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以豫章王嶷为荆湘二州刺史诏(建元元年) 南齐 · 萧道成
出处:全齐文卷一
神牧总司王畿,诚为治要;荆楚领驭遐远,任寄弘隆。自顷公私凋尽,绥抚之宜,尤重恒日。复以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持节、侍中、将军、开府如故(《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增封豫章王嶷诏(永明二年)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汉之梁孝,宠异列蕃,晋之文献秩殊恒序。况乃地侔前淮,勋兼往式,虽天伦有本,而因事增情。宜广田邑,用申恩礼,增封为四千户(《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答豫章王嶷求解大傅诏(永明三年)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公惟德惟行,无所厝辞。且鲁且卫,其谁与二。方式范当时,流声史籍。岂容屡秉撝谦,以乖期寄(《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豫章王薨下诏(永明十年四月)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今便临哭。九命之礼,宜备其制。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大司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赠豫章王嶷诏(永明十年) 其一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宠章所以表德,礼秩所以纪功。慎终追远,前王之盛策,累行畴庸,列代之通诰。故使持节、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刺史、新除中书监、豫章王嶷,体道秉哲,经仁纬义,挺清誉于弱龄,发韶风于早日,缔纶霸业之初,翼赞皇基之始,孝睦著于乡闾,忠谅彰乎邦邑。及秉德论道,总牧神甸,七教必荷,六府咸理,振风润两,无侃于时侯,恤民拯物,有笃于矜怀,雍容廊庙之华,仪形列郡之观,神凝自远,具瞻允集。朕友于之深,情兼家国,方授以神图,委诸庙胜,缉颂九纮,陪禅五岳。天不憖遗,奄焉薨逝,哀痛伤惜,震恸乎厥心。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宜加茂典,以协徽猷。可赠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扬州牧,绿綟绶,具九服锡命之礼,侍中、大司马、太傅、王如故。给九旒鸾辂,黄屋左纛,虎贲班剑百人,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葬送仪依东平王故事(《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赠豫章王嶷诏(永明十年) 其二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赈赐京邑诏(永明十年十一月)顷者霖雨,樵粮稍贵,京邑居民,多离其弊。遣中书舍人、二县官长赈赐(《南齐书·武帝纪》)。
答豫章王嶷(永明元年)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事中恐不得从所陈(《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永明元年,嶷领太子太傅,手启上,上答。)。
又答豫章王嶷(永明四年)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欺巧那可容!宋世混乱,以为是不?蚊蚁何足为忧,己为义勇所破,官军昨至,今都应散灭。吾政恨其不辨大耳,亦何时无亡命邪(同上。)。
与豫章王嶷笺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十一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南史》作「政荒人散」。),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建元元年,迁扬州刺史,封豫章郡王,仆射王俭笺。又《南史》四十二以此书在齐未受禅时。)!
为豫章王嶷乞收葬蛸子响表 南齐 · 刘绘
出处:全齐文卷十七
臣闻将而必戮,炳自《春秋》,罄于甸人,著于《经》、《礼》。犹怀不忍之言,尚有如伦之痛。岂不事因法往,情以恩留。故庶人蛸子响,识怀靡树,见沦不逞,肆愤一朝,致陷凶德,遂使迹邻非孝,事近无君,身膏草野,未云塞衅。但韔矢倒戈,归罪司戮,即理原心,亦既迷而知返。衅骨不收,辜魂莫赦,抚事惟往,载伤心目。昔闵荣伏痍。怆动坟园;思荆就辟,侧怀丘墓。皆两臣衅结于明时,二主议加于盛世,积代用之为美,历史不以云非。伏愿一下天矜,爰诏蛸氏,使得安兆末郊,旋窆馀麓,微列苇輤之容,薄申封树之礼。岂伊穷骸被德,实且天下归仁。臣属忝皇枝,偏留友睦,以臣继别未安,子响言承出命,提携鞠养,俯见成人,虽辍胤蕃条,归体璇萼,循执之念不移,傅训之怜何已。敢冒宸严,布此悲乞(《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按,《刘绘传》云,子响诛后,嶷欲求葬之,召绘言其事,使为表。绘求纸笔,须臾便成。嶷足八字,云,「提携鞠养,俯见成人。」乃叹曰,「祢衡何以过此」。)。
请加赠豫章王嶷启 南齐 · 萧子良
出处:全齐文卷七
臣闻《春秋》所以称王母弟者,以尊其所重故也。是以礼秩殊品,爵命崇异,在汉则梁王备出警入跸之仪,在晋则齐王具殊服九命之赠。江左以来,尊亲是阙,故致衮章之典,废而不传,实由人缺其位,非礼亏省。齐王故事,与今不殊,缔构王业,功迹不异。凡有变革随时之宜者,政缘恩情有轻重,德义有厚薄,若事筹前规,礼无异则。且梁、齐阙令终之美,犹飨褒赠之荣;况故大司马仁和著于天性,孝悌终于立身,节义表于勤王,宽猛彰于御物,奉上无艰劬之貌,接下无毁伤之容,淡矣止于清贞,无喜愠之色,悠然栖于静默,绝驰竞之声。《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终之者,理实为难,在于今行,无废斯德。东平乐于小善,河间悦于诗书,勋绩无闻,艰危不涉,尚致卓尔不群,英声万代;况今协赞皇基,经纶霸始,功业高显,清誉逾彰,富贵隆重,廉洁弥峻,等古形今,孰类兹美。臣愚忖度,未有斯例。凡庶族同气,爱睦尚少,岂有仰睹陛下垂友于之性若此者乎?共起布衣,俱登天贵,生平游处,何事不同,分甘均味,何珍不等,未尝睹貌而天心不欢,见形而圣仪不悦。爰及临危舍命,亲瞻喘息,万分之际,没在圣目,号哭动乎天地,感恸惊乎鬼神,乃至撤膳移寝,坐泣迁旦,神仪损耗,隔宿改容,奉瞻圣颜,谁不悲悚,历古所未闻,记籍所不载。既有若斯之大德,而典服之赠不彰,如其脱致亏忘,追改为烦,不令千载之下,物有遗恨。其德不具美者,尚荷嘉隆之命;况事光先烈者,宁可缺兹盛典。臣恐有识之人,容致其议。且庶族近代桓温、庾亮之类,亦降殊命,伏度天心,已当有在(《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与右率沈约书请撰豫章文献王碑文 南梁 · 乐蔼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
夫道宣馀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丞相独秀生民,傍照日月,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无得而称,理绝照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功宏达,谅有寄于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后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廛罢肆,鄙士之遗风,庶几前烈,或不泯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厘,少申景慕,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荫,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南齐书·豫章王嶷传》。)。
豫章文献王墓志铭 南齐 · 王融
四言诗 出处:全齐文卷十三
领袖倾沦,人纲弛没。
半岳推峰,中河坠月。
眷然晓隧,如何夜台。
鲸骖惋慕,葆吹徘徊。
千秋万祀,顾有馀哀(《艺文类聚》四十五)。
皇兄孝参依前检校少保武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豫章郡王加恩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宋大诏令集》卷四九
门下:朕抚熙洽之运,怀夤畏之心。乃因至景之辰,爰举丰年之报。王入太室,馨闻圭鬯之和;帝临中坛,光腾璧玉之洁。信星报飨,解泽流釐。兹申惠以隆亲,肆涓神而孚号。具官某庆开祖武,韵秀宗支。扬秩秩之德声,夙谨义方之念;听霏霏之英辨,雅多儒术之闻。疆圻疏王社之荣,符采映台躔之峻。爰励骏奔之助,克祗毖祀之承。既获考于上仪,乃亟疏于褒律。载陪多赋,并实本封。以答贤劳,以均神贶。于戏!皇受其福,式隆同姓之恩;永孚于休,尚迪有邦之卫。往祗明命,益体眷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