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杨宫詹屠太宰论事劄子 明 · 沈周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
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
宫詹此札子,责善太宰公。
辞严气则直,读之声沨沨。
韩论及欧书,异代而合踪。
既可扶国是,抑竭朋友忠。
百年无此言,友道从而隆。
朝廷罚台给,株连班直空。
宰公乞摄旷,奏上何匆匆。
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
急彼故缓此,意外有牢笼。
人情鄙兹疏,诋讪纷詾詾。
台为风纪御,给本丝纶总。
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
官小系则大,责重望乃崇。
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
从则如水流,不从如水壅。
士气要在养,养则其气充。
折沮失謇谔,使之抱喑聋。
天王本圣明,宰公实股肱。
信之如蓍龟,可以定吉凶。
慷慨能行义,岂曰无优容。
难解者彭王,喜怒注宸衷。
程罪终见释,钺幸终弗庸。
公议皎如日,晓及三尺童。
岂宰顾不谅,而弗及童蒙。
朝廷行是罚,名以惩不供。
因摄以寓援,何不鉴触龙
乞浆得酒,求鱼庶离鸿。
言患不至此,何患听弗聪。
所惜在谏垣,两挫一岁中。
岁来其娓娓,履霜怆凌冻。
不可视朝廷,长有拒谏风。
凤鸟吝不鸣,若鸣致时雍
匪为群谏地,自树弼亮功。
其日举传奉,逮谏适相同。
奏名四十员,珂马耀长冲
胥靡共趋走,俛默不敢颙。
观者谓不祥,道议起如蜂。
其责将谁归,未可谢匪躬。
当悯时不平,亦可悲人穷。
不鸣岂瓦鸡,不应岂木钟
岂待七年发,救焚必征彸。
但恐缓不及,激切有缄封。
令人思三原,当此热心胸。
陈乞惟恐后,剀切期必从。
皎皎歌白驹,一往无留踪。
江湖渺吾忧,其言不可终。
附:次韵诗屠滽
予于弘治丙辰间承乏天曹夏四月十有三日科道官奉旨俱下锦衣卫狱予闻之召四司询科道得罪之由皆曰不知且言诸衙门所进民情封事既得旨例捧到科交收今既下狱无人收领各官既不得领出于外又不可留宿于内闻先朝亦尝有科道官下狱时请命中书等官摄其事予未暇答铨司具其事呈堂时日已至申乃急为转达遂得俞旨是夕台部封事方得人收纳次日予乡姻宫詹杨公致书于予大意言科道官下狱閤下即当抗疏请贷如何差官代其事予以不知科道官得罪之由难便请贷及台部封事无人领收事不可缓之故答之次日蚤予乡友掌科吕公下顾问予曰杨公昨有书与閤下否予曰有因诵彼此书中大意吕公曰杨公亦以此书送六科科中人皆疑之予笑而不答后与杨公往还如旧者经十馀稔未尝言及此事至今年秋予朝退还邸第忽有客以先生石田名守阯别号碧川今升南京吏部尚书致仕名献今任顺天府诗集与犬子径者予偶抽一册目之遂见五言古风一首题曰读杨宫詹屠太宰论事劄惊曰异哉读毕不觉大笑因次韵一章名曰解嘲云
宦游久京国,学通尤未通。见恶必远避,见善常加恭。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此劄实差谬,何谓声沨沨。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喜复出,万几任匆匆。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詾。今上初出閤,庶事元老总。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老夫荐两杨(一即碧川一乃今元老石斋先生),碧川川流壅。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天官入统五日保庸安有功也)。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已功。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荓蜂。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云衢漫委蛇,何必好征彸。马周三十贵,屡受汉室封。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右此和篇盖都宪屠老先生之所示喻者冲和沛博之文裕达含宏之度弗愠不知弗迁所怒蔼然使人知长者之德如此也林野迂腐老昩时宜初目杨宫詹之劄子将谓其笃于友谊相资成善能警薄返漓于今之世又谬恃三百篇之旨有惩有劝形于里巷而无责于是莽无顾忌循其辞而贯穿以韵然其间凿枘龃龉而有得彼失此之讥愚何容度嗟夫侮嫂氏之毁挝妇翁之诬古犹不免都宪固自谅之矣但潞公之所分谤梁公之所为容焉者不能无愧耳敬跋简后庸识其迹之始末云
高秋雁影(阁试) 明末 · 倪元璐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倪文贞诗集卷下
漾漾浮浮淡不过,天光照出字无讹。
可容远水芦花见,是得孤山云意多。
华岭逢龙俱花叶,墨池曳隼有烟波。
想当不为更嬴下,高到冥冥人奈何。
按:公成天启壬戌进士座师为朱文恪公国祚忠节录谓公选庶常与孔公贞运陈公子壮文公震孟姚公希孟姜公曰广蒋公德璟顾公锡畴陈公仁锡称同志十友并负公辅重望静志居诗话云词臣无言责居无咎无誉之地需次待迁而已迨公与石斋先生入翰苑俱自任天下之重崇正去邪尽忠补过惜未竟其用为世惋惜焉
华吉甫明经己丑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鱼檄才传身已危,英魂烈骨任披离!
「华夷」两字书生辨,节义千秋史氏知。
逝去玉楼堪作赋,投来铁匣尚留诗。
更闻锻鍊神偏壮,慷慨如歌「易水」辞。
注:人物考略
华吉甫名夏一字过宜号默农。世为浙江定海人(即今镇海),后迁鄞。以恩贡入太学,尝与王石雁同受业于倪公元璐黄公道周,又并参刘公蕺山讲席。乙酉,与钱忠介起义;盖时所称六狂生之一也。鲁王兵部司务,晋职方,皆不受;请以布衣从军。江上师溃,恸哭归。戊子复谋翻城之举,事泄被执。当事诘同谋者,慷慨独承之。在狱中,鼓琴赋诗如平日。绝命时,有白光一缕冲天而去。鲁王舟山,赠简讨。门人私谥曰「毅烈」(「海东逸史」、「南疆绎史」及「鄞县志」均有传)。所著「存过宜言」八卷(寿镛补)。
重修六贤祠成展祭作 清 · 王吉武
乾坤有倾折,凭谁奠苍黄?
成仁取义间,得争日月光。
末世务苟话,横流决堤防。
不有数君子,何以扶颓纲?
明季丁否运,妇寺纷蜩螗。
群贤共愤争,杌隉正气扬。
暨暨有黄公,请剑击貂珰
糜烂北寺狱,冤血流圜墙。
逮乎思陵末,大盗剧披猖。
京城竟瓦解,宫阙屯豺狼。
倪周并词臣,就义何慨慷!
赋诗整冠带,引脰遂绝吭。
共志有中丞,仰药裂肺肠。
云车驾风马,同日从君王。
维时刘与祁,解组各归乡。
号咷义旗举,自矢百炼钢
未几沉荒晏,南都复沦亡。
两公竟致命,先后归帝旁。
一甘绝勺饮,僵饿追首阳
一起赴清波,怀石同沉湘。
区区于越地,山川灵气翔。
凛凛得数公,劲草卓秋霜。
平生所树立,理学兼文章。
末路更完节,浩然还旻苍。
圣朝重褒忠,祝典载辉煌。
守土风教责,表扬分所当。
立庙傍黉宫,六贤共烝尝。
昨秋大风雨,摧我西庑雘。
周垣半倾圮,不能庇堂皇。
率先亟修筑,勿使沙栎荒。
榱桷新丹雘,木门饰仓琅。
登堂荐藻,肃然对冠裳。
即事有枨触,沾襟涕浪浪。
畴无君亲恩,俯仰默感伤(表忠烈诗贵峻整,不尚奇倔,叙述六贤,详略分合,各见笔法,韵语中合传体。)
自注:黄忠端公讳尊素倪文贞公讳元璐施忠介公讳邦曜周文忠公凤翔刘忠正公讳宗周祁忠敏公讳彪佳,皆越人,明季殉难。
漳浦黄忠烈公夫人蔡氏写生画卷诗十首 其十 清 · 全祖望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杪秋江行集
三皇之世,四时皆春。
手握皇极,以运元神。
挽季以来,漓而不淳。
玉树凋伤,满目荆榛。
汲汲石翁,弥缝使淳。
元会运世,洞玑所甄。
阿谁连枝,阳九不焚。
两族并芳,曰惟夫人。
按:红白长春题曰两族并芳四时皆春(诗十章章八句韵其中或不尽为画发但就夫人之意参会石斋先生之生平而申之以论其世可也乾隆癸亥重九后七日
沈周溪山草阁六帧即用其韵 其六 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二
石田老笔以韵胜,久矣弆藏石渠里。
拈吟六帧重详观,全图恐复不止此。
按:石田此册几六帧帧系以诗并自书名而不纪岁月诗中曰大将将军上将盖为武职之好文翰接名流者所作疑当时全册本不止此或散佚不完或经市贾析而为二以求多售故无末帧署款未可知也至其所谓将军者未知为谁因考石田石斋诗其称将军凡四一为谢将军题橒弟画一为王将军楼船歌一为鹘打雉赠陶将军一为赠海上刘将军惟于谢则自诩水墨缘王则称其左图右史其言将军盖不出乎王谢之间顾其名字无可考既和其韵题册并识以晰疑
东宁百咏 其五十三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佳韵
誓扫狼烽愿已乖,冷灰碧血槁残骸。
一门理学兼忠荩,妇孺家家祀石斋。
作者注:「黄骧陛,字陟甫大学士道周公之从子也。天启四年(1624)举于乡,教授里中,及门多成材。北都陷,与里人林兰友合纠义旅,矢志图恢复。及福建破,浮海入台。久之,卒。」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