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南山诗 元 · 净权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紫气金丹晓,青霞玉井春。
画牛曾寓意,鸣鹤更通神。
閒居录:工于文章,既写与人,即不留稿。尝有南山诗云云。又好言葛稚川陶隐居事。凡问权,未言名字,止曰「大迂阔者」,即知为道衡矣。
题柱 元 · 葛道人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罗浮山下策枯藜琪树琼林属品题。
两腋天风何处去,锦岩西更碧云西。
按:清郭汝诚修咸丰三年刊《顺德县志》卷一六《胜迹略》。原注引自《采访册》,又云:“(葛道人)乃疑为葛稚川。今丹井尚存,遇风雨有云气。”编者按:诗不似晋人作,今依邬庆时、屈向邦合编《广东诗汇》卷六,作元人诗。
侍宴钟山应制(时兰州方奏捷) 元末明初 · 刘基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三
清和天气雨晴时,翠麦黄花夹路岐。
万里玉关驰露布,九霄金阙绚云旗。
龙文騕袅骖鸾辂,马乳蒲萄入羽卮。
衰老自惭无补报,叨陪仪凤侍瑶池。
田按:《钟山应制》诗,汪朝宗句云:「松下鹇眠无客到,洞中龙出有云从。茶煎紫笋支遁,药炼丹砂羡葛洪。」詹同文句云:「瑶花如雨三千界,紫气成龙五百年。风送香烟浮衮服,池涵树影拂青天。」孙西庵句云:「三山避迹投鲸海,五岳齐肩拥帝宫。」九成奏乐喧泉涧,百职联班蹴磴苔。」皆写山中景物。青田此诗,询意迥别,盖以侍宴时,兰州方奏捷也。
南征过武昌成化丁亥 明 · 程信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五上、黄鹤楼集卷上
月满秋江霜满天,提兵夜上武昌船。
山川依旧环千里,战伐空馀史一编。
霸主赋诗雄异代,仙人乘鹤去何年。
吟馀起视青萍剑,一道晴虹贯斗边。
【校注】 (1)提兵句:据《明史》本传,成化元年四川戎县山都掌蛮举事,程信襄城伯李瑾率大军征伐,当指此事。舡,船。 (2)霸主:指曹操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3)青萍剑:《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绝也,非羽、越,则有自伤之患焉。” (4)晴虹:指剑光。斗:星名,即北斗。《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查诗意,本篇当为作者于成化元年(1465)提督四川军务,入蜀镇压民变,道经武昌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前代雄才霸主的仰慕,与平息蜀乱的军威和豪情。
庚戌元日,元勋猝问曰,近曾登楼否,既而与之以诗三首① 其一 明 · 沈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别君三月废登楼,黄鹤何知或我尤②。
尘世几随沧海变③,仙軿漫被白云留④。
梦回故国频千里⑤,老叹流年又一周⑥。
惭愧耽吟诗癖在⑦,新正试笔占当头⑧。
【校注】 (1)庚戌:作者为天顺四年(1460)进士庚戌年当为弘治三年(1490)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元勋:未详,盖为作者友人。猝:突然。 (2)尤:责怪,归咎,怪罪。“我尤”,即尤我。 (3)沧海变:即沧海桑田之意,喻世事变化之大。沧海,东海的别称。葛洪《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4)仙軿:仙人所驾之骈车。軿,有帷盖的车。顾况梁广画花歌》:“王母欲过刘彻家,飞琼夜入云軿车。” (5)梦回句:言屡屡梦回千里之外的故乡。岑参《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6)流年:光阴,年华,因易逝如流水,故称。一周:犹一年。《淮南子·道应》:“留于秦,周年不得见。” (7)耽吟:沉溺于诗。诗癖:嗜诗成癖。《梁书·简文帝纪》:“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 (8)新正正月,一年之始。严维《岁初喜皇甫侍御至》:“湖上新正逢故人,情深应不笑家贫。”占当头:占先。新正题诗,一岁之首,故云。 据本诗,作者乞休致仕当在弘治二年(1489),时年五十余。前三首重阳诗,当为是年九月所作,距庚戌(弘治三年)新正,恰有三月,故有“别君三月废登楼”之句。新正试笔,感慨人世沧桑,多年流寓异乡,故借诗抒写“梦回故国”“老叹流年”之情。
中丞秦公和西涯阁老 明 · 聂贤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天地孤舟此漂泊①,江百尺摽黄鹤②。
感旧重临兴亦豪③,心神洒洒翔寥廓④。
何年鬼丁挟斧凿⑤,超然栋宇飞尘落
繁星出并画檐垂,灵晖晚向朱甍阁⑥。
开窗恰对祝融峰⑦,隐隐似见苍龙宫⑧。
洞庭君山含远眺,洪波碧树秋云通。
倚槛凌霄俯人世,衣裳淅淅生凉风。
我欲乘风驾黄鹤,逍遥远揖淮南翁⑨。
暇日追游后群彦,山川踪迹应强半。
揽辔直惭汝下滂⑩,思莼久慕江东翰⑾。
文章幸接大中丞⑿,笔翻风雨龙蛇见⒀。
群吏谁当庾府才⒁,苍生再睹羊公面⒂。
崔李诗名伯仲间⒃,画法仍精练⒄。
读罢长沙寄远辞⒅,飘飘黄鹤回江汉。
【校注】 (1)天地句:指作者远游湖广。 (2)摽:高耸貌。 (3)感旧句:作者曾任武昌知府,此次乃旧地重游。 (4)洒洒:奔放。 (5)鬼丁:即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6)灵晖:神奇的光辉。《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禀山岳之灵晖。” (7)祝融峰南岳衡山最高之峰。 (8)苍龙宫:指洞庭湖。神话传说中有洞庭龙宫。 (9)淮南翁:即汉代淮南王刘安刘安汉高祖之孙,好神仙之术,故有白日升天的传说。葛洪《神仙传》云:“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10)揽辔句:揽辔喻出仕。汝下滂,指东汉范滂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为清诏使,案察之。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11)江东翰:指晋代张翰吴人,古属江东。 (12)接:承。大中丞:指秦金。 (13)笔翻句:杜甫《寄李白》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4)群吏句:指东晋庾亮幕僚南楼吟咏事,以喻秦金黄鹤楼宴集唱和。《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15)苍生句:羊公,指晋代羊祜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襄阳民众罢市巷哭,为之立碑,世称堕泪碑。此处借喻秦金。 (16)崔李句:崔李崔颢李白,皆有咏黄鹤楼诗。此喻李东阳、秦唱和之作。 (17)句:汉代萧何曹参萧何相国,汉律多为其制定。曹参继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令。《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此以喻秦执法严明。 (18)长沙:指李东阳东阳湖广茶陵人明代长沙府。寄远辞:指李东阳诗。 这首诗是作者与秦等宴集黄鹤楼唱和之作。作者曾任武昌知府,多次登临黄鹤楼,及拜御史,复有湖广之行。旧地重游,感慨良多。登楼远眺,淅淅生风,似欲驾鹤归去,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归隐之思。
黄鹤楼眺望 明 · 郭凤仪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孤城危堞抱层楼①,缥缈疑从霄汉游。
云树回看全楚尽,烟波横俯大江流。
丹砂未就惊身老②,紫绶新悬报主忧③。
黄鹤仙人何处觅?笛声鸿影思悠悠④。
【校注】 (1)危堞: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危,高。 (2)丹砂:又称丹沙朱砂。道家所谓长生不老之药。《史记·武帝纪》: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故能令人长生。” (3)紫绶:紫色丝带,用作印组。《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金印紫绶。”《明史·舆服志》:明时五品以上,绶用黄、绿、赤、紫四色,六、七品无紫,八、九品无紫、赤。诗云“紫绶新悬”,官阶当在五品以上。 (4)鸿影:鸿雁之影。陆龟蒙《坐》:“偶避蝉声来隙地,忽随鸿影入辽天。” 诗中反映了作者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欲从仙游,以求长生,无奈紫绶新悬,身不由己。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王朝卿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黄鹤楼前霭翠霏⑦,水花含笑水云飞。
声声羌管风前断⑧,点点轻帆天上归⑨。
寒雁下时芳草暮⑩,鹧鸪啼处夕阳微⑾。
楼中仙子今何在?铁笛江门事已非⑿。
【校注】 (1)五云:谓鹤楼耸立五云之中,极言其高,戴叔伦《题天柱山图》:“拔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年年:犹年复一年。 (2)篱落:即篱笆。《抱朴子·自叙》:“贫无僮仆,篱落顿决。”徐凝《宿冽上人房》:“更闻寒雨滴芭蕉。”林浦《宿洞霄宫》:“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3)漠漠:弥漫貌。韩愈同水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江门:当指大江为龟、蛇二山所挟处。 (4)尊:同“樽”,酒器。天地外: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5)片帆句:指隐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陆游《舟中作》:“娥江西路石帆东,身寄鸥波浩荡中。” (6)皇恐:即“惶恐”。芳魂:吴师道子昂图》:“湘娥清泪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 (7)霭:云气。陶渊明《时运》:“山涤余霭。”霏:飞散。《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霭翠霏”,谓山间云气纷飞。 (8)羌管:即羌笛。温庭筠《题》:“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9)点点句:江流远眺,似上云天,故视江舟,有“天上归”之感。李白黄鹤楼孟浩然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寒雁:经秋大雁南飞,故称。杜牧秋浦途中》:“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11)鹧鸪:鸟名,其鸣声甚哀,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了哥哥”。郑谷《鹧鸪》:“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2)铁笛:用吕洞宾吹铁笛过黄鹤楼典故。 诗以雨打芭蕉,烟笼杨柳,羌管声断,鹧鸪悲啼等凄凉之景,抒写鹤去楼空,昔是今非之慨;字里行间,流露出羁旅之思,归隐之念。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刘绩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黄鹄矶江夏口黄鹄楼因山得名⑧。
半空不起尘埃障,千里光闻风雨声。
老树毗留知过客⑨,白龙幻化集廛氓⑩。
古今共宝崔郎句⑾,独信纷纷驾鹤真⑿。
【校注】 (1)际:至,接近。《汉书·严助传》:“称三代至盛,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 (2)刚风:高处的风,劲风。《抱朴子》:“去地四千里,风力猛壮,有刚风世界。”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刚风披草木,真气入苕颖。”也作“罡风”。朱熹《理气》:“问天有形质否,曰,只是个旋风,下软上坚,道家谓之刚风,即罡风。” (3)地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跻:升。 (4)畛陌:田间的道路。《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阻畛。”疏:“畛,谓地畔之径路也。”《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张守节正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5)盱望:张目而望。盱通“吁”。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6)冯夷:河神名。《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陆德明释文:“河伯,姓冯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 (7)孤臣:失势无援之臣。柳宗元《入黄溪闻猿》:“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8)鹄:同“鹤”。 (9)老树句:典出《佛本行经》“佛于舍婆城,于其中间有一大树,名尸奢波,其树阴下多有一切诸婆罗门止息其下。诸婆罗门遥见阿难来,欲到边,各相告言:‘汝辈当知,此是沙门瞿昙弟子,于诸聪明多闻之中最第一者。’作是语已,阿难便至。白言:‘仁者今请观此树合有几叶?’尔时阿难观其树已,而报彼言,东枝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如是南枝、西枝、北枝,皆言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遂即舍去。尔时彼诸婆罗门辈,阿难去后,取百数叶隐藏一边。阿难回已,诸婆罗门于是复问。……尔时阿难仰观树已,即知婆罗门等所摘藏叶若干百数,彼即报彼婆罗门言:……作是语已,即便过去。”过客即指此。老树当指黄鹤楼前老枣树。毗留,即剥落,毗与“剥”通。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毗,假借为剥。”剥落,指树叶剥落。《尔雅·释诂》:“毗刘,暴乐也。” 陆德明释文:“毗音剥,乐音洛。”邢炳疏:“木枝叶稀疏不均为暴乐。” (10)白龙幻化:《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按,明代武昌府治内旧有白龙泉。廛氓:市内居民。《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杨倞注:“廛谓市内百姓之居,宅谓邑内居也。” 《孟子·滕文公上》:“(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此句谓江汉乃鱼龙幻化之处,今已聚居为市肆。 (11)崔郎句:指崔颢黄鹤楼》诗。 (12)驾鹤真:驾鹤仙人。 首篇登高望远,抒发宦途漂泊、孤臣肠断之情;次篇叙黄鹤楼一带的变迁,流露了仙游世外之思。
黄鹤楼 明 · 周冲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黄鹤齐云兮画璇题①,谪仙逊避兮崔颢能诗②。
洪涛巨浪上接洞庭兮,东之秣陵者日夕如斯③。
古今人物皆相若④,跌宕风流应可学。
神仙杳茫最难求,寂寞宽闲聊自乐。
草衣木石兮碧海高秋⑤,还丹何在兮遗迹惟留⑥。
九疑联绵兮湘水悠悠,石城重建兮捶碎之⑦。
新沙环带兮踢翻旧洲,渭泾清浊兮末路同流⑧。
六朝三国兮芳草含愁,登临眺望兮慷慨夷犹。
达人大观兮飘瓦虚舟⑨,纵浪风尘兮无局束⑩,流连韶景兮凭芳醁⑾。
理乐蓬窗谁在目⑿,清商楚凤聊成曲⒀。
洛中豪贵夸金谷⒁,罗绮繁华骄未足。
杰观崔峨天半矗⒂,习气不忘仙亦俗。
孰幻非直千载促⒃,浮云聚散陵为谷⒄。
后人谁不模前躅⒅。
【校注】 (1)璇题:楼宇椽头的玉饰。萧统《七契》:“璇题昭晰,珠帘彪焕。” (2)谪仙句:指李白崔颢诗搁笔一事。崔颢,原作“崔灏”,径改。 (3)东之句:秣陵金陵的别称。在黄鹤楼之东。原作“秼陵”,误。《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相若:相似。 (5)草衣木石:谓仙人以草为衣,与木石共处。 (6)还丹:道家炼丹成,复取九转之丹再炼,久之还原成丹砂,谓之还丹。《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遗迹:指吕仙留下的遗迹。 (7)石城句:此句及下句本李白诗:“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8)渭泾句:渭、泾指渭水泾水,在陕西高陵县境合流。《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毛传:“泾渭相入而清浊异。”陆德明释文:“泾,清水也;渭,浊水也。”此句喻江、汉二水在夏口合流。 (9)达人句:达人大观,意谓通达之人见解透彻,不为世俗之见所累。《文选·贾谊鵩鸟赋〉》:“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飘瓦,飘落之瓦。《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成玄英疏:“为瓦是无心之物。”虚舟,空舟。《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成玄英疏:“唯圣人泛然无系,泊尔忘心,譬彼虚舟,任运逍遥。”意谓达人胸襟如飘瓦虚舟,无心而坦荡。 (10)纵浪风尘:放浪于人间。陶渊明《神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局束:拘束。 (11)韶景:春景。梁元帝《纂要》:“曰青阳……景曰媚景、和景、韶景。”芳醁:美酒。《广韵·烛韵》:“醁,美酒。”王融《修理六根篇颂》:“肥马轻裘,蕙肴芳醁。” (12)理乐:演习乐曲。原作“理药”,误。《汉书·张禹传》:“后堂理丝竹管弦。”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今乐家五日一习乐,为理乐。” (13)清商楚凤:清商,即清商乐,古代南方民歌,包括流传在江南一带的中原旧曲及南吴歌、荆楚西声等南音,总谓之清商乐。楚凤,《尹文子·大道》载:“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唯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后遂以野鸡假充凤凰的典故喻仿制的赝品。此处指仿清商古曲所制的俗曲。 (14)金谷:金谷园晋石崇所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15)杰观:高大的楼观,指黄鹤楼。《艮岳记》:“飞楼杰观。”崔峨高峻。 (16)孰幻句:意谓世事如梦幻,千载亦短促易逝。 (17)陵为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犹言沧海桑田,以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18)模:遵循。前躅:前人的足迹。《集韵·烛韵》:“躅,迹也。” 诗题虽云登眺,实际上是借黄鹤楼抒发作者的虚无出世之想。作者甚至认为,根据仙人黄鹤的传说修建此楼,也是世俗之见。从诗中“寂寞宽闲”“理乐蓬窗”等语来看,作者在仕途上似不甚得意,这也可能是他勘破世事、纵浪风尘的原因。
黄鹤楼 明 · 李维桢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补
江汉萦回鄂渚矶①,先朝楼阁已全非。
暂携老子胡床坐②,一听仙人铁笛归。
洲树新含鹦鹉绿,山云旧作凤凰飞③。
头攀鹤来游者,可是苏耽令威④?
【校注】 (1)萦回:王勃滕王阁诗序》云“鹤汀 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旋绕转折貌。鄂渚矶:即黄鹤矶。 (2)胡床:《后汉书·五行志一》云“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此句本晋庾亮登南楼据胡床与僚属谈咏之典。 (3)洲树二句:上句指鹦鹦洲,下句指江夏县北凤凰山,相传三国吴时有凤凰来集,故名。 (4)苏耽:传说中仙人,相传为汉末人。《水经注·耒水》:“苏耽郴州县人。少孤,养母至孝。忽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后见苏耽乘白马还山中,百姓为立祠,因名为马岭山。”又葛洪《神仙传》云,苏耽又称苏仙公桂阳人。一日,有白鹤数十降于门,遂升云汉而去。后有白鹤来止郡城东北楼上,人或挟弹弹之,鹤以爪攫楼板,似漆书云:“城郭是,人民非,三百甲子一来归,吾是苏君弹何为!”令威:即传说中仙人丁令威。 诗以鹤楼“已全非”起,起语独特;颔联写己简率豪放之状,跃然纸上;颈联写景,古今交融,今之新绿,今之山云,皆仿佛为昔日之鹦鹉、凤凰;尾联以问作结,更显出作者旷达的情怀。
岁暮得蒋驭鸿信,兼见其新制「寄赠」二首(蒋旧授御史,今入道)。(庚子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一寄起相思,闻向江湖学采芝。
吴市尚留仙尉迹,青门何限故侯悲!
鸿冥岂为飞扬倦,骢瘦还应行步奇。
独怪槎来十二载,只传柱下五千辞。
注:人物考略
蒋驭鸿:当是渐逵字,或一字渐逵。考徐公「交行诗稿」有赠蒋渐逵诗云:『我入交州何所得,君来相访若有觌;不巾不屦神貌殊,自言混迹无人识。一从去国几何年,往日冠簪今渺然。姓氏直同梅尉隐,方书多自葛洪传。知君夙昔有兼才,笔墨纷纭入手裁。且莫佯狂长避世,遥闻天厩选龙媒』。张公二律,语意与此相似。
次韵顾丈月田以罗浮竹叶符见赠 清 · 厉鹗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三
我生探奇心,未暇历幽窈。
侧闻罗与浮,合离冠海峤。
刘仙有古坛,解种不秋草金人马天来句云人天解种不秋草
亭亭挺明玕,主人后天老。
夜吸沆瀣杯,挥毫向翠葆。
淋漓太平符,纠缪龙蛇绕。
至今留灵踪,叶叶出意表。
虫锼并蜗篆,屈曲叠微眇。
可遇不可求,讵屑钗头䙚。
闲居穷山经,类不遗细小。
晚逢丈人厚,诗格倍精好。
先以丹灶泥,圆如芡堪咬。
次第赠数翻,片碧觑天巧。
书痴笑识字,学愧蟫鱼饱。
何况云雷文,多怪缘见少。
更闻玉局翁,洒墨亭山晓。
竹间叶点斑,感物岂异道。
安得手摘之,与此为二宝东坡瑞昌亭子山题字石壁点墨竹叶上至今环山竹叶上皆有墨点出僧道璨柳塘外集)
愿寻绛囊佩,同试鹿卢蹻。
虎豹迹俱潜,鸿蒙首初掉。
翱翔双髻峰,名岳恣搜讨。
问年将书亥,禁饮休犯卯。
斋心访隐诀,一御箨龙矫。
再乞安期蒲,坐令白发扫。
附:原作(仁和)顾之珽(搢玉) 罗浮耀南离岩崿深且窈玉乳与金膏隐现半霞峤阳崖产肉芝阴涧生朱草遇之一采茹换骨能不老所嗟尘世人入目等蓬葆常闻十三峰笼䈡万竿绕围径二十尺其长矗云表作篾环无端节目穷要眇叶大如芭蕉风来绿䙚䙚更有刘仙坛符竹却琐小高祇数尺强单复各佼好一叶两叶中篆籀若虫咬枯腴自区别纹画甚儇巧余昔展衰步探历未曾饱今以转赠君博物理难晓云可辟不祥符箓有至道稚川载登涉引据按灵宝(抱朴子登涉符引灵宝经以保日义日为吉)入山宜佩之举足任蹻蹻精鬼俱遁藏虎狼皆震掉留俟五岳游幽奇遂遍讨毋须择天禽(书符以天禽日宜入山)不待觅刚卯诺皋太阴秘祝多伪矫惟有携此符诸术尽可扫
题五岳真形图玉圭乾隆壬子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
五岳真形出道家,老聃无欲后增誇。
介圭周器安有此,不辨而知伪刻差。
按:介圭之名见于诗经锡尔介圭以作尔宝郑康成笺云圭大尺二寸谓之介孔安国书传谓介圭即镇圭周礼考工记镇圭尺二寸天子守之郑康成注曰以四镇山为瑑饰也据此则介圭所刻乃四镇山非五岳真形图也且五岳真形图见于汉武内传周时介圭安得刻此图查抱朴子载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五岳真形图家有此图能避兵凶是此圭之式本系道家所用而复刻此介圭之名显徵其伪耳
题破被图 其二 玄黓阉茂 清 · 朱鹤年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
十年禅榻睡魔消,留得姜肱一条。
还似霓裳初出破,青天补石月修箫。
按:朱八野云好画古旧服物,见余破被横陈,早便留意。及读唐六稚川诗,欣然点笔,传神阿堵,不啻冷煖自知。乃并书歌图后,装池以赠稚川。它日归梦东山,当复一府传看黄琉璃也。壬戌夏四月铁云识。
日本杂事诗 其五十四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削木能飞诩鹊灵,备梯坚守习羊坽。
不知尽是东来法,欲废儒书读墨经。
注:学校甚盛,唯专以西学教人。余考泰西之学,墨翟之学也。尚同、兼爱、明鬼、事天,即耶稣《十诫》所谓敬事天主,爱人如己。他如化徵易,若龟为鹑(动物 之化)。五合。水土火。火离然。火铄金。金合之腐水。木离木(金石草木之化)。同,重体合类。异,二,不体,不合,不类。此化学之祖也(以百物体质之轻重 相较,分别品类之异同。西人淡气、轻气、炭气、养气之说仿此)。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此重学之祖也。一少于二,而多于五, 说在建。非半弗都。倍,二尺与尺,但去一。圜,一中同长。方,柱隅四欢。圜,规写攴。方,矩见攴。重其前,弦其前。法意规圆三。此算学之祖也。临鉴立。 景,二光夹一光。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鉴近中,则所鉴大;远中,则所鉴小。此光学之祖也。皆著《经》上、下篇。《墨子》又有《备 攻》、《备突》、《备梯》诸篇,《韩非子》、《吕氏春秋》备言墨翟之技,削鸢能飞,非机器攻战所自来乎?古以儒、墨并称,或称孔、墨,孟子且言天下之言归 于墨。其纵横可知。后传于泰西,泰西之贤智者衍其绪余,今遂盛行其道矣。又如《大戴礼》:“曾子曰: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周髀》注: “地旁沱四颓,形如覆盘。”《素问》:“地在天之中,大气举之。”《易乾凿度》:“坤母运轴。苍颉云:地日行一度,风轮扶之。”《书考灵曜》:“地恒动不 止,而人不知。”《春秋元命苞》:“地右转以迎天。”《河图括地象》:“地右动起于毕。”非所谓地球浑圆,天静地动乎?《亢仓子》曰:“蜕地谓之水,蜕水 谓之气。”《关尹子》曰:“石击石生光,雷电缘气而生,可以为之。”《淮南子》曰:“黄埃青曾赤丹白喾元砥,历岁生?。其泉之埃,上为云。阴阳相薄为雷, 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入于海。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中国之言电气者又详矣。机器之作,《后汉书》:“张衡作 候风地动仪,施关发机,有八龙衔丸,地动则振,龙发机吐丸,而蟾蜍衔之。”《元史》:“顺帝所造宫漏,有玉女捧时刻筹,时至则浮水上。左右二金甲神,一悬 钟,一悬钲。夜则神人按更而击。”奇巧殆出西人上。若黄帝既为指南车,诸葛公既为木牛流马,杨么既为轮舟,固众所知者。相土宜,辨人体,穷物性,西儒之绝 学,然见于《大戴礼》、《管子》、《淮南子》、《抱朴子》及史家方伎之传,子部艺术之类,且不胜引。至天文算法本《周髀》盖天之学,彼国谈几何者,译称借 根方为东来法(宋秦九韶作《数学九章》十八卷,中栽立天元一之法,即借根之法所本也)。火器之精(火器始金、元间。赵瓯北《陔余丛考》有火炮一篇可征), 得于普鲁斯人,为元将部下卒,彼亦具述源流。近同文馆丁韪良说电气道本于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凡彼之精微,皆不能出吾书。第我引其端,彼竟其委,正可师其 长技。今东方慕西学者,乃欲舍己从之,竟或言汉学无用,故详引之,以塞蚍蜉撼树之口。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语学学校,随处而有,故通西语者甚多。学校隶 于文部省,东京大学生徒凡百余人,分法、理、文三部。法学则英吉利法律、法兰西法律、日本今古法律,理学有化学、气学、重学、数学、矿学、画学、天文地理 学、动物学、植物学、机器学,文学日本史学、汉文学英文学。以四年卒业,则给以文凭。此四年中,随年而分等级。所读皆有用书。规模善矣!别详《文学 志》中。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云句) 其四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相亲相爱忽相离1,蓂荚2三番换旧枝。
知否故园诸弟妹,朝朝屈指数归期?
注:(1) 忽相离:指姑嫂二人相离别。 (2) 蓂荚: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每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因为每个月向日历一样准时,故又名历荚。《竹书纪年》卷上:“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唐尧观蓂荚以知月。”全句是说墨娟已出嫁三个月了。
和纪姑公五首 其二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品学如翁继昔贤,名缰利锁那能牵?
清闲即是长生诀,不炼金丹1也驻年2。
注:(1) 金丹:古代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用后可使长生不老。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宋陆游《兀坐颇念历山水戏作》:“昔叹远游生雪鬓,近缘多病学金丹。” (2) 驻年:延年益寿。唐张九龄《谢赐药状》:“徒承圣恩同体之义,更沾御药驻年之锡(赐)。”
即景和家君(1) 六言诗原韵(2) 晚清 · 费墨娟
六言诗 押麻韵
四面寒风料峭,一庭影参差。
满地月光如水,吟成香到梅花
注:(1) 家君: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因称己父为家君。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家君杜门深居,不通宾客,就有冰人到来,也不能相见。” (2) 按:此诗作于儿时。
附父作《即景》
绕膝(1) 黄童嬉笑(2) ,盈头白发参差。 莫道流光似水(3) ,犹留枯管生花(4) 。
注:(1) 绕膝:围绕在父母膝下嬉戏。宋陈鉴之《奉寄陈宗之兼简敖臞翁》之三:“咿哑索,诸儿争绕膝。” (2) 黄童:幼童。晋葛洪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迭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 (3)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唐鲍防人日宣州范中丞传正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诗:“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4) 枯管:枯笔。自谦之词,谓年事已高,诗情枯竭。
岁首侍外舅访玉佛寺震华方丈,知笑园和尚已在寒山寺示寂。震华能画,拟乞一幅障壁 现当代 · 徐燕谋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温温芋火去春寒,亹亹清言接古欢。
话到枫桥中夜泊,待寻天竺再生看。
贫居拟乞琅玕影,翠色常添苜蓿盘
愧比东坡艰更甚,并无法供出斋安。
注:唐高僧圆泽李源相善,同至三峡,期后世见于葛洪川畔。后十二年,如期再生,相遇于杭州天竺。又东坡得佛印画,每酬以斋安小卵石,称法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