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奉饯季方先生 明 · 岳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六
滦江江上水悠悠,送客江边莫上楼。
五岭瘴高烟蔽日,两孤云湿雨鸣秋。
丰城剑气1东南起,合浦2光昼夜浮。
祭罢鳄鱼3归去晚,刺桐花外月如钩。
注: (1)丰城剑气:传说吴灭晋兴之际,天空斗牛两宿之间常有紫气。豫章江西)人雷焕说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点在豫章郡丰城尚书张华乃任雷焕丰城,雷上任后在丰城狱中掘得宝剑两口:一名龙泉一名太阿斗。自此,斗牛之气遂消失。 (2)合浦合浦(今广西)自古以产珠出名,并有合浦还珠故事。《后汉书·孟尝传》:(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宝珠,与交趾越南)比邻,常通商贩。先世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求采,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贷,贫者死于途。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愈岁,去珠复还。 (3)祭罢鳄鱼:唐代文豪韩愈潮州后有《祭鳄鱼》以为民除害。
黄鹤楼八首 其八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板舆南下信飞蓬①,经过荒城尽楚宫②。
巫峡深藏暮雨③,章华台古自悲风④。
武安三千侠⑤,司马文余七泽雄⑥。
我亦周南作赋者⑦,抽毫指顾不胜恫⑧。
【校注】 (1)板舆:《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傅枢足疾,板舆上殿。”亦作版舆,古时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信:诚然。飞蓬:飘荡无定的蓬草,喻诗人南行无定。 (2)楚宫:楚国宫殿。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3)巫峡句:本宋玉高唐》:“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章华台:《左传》昭公七年:“楚子(灵王)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预注云:“台在今华容城内。”今湖北潜江市西南。悲风:曹植《杂诗》六首之一:“高台多悲风。” (5)武安:即汉武安侯田鼢田鼢(?—前 131)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武帝初,封武安侯。《史记》本传谓其“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张华《游侠篇》:“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食客三千余,门下称豪英。” (6)司马:司马相如汉武帝时因献赋被任命为郎。著有《子虚》《上林》《大人》诸赋,铺张扬厉,文字华美。七泽:《子虚赋》云:“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见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此指楚地。 (7)周南:《诗·国风》有周南篇,朱熹《诗集传》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作赋者:谓己奉使,亦有观风、采风之责。 (8)抽毫:犹抽笔。指顾:手指目视,犹顾盼。恫:惶恐。 此诗缅怀故楚遗迹。前半首感慨昔日楚宫,今已一片荒芜,巫峡暮雨、章华古台,引起怀古之思;后半首以武安好士,相如献赋的千古佳话喻楚地人文之盛,己虽司采风之职,然搦笔之间,恫惧不已,以应首篇奉旨使楚题旨。
朱民部泛舟望鹤楼 明 · 萧良有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风鸣落木楚江秋,江上逢君兴转幽②。
往事结绶③,今来同舟④。
崔生得句惊黄鹤,野老忘机白鸥⑤。
最是匣开双剑迥⑥,楼边紫气接天浮⑦。
【校注】 (1)民部:即户部朱民部,其人不详。 (2)幽:谓兴致之深浓。 (3):《汉书·萧望之传》附“萧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此暗指作者与朱民部。结绶:系结绶带。喻仕宦。《文选·颜延年〈秋胡〉》:“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李善注:“巾,处士所服;绶,仕者所佩。今欲官于陈,故脱巾而结绶也。” (4)李郭:《后汉书·郭泰传》:“字林宗,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大奇之,遂相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 “李郭或周舟时方驾。”,谓潘岳夏侯湛。 (5)忘机:谓忘却机心。此句本《列子·黄帝》海上之人与鸥鸟游的故事。 (6)双剑:古代传说春秋时吴王阖闾干将在匠门铸剑,铁汁不下,其妻莫邪自投炉中,铁汁乃出。遂成两剑,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邪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雌剑思念雄剑,常于匣中悲鸣。参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鲍照《赠故人马子乔》之六:“双剑离别,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7)紫气:《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妙达纬象,以为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即补丰城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送一剑与,一剑自佩。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诛,失剑所在。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于是失剑。” 此诗为与友人泛舟眺望黄鹤楼之作。首联言作者与朱民部楚江偶遇,游兴更浓;颔联以汉之萧育朱博郭泰李膺事喻己与朱民部相得甚欢;颈联写泛舟江上所感,充满闲适之趣;尾联以宝物必当合,写楼之灵异,亦暗寓与朱相遇之幸。
黄鹤楼赋① 明 · 任家相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维黄鹄之迤逦兮,蟠鄂渚而饮江②。
郁兹之杰构兮,表荆之名邦③。
奠崇墉以为基兮,跨层榭以为房④;
造太紫以为宇兮,架虹蜺以为梁⑤。
栾栌矗叠,甍牖奕张,藻井旖旎,罘罳高骧⑥。
控压三楚,延眺八荒⑦。
缅文伟之蜕化,伟荀瑰之仙寮⑧。
咸鹤轩以蜚举,胥游憩而逍遥⑨。
胡沽客之谲诳,市辛酿而招邀⑩。
繄岩叟兮铁笛,弄明月兮落梅⑾。
火枣传而实繁,金桃迸而石开⑿。
洵仙真之灵迹,历千古之劫灰⒀。
其上则名石镜阁号奇章⒁。
仙祠攸跻,遗像相羊⒂。
台余涌月之字,岩镌静春之藏⒃。
树参差而峍兀,石隐嶙以磅磄⒄。
烟霞出入于窔奥,禽鹿驯扰于朝阳⒅。
其下则头陀故寺,简栖妙碣⒆。
龟趺漫漶而既湮,鸿藻联翩而犹揭⒇。
漭岷峡之巨浸,导洞庭之洪波21。
吞云梦之八九,束汉沔之陂陀22。
滮滮磕磕,澶澶𣸏𣸏23。
粘天浴日,孕蛟蕃鼍24。
挂高帆兮摇曳,棹大艑兮峨𡶅25。
佩感交甫之遘,璧归穆满之遗26。
眷蘅皋而揽缬,睇鲛馆(下缺十四行,凡二百二十四字)27仪之叹音。
孙吴夏口之筑,景宗曲水之城28。
怅霸图之安在,恍陵谷之互更29。
至若证响循声,获羽衣之黄鸟30;
睎光望气,剖鱼腹之青铜31。
屡骇闻而佹见,志齐谐而难穷32。
盖岳阳僻处于巴丘,制不殊乎伧父33;
仲宣缥缈于荆南,迹犹同乎寓公34。
孰若兹之敞烺宏丽,名都称雄35,依林峦而非寂,邻嚣尘而不讧也36。
且其经营丹艧兮,人巧备极37。
帡幪护呵兮,神工是职38。
在世皇之末造兮,阳九偶值39。
豫章之良材兮,天吴漼㳁40。
班倕兮运斤,离朱兮削墨41。
拓故宇之栋隆,藉废宫以雕饬42。
遂不日而奄成,掩灵光之赫赩43。
占氛察祲,玄览独舒于南戒44;
时纪事,人文永夸于绝代45。
匪土木之视侈,同守邦之重器46。
晴云烟景,崔颢岂尽其品题47;
粉壁新图,李白何由而捶碎48。
聊含毫而缀彩,摭寓目之梗概49。
【校注】 (1)《黄鹤楼集》题下原注:“万历甲午文宗试诸广文拟作。”万历甲午,为万历二十二年(1594)。俞文宗,未详。明代提学文宗李日华《官制备考》: “提学,称大文宗,大宗师。”也泛指试官明时两京俱置提学,以御史充之,又以按察使副使佥事为各省之提督学道巡察学政。广文,明代称儒学教官为广文。作者时任婺源教谕。 (2)黄鹄:指黄鹄山。迤 :曲折连绵。江淹《哀千里赋》:“崭岩生岸,迤 成迹。” (3)郁:盛。表:卓立,特出。 (4)奠:定。崇墉:《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张铣注:“崇,高;墉,墙也。”层榭:《楚辞·招魂》: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洪兴祖补注:“《说文》曰:台,观四方而高者。榭,台有屋也。” (5)太紫:太微星与紫微星之宫。《文选·班固〈西都赋〉》:“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刘良注:“谓学太微、紫微星宫,以为规矩。”宇:屋檐。 (6)栾栌:柱首承托栋梁之木,曲木为栾,直木为栌。《文选·左思〈魏都赋〉》:“栾栌叠施。”李善注:“然栾栌一也,有曲直之殊耳。”甍牖:屋脊和窗。奕张:高张,盛张。《尔雅·释诂》:“奕,大也。”《广雅·释训》:“奕奕,盛也。”藻井:《文选·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薛综注:“藻井,当栋中交木方为之,如井干也。”即绘有文彩状如井干形的天花板。罘罳:交疏透孔的窗棂。程大昌《雍录》:“罘罳者,镂木为之,其中疏通,可以透明,或为方空,或为连锁,其状扶疏,故曰罘罳。”高骧:犹高举。《文选·左思〈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栋桴而高骧。” (7)控压:控制。白居易《论孙璹张奉国状》:“控压陇蜀”。延眺:远望。《新唐书·韦弘机传》:“天子乃登洛北绝岸,延眺良久,叹其美。”八荒:八方极远之地。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8)缅:追想,远怀。文伟:即费祎。蜕化:谓蜕去凡骨,羽化登仙。孟郊终南山下作》:“因思蜕骨人,化作飞仙。”荀瑰:瑰,一作“环”,字叔玮,一作叔伟,又作叔,传其游黄鹤楼遇仙,随仙驾鹤而去。仙寮:犹仙屋,仙居。 (9)咸:皆,都。轩:车驾。“鹤轩”,犹言驾鹤。蜚举:即飞举。蜚,通“飞”。胥:皆,都。 (10)沽客:原作“估客”,误,径改。沽客,沽酒之客。《论语·乡党》: “沽酒、市脯,不食。”陆德明释文:“沽,买也。”谲诳:怪诞不经。市:买。辛酿:谓辛氏之酒。此二句指辛氏沽酒,道士造饮的传说。 (11)繄:助词,表语气。岩叟:指吕洞宾为其名。落梅:即笛中曲《落梅花》。 (12)火枣:仙枣,指黄鹤楼仙枣亭的传说。金桃句:相传吕仙尝鬻黄鹄山下石壁旁,食之甚甘,可治腹疾,而人多为妻子购之,鲜遗其父母者,吕仙怒而举掷之,痕留石上。《武昌府志·古迹》:“仙桃迹在黄鹄矶上,有三桃迹。” (13)洵:亦作“恂”,诚然,的确。仙真:仙人,真人,谓得道成仙之人。劫灰:《三辅黄图》卷四:“(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曰: ‘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佛教本指世界毁灭时劫火的馀灰,后遂指乱世之馀。李贺秦王饮酒》:“劫灰飞尽古今平。” 此谓黄鹤楼古迹历千载沧桑而至今尚存。 (14)奇章:奇章阁,与石镜亭相邻,在黄鹄山顶,黄鹤楼后。相传为唐牛僧孺宴饮之处。牛于敬宗朝,进封奇章郡公,随即出为武昌节度使镇江夏五年。 (15)攸跻:攸,居所 ; 跻,升,登。《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朱熹集传:“跻,升也。…… 盖其堂之美如此,而君子之所升以听事也。”相羊:即徜徉,漫游、徘徊之意。《楚辞·离骚》:“聊逍遥以相羊。”王逸注:“逍遥,相羊,皆游也。”也作“相佯”。《后汉书·张衡传》引《思玄赋》:“会帝轩之未归兮,怅相佯而延伫。” 李贤注:“相佯,犹徘回也。” (16)涌月:台名。在黄鹤楼旁,奇章亭附近。明时仅存一石,杂草莽间,上刻“涌月台”三字,书法遒美,几至剥蚀。台名“涌月”,取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意。静春:疑为阁名,旧志未载。 (17)峍兀:高耸突出之貌,亦作“硉兀”。兀,原作“杌”,径改。隐嶙:原作“隐磷”,径改。高峻貌。《文选·潘岳〈西征赋〉》:“裁坡岮以隐嶙。” 李善注:“隐嶙,绝起貌。”磅磄:同“磅唐”。广大之貌。《文选·马融〈长笛赋〉》:“骈田磅唐。”李善注:“磅唐,广大盘礴也。” (18)窔奥:原作“窔 ”,误,径改。幽深之处。《淮南子·道应》:“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阴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 驯扰:顺服。《文选·祢衡鹦鹉赋〉》:“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 李善注:“驯,顺也。《汉书音义》应劭曰:‘扰,驯也。’”朝阳:《诗·大雅·卷阿》:“梧桐矣,于彼朝阳。”朱熹集传:“山之东曰朝阳。” (19)简栖王巾之字。王巾(?—505)字简栖南朝梁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仕齐官至郢州从事、征南记室。曾作《头陀寺碑》,文词巧丽,为世所重。妙碣即指此碑。 (20)龟趺:刻作龟形的碑座。漫漶:模糊不可辨别。苏轼《风翔八观·东湖》:“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湮:埋没。鸿藻:雄伟的文辞。《文选·班固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联翩:形容连续不断。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鸟缨缴而坠曾云之。” 揭:显。 (21)漭:《文选·宋玉高唐〉》:“涉漭漭,驰苹苹。”李善注:“漭漭:水广远貌。”岷峡:岷江之峡。郑震郢州南楼》:“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巨浸:大水。《庄子·逍遥游》:“大浸稽天而不溺。” (22)汉沔:指汉水。汉水上游亦称沔水。《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孔安国传:“汉上曰沔。”陂陀:倾斜而下,也作“陂陀”“陂陁”。 (23)滮滮: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滮滮涆涆。” 刘良注:“皆水流貌。”磕磕:水声。《文选·左思吴都赋〉》:“濞焉汹汹,隐焉磕磕。”李善注:“皆水声也。”澶澶:水漫流貌。《集韵·韵》:“澶,漫也,纵也。” :沾湿,湿润。同“𣸏”。《说文·水部》:“𣸏,渐湿也。” (24)蕃:生息,繁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不蕃。” 鼍:一名鼍龙,俗称猪婆龙,或称扬子鳄。 (25)棹:划水行船曰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原误作“掉”,径改。艑:一种大船。《一切经音义》卷一:“吴船曰艑,晋船曰舶,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是也。”峨𡶅: 原作“岢”,误,径改。《字汇·山部》:“ 峨,山貌。”此为高耸之意。 (26)遘:遇。《文选·曹植〈洛神赋〉》:“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李善注引《神仙传》:“切仙一出游于江滨,逢郑交甫交甫不知何人也,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穆满周穆王名满昭王之子。《艺文类聚·宝玉部下》:“《穆天子传》曰: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璧以见之。”又,梁吴筠《檄江神责周穆王璧》曰:“昔穆王南巡,自徂闽,遗我文璧。”遗,给予,赠予。 (27)蘅皋:长香草之泽。《文选·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李善注:“蘅,杜蘅也 ; 皋,泽也。”揽缬:当作“揽撷”,犹挹取。鲛馆:鲛人所居之馆。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郭璞《江赋》:“渊客筑室于岩底,鲛人构馆于悬流。” (28)孙吴夏口:见白居易《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诗下注。景宗句:《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云:“曹公城,在(江夏)县东北二里。梁武帝起义,遣将曹景宗所筑。”“景宗曲水之城”,即指曹公城。曹景宗字子野梁武帝时郢州刺史。《梁书》《南史》均有传。又《太平寰宇记》:“梁邵陵王纶为(武昌太守,雅好宾客,乐诗酒,尝慕右军兰亭流觞曲水之兴,故效之(指修曲水池)。”此不称“曹公城”,而称“曲水之城”,盖将曹景宗萧纶事混为一谈。 (29)恍:忽然。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恍尔而醒。”陵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以喻世事之变化。《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殆哉之危,莫过于今。” (30)证:征,验。“证响循声”,谓顺其声响而求之。羽衣:指仙道之人。黄鸟:指黄鹤,而非《山海经》所载轩辕之山或巫山之黄鸟。本集《黄鹤楼杂记》引《述异传》云:“荀叔伟,名瑰,事母孝,妙道术,游黄鹤楼,望西南有物,飘然而来,乃一羽衣虹裳驾鹤而至者。鹤止户侧,仙者就席,宾主款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31)睎:望。青铜:古以青铜铸镜,故称镜为青铜唐罗隐《伤华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本集《黄鹤楼杂记》:“元相国稹(原作祯,误)之镇江也,尝秋夕登黄鹤,遥望汉江之滨,有光若残星,乃令人棹(原作擢,误)小舟至江,所渔者,云适获一鲤。其人携鲤而来,登楼,命剖之,腹中得古镜二,如钱大,面背相合,背双龙,鳞鬣髯爪悉具。既磨莹,愈有光耀。公宝之,常置箱中。相国终,镜亦亡去。” (32)佹:同“诡”,奇异。齐谐:《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33)岳阳:指岳阳楼巴丘汉时下隽县三国吴改为丘陵县,自晋以后因之。今湖南岳阳。伧父:谓粗陋,鄙贱。 (34)仲宣三国魏王粲字。曾依荆州刘表,不得志,登楼作赋以抒忧。后世遂称王粲所登之楼为仲宣荆南:指荆州。《文选·陆机〈辨亡论〉》: “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于荆州,故云荆南也。” 寓公:本指仕宦之寄居他乡者,此喻仲宣如寓公所居,殊无体制。 (35):明貌。 (36)嚣尘:指闹市。讧:《增韵》:“讧,乱也。” (37)经营:建造。《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丹艧:《书·梓材》:“唯其涂丹艧。”孔颖达疏:“艧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 (38)帡幪:帷幄,帐幕。在旁曰帡,在上曰幪。此处喻环绕、屏障。护呵:谓守护。李商隐骊山有感》:“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莲房。” (39)世皇:指明世宗。末造:犹末世,末期。“世皇之末造”,指世宗嘉靖末年。阳九:指灾年和厄运。偶:遇,与“值”同义。綦毋潜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黄鹤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曾遭火焚。“阳九偶值”,即指此。 (40)倏:疾速。豫章:木名。樟类。《左传》哀公十六年:“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杜预注:“豫章,大木。”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漼㳁:水流貌。《广韵·贿韵》:“漼,水深貌。”《集韵·职韵》:“㳁,湢㳁,水流貌。”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黄鹤遭火焚后,至穆宗隆庆四年(1570), “父老请治楼而难其材。适有二漂江中,人牵挽之不可得。闻于官,郡守吴公令设祭江浒,木自浮至”,遂用以营治鹤楼。故云“天吴漼㳁”。 (41)班倕:《后汉书·崔骃传》引《慰志赋》:“应规矩之淑质兮,过班倕而裁之。”李贤注:“公输班,鲁人也。倕,舜时为共工之官。皆巧人也。” 喻指巧匠。斤:斧。离朱:《庄子·骈拇》:“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孟子·离娄》作“离娄”。汉赵岐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之时人也。……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墨:绳墨。木工用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据本集《黄鹤楼杂记》,隆庆四年(1570)至江中获二楠木后,即开始重建。“匠人某者,偃卧楼址,精思三日夜,而始运斤成焉”。 (42)宇:屋宇。栋隆:《易·大过》:“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孔颖达疏:“下得其拯,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不必下桡。”指屋梁高大厚实。藉:借。饬:整治。 (43)奄:犹尽。掩:尽,遍。灵光:神异之光。赫赩:犹赫赫,红光辉耀之貌。原作“赫 ”,误,径改。 (44)氛祲:皆预示不祥的凶气。《国语·楚语》:“台不过望氛祥。”杜预注:“凶气为氛,吉气为祥。”《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玄览:《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南戒:即南界,犹南方。戒,通“界”。《新唐书·天文志一》:“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 (45)人文:《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此谓黄鹤楼为礼仪文化之冠。绝代:久远的年代。郭璞《尔雅序》:“总绝代之离词,辨同实而殊号者也。” (46)匪:通“非”。谓黄鹤楼之成,其意不在夸示土木之奢华。重器:宝器。《礼记·少仪》:“不訾重器。”郑玄注:“重,犹宝也。”指黄鹤楼。 (47)晴云二句:指崔颢所作《黄鹤楼》诗。 (48)粉壁二句: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诗云:“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芬菲。” (49)聊:且。缀彩:指作文。摭:拾取。寓目:观看,过目。繁钦《与魏文帝笺》:“寓目阶庭,与听斯调。”指登楼所见。梗概:大略,大概。张衡东京赋》:“不能究其精详,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本赋作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为集中写作年代最晚的一篇,也是集中残缺最严重的一篇(多达十四行,凡二百二十四字)。赋中,作者大力铺排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历史故事、陈迹以及种种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结尾部分叙及黄鹤楼嘉靖末遭灾被焚,隆庆中重建之事,以及本赋的写作动机。据《湖广武昌府志》载,黄鹤楼万历十七年遭受过一次火灾,然本赋并未言及,盖未酿成大灾之故。
中台 清 · 洪亮吉
 出处:拟两晋南北史乐府卷上
去年诛韩信,今年醢彭越
骏珧既首祸,瓘亮亦继没。
南风当国势绝伦,手持天下归先生(叶。)
中台星坼日复蚀,先生不言务简默。
金墉城,太后薨。
许昌宫,太子凶。
谁与杀者张司空
按:中台星坼,张华少子韪劝逊位。不听。○将死,谓林曰:「卿欲害忠臣耶?」林称诏,诘之曰:「卿为宰相太子之废,不能死节,何也?」曰:「式乾之议,谏事俱在。」曰:「谏而不听,何不去位?」不能答。
画竹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沉沉1销尽鸭炉香2,秋雨秋风送晚凉。
拾得幽情无赠处,一池新墨写潇湘3。
注:(1) 沉沉:形容寂静无声。南朝宋鲍照《代夜坐吟》:“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 (2) 鸭炉:古代置熏香的铜炉,形制多作鸭状,故名。宋范成大西楼秋晚》:“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3) 写潇湘:即画墨竹。潇湘:指潇湘妃竹,也叫湘妃竹;茎上有紫褐色斑点,故又名斑竹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尽斑。”这里用以泛称竹子
(寿王资政云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于东阁嘉猷而外,富汪洋浩瀚之文,萤案夜生光,是能论同甫中兴,志茂先博物
乃南维间气所钟,与山阜冈陵并寿,燕居天锡嘏,那用食安期,茹绮里灵芝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云老常夜起写作,故以萤案为喻。
东阁:《汉书·公孙弘传》:“时上方兴功业,娄举贤良。……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合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注:“合者,小门也,东向开之,避当庭门而引宾客,以别于掾史属官也。”后因以东合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也作“东阁”。另为明清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洪武 十五年始置。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嘉猷:治国的好规划。
同甫中兴:同甫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字。有《中兴五论》。
茂先博物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
南维:待考
与山阜冈陵并寿:《诗·小雅·天保》九如典。
燕居:退朝而处,闲居。出自《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安期仙枣:《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绮里灵芝:绮里,绮里季.传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避乱隐居,称商山四皓,作歌曰:“漠漠商,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若贫贱而轻世。”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题作《采芝操》。唐人作《紫芝》,亦称《紫芝》、《紫芝谣》。亦泛指隐逸避世之歌。
笺:清代何绍基 黄鹤楼仙枣亭联 :
千年仙枣不留核;
五月落梅犹有花。
钮资政惕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试院记相从,为五百完人冢制联,曾邀俊赏;
仙槎嗟不返,愿千万革命军破贼,早慰遐灵。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总统府资政惕生(永建)先生,以疾卒于美邦纽约旅次,耆彦凋零,曷胜怆惑。先生曩任考试院副院长时,不佞适参院事,一日为山西五百完人冢撰联,先生阅后,于纸尾亲书百许字,备致称许,且谓惟五百完人始足当此云云。虚衷好善,并时所稀,殊可敬也。年来虽卸官守,阅耄龄,侨异域,顾未尝一日不以反攻复国为念,充国之言兵事,概当以慷。放翁之眷中原,老而弥笃,今枫林月黑,鹤驭无归,蓬海波清,鼍梁待驾,深冀我三军壮士,早传渡海之捷音,藉慰在天之灵爽焉。
时间:1965年12月23日
钮永建(1870——1965)字惕生上海松江人1894年甲午恩科举人189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5年,赴德国陆军大学留学。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任沪军政府军务司司长、松江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次长、代总长、北京总统府军事顾问等。1913年流亡日本,加人中华革命党。后奉孙中山电召至上海,任军务院驻沪军事代表。1917年后,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次长兼兵工厂厂长,国民第一、二军总参谋,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1926年后,历任广州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中央驻沪特派员、国民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副院长、考试院铨叙部部长、代理考试院院长、国民政府政务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资政等职。1949年台湾1965年12月23日,病逝于美国。
试院:此处指国民政府考试院。
五百完人:见(五)题志【代题五百完人祠】。
仙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晋张华《博物志》。
旅次:旅途中寄居之所。 《易·旅》:“旅即次。”注:“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
不佞:指没有才能,旧时用来谦称自己。出自《左传·成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充国赵充国汉朝名将,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鹤驭:为哀挽之词。 元王恽秋涧集》《萧征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阙月茫茫。”
鼍梁:即鼋梁。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鼍梁于圣海,秦皇息鞭石之威;泛鳌钓仙洲,愚叟罢移山之力。”清顾炎武莱州》诗:“鼍梁通日际,蜃市接神区。”王蘧常校注:“徐坚《初学记》引《竹书纪年》:周穆王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灵爽:指神灵,魂灵。《宋书》《律历志》中:“故以初岁良辰,建华盖,扬彩旌,将以招灵爽,庶众祖之来凭云尔。”
笺:清代文炜曾纪泽联:
节秉要荒,泛九万里仙槎,聘使勋名追博望
骑箕尾袭二十年通侯,朝廷谥典慰元戎
(挽程副院长天放)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皎皎南天片月,永鉴丹心,领棘院近十年,多士云兴,方企沧溟鲲转化;
迢迢西海灵槎,骤传噩耗,别蓬山才廿日,长空雨泣,剩看华表鹤归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片月:弦月。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云兴:趁时奋起。晋陆机《辨亡论上》:“于时云兴之将带州,飙起之师跨邑。”
沧溟鲲转化:《庄子内篇逍遥游》鲲化为鹏典。
灵槎: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指能乘往天河的船筏。
张委员镜影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饬法树清声,岂容仕版污三蠹;
强身谙妙术,曾见风檐戏五禽。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张氏曾任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善强身术,某岁高闱阅卷时,曾为余亲演五禽古法。
张镜(1901——1979)原名繁昌字俊颖贵州兴仁人广东大学法律系毕业。1927年贵州省威宁县长。1929年贵州省禁烟总局局长。旋任国民党省府委员。1933年后,被聘为中山大学金陵大学及宪兵学校讲席。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七战区军法监。1942年任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辑处长。1945年任司法院法规研究委员会委员。1948年改任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1958年兼该会审议主席。在台湾期间,还曾兼台湾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淡江文理学院及铭傅商专讲席。并任高考典试委员及“教育部”博士学位考试主考1979年11月11日病逝台北
仕版:旧指记载官吏名籍的簿册。亦借指仕途或官场。出自《宣和书谱》:“(张华)为本郡太守所荐,始登仕版,至晋为黄门侍郎。”
三蠹:
(1).指南朝梁陆验徐驎朱异三人。《南史·恩幸传·陆验》:“并以苛刻为务,百贾畏之,尤与之昵,世人谓之三蠹。”
(2).谓三种弊端。《明史·王德完传》:“戒备日废者,以三蠹未除……何谓三蠹?一曰欺,边吏罔上也。二曰徇,市赏增额也。三曰虚,边防鲜实也。”
风檐:指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清顾炎武《日知录·拟题》:“即以所记之文,抄誊上卷,较之风檐结构难易迥殊。”
笺:清代刘秉璋至公堂联:
堂中都是个中人,十数年辛苦风檐,敢忘畴昔;
阶下岂无天下士,诸君子飞腾云路,莫负科名。
温大使源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奉使纪浮楂,早遣天骄识麟凤;
抡才忆围棘,曾同伯乐辨骊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曩岁外交人员特考,曾数共先生典试,故下联及之。
温源宁(1899——1984)广东陆丰人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1925年起,历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教授英文组主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教授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外国文学讲师等职。1935年起,与林语堂、全增嘏、姚克等合编英文文史月刊《天下》。1936年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37年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1946年被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最后的公职是1946年起任的中华民国驻希腊特命全权大使1968年退职,后定居台湾,直至去世。
奉使:奉命出使。
浮楂:楂,同“槎”。木筏。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抡才:选拔人才。
围棘:科举时代的试院。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
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伯乐辨骊黄:《列子·说符》九方皋相马典。
骊黄:骊,黑色;黄指黄色。都指马的颜色。
曩岁:往年。
笺:王樵也 题马神庙联 :
惟神之灵,喜七鬯不惊,眼底长闲千里足
所见殊异,问骊黄莫辩,国中谁是九方皋
挽罗副院长志希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为青年殚哲理,为白话创文风,盛业在培才,兰台棘院都余事;
于佛国纪游踪,于天山抒吟兴,清时惊换劫,雪屐星槎更几人。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罗家伦,见【寿联92.寿罗副院长志希】。
兰台汉代宫廷藏书处,设御史中丞掌管,后置兰台令史,掌书奏东汉御史大夫官属省入兰台,置御史中丞,故御史府也称台寺,御史台也称兰台。又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奉敕撰光武本纪及诸传记,故后世也称史官兰台唐高宗龙朔二年秘书省兰台。唐人诗文中常秘书省兰台兰省
佛国:佛的出生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此处指印度1947年政府任命罗家伦为首任驻印度大使印度脱离英国独立)。
游踪:罗家伦诗集名为《心影游踪集》。
天山抒吟兴:罗家伦天山逸史零篇》手。
换劫:唐代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红羊换劫,即遭逢国难,因前文有“清时”,所以应非此义,应为罗个人的劫难。
雪屐:杨钟义《以往岁盛昱赠词》“年年雪屐寻碑”,盛昱有《雪屐寻碑录》。
星槎: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汉代有人曾乘槎到天河,遇牵牛织女。回来后问严君平,严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达天河之时。见晋张华《博物志》。
笺:清代吴国英郭嵩焘联:
泛九万里星槎,博物重图山海;
操三十年风鉴,先生不愧墓碑。
戴先生安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尊翁为开国人豪,尚礼独能承戴德
茂绩念殊方汉使,浮槎曾不让张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安国先生,为考试院故院长公季陶之令子。公以革命元勋,佐国父暨先总统创立建国规制,而于礼为尤兢兢,尝建问礼亭于试院华林馆侧,广征题咏,播诸士林,复与群彦讨论有关礼制问题,撰有《学礼录》一书行世。盖礼者闲邪定分,为社会之常经,而启后承先,又戴氏之家学也,距今三十八年前,不佞与陈翁天锡、周兄邦道、侍公南京待贤馆中,簪笔余闲,偶闻绪论,有如昨日,兹惊悉其哲嗣谢世,石城待复,宝树先零,遥睇孝园,倍增凄惘。安国先生夙任空军要职,年来驻节西德,致力外交工作,梯航互达,樽俎为劳,故特以博望拟之,并惜其才之未竟云。
时间:民国七十三年十二月上旬
戴安(?——1984)浙江吴兴人,于德国完成中学,大学学业,通晓德法英三门外语,归国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后参军,任二十二兵工厂工程师,交通部民航局首任局长,为我国空军奠基发轫有突出贡献,后在台湾任过“中信局”驻欧代表,曾在空军服役,以中将衔退役。亦曾任中央电影公司董事长等职,1984年11月11日因胃癌在台北去世。
尊翁:对人之父的敬称。
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春秋宋国君宋戴公的二十二世孙,西汉时期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家族显赫。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代表作《大戴礼记》。此处切姓。
浮槎曾不让张骞:博望槎典。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张华《博物志》:汉武帝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问云:‘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织女取榰机石与而还。”张骞封博望侯。后因以指张骞乘槎至天宫事。
林馆:1930年成立国民政府考试院,次年在废址上陆续建立了明志楼、衡鉴楼、公明堂、宁远楼、待贤馆、林馆等建筑。
闲邪:防止邪恶。
定分:确定名分。 《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及紃(循)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
陈天锡:见【寿联58.寿陈先生迟庄琴楼两昆仲】。
周邦道:见【挽联229.挽周邦道先生之妻杨夫人】。
簪笔: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
哲嗣:旧称人之子为哲嗣,即令嗣之意。
石城:石头城的省称,指南京
孝园:戴季陶号孝园居士
驻节:旧指高级官员驻在外地执行公务。
梯航:梯与船,登山航海之具。也指登山与航海。,也指水陆交通。樽俎:尊俎,酒杯与盛肉之器,皆宴会上用品。后多泛指外交谈判为折冲尊俎。 出自《晏子春秋·杂》上:“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战国策·苏秦齐闵王曰:“...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博望:指博望侯张骞
笺:成氏联语中,博望侯张骞,浮槎,灵槎常用切受者出使或出国事。
挽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侵韵
仙軿远赴瑶池会;懿范新添女史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仙軿:有帷盖的车子。
女史箴:封建社会中一种劝戒妇女的文辞。箴,文体名。 《晋书·张华传》:“惧后族之盛,作女史箴以为讽。”也作“女师箴”。晋顾恺之有《女史箴图》。
笺:清代杨庆伯汪鸣銮母联:
经幔授官箴,使节刚从同凤去;
仙軿翔客路,家书愁绝伯鸾看。
刘局长厚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东韵
博物方知龙鲊美;为文岂止蟹行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刘厚予:国立政治大学博士台湾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
博物方知龙鲊美:《博物志》晋张华撰.其书作奇闻异事.能辨龙鲊,识剑气,其学固然也.。
蟹行:横写的外文,此处疑非此义,待考
笺:
1.清樊增祥徐珂联:
晨餐东海狞龙鲊;
夜草南山猛虎行。
赠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齐韵
君自能诗比昭谏;我于荐士愧昌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君自能诗比昭谏昭谏罗隐字昭谏钱塘人。工诗。称为罗江东。吴越钱镠辟为徒。事节度判官副使昭谏能诗终晚达,茂先博物岂穷居。《送罗鲁峰》(·茅荐馨)。
我于荐士愧昌黎:《荐士》是由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诗。
笺:清代易干鼎郭嵩焘联:
恩勤孤月旦之褒,迹阻东游,荐士昌黎虚简牍;
品诣迈时贤而上,仁如春暖,感人文正共精诚。
长源图书馆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诗咏白华新,遗泽更培佳子弟;
签分黄卷富,嘉名宜锡小嫏嬛。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长源图书馆:云林县大埤乡民刘显村,自台湾英文杂志社退休返里,热心地方事务,极力推动农村文物保存工作,在吉田村浮潭旧宅,成立长月民物馆与长源图书馆。
白华:《诗•小雅》逸诗篇名。 诗序:“白华,孝子之絜白也。……有其义而亡其辞。”有晋束广微)补亡诗白华。 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笺:“白华,喻其行之洁也。”
嫏嬛:传说中的神仙洞府。晋张华游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大石中开,别有天地,宫室嵯峨,每室各陈奇书,有历代史、万国志等秘籍。历观其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 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华甫出,门自闭。见元世珍《琅嬛记》上。
笺:曾国藩黄山谷句题求阙斋藏书楼:
万卷藏书宜子弟;
十年树木长风烟。
张故考试委员默君逝世一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池馆入荒寒,忍重看王母碧桃湘君斑竹
闺襜数才杰,更谁似茂漪书法,漱玉词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默君,见【寿联84.寿张考试委员默君】。
池馆:亦作“池馆”。池苑馆舍。南朝齐谢朓《游后园赋》:“惠气湛兮帷殿肃,清阴起兮池馆凉。”
湘君斑竹晋张华《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尽斑。”
闺襜:闺房里穿的围裙。(陈子龙《三子诗余序》:“夫风骚之旨,皆本言情之作,必托于闺襜之际,代有新声,而想穷拟议。”此处代指女性。
茂漪: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漱玉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笺:过默君老人玉渫山房:
花光已尽芙蓉海,文采犹传玉尺楼,卅载棘闱亲校士,古来巾帼更谁俦(“芙蓉海”老人逝世前诗中语也)。
念奴娇 碧痕 现当代 · 黄绮
 押词韵第十七部
君此去乎,我欲问、人世千秋谁匹。
魂冷江山常在目,忍看焦头烂额
吾辈偏能,生于忧患,寸草相扶植。
人人醒劝,不言此势孤一。

料定赤手空拳,竟遭凶险,此恨何时毕。
千万丹心齐激荡,更问向谁横逆。
怒对刀丛,灵前洒泪,士子惟忠直。
酹君荐土,血痕永共天碧。
注:十二月一日晨,特务攻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向校园内投入手榴弹。潘琰死我身旁。我拾血土,沽白酒浇之,再裹以白纸,献贡灵前。此词于潘琰、于再、李鲁连张华昌四烈士入殓后写成。
复庵招邀,同游复旦校园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歌罢卿云意惘然,韶山影亘夕阳边。
玉兰憔悴精魂荡,活水源头听管弦。
按:【注】《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歌》有“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复旦之名,盖昉于此。其校歌亦以卿云为名,歌曰:“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以白玉兰为校花,亦有君子之风。惟一进校门,则见韶山塑像,诚张茂先我所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