁季以二诗见遗走笔次韵诗》:“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笺:海人琴:
枝江张孝仲忠)先生,自民国肇兴,即承国父孙公命,任军需学校长,历时二十五载有奇,校址迁建,由朔而南,位首都胪政牌楼街口,民国二十一年先生邀余赴京主编军需杂志,中更多难,迄于浮海。上距金陵奉手之日,忽将五十年, 耆老云亡。遗徽未沬,而瞿君子清! 方撰军需学校人物回忆,首列先生,次及俞樵峰,王秡生,张开琏,熊仲韬,墨林翰端木侠诸人,皆先生门弟子中之佼者,书成乞序于余。值臂痛未能具长稿,因书此归之,用志海人琴之感云。
枝江名并郑侯垂,善教弥增汗简辉,几辈给军曾挽粟,一生报国有传衣,木牛流马争新巧,风虎云龙各奋飞,我亦贞元旧朝士,愧无佳句表清徽。
杨沧白先生八旬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嘉陵衣带水,未接麈谭,谁知冥诞招魂,翻遣望京隔南斗;
列元佑党人碑,永彰鸿烈,即论清吟拔俗,也应名世继东坡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杨沧白(1881——1942)名庶堪号邠斋天隐阁四川巴县(今重庆巴南区)人。在袁世凯窃权时,杨沧白重庆组建“讨袁军”,失利后,于1913年底远走日本,旋觐见孙中山并为其器重而引为肱股。后全力协助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先后曾任四川省长、财政部长、大元帅府秘书长广东省长、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等要职。抗战爆发后,拒绝汪伪政权利诱,抛妻别子转归重庆参加抗战。终因不满蒋氏独裁而归隐。他在重庆办新学、创新刊,传播进步思想。杨学贯东西,其诗词、文章、书法、物鉴赏,均可自成一家。著有《天隐阁诗集》《邠斋文存》及英文著作《译雅》。杨逝世后举国哀悼,按国葬礼仪,张群等显要乘舟泊木洞后亲送其灵柩于重庆东泉安葬。1943年7月19日,国民政府在杨沧白事业发源之地重庆府中学堂旧址,建立了“杨沧白杨纪念堂”,并将其所在的炮台街,改名为“沧白路”,以纪念这位辛亥革命的功臣
嘉陵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衣带水: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麈谭:执麈尾而清谈。亦泛指闲居谈论。典出《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
翻遣望京隔南斗:杜甫《秋兴八首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此处反用,指南望故都。
元佑党人碑:元佑党籍碑,宋代摩崖石刻,现存二块,均在广西。一在今广西桂林市七星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北宋徽宗时蔡京专权,把元佑、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后徽宗下诏毁其碑。现存碑刻为南宋庆元四年(1198)梁律据家藏旧本重刻。碑距地丈余,额有蔡京手书“元佑党籍”四字。久经风雨侵蚀,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尚可辨认。另一块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宋嘉定四年(1211)沈炜重刻。
鸿烈:大功业。《汉书·扬雄传下》:“《典》《谟》之篇,《雅》《颂》之声,不温纯深润,则不足以扬鸿烈而章缉熙。”
名世: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解释为名显于世。
笺:王闿运集杜句赠谢龙伯联:
独共南山守中国;
每依北斗望京华。
台北粥会五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尤韵
秋潭碧浣尘千斛;客座香分粥一瓯。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粥会:“粥会”最早起源于清代,起初为文人聚集在一起,为穷人募捐施粥。85年前在上海,有文人雅士聚集成立了“中华粥会”,加入粥会者多为名士,如孙中山宋庆龄陈立夫,以及后来的梅兰芳等。国民党退到台湾后,“中华粥会”也被带到台湾
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