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下诏数蜀王秀罪(仁寿二年十二月)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二
汝地居臣子,情兼家国,庸、蜀要重,委以镇之。汝乃干纪乱常,怀恶乐祸,䁹睨二宫,伫望灾衅,容纳不逞,结构异端。我有不和,汝便觇候,望我不起,便有异心。皇太子,汝兄也,次当建立,汝假托妖言,乃云不终其位。妄称鬼怪,又道不得入宫,自言骨相非人臣,德业堪承重器。妄道清城出圣,欲以己当之,诈称益州龙见,托言吉兆。重述木易之姓,更治成都之宫,妄说禾乃之名,以当八千之运。横生京师妖异,以证父兄之灾,妄造蜀地徵祥,以符己身之箓。汝岂不欲得国家恶也,天下乱也?辄造白玉之珽,又为白羽之箭,文物服饰,岂似有君?鸠集左道,符书厌镇。汉王于汝,亲则弟也,乃画其形像,书其姓名,缚手钉心,枷锁钮械。仍云请西岳华山慈父圣母神兵九亿万骑,收杨谅魂神,闭在华山下,勿令散荡。我之于汝,亲则父也,复云请西岳华山慈父圣母,赐为开化杨坚夫妻,回心欢喜。又画我形仪,缚手撮头,仍云请西岳神兵收杨坚魂神。如此形状,我今不知杨谅、杨坚是汝何亲也?包藏凶慝,图谋不轨,逆臣之迹也。希父之灾,以为身幸,贼子之心也。怀非分之望,肆毒心于兄,悖弟之行也。嫉妒于弟,无恶不为,无孔怀之情也。违犯制度,坏乱之极也。多杀不辜,豺狼之暴也。剥削民庶,酷虐之甚也。唯求财货,市井之业也。专事妖邪,顽嚚之性也。弗克负荷,不材之器也。凡此十者,灭天理,逆人伦,汝皆为之,不祥之甚也,欲免祸患,长守富贵,其可得乎(《隋书·庶人秀传》,《北史》七十一)!
上书理高颎、皇太子勇、蜀王秀 隋 · 裴肃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六
臣闻事君之道,有犯无隐,愚情所怀,敢不闻奏。窃见高颎以天挺良才,元勋佐命,陛下光宠,亦已优隆。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愿陛下录其大功,忘其小过。臣又闻之,古先圣帝,教而不诛,陛下至慈,度越前圣。二庶人得罪已久,宁无革心?愿陛下弘君父之慈,顾天性之义,各封小国,观其所为。若能迁善,渐更增益,如或不悛,贬削非晚。今者自新之路永绝,愧悔之心莫见,岂不哀哉(《隋书·裴肃传》,仁寿中,肃见皇太子勇、蜀王秀、左仆射高颎俱废黜,遣使上书。)。
为蜀王秀作檄文,置秀集中 隋 · 杨素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五
逆臣贼子,专弄威柄,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陈甲兵之盛,云「指期问罪(《隋书·文帝四子传》,又《北史》七十一)」。
诈为蜀王秀檄文 其一 隋 · 杨广
出处:全隋文卷六
逆臣贼子,专弄威柄。陛下唯守虚器,一无所知(《隋书·庶人秀传》)。
诈为蜀王秀檄文 其二 隋 · 杨广
出处:全隋文卷六
指期问罪(同上)。
请以戚属为蜀王疏 隋 · 于宣敏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六
臣闻开盘石之宗,汉室于是惟永,建维城之固,周祚所以灵长。昔秦皇置牧守而罢诸侯,魏后昵谄邪而疏骨肉,遂使宗社移于他族,神器传于异姓。此事之明,甚于观火。然山川设险,非亲勿居。且蜀土沃饶,人物殷阜,西通邛、僰,南属荆、巫。周德之衰,兹土遂成戎首,炎政失御,此地便为祸先。是以明者防于无形,治者制其未乱,方可庆隆万世,年逾七百。伏惟陛下日角龙颜,膺乐推之运,参天贰地,居揖让之期。亿兆宅心,百神受职,理须树建藩屏,封植子孙,继周、汉之宏图,改秦、魏之覆轨,抑近习之权势,崇公族之本枝。但三蜀、三齐,古称天险,分王戚属,今正其时。若使利建合宜,封树得所,巨猾息其非望,奸臣杜其邪谋。盛业洪基,同天地之长久,英声茂实,齐日月之照临。臣虽学谢多闻,然情深体国,辄申管见,战灼惟深(《隋书·于宣敏传》,高祖践阼,奉使抚慰巴、蜀。及还,上疏。)。
允杨秀满归化御批(大观二年二月十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八、《宋会要辑稿》兵一七之七(第八册第七○四一页)
访闻靖州西路道首领杨秀满诸蛮有状,乞归化纳土,总管司既久未报。不劳民穷兵,缘其投诚,因而抚纳,亦足以为新边藩翰。
重修隋帝子蜀王庙碑记(绍兴二十六年九月) 南宋 · 任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八、《蜀中广记》卷九、民国《重修什邡县志》卷八之上
□什邡之西行十里许,有古佛祠曰南阳,宋大明中所建也。后周□□□□□隋文帝混一南北,以皇子秀为蜀王,王以暇日猎于寺废址,有兔逸入□中。发块得石像,甚巨。于是即其旧□为寺,以像肖焉。时有道禅师者,善水观,王异之,从问道,得大无碍。今寺之左有王之祠,祠下有泉汇为陂,浮于方亭,□于雒。其发原流百里许,溉田数千万顷,岁大旱,民不告病,其为利可谓深且博也已。即泉之始,则道禅师□水观之馀波也。虽然,佛之力其深不可思议,非王初有以导达启迪之,惠泽曷以加乎民,至于今混混然而不泯?是则王之有德于斯民甚厚,当求所以报王于无穷也。往昔庙隘陋,且游手行丐者食息其间,□□□以宅王之灵□□,里人请以庙隶寺□□属僧悟真复□□经营十□□始克成。自殿及两廊厨堂门屏,焕然一新,□□乞□者视庙貌庄洁严奉□□里之人赖之,雨旸益时,年谷益登,疾疠不作,□□然风俗益以厚,寺因之供□□入亦广,钟鱼鼓板之声朝暮相闻,久而□□悟真以愿居□□耳目所闻见,为王悉请书其事于石。愿谓王以帝子之贵、神明之灵加惠兹土,德至渥矣,作诗俾民之岁时歌以享焉。其辞曰:
泉涓涓兮流长,沛膏泽兮一方。□□□兮水中央,鸟嘤嘤兮木苍。民怀德兮无相忘,荐兰芍兮奠桂浆。帝子来兮佩锵锵,登斯堂兮式安且喜,爱我民兮俾寿而炽。岁时报事兮罔敢或替,神其安此兮以千万世。
绍兴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左迪功郎、成都府司户参军任愿撰并书,住持传法赐紫佛智大师绍明立石。
按:嘉庆《什邡县志》卷四八,嘉庆十七年刊本。
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题峨眉山图 元 · 大圭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六、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七 名胜类
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
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
黄金狮座耸岌岌,白银象驾来翩翩。
晨钟暮鼓何喧阗,风林水鸟皆谈玄。
十崖阴雾见玉佛,六时天乐朝金仙。
月轮挂树光团团,平羌影落秋波寒。
目前胜境不可状,画图彷佛移岩峦。
吾王此地受封国,大法付嘱从灵山。
愿忆灵山当日语,五十四州均化雨。
化雨慈云满锦城,佛刹王宫同按堵。
峨眉高,高万古。
梦芙蓉·题隋董美人志。志署开皇十七年,为蜀王秀悼其宫人之作。据隋书是岁五月蜀王来朝,故美人以七月终于仁寿宫。志石当道光初陆剑庵得之关中,最后归上海徐氏春晖堂,咸丰间石毁于兵火,翠墨流传,稀若星凤。吴丑簃有初拓本,属余题之 清末民国初 · 冯幵
押词韵第三部
年芳沈梦绮。
有凝云空白,掌中飘坠。
片琼寒色,零落剩幽翠。
瘗花铭帝子。
余芬犹缀彤史。
石墨缠绵,看中央四角,无尽断肠意。
想见扶鬟乍起。
舆疾悤悤,一夕春红碎。
佩环归否,魂散杜鹃外。
断弦难再理。
千琴枉费清制。
浅印苕华,将重泉密爱,消与故年泪。
疏影·题吴湖帆所藏旧拓隋蜀王秀董美人墓志 清末至现当代 · 叶恭绰
押词韵第十七部
武担片石。
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
瑶轸飘零,羽箭凋疏(蜀王善制琴及弓箭。),剩此可怜残墨。
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蜀王有文集十卷。)。
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
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
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阿云,太子勇之嬖妾。)。
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