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寿潘教授石禅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当圣言垂废之时,虔事黄君,以上接余杭君,薪尽火传,照海高文能载道;
于经术专精而外,别谙红学,并深通敦煌学,星钞雪纂,藏山盛业与延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石禅教授为薪春黄氏入室高弟,余杭君谓章先生太炎也。
潘重规(1908——2003),本名崇奎,字石禅,安徽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为蕲春黄氏入室高弟。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大学时,章太炎先生见之,将其易名为"重规"。 曾任东北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曾获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韩国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1995年,荣获台湾行政院文化奖;2000年7月,中国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及敦煌研究院颁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贡献奖"。2003年4月24日逝世于台北国泰医院,享年97岁。除大量敦煌学学术著作外,还著有《红学六十年》诸书,编有《红楼梦研究专刊》、《龙龛手鉴新编》等。
潘重规有诗《闱中和韬园,并示惕轩》,悼文《悼念成惕轩兄》。
垂:将近。
黄君:黄侃(1886—1935),湖北省蕲春县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干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余杭君:见作者原注,章太炎,浙江余杭人,黄侃之师。
薪尽火传:出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本为譬喻人的形体有尽,而精神不灭。后来也比喻学问技艺世代相传。
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
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星钞雪纂:疑露钞雪纂,指勤于收集钞录,昼夜寒暑不停。出自宋叶适《水心集》《宋厩父墓志铭》:“家居或尽一史,露抄雪纂,踰月不出门。”。
笺:清代梁同书贺袁枚寿联:
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潘重规(1908——2003),本名崇奎,字石禅,安徽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为蕲春黄氏入室高弟。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大学时,章太炎先生见之,将其易名为"重规"。 曾任东北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曾获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韩国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1995年,荣获台湾行政院文化奖;2000年7月,中国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及敦煌研究院颁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贡献奖"。2003年4月24日逝世于台北国泰医院,享年97岁。除大量敦煌学学术著作外,还著有《红学六十年》诸书,编有《红楼梦研究专刊》、《龙龛手鉴新编》等。
潘重规有诗《闱中和韬园,并示惕轩》,悼文《悼念成惕轩兄》。
垂:将近。
黄君:黄侃(1886—1935),湖北省蕲春县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干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余杭君:见作者原注,章太炎,浙江余杭人,黄侃之师。
薪尽火传:出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本为譬喻人的形体有尽,而精神不灭。后来也比喻学问技艺世代相传。
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
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星钞雪纂:疑露钞雪纂,指勤于收集钞录,昼夜寒暑不停。出自宋叶适《水心集》《宋厩父墓志铭》:“家居或尽一史,露抄雪纂,踰月不出门。”。
笺:清代梁同书贺袁枚寿联:
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寿杜社长负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明时唯礼修乐正是期,集群力共赞中兴,白水威仪光汉业;
吉日以人寿月圆为祝,俟百龄再歌难老,绿杨城郭醉扬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杜负翁(1891——1983),原名发恩,一名召棠,字鎏辉,笔名扬州小杜、负翁,法名唯尽,生于扬州,原籍陕西,近现代文学家。早年曾研究童子军教育,在江都创办中国童子军第59团。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北碚创办建国书店。抗战胜利后迁建国书店总经理处于南京,下辖24处分支店及4家印刷所,营业遍布全国。1949年去台湾,以卖文为生。诗文极佳,是制联高手。著有《蜗涎集》《岁时乡梦录》《帘波花影录》《负翁诗存》《负庐日记杂钞》《负翁联话》《北碚零稿》等。
白水威仪光汉业:汉光武帝刘秀。刘秀与其兄刘演在南阳郡舂陵白水乡起兵复汉。
俟:等待。
绿杨城郭醉扬州:清代诗人王渔洋《浣溪沙·虹桥怀古》:“北部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切杜之出生地。
笺:南阳府城楼联:
真人白水生文叔;
名士青山卧武侯。
白水威仪光汉业:汉光武帝刘秀。刘秀与其兄刘演在南阳郡舂陵白水乡起兵复汉。
俟:等待。
绿杨城郭醉扬州:清代诗人王渔洋《浣溪沙·虹桥怀古》:“北部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切杜之出生地。
笺:南阳府城楼联:
真人白水生文叔;
名士青山卧武侯。
寿熊教授翰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举案有贤匹,荷薪有令子,立雪有高材,百劫成不坏身,健征龙德;
劝学若荀卿,卫道若退之,能文若永叔,千觞介无量寿,欢溢鳣堂。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熊公哲(1895——1990),字翰叔,号果庭,江西奉新人。自幼好古文,新文化运动时,执意从林琴南、马通伯、姚叔节等学者学习古文法,深受器重。后又随刘师培等学汉学,启悟良多。而后历任私立华北大学、心远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教职,以诸子学及古文而享誉一时。尤以发扬孔孟学说为终生职志所在。著有《荀卿学案》《王安石政略》《果庭读书录》《果庭文录》及《孔学发微》等。
贤匹:贤惠的配偶。明李开先《姜烈妇杨氏碑记》:“守身为庠生有名,由其外交得益友,内助得贤匹云。”
荷薪:谓继承父业。《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不坏身:佛教对诸佛菩萨无生无灭的法身之称。《涅盘经·寿命品》:“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龙德: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干》:“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劝学若荀卿:荀子,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熊著有《荀卿学案》。
卫道若退之: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有言“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永叔:欧阳修,字永叔。
鳣堂:讲堂。 《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堂为“鳣堂”。
笺:
1.上下联三处自对亮眼。然而三个自对分句铺排过长,至结尾忽用四字句,略觉气息不稳。
2.清代袁励准挽张之洞联:
劝学似荀卿,射策似董子,奏议似陆宣公,经术匡时,当代咸称大手笔;
坐镇若陶侃,定计若韩琦,尽瘁若诸葛亮,安危注意,只今须仗出群才。
贤匹:贤惠的配偶。明李开先《姜烈妇杨氏碑记》:“守身为庠生有名,由其外交得益友,内助得贤匹云。”
荷薪:谓继承父业。《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不坏身:佛教对诸佛菩萨无生无灭的法身之称。《涅盘经·寿命品》:“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龙德: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干》:“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劝学若荀卿:荀子,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熊著有《荀卿学案》。
卫道若退之:韩愈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有言“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永叔:欧阳修,字永叔。
鳣堂:讲堂。 《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堂为“鳣堂”。
笺:
1.上下联三处自对亮眼。然而三个自对分句铺排过长,至结尾忽用四字句,略觉气息不稳。
2.清代袁励准挽张之洞联:
劝学似荀卿,射策似董子,奏议似陆宣公,经术匡时,当代咸称大手笔;
坐镇若陶侃,定计若韩琦,尽瘁若诸葛亮,安危注意,只今须仗出群才。
挽张院长道藩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青衫奋起夜郎西,数明时际会云龙,一德差酬元首眷;
白日昭回霄汉上,愿毅魄驰驱风马,九州早遣赤眉平。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897年7月12日。
张道藩,见【寿联56.寿张院长道藩】。
青衫: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
夜郎:汉时我国西南地区的古国名。约在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地区。此处切张之家乡。
际会:适时地遇合。《汉书·王莽传》太后诏:“安汉公莽辅政三世,比遭际会,安光汉室,遂同殊风。”
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白日昭回霄汉上:疑挥戈挽日之典。
风马:风马云车,指神灵的车马。唐·柳宗元《雷塘祷雨文》:“风马云车,肃焉徘徊。”
赤眉: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王莽新王朝天凤五年,琅琊人樊崇、东莞人逄安、临沂人徐宣谢禄杨音等各起兵反。为区别敌我,眉均涂成赤色,故称赤眉军。集众至三十万人,奉刘盆子为帝,一度攻入长安。
笺:清代夏时济挽曾国荃联:
宇宙腥膻尽洗除,岂徒功在江淮,万姓哀思同太傅;
风云龙虎有时会,尚冀望符霖雨,九原呵护到苍生。
张道藩,见【寿联56.寿张院长道藩】。
青衫: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
夜郎:汉时我国西南地区的古国名。约在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地区。此处切张之家乡。
际会:适时地遇合。《汉书·王莽传》太后诏:“安汉公莽辅政三世,比遭际会,安光汉室,遂同殊风。”
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白日昭回霄汉上:疑挥戈挽日之典。
风马:风马云车,指神灵的车马。唐·柳宗元《雷塘祷雨文》:“风马云车,肃焉徘徊。”
赤眉: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王莽新王朝天凤五年,琅琊人樊崇、东莞人逄安、临沂人徐宣谢禄杨音等各起兵反。为区别敌我,眉均涂成赤色,故称赤眉军。集众至三十万人,奉刘盆子为帝,一度攻入长安。
笺:清代夏时济挽曾国荃联:
宇宙腥膻尽洗除,岂徒功在江淮,万姓哀思同太傅;
风云龙虎有时会,尚冀望符霖雨,九原呵护到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