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南霁云子承嗣歙州别驾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七
往者大盗乱华。
梁宋偏罹其害。
危城绝援。
析骸累月。
南霁云贞心壮节。
淩迈臧洪
殒命敌场。
凛然生气
宜以其子为歙州别驾
南承嗣请从军状(故某官赠某官南霁云男某官承嗣80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右。
臣亡父至德之岁。
死节睢阳
陛下每降鸿恩。
必加褒宠。
臣自七岁。
即忝班荣。
垂五十年。
常居禄秩。
再守遐郡。
绩用无成。
终贻官谤。
甘就严谴。
无以负荷先志。
报效殊私。
以惭以惧。
陨越无地。
伏见某月日敕。
王承宗负恩干纪。
命将徂征。
雷霆所加。
殄灭在近。
臣窃不自揆。
思竭忠诚。
愿预一卒之任。
以答百生之幸。
庶得摧锋触刃。
摩垒搴旗。
冀获尽于微诚。
傥不坠于遗烈。
踊跃之至。
夙夜不宁。
敢希皇明。
俯鉴丹恳。
臣闻周官考艺。
国子置车甲之司。
汉道推恩。
孤儿备羽林之用。
千秋思奋于事越。
仲孺期死于奔吴。
义激君亲。
名高竹帛。
臣虽无似。
有慕昔人。
虽身涂草野。
死而不朽。
披肝沥血
昧死上陈。
无任恳迫忠愤之至。
谨录奏闻。
伏候敕旨。
唐故特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南府君睢阳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急病让夷。义之先。图国忘死。贞之大。利合而动。乃市贾之相求。恩加而感。则报施之常道。睢阳所以不阶王命。横绝凶威。超千祀而挺生。奋百代而特立者也。时惟南公。天与拳勇。神资机智。艺穷百中。豪出千人。不遇兴词。郁尨眉之都尉。数奇见惜。挫猿臂之将军天宝末。寇剧凭陵。隳突河华。天旋亏斗极之位。地圯积狐狸之穴。亲贤在庭。子骏陈谟以佐命。元老用武。夷甫委师而劝进。惟公与南阳张公巡高阳许公远。义气悬合。吁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裂裳而千里来应。左袒而一呼皆至。柱厉不知而死难。狼瞫见黜而奔师。忠谋朗然。万夫齐力。公以推让。且专奋击。为马军兵马使。出战则群校同强。入守而百雉齐固。雍邱。谓非要害。将保江淮之臣庶。通南北之奏复。拔我义类。扼于睢阳。前后捕斩要遮。凶气连阻。汉兵已绝。守疏勒而弥坚。虏骑虽强。顿盱眙而不进。贼徒乃弃疾于我。悉众合围。技虽穷于九攻。志益专于三板。偪阳悬布之劲。汧城凿穴之奇。息意牵羊。羞郑师之大临。甘心易子。鄙宋臣之病告。诸侯环顾而莫救。国命阻绝而无归。以有尽之疲人。敌无巳之强寇。公乃跃马溃围。驰出万众。抵贺兰进明乞师。进明乃张乐侑食。以好聘待之。公曰。敝邑父子相食。而君辱以燕礼。独何心欤。乃自噬其指曰。啖此足矣。遂恸哭而返。即死孤城。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身离楚野。徒伤带剑之辞。至德二年十月。城陷遇害。无傅燮之叹息。有周苛之慷慨。闻义能徙。果其初心。烈士抗词。痛臧洪之同日。直臣致愤。惜蔡恭于累旬。朝廷加赠特进扬州大都督。功定为第一等。与张氏许氏并立庙睢阳。岁时致祭。男在襁褓。皆受显秩。赐之土田。葬刻鲍信之形。陵图庞德之状。纳官其子。见勾践之心。羽林字孤。知孝武之志。举门关于周典。徵印绶于汉仪。王猷以光。宠锡斯备。于戏。睢阳之事。不惟以能死为勇。善守为功。所以出奇以耻敌。立慬以怒寇。俾其专力于东南。而去备于西北。力专则坚城必陷。备去则天讨可行。是故即城陷之辰。为尅敌之日。世徒知力保于江淮。而不知功靖乎丑虏。论者或未之思欤。公讳霁云字某范阳人。有子曰承嗣。七岁为婺州别驾赐绯鱼袋。历施涪二州。服忠思孝。无替负荷。惧祠宇久远。德音不形。愿斲坚石。假辞纪美。惟公信以许其友。刚以固其志。仁以残其肌。勇以振其气。忠以摧其敌。烈以死其事。出乎内者合于贞。行乎外者贯于义。是其所以奋百代而超千祀者矣。其志不亦宜乎。庙貌斯存。碑表攸记。洛阳城下。思乡之梦傥来。麒麟阁中。即图之词可继。铭曰。
贞以图国。义惟急病。
临难忘身。见危致命。
汉宠死事。周崇死政。
烈烈南公。忠出其性。
控扼地利。奋扬兵柄。
东护吴楚。西临周
婪婪群凶。害气弥盛。
长蛇封豕。踊跃不定。
屹彼睢阳。制其要领。
横溃不流。疾风斯劲。
梯冲外舞。缶穴中侦。
钤马非艰。析骸犹竞。
浩浩烈士(一作列土)。不闻济师。
兵食歼焉。守逾三时。
公奋其勇。单车载驰。
投躯无告。噬指而归。
力穷就执。犹抗其辞。
圭璧可碎。坚贞不亏。
寇力东尽。凶威西恧。
孤城既拔。渠魁受戮。
雷霆之诛。由我而速。
巢穴之固。由我而覆。
江汉淮湖。群生咸育。
倬焉勋烈。孰与齐躅。
天子震悼。陟是元功。
旌褒有加。命秩斯崇。
位尊九牧。礼视三公
建兹祠宇。式是形容。
牲牢伊硕。黍稷伊丰。
虔虔孝嗣。望慕无穷。
刊碑河浒。万古英风。
南霁云唐禄山乱,张巡许远固守濉阳城,兵穷援绝。霁云跳出城,走,投贺兰乞救。贺无出兵意,霁云对众断一指,为不食,怒离泗,以一矢射浮图为志,且曰“贼退我必来杀贺兰”云) 北宋 · 石介
四言诗
禄山炽乱,火焚昆岗。
炎炎二京,鞠为战场。
百官奔走,万乘苍黄。
孰城能守,孰地(原作城,据石本、剑本改)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汤汤。
有城有民,在濉之阳。
远位巡上,巡智我彊。
以城授(原作受,据石本、剑本改)巡,巡亦克当。
贼从西来,杀气堂堂。
旌旗如林,对城而行。
巡远登城,辞毅色康。
城中之人,踊跃倍常。
贼知城坚,坐甲裹粮。
城中食尽,杀爱以尝。
士无二志,持病扶疮。
宁守城死,城不可降。
霁云勇烈,跳城轶出(原作跳轶出走,据石本、剑本改)
走泗投贺,求兵救乏。
贺饮霁云,牢醴罗列。
霁云避席,谓众云曰。
濉阳之人,不食一月
义不独饱,食下辄咽。
以刀断指,左右流泣。
彼何人兮,忌忠嫉节。
心不感兮,贼功害伐(原作我,据石本改)
不出一兵,坐观斧钺。
霁云心折,寸寸如铁。
霁云据鞍,怒发冲冠
一矢以志,复来不完。
路人傍观,涕流汍澜。
远近闻者,为之辛酸。
力尽且穷,城孤无援。
至死不屈,万戈来攒。
精诚内发,颜色自安。
轻鸿毛,名重泰山
吾执唐刑,罔容于奸。
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南霁云 元末明初 · 朴宜中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贞斋先生逸稿卷之一
京华东北最高峰,云气葱笼霁后容。
既雨崇朝浑满湿,和姻薄暮渐成浓。
俄过龙洞遥连水,便入鹤桥低护
复有霱光生袜下,尘缘庶可蹑仙踪。
南霁云 明 · 陈献章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万人回首看浮屠,肯讯将军跃马呼。
谁续睢阳三日命,进明先斩后擒胡。
南霁云(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明 · 王守仁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死矣中丞莫谩疑,孤城援绝久知危。
贺兰未灭空遗恨,南八如生定有为。
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
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人赛旅祠。
南将军(在泗州南公霁云乞师处) 清 · 王士禛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二
范阳战鼓如轰雷,东都巳破潼关开。
山东大半为贼守,常山平原安在哉。
睢阳独遏江淮势,义激诸军动天地。
时危战苦阵云深,裂眦不见官军至。
谁与健者南将军包胥一哭通风云。
抽矢誓雠已慷慨,拔剑堕指何嶙峋。
贺兰未灭将军死,呜呼南八真男子。
中丞侍郎同日亡,碧血斓斑照青史。
淮山峨峨淮水深,庙门遥对青枫林。
行人下马拜秋色,一曲淋铃万古心。
南霁云 清 · 牛焘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
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
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
殿壁犹绘睢阳城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
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