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重卦之人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
孔颖达曰:「重卦之人,凡有四说:王辅嗣以为伏牺,郑康成之徒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等以为文王
其言夏禹文王重卦者,按《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诸《益》与《噬嗑》』,以此论之,不攻自破。
其言神农重卦,亦未为得。
今以诸文验之,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凡言作者,创造之谓;
神农已后,便是述修,不可谓之作也。
则幽赞用,谓伏牺矣」。
又引《下系》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益』》。
即象《夬》卦而造书契,伏牺有书契,则有《夬》矣。
故今辅嗣以伏牺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为得其实」。
君卿谨按:扬雄作《解难》,其辞曰:「伏牺之作《易》也,绵络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然后发天地之藏,定万物之基。」又《法言》述文王之渊懿,曰:「重《易》六爻,不亦渊乎!」司马迁云:「伏牺至纯厚,作《易》八卦。」又云:「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班固亦云:「商周之际,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安国云:「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又《系辞》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此经据灼然矣。辅嗣独摈诸家之说,孔颖达从而解之,殊不达《系辞》之大义。妄引「盖取诸《益》」之说,惑之甚矣。夫《易》曰:「天地设位,《易》行乎其中矣。」则是两仪定位,虽未有《易》之书,而《易》之道已著矣。若文王之前,虽卦象未备列,而古先圣人顺天地之道与物之宜,以垂立教,而得乎《易》之道,与卦义相契合者,已多矣。岂须先观卦象而后有为乎?原《系辞》之意,盖谓若神农为耒耜,得《易》《益》卦之义,若黄帝为弧矢,得《易》《暌》卦之象也。如曰不然,且《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益》。」夫书契之作,始于伏牺,如颖达之见,则是未有书契之时,已先有此《夬》卦,后因观象而作为书契,何不思之甚也。又颖达既以文王为卦辞、周公为爻辞为然,如曰伏牺之时已重卦,则是但有六十四卦之名,卒无一言以明卦义,安所谓垂世立教哉?颖达又以《说卦》有作《易》重之文,谓非伏牺不得云作《易》。且伏牺画八卦,至于文王重之,而《易》道始成。故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商之末、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之事耶?」此其文王作《易》之明验,岂得谓非伏牺不得云作也。君卿以为伏牺画八卦,文王重而为六十四,复系之卦辞;周公文王之志,又系之爻辞;仲尼赞而为《彖》、《象》、《文言》,为得其实。两汉大儒扬雄司马迁孔安国班固,据《系辞》伏牺始作八卦之文,断然无疑矣。(《金氏文集》卷下。)/「重卦之人」以下原与上篇紧接。按此下文义与上文了不相属。细审其文,此「重卦之人」乃另一篇之题,与上篇《传易之家》正为姊妹之篇。盖《永乐大典》连抄,题与文混淆不清,四库馆臣辑出时又未能分辨,以致此误,今为析出。
清谈误 清 · 洪亮吉
 出处:拟两晋南北史乐府卷上
挥麈尾
乐与卫,饶名理。
清谈亹亹从天来,洛中已建单于台
按:王弼谢琨善清谈,乐广、卫阶善名理。○桓温江陵北伐,登平乘楼望中原,叹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邱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寿胡立法委员秋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操三寸管,作万夫雄,清谈每薄王何,邪说必祛杨墨;
称五日觞,介百龄寿,鸿案长谐德曜,凤毛更蔚超宗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胡秋原(1910——2004.05.24),原名胡业崇,又名曾佑,笔名未明、石明、冰禅,湖北省黄陂人(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大胡家湾村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曾任上海东亚书局编辑,同济大学教授,《文化批判》、《思索月刊》总编辑,福建民国日报》社长。生平著作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胡秋原与成氏同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兼为同乡同庚。胡秋原有《怀念成惕轩先生》《成惕轩先生的四大功德》二文。成氏曾为胡秋原之父作寿序,后改为行状,为胡秋原所作《古代中国文化与知识份子》作序,有“『余与秋原友尚多文,交存久敬。昔剪巴山之烛,今结圆峤之邻。稔其著述之宏,立言本于立德。窥其蕲响所在,存学兼以存人。』”之语,另有赠诗。成氏有诗《寄秋原顾问》,并有文《<秋原新著>序》《胡康民先生传》(胡康民为胡秋原之父)。
三寸管:指毛笔。
万夫雄:雄:雄于,在雄心方面超过。雄心胜过一万个人的心志。形容志向极大。·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清谈:即玄谈。指魏晋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竞谈玄理,成为一时风气。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王何:三国魏王弼何晏的并称。出自《晋书·范宁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
称...觞:举杯祝酒。
鸿案长谐德曜:解释为谓夫妻和好相敬。德曜汉梁鸿孟光的字。事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为贤妻的典范。
凤毛更蔚超宗:比喻人子孙有才似其父辈者。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王导)……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大奴,王劭。《南齐书·谢超宗传》:“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恐灵运复出。’”
笺:
1.寄秋原顾问:
少日声华动四邻,纵横才辩总无伦;谁云弱国难为使,要识中朝大有人;凤纸千行霏郢雪,鹏霄万里壮羲轮;重阴正赖绸缪计,合与瀛寰报好春。(秋原时方被命出席联合国大会)
2.上下两联均前后两节自对工稳和畅,四六句式竟有骈韵,学艺者或可试涉。
彭立法委员醇士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倚马文工,换鹅书好,少游曾预英流,更看耄齿谈玄,卫玠神清犹曩日;
镜鸾影并,庭凤雏添,怛化应无遗憾,只惜灵区堕劫,匡山头白负归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高安彭醇士先生,楚畹崇兰,天衢威凤,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昔郑虔有三绝之称,而先生宜膺四绝之誉,孰谓古今人不相及哉,音徽既渺,党类同嗟,援笔缀辞,不胜于邑
彭醇士(1896——1976)江西高安人字素庵号素翁,谱名康祺,易名粹中,因摹戴醇士而改取字醇士,并以此字行。早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商科。历任正志中学教习哈尔滨畜牧局局长南昌教育图书馆馆长、心远大学教授江西省政府参事南昌行营秘书立法委员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后仍任立法委员,兼任大专院校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工书,擅画,精词章,画由宋元入手。彭诗名动海外,曾获1964年马尼拉国际诗人大会之“桂冠诗人”奖,复于1971年获巴基斯坦自由大学赠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国人或有以此相贺者,先生辄笑而逊谢之。彭肺素弱,因善自珍摄,故年逾八秩而矍烁似常人。性旷达,谈锋尤健,人多爱重之。1977年,肺气肿疾大作,急救无术,终告殒逝,享寿八十有一岁。
彭醇士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彭醇士为首任副所长。成氏有诗《薄游台中晚过丰原饮于李氏愉园写奉次贡先生并柬试武味辛醇士定山絜生弃子佛观诸君子》《寿彭委员醇士六十》《翼如先生殉难二十三周年,展览遗墨,用醇士“委员”韵》。彭醇士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倚马:称人文思敏捷为倚马才
换鹅:晋王羲之换鹅故事。后来因以换鹅书为《黄庭经》法书的别名。
谈玄:谈论玄理。此处为称赞书法。
卫玠神清: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刘惔:“杜乂肤清,叔宝神清。”
镜鸾影并: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得鸾鸟,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夫人曰:‘闻鸟得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鸟睹影而鸣,一奋而绝。”(《北堂书钞》)后多以此事喻失偶。或夫妻分离。此处反其义而用之。
庭凤:梧庭凤,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这里指彭醇士。庭凤雏添指他有孙代
怛化:出自《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郭象注:"夫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要惊动他。后谓人死为"怛化"。
灵区:美善之区或奇美之地。灵区堕劫:联系后文,“灵区堕劫”应指大陆“沦陷”。
匡山头白负归期:杜甫《不见》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匡山江西省庐山。切彭醇士家乡。故此处一将彭比作李白,二指他未能还乡。
崇兰:丛兰,丛生的兰草。出自宋玉《楚辞·招魂》:“光风转,泛崇兰些。”
天衢:天路。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通显之地。 出自《汉书·下叙传》:“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后多指京师
郑虔有三绝之称:郑虔三绝唐郑虔诗、书、画皆精妙,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音徽:犹徽音。德音,善教。引申指音容,容范遗教。或指音信。
援笔:执笔。 出自《韩诗外传》:“楚史援笔而书之于策曰: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缀辞:1.撰写文章。2.赘辞,多余的文辞。
邑:古同“悒”,指愁闷不安。
笺:寿彭委员醇士六十:
扢雅扬风四十,早坛坫接光尘;应刘隔世多同调,于今有替人;碧茗供谈抛麈尾,苍松入画隐龙鳞;传家自宝延年术, 定是彭篯不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