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林处士幽居 元末明初 · 郑昂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二十四
山篱短短径斜斜,屋子三间竹半遮。
岁馑无僧供菜把,天寒有鹤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谢家。
共约春晴草芽动,杖藜携酒踏晴沙。
田按:处抑「天寒有鹤守梅花」句,项易庵写为图。国朝入内府,编入《石渠宝笈》。乾隆中,彭文勤掌翰林院,以此句课庶吉士,因倩画工重摹此图。翰苑诸公多有七言长律题于画隙,一时辗转传写。阮文达则倩李祥凤为图,沈文恪则倩宋葆淳为图,馀皆得寓目焉。
命彭元瑞曹文埴捡四库全书古来见元孙者有几据奏自唐迄明凡六人诗以志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
五世元孙膝上珍(子为膝下至若元孙反当抱之膝上矣),捡兹有几命儒臣。
奏来详悉翻四库,特出祯祥得六人(四库全书载唐钱朗宋张焘元吴宗元明罗恢归璿文徵明六人皆以耆寿得见元孙)。
恰彼古稀帝同数(庚子年届古稀因查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然皆未亲见元孙也),赢其家庆我饶臻。
如斯天贶叨骈叠,忍不敕几心爱民。
按:昨因庆得五世元孙命彭元瑞曹文埴捡阅四库全书自古以耆寿得见元孙者凡几人兹据奏三代以上不可考秦汉以后隋以前未有其人惟山堂肆考载唐钱朗南昌人仕唐官光禄大夫元孙数人皆以明经为县宰年一百七十馀岁又周必大平园续藁载宋张焘饶州人孝宗时参知政事年七十五见元孙一人又宋濂潜溪集载元吴宗元绍兴人不仕年八十八及见元孙举觞为寿抱置膝上望者谓神仙中人又明文衡载明罗恢吉安人永乐时官国子监博士年八十二见元孙一人又明归璿昆山人即归有光之高祖见有光集璿有高元嘉庆堂顾九和为之记又明文徵明甫田集载戊午元旦诗有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元之句考徵明年九十有元孙二人等语臣庶以耆寿得元孙者仅止六人帝王中臻斯盛者尤未之前闻予叨膺天贶嘉庆骈蕃若此惟有益深乾惕敕几爱民以冀仰荅昊苍纯佑耳
题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是卷旧署为宋徽宗书李嵩画合卷今證其伪改署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并题以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七
画出宋人笔法诚,底须假借李嵩名(是卷帧首有笃恭二大字中段画人物宫阙及出师破敌诸景而未署名卷末有元余阙跋云经历赵君康自述其先世清献公有第在衢因兄弟庐墓县令旌表其门称为世孝后于徽宗政和五年泸南招讨遹以破敌功召对问其家世赐以御书笃恭二字因倩李嵩补绘为图装卷属阙为之跋云云今阅画笔古雅浑厚非宋人不能而笃恭二字迥不类徽宗瘦金笔法疑出赝作因命文臣考订乃知此图系赵遹破晏州夷人卜漏故事与宋史本传所载俱相吻合益信出宋人手笔矣惟云李嵩所画则大不然更令详按诸书缕析跋證卷尾以求一是)。
瘦金那冠明仁殿(笃恭二字非徽宗瘦金书更有可證者所书纸幅系元代所制明仁殿龙笺中有金字印记见陶宗仪辍耕录王士点禁扁二书元纸安得宋书其伪不待辨而自明矣),飞火似宗即墨城(按宋史赵遹传云遹欲袭取卜漏以土丁习险而山多生猱乃遣丁伐去蒙密缘石挽藤而上捕得猱数十头束麻作炬灌以膏蜡缚猱背夜遣丁负绳梯挈猱而上及贼栅然炬猱热狂跳贼庐舍皆茅竹猱窜其上火辄发猱益惊火益炽麾军蹑云梯攻其前贼赴火堕崖死者不可计俘斩数千人卜漏突围走追获之晏州平盖袭用田单火牛之策而不知大有乖谬者向作书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事谓范晔称莽军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以助威此语失之不经观于田单火牛益足證虎豹之乌有盖牛为六畜之一束兵于角束韦于尾燃之必向前奔而敌骇此事之所有也虎豹野兽也柙而畜之或可岂能听人之束首尾乎一出柙必乱奔横跳或且噬启柙之人已之军先自乱其尚能威慑前敌乎火猱之事何异虎豹知其必出诞论矣)。
自是平夷嘉智勇,故当守节表坚贞(赵遹传内又称卜漏反时知砦高公老遁其妻宗女也为夷所虏不辱而死及晏州平诏赠节义族姬以旌之是以图中首段即画一大第门有绰楔上题旌表节孝仁慈六字而赵康遂以此为附会张本耳总之此卷全系赵康欲表扬先代为此虚诬但自元至今已阅五百馀年即赝鼎亦属古物况画幅为宋人之笔尤不易得而昔人戡乱之功守身之节亦善善欲长者所当嘉尚是以登之石渠非仅誇鉴赏之精审而已)。
欲长善善弆宝笈,正论非誇赏鉴精。
按:右绘宋赵遹平晏州夷卜漏事帧首有笃恭二大字末有元余阙明沐昕吴讷三跋皆以为宋徽宗书李嵩画上宣示(臣)等谓画笔浑厚气韵古雅非宋人不能到但笃恭字决非瘦金体而诸跋亦有可疑命考證史传进呈指示既御制七言律题其端详加辨證复令臣等缕析条系缀跋于后谨按图虽通景而分写事实各具段落證以宋史遹本传无不吻合第一段绘高公老妻赵氏旌节事第二段绘遹功成入对除兵部尚书事事在后而图居前所以重朝命荣君宠也第三段灌莽槎蘖或植或仆万夫邪许之状则传所云泸帅贾宗谅以敛竹木扰夷部夷人咸怨也第四段立麾列骑鼓行前进迓师者踵至则传所云晏州夷卜漏反诏罢宗谅以遹为泸南招讨使攻克村囤诸落也第五段峭壁万仞林箐蒙密登者居顶相接则遹破卜漏于轮缚大囤事也第六段兜鍪露坐弓矢林立俘者系组泥首于前则遹追禽卜漏于轮多囤事也盖彼时人亲见故详尽若此而旧以为李嵩画按图绘宝鉴嵩为南宋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计徽宗政和五年下距理宗宝庆元年凡百有九年安有为之补图之理又赵抃衢州人其子㞦见本传孙景云侄嶙见本集今墓犹在衢而遹开封人里居不同其时代亦不至祖孙之远盖赵康乃遹后裔自托清献以为遥遥华胄因家有先世旧图遂以当时内殿名笺伪作徽宗书以芗其事而不知即明仁殿三字适自呈其伪作也余阙跋字体与它刻相类阙仕元通显宁不知其时殿名所以作此语者阙忠义人于它人假御书混祖系不忍加以驳正而末云经历君康自述其颠末如此以示微词至沐昕为明成祖婿吴讷宣德时人相去既远讹以传讹更不深考耳我皇上于一展卷之际斥伪致疑不差铢黍固由圣鉴精确实本典学崇深而诗中引田单之火牛辟昆阳之虎豹盖牛为畜兽或可 致用若猱则与虎豹同一野性诗云升木尚须教而后能岂有捕得生猱即堪驯扰之事旁通曲證所以破范蔚宗之谬而明托克托之袭诚足息躗言而阐至理若夫嘉赵遹之劳表赵氏之节即一零缣断楮中而见其大斯所以为人伦之至立言之宗也欤(臣)和珅(臣)彭元瑞(臣)董诰拜手稽首恭跋
竹朋得彭文勤公消寒诗画合卷皆乾隆嘉庆间诸老得意作也矮纸古香深可宝重余既摹副本并缀三绝句于后以志钦企 其三 清 · 祁寯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䜱䜪亭后集卷十五
一编三绝画书诗,小景尤工是大痴。
试把晚菘园并看,十年前忆出山时(余藏壹斋师癸酉岁早梅晚菘小幅,此则十年前初被荐入直懋勤殿时作也。)。
按:内府绵纸本,高五寸五分,长三丈八尺,董文恭题「消寒积玉」四字。书旧诗者,彭文勤、刘文清、朱文正,又戴文端书丁亥消寒江右诸老辈和文勤诗并文端和作,赵谦士(秉冲)书其先人诗,黄勤敏师旧作并和文勤《冬庖八咏》,李云松(尧栋)、蔡生甫(之定)、陈雪香师、周石芳(系英)、陈伯恭(崇本)、余秋室(集)、钱裴山(楷)、陈荔峰(嵩庆)、曹山甫(德华)、法梧门(法式善)、周载轩(厚辕)诸先生和诗并旧作。画者恽廷楫梅花、勤敏师唐花四种。又消寒七事,张船山(问陶)松竹,秋室日长添线,裴山雪景,马秋岳(履泰)雪意并跋附一绝句。文勤复间录小诗于诸作前后。时嘉庆岁在壬戌、癸亥之间,老辈风流胜事,令人远想慨然。今藏山左李竹朋太守家。(并记。)
又(寿金监察委员幼辀)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一时硕果重乌台,霜简绳奸,绣衣肃吏;
千丈长松挺黄岳,鸿钧转岁,鹤算添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霜简:古代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北齐书·孙腾高隆之等传论》:“赖世宗入辅,责以骄纵,厚遇崔暹,奋其霜简,不然则君子属厌;岂易间焉。”
绳:约束;制裁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绣衣:汉武帝时,民间起事者众,御史中丞督捕犹不能止,因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号直指使者。直指,谓处事无所阿私。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有直指使者暴胜之,九八元后传有绣衣御史王贺。参阅《史记·酷吏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绣衣,表示受君主尊宠。此处切其监察委员身份。
肃吏:整肃吏治。
鸿钧:指天或大自然。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历,气机初转于鸿钧。”
鹤算:古人以鹤为长寿之鸟。后因以鹤算、鹤寿为祝人长寿之词。 出自宋韦骧《醉蓬莱词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笺:清代彭元瑞乾隆八十万寿经坛联: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绳:约束;制裁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绣衣:汉武帝时,民间起事者众,御史中丞督捕犹不能止,因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号直指使者。直指,谓处事无所阿私。绣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称绣衣御史。《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有直指使者暴胜之,九八元后传有绣衣御史王贺。参阅《史记·酷吏传》、《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绣衣,表示受君主尊宠。此处切其监察委员身份。
肃吏:整肃吏治。
鸿钧:指天或大自然。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历,气机初转于鸿钧。”
鹤算:古人以鹤为长寿之鸟。后因以鹤算、鹤寿为祝人长寿之词。 出自宋韦骧《醉蓬莱词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笺:清代彭元瑞乾隆八十万寿经坛联: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