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同咏坐上所见一物 席柳恽咏同。王融咏幔。虞炎咏帘。各见本集。) 南齐 · 谢朓
 押支韵
本生潮汐池,落景照参差。
汀洲蔽杜若,幽渚夺江蓠。
遇君时采撷,玉座奉金卮。
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本集五。玉台新咏四。《类聚》六十九。《初学记》二十五作谢朓诗。万花谷续七作咏席。《诗纪》六十一。)
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一 南梁 · 吴均
 押尤韵
黄鹂飞上苑,绿芷出汀洲。
日映昆明水,春生鳷鹊
飘飏白花舞,澜漫紫萍流。
书织回文锦,无因寄陇头。
思君甚琼树,不见方离忧(○玉台新咏六。《诗纪》八十一。)
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二 南梁 · 吴均
 押歌韵
鸣鞭适大阿,联翩渡漳河
燕姬及赵女,挟瑟夜经过。
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
客本倦游者,箕帚在江沱。
故人不可弃,新知空复何(同上)
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三 南梁 · 吴均
 押齐韵
离居苦无乐,回慕心凄凄。
要途访使,闻君仕执圭。
杜蘅色已发,菖蒲叶未齐。
幂历蚕饵茧,差池燕吐泥。
愿逐东风去,飘荡至辽西(同上)
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四 南梁 · 吴均
 押屋韵
白日隐城楼,劲风扫寒木。
离㭊隔东西,执手异凉燠。
相思咽不言,洞房清且肃。
岁去甚流烟,年来如转轴。
别鹤千里飞,孤雌夜未宿(同上)
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五 南梁 · 吴均
 押微韵
閒房肃已静,落月有馀辉。
寒虫隐壁思,秋蛾绕烛飞。
绝云断更合,离禽去复归。
佳人今何在,迢递江之沂。
一为别鹤弄,千里泪沾衣(○同上。又《类聚》三十一。)
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六 南梁 · 吴均
 押先韵
秋云静晚天,寒夜方绵绵。
闻君吹急管,相思杂采莲。
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蹀叠黄河浪,嘶喝陇头蝉。
寄君蘼芜叶,插着丛台(同上)
柳恽 南梁 · 吴均
 押屋韵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类聚》三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四十。《诗纪》八十一。)
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 南梁 · 吴均
 押微韵
河阳一怅望,南浦送将归。
云山离晻暧,花雾共依霏。
流连百舌哢,下上阳禽飞。
桂舟无淹枻,玉轸有离徽。
愿君嗣兰杜,时采东皋(○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八十一。)
柳吴兴何山湖州山名。) 南梁 · 吴均
 押微韵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八十一。)
柳吴兴竹亭集诗 南梁 · 吴均
 押职韵
平原不可望,波澜千里直。
夕鱼汀下戏,暮羽檐中息。
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
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王孙犹未归,且听西光(○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八十一。)
柳吴兴道中诗 南梁 · 吴均
 押歌韵
闭闭日西靡,客念已蹉跎。
长风倒危叶,轻练网寒波。
白云光彩丽,青松意气多。
所言饱恩德,忘我北山萝(○《类聚》二十八。《诗纪》八十二。)
柳恽毗山亭诗 南梁 · 吴均
 押支韵
平湖旷复远,高树峻而危(○太平环宇记九十四。)
吴兴柳恽 南梁 · 何逊
 押支韵
南州荆梓,上国称羽仪。
伊人以戴德,李公伤在期。
远识内无愠,深衷外有规。
清文穷丽则,弘论尽高奇。
多能诚所贵,小善聊复为。
百步射叶,八体妙临池
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入朝耿长剑,出牧盛层麾。
纳言信加首,丰貂亦在移。
霞区借寇贪泉一举卮。
翰飞矫未极,朝露溘先危。
以兹旧馆想,况乃西日垂。
蔓草生车辙,枯木卧崩坻。
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眷言寻惠好,恸哭悲路歧
含毫徒有属,搦管竟无摛(○本集二。《诗纪》八十三。)
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777年4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湖州乌程县南水亭
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也。
缭以远峰。
浮于清流。
包括气象之妙。
实资游宴之美。
观夫搆宏材。
披广榭。
豁达其外。
暌罛其中。
云轩水阁
当亭无暑。
信为仁智之所创制。
原乎其始。
柳吴兴恽西亭之旧所焉。
世增崇之。
不易其地。
吴均入东记云。
为郡。
西亭毗山二亭。
悉有诗。
处士陆羽图记云。
西亭城西南二里。
乌程县南六十步。
苕溪为之。
柳恽文畅再典吴兴
天监十六年正月所起。
以其在吴兴郡理西。
名焉
文畅尝与郡主簿吴均同赋西亭五韵之作。
由是此亭胜事弥著。
间岁颇为州僚据而有之。
日月滋深。
室宇将坏。
而文人嘉客。
不得极情于兹。
愤愤悱悱者久矣。
邑宰李清
请而修之。
以摅众君子之意。
役不烦费。
财有羡馀
人莫之知。
而斯美具也。
皇家子。
名公之允。
忠肃明懿。
以将其身。
清简仁惠。
以成其政。
弦歌二岁。
而流庸复者六百馀室。
废田垦者二百顷。
浮客臻凑。
迨乎二千。
种桑畜养。
盈于数万。
官路有刻石之堠。
吏厨有餐钱之资。
敦本经久。
率皆如是。
略举数者。
其馀可知矣。
岂必夜鱼跃。
而后见称哉。
于戏。
以清之地高且才。
而励精于政事。
何患云霄之不致乎。
之筮仕也。
两参隽乂之列。
再移仙尉之任。
毗赞于蜀邑
子男于吴兴
多为廉使盛府之所辟荐。
则知学诗之训。
间缉之心。
施之于政。
不得不然也。
县称紧旧矣。
今诏升为望。
清当受代。
而邑人已轸去思之悲。
白府愿留者屡矣。
真卿重违耆老之请。
启于十连。
优诏以旌清之美也。
某不佞。
忝当分忧共理之寄。
人安俗阜。
固有所归。
虽无鲁臣掣肘之患。
岂尽言子用刀之术。
由此论之。
水亭之功。
乃馀力也。
夫知邑莫若州。
知宰莫若守。
知而不言。
无乃过乎。
今此记述。
以备其事。
惧不宣美。
岂徒愧词而已哉。
大历一纪之首夏也。
文畅上人东游 中唐 · 权德舆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西方社 宗雷
桑门许辩才,外学
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
宗通(一作尘喧)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一作载)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送浮屠文畅师序803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问其名则是。
校其行则非。可以与之游乎。
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非。
校其行而是。可以与之游乎。
扬子云称在门墙则挥之。在夷狄则进之。
吾取以为法焉。浮屠师文畅喜文章。
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搢绅先生
以求咏歌其所志。贞元十九年春
将行东南。柳君宗元为之请。
解其装。得所得叙诗累百馀篇。
非至笃好。其何能致多如是耶。
惜其无以圣人之道告之者。而徒举浮屠之说赠焉。
文畅浮屠也。如欲闻浮屠之说。
当自就其师而问之。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
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
其心有慕焉。拘其法而未能入。
故乐闻其说而请之。如吾徒者。
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
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
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
而语之。不当又为浮屠之说而渎告之也。
民之初生。固若夷狄禽兽然。
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粒食
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
是故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
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
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
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
中国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
孰为而孰传之耶。夫鸟俛而啄。
仰而四顾。夫兽深居而出。
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
弱之肉。强之食。
今我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
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耶。
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
知而不为者。惑也。
悦乎故。不能即乎新者。
弱也。知而不以告人者。
不仁也。告而不以实者。
不信也。余既重请。
又嘉浮屠能喜文辞。于是乎言。
文畅上人东游 唐 · 白居易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得道即无著,随缘西复东。
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禅空。
山宿驯溪虎,江行滤水虫。
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一作色满)云中。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其词逸而高吟咏不足昔柳吴兴亭皋陇首之句王融书之白团扇故为四韵以谢之826年 中唐 · 刘禹锡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
视事画屏中,自称三癖翁。
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
酒对青山月,琴韵白蘋风。
会书团扇上,知君文字工。
文畅上人东游803年 中唐 · 吕温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
水止(一作月上)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
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