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以梁主为江阴王 陈朝 · 陈霸先
 出处:全陈文卷一
礼陈杞宋,诗咏二客,弗臣之重,历代斯敦
梁氏钦若人祇,宪章在昔,济河沈璧,高谢万邦,茅赋所加,宜遵旧典,其以江阴郡奉梁主为江阴王,行梁正朔,车旗服色,一依前准,宫馆资待,务尽优隆(《陈书·武帝纪》下)
晋安王南康简王薨书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七
南康兄器宇冲贵,风神英挺。
中山,徒闻退让;
晋之扶风,虽号师范。
用今方昔,若吞梦云。
寻阳私疾,孝感神明;
殆不胜丧,扶而后起。
犹冀天道可期,岂谓福善虚说。
且分违易久,嘉会难逢。
绸缪宫阃,不过纨绮之事;
离群作镇,动回星纪之历。
志异双鸾之集,遽切四鸟之悲。
松茂柏悦,夙昔欢抃;
芝焚蕙叹,今用呜咽(《艺文类聚》二十二)
敬皇帝哀册文 初唐 · 薛元超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维上元二年夏四月己亥
皇太子宏薨于合璧宫之绮云殿。
年二十四。
五月戊申
诏追号谥为孝敬皇帝
八月庚寅
转迁葬于恭陵。
有司奏哀册。
文曰。
赫矣皇统。
昭哉帝谟。
光膺宝历。
大启瑶图。
昌原缅镜。
隤阯不渝。
钦惟妙质。
诞灵居震。
若木资芳。
咸池毓润。
韶襟日湛。
英姿岳峻。
裕玉摛华。
铺金协韵。
肇外作翰。
爰归养德。
衢室成规。
轩庭禀则。
圣敬斯践。
温文匪忒。
傍照四方。
下贞四国。
虔诚问寝。
鸣谦齿冑。
洞掩儒城。
横披礼囿。
璧流扬彩。
环林搴秀。
飞遁来仪。
鸿生入授。
率性谓道。
攸纵自天。
明踰视牍。
文冠题鞭。
裁山耸仞。
缔席开延。
绝简时绎。
精义咸甄。
豪飞紫露。
言控晒泉。
务殷监抚。
寄深社稷。
鲍俎不陈。
龙隽在侧。
聪达有裕。
□婉兼极。
瑜佩增辉。
金华动色。
乾慈衍渥。
乃眷储皇。
惟天下之重器。
将释负于岩廊。
竭因心之孝。
辞受终之礼。
蹐厚载以兢魂。
跼层穹而揽涕。
冲旨逾恳。
神鉴不留。
少微告□大渐无瘳。
方劭尊师之业。
奄从宾帝之游。
呜呼哀哉。
大象潜运。
灰飞缇幕。
轻霜霣兮文梓寒。
高飙起兮仙桂落。
未戢归□之燕。
空对栖关之鹤。
呜呼哀哉。
玉露献兆。
蜃隧合阴。
拖仪旌之委郁。
翊羽骑之森沈。
轹汤渠而回骛。
指亳辙以遥临。
楚挽惊而疑断。
悲笳咽而复寻。
萧索动风云之气。
苍茫感天地之心。
呜呼哀哉。
流日黯以西倾。
奔川淼而东度。
地拟桥山之曲。
□如□陌之路。
攀宇宙而无追。
仰音颜以缠慕。
呜呼哀哉。
瀛区有变。
天柱终飞。
怀苍梧而日远。
望白云而不归。
沈沈陇树。
漠漠泉闱。
竭□音而载笔。
蔼千祀而腾徽。
呜呼哀哉。
赐谥皇太子宏孝敬皇帝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朕肃承鸿绪。无忘驭朽之怀。
虔奉圣谟。每切临深之惧。
幸以穹昊垂祐。宗社降灵。
公卿尽叶赞之谋。黎庶遂怀生之望。
故得乾坤交泰。日月休徵。
垂衣而晏九瀛。端拱而家六合。
方将回銮峒岫。体高尚于轩皇。
脱屣汾川。追逸轨于伊后。
成功弗处。思遵象帝之规。
守器斯传。用申知子之授。
皇太子宏。生知诞质。
惟几毓性。直城趋驾。
肃敬著于三朝。中寝问安。
仁孝闻于四海。若使负荷宗庙。
宁济家邦。必能永保昌图
克延景历。岂谓遽婴雾露。
遂至弥留。顾惟辉掌之珍。
特切钟心之念。庶其痊复。
以禅鸿名。及腠理微和。
将逊于位。而宏天资仁厚。
孝心纯确。既承朕命。
掩欷不言。因兹感结。
旧疾增甚。亿兆攸系。
方崇下武之基。五福无徵。
俄速上宾之驾。昔周文至爱。
延庆于九龄。朕之不慈。
遽永诀于千古。天性之重。
追怀哽咽。宜申往命。
加以尊名。夫谥者行之迹也
号者事之表也。慈惠爱亲曰孝。
死不忘君曰敬。可谥为孝敬皇帝
仍遵典故。式备徽章。
布告遐迩。使知朕意。
敬皇帝睿德纪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五
朕闻乾象上浮。
南陆启黄离之耀。
坤元下辟。
东明敞碧题之居。
稽古前王。
宪两仪之大则。
傍求列圣。
崇贰极之丕绪。
所以长隆守器。
永茂承祧。
膺继明而□四□万□藻人文以成务。
茂实光于载鼎。
嘉声表于荐雷。
区分四德之规。
具美八繁之诫。
其于宏有之矣。
宏字宣慈。
高祖神尧皇帝之曾孙。
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孙。
之元子也。
缅惟圣系崇高
极天无以方其峻。
仙源淼邃。
浴景无以喻其深。
如霓表夜月之祯。
类马郁秋云之瑞。
关浮紫气
开□之□地□高祖属山鸣之标运。
蹑神啸之屯期。
受大命于□宫。
修□氛于□野。
太宗云行雨施。
扑炎岳而救焚。
架橇乘舟。
濡沸海而匡溺。
更张天地。
息龙战而静阴阳。
重悬神象。
弭麟斗而清日月。
细柳盘桃之域。
总入提封。
铜标珠阙之乡。
并归正朔。
□累圣之崇基
缵重光之大业。
幸休徵再洽。
景历维新。
宇宙无虞。
环瀛有截。
扬玉烛而调四选。
品汇昭苏
握金镜而朗八荒。
中外禔福。
自苍昊而垂祐。
□结本□由□而发祥。
□承魏云而毓质。
戴玉连珠之异。
相发于髫初。
注琴铭剑之能。
道光于丱始。
年才一岁。
立为代王。
凫岳崇封□景风之典象舟胜智益峻□人之高朕以主鬯攸□宰是命□龟以□春闱习礼秋籥。
殚艺宫之奥旨。
究肃成之宏义。
一物载行。
九教□允。
广延端士。
纳审谕之良箴。
博采正人。
伫宣翼之明行。
略诠其美。
□德焉尔其至性纯□道□承□五起问坚切非三□天后摄卫微乖。
则色不满容。
行不正履。
出青宫而视膳。
辍寝通宵。
入紫庭而扇枕
缠忧永日。
岂止衣□带药必亲尝而巳哉。
此其至孝也。
监国字人。
务在□刑慎□身后□窃金马而无尤。
祗召惟恭
出铜龙而载惕。
此其至仁也。
承天奉地。
贻肃雍之大矩。
迎郊过庙。
极祗敬之崇仪。
□独不惰其容。
居暗莫移其检。
同舆共帐。
接□均□之风□横经□之礼□喻其神。
望景揣情。
藏往无以论其智。
心融道镜
应万象以含几。
器韫元珠。
苞六合而凝照。
防年之讼。
义出偫心。
验长寿之书。
事惟独察。
此其至明也。
极柱茅檐□衣菲食恋□以为□每赐以□佩服以承恩雅淡既隆。
还委襞而从好。
此其至俭也。
不迩声色。
帝乙天性之高。
载植疏通。
颛顼冲年之量。
驰骋末事。
弃之而弗为。
书剑浅技。
能之而勿贵。
西苑□游□林泉□东□之娱□范小道恐泥。
不留聪于异端。
此其至正也。
七门四彻之书。
互穷泉极。
府柏台之秘。
递综真筌。
考□典于叔时
采德义于羊传。
罢摇岭之风乐钟鼓六经辍□之□笙□此其至□也。
柔而能□匡讽之宜政或是非。
潜申献替之益。
所恶者。
有片善而必扬。
所好者。
无纤微而不举。
父有诤子。
是之谓欤。
此其至直也。
绵瓞葭莩。
因心之恋巳切。
桂山棣屏□之爱尤深。
□辇□游未足□其孔怀。
此其至睦也。
为而不恃。
柱史之妙门。
异而能齐。
蒙叟之虚室。
宾实斯混。
语默两忘。
咸英与林籁同归。
衮绂与云霞一致。
此其至通也。
迪□众德□践□诏□洛陈谟淩太山而开辩图□䰿去俎礼不忘于须臾。
钓鳖临座。
文必申于造次。
畋游寝迹。
不待燔翳之书。
道德立身。
无容设木之谏。
虽复讴歌未作。
戴启之愿□攸归赞□之颂斯达。
□山脱屦褰裳。
愿寻真于汾水。
不饰情于外禅。
无待咨岳之□逸巳于中宸。
自申知子之授。
潜图释负。
未述所怀。
属炎籥戒辰。
凉宫避暑。
□因扈□沈□及其□愈乃申□性特隆。
一闻斯言。
因便感咽。
伏枕流欷。
哽绝移时。
重致绵留。
遂咸沈痼。
西山之药。
不救东岱之魂。
吹汤之医。
莫返逝川之命。
上元□年□月廿五日薨于□之□既仰谢于姬昌
变发之悲。
遂俯同于容俊。
□不知至人无爱。
大道忘情。
虽慕延陵之通。
终怆卜商之感。
天后心缠积悼。
痛结深慈。
相凤□泣昔周□言之至怀。
不欲违其心许。
故申旧命。
爰赠尊名。
粤以吉辰。
谥为孝敬皇帝
其葬事威仪。
及山陵制度。
皆准天子之礼。
惟尔识自生性□合体□日将月就。
偫方钦其丽正。
多士挹其宣猷。
爱敬极于九重。
光耀究于四海。
卑词降东园之逸。
高谈接南馆之宾。
储君之德盛焉。
天子之望隆矣。
庶其三□茂方□徵奄促上宾之驾。
兴言念往。
震悼良深。
以其孝于承亲。
恭于事上。
意欲还京卜葬。
冀得近侍昭陵
申以奉先之礼。
顺其既往之志。
但以农星在。
田务方殷。
重归关辅
恐有劳废。
遂割一己之慈□便兆人之业□以为言故赗殓绝于珠玑。
明器惟资瓦木。
一从本志。
无夺宿成。
即以上元二年八月十九日迁窆于景山之原。
礼也。
冀树□阳无隔风云之路。
鹤归缑□合之有迁。
刊贞珉而垂范。
式旌往行。
乃作铭云。
震象凝位。
离景腾辉。
地浮重海。
天开少微。
惟皇取则。
利建储闱
承祧是寄。
主鬯攸归(其一)
运启昌图
祚隆先圣。
丹雾流□庆□正(其二)
研几道□发虑□津。
戈临春序。
籥奏春秋旻。
商岩伫逸。
望苑通宾。
考艺方远。
宣猷日新(其三)
礼茂承颜。
□融锡类。
爱敬兼极。
君亲一致。
□义重□情至性(阙其四阙)优游四德。
绩劭抚军
誉宣监国
便坐垂范。
寝门贻则。
量湛用冲。
化敷元默(其五)
虚伫丞凝。
崇奉师保。
望行辩牍。
临涡□藻让□宫□逾□道□德斯□为宝(其六阙)楹□静愈鸣葭缔游。
燕厨斯启。
䰿俎弗羞。
恭行一物。
澄汰九流(其七)
缅惟释重。
载追前懿。
爰念少阳。
将推大位。
纯孝深感。
闻言哽泗。
□命未申(阙其八)玉□彩珠沈夜光。
未□泣元圃。
风悲画堂。
感今兴悼。
念昔增伤(其九)
谥追尊
鸿名赠册。
伊洛疏兆。
嵩环卜宅。
隧拟桥岩。
茔图毕陌。
雾凝平楚。
烟生竹柏(其十)
原隰□仙殿□飞凤碑空篆。
鹤驾无追(其十一)
敬皇帝挽歌上元二年,追谥太子弘为孝敬皇帝。) 初唐 · 刘祎之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
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
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梁敬帝(在后镇有大士封,号仓墩。相传为萧天子墓。) 民国 · 沙曾达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高封大土号仓墩,墓说前朝敬帝尊。
发见花砖逾数十,巨蜂群出显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