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宋璟同谏元宗 初唐 · 苏瑰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陛下频降德音。勤恤人影。
令徒以下刑。尽责保准放。
流死等色。则情不可宽。
此古人所以慎赦也。恐言事者直以月蚀修刑。
日蚀修德。或云分野应灾祥。
冀合上旨。臣以为君子道长。
小人道消。女谒不行。
谗夫渐远。此所谓修德。
囹圄不扰。甲兵不黩。
理官不以深苛。将军不以轻进。
此所谓修刑也。若陛下常以此留念。
纵日月盈亏。将因此而致福。
又何患乎。且君子耻言浮于行。
故曰予欲无言。又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要以至诚动天。不在制书频下。
奉和圣制龙池(《纪事》云:“龙池兴庆宫也,明皇潜龙之地。”《会要》云:“开元元年,内出祭龙池乐章。十六年,筑坛于兴庆宫,以仲春月祭之。”) 唐 · 姚崇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恭闻帝里生灵沼(一作祉),应报明君鼎业新。
既协翠泉光宝命,还符白水真人
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一作日)尧河带马巡。
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
平王皇太子 初唐 · 李旦
 出处:全唐文卷十八
门下。
舜去四凶而功格天地。
武有七德而戡定黎人。
故知有大勋者。
必受神明之福。
仗高义者。
必为匕鬯之主。
朕恭临宝位。
亭育寰区。
以万物之心为心。
以兆人之命为命。
虽承继之道。
咸以冢嫡居尊。
而无私之怀。
必推功业为首。
然后可保安社稷。
永奉宗祧。
第三子平王隆基
孝而克忠。
义而能勇。
比以朕居藩邸。
虔守国彝。
贵戚中人。
都无引接
群邪害正。
凶党实繁。
利口工言。
谗说罔极。
韦温延秀
朋徒竞起。
晋卿楚客。
交搆其閒。
潜结回邪。
排挤端善。
居人集木。
君子阽危。
愒日视阴。
朝不保夕。
拥羽林万骑。
左右屯营
先害朕躬。
并及太平公主
中外良士。
咸拟剿屠。
隆基密闻其期。
先难奋发。
挺身鞠旅。
众应如归。
呼吸之閒。
凶渠殄灭。
安七庙于几坠。
济群生于将殒。
方舜之功过四。
比武之德逾七。
灵祇望德。
昆弟乐推。
一人元良
万邦以定。
为副君者。
非此而谁。
可立为皇太子
有司择日。
备礼册命。
平王皇太子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维唐隆元年岁次庚戌七月庚戌朔二十日己巳
皇帝若曰。
天有丕命。
集宝位于朕躬。
所以奉若天道。
建兹元嗣
其明听朕言。
咨尔平王隆基
幼而聪允。
长而宽博。
有夙成之量焉。
夫礼以修外。
乐以修内者。
是务于文也。
春夏学干戈。
秋冬学羽籥者。
是兼于武也。
系于百姓。
闻于天下者。
是由于仁也。
一日三朝。
尝药侍膳者。
是资于孝也。
尔有文武仁孝之德。
以知父子君臣之道。
朕甚休之。
閒者贼臣搆逆。
窥窃神器。
则我有唐之祚。
危若缀旒。
义宁家邦。
忠卫社稷。
诛其凶恶。
以之康济。
主匕鬯者。
非尔而谁。
是用命尔为皇太子
古人有言曰。
尔身克正。
罔敢不正。
尔罔不忠。
惟尔之忠。
昭昭临下。
不可不畏。
慎乃僚。
允迪端士。
恭俭惟德。
远于憸人。
则万邦以贞。
答扬我四圣之鸿烈。
敬之哉。
玄宗口授铭序 唐 · 王绍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
垂拱二岁孟夏四日。恍曶寅卯之际。
吾六兄同人见疾大渐。惟几将迁冥于未始。
委化于伊洛之间。侨居惠和里之官舍。
自古有死。于乎哀哉。
他日。先诰其第七弟绍宗曰。
吾宅性元乡。保和仁里。
寄居群有。游心太无。
乘阳以生。遇阴而灭。
物之恒也。汝固知之。
化后汝可依道家无为之事。诸子侄行儒教丧纪之迹。
吾闻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
触处而安。不须择日。
单车时服。不俟营为。
绍宗敬奉绪言。不敢失坠。
此时沛国先生道彦。亦在吾兄之侧。
因歔欷而报曰。此真率之理。
道流所尚。有情有信。
安敢违之。其后升真潘先生门徒同族名大通。
中岳而来。自远问疾。
知吾兄真命巳毕。又申劝曰。
傥或不讳。愿归神中顶石室之中。
曩者升真临终。亦令宅彼。
况与先师平生居止。宿昔神交。
冥期不昧。宜还洞府。
再三敦请。则又从之。
此吾迹也。重违尔。
然不须别凿堂宇。恐伤土石。
但托体山阿而巳。吾尝幽赞真诰。
肇创元图秘录。别传内本。
人境不传。如或不忘款志。
傥存其兆。可取一块青石。
其上有自然平者。刊刻为字。
俾诸来裔知吾之用心也。其铭文皆力疾绵微。
勉情𢫀课。含精宇爽。
藉响乘光。仿佛暧昧。
不获巳而口授之。外姻密友。
凭真考行。强号曰太和先生
庶追道迹。光众妙也。
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一作瞩目应令,一作明皇诗)712年1月 唐 · 张说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禁林艳裔发青阳,春望逍遥出画堂。
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鹤飞不去随青管,鱼跃翻来入䌽航。
睿赏欢承天保定,遒文更睹日重光。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其一 豫和六首 唐 · 张说
 押庚韵
挹泰坛,紫(一作柴)泰清。
受天命,报天成。
竦皇心,荐乐声。
志上达,歌下迎。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其二 豫和六首 唐 · 张说
 押青韵
亿上帝,临下庭。
骑日月,陪列星。
嘉视信,大糦馨。
澹神心,醉皇灵。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其三 豫和六首725年 唐 · 张说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相百辟,贡八荒。
九歌叙,万舞翔。
肃振振,铿皇皇。
帝欣欣,福穰穰。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其四 豫和六首 唐 · 张说
 押庚韵
高在上,道光明。
物资始,德难名。
承眷命,牧苍生。
寰宇谧,泰阶平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凯和 唐 · 张说
 押贿韵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
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
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
大哉干羽意,常见风云在。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豫和 唐 · 张说
 押养韵
礼乐终,烟燎上。
怀灵惠,结皇想
归风疾,回风爽。
百福来,众神往。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太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阳韵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
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
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肃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霁韵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
百灵咸秩,四海来祭。
植我苍璧,布我玄制
华日裴回,神烟容裔。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寿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先韵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
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其五 豫和六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真韵
天道无亲,至诚与邻。
山川遍礼,宫徵维新。
玉帛非盛,聪明会真。
正斯一德,通乎百神。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其六 豫和六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敬韵
享帝享亲,维孝维圣。
缉熙懿德,敷扬成命。
华夷志同,笙镛礼盛。
明灵降止,感此诚敬。
唐封泰山乐章(《唐书·乐志》曰:“开元十三年明皇泰山祀天乐,降神用《豫和》,六变。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酌献、饮福并用《寿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终献、亚献用《凯安》。送神用《豫和》。”) 寿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真韵
烝烝我后,享献惟寅。
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按《唐礼·乐志》,明皇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土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千秋节者,明皇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云。) 其一 730年8月5日 唐 · 张说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指树日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
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騄骥舞华冈(一作觞)
连鶱势出鱼龙变,躞蹀骄生鸟兽行。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玄宗遗表 唐 · 释道氤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某末品轻生。
虚均雨露。
得陪缁伍。
许自精修。
虽常袒右肩。
无施举袂之役。
而执锡舒步。
得蠲负载之劳。
属以时畅元功。
德杨真化。
不谓勤劬慕学。
造次养生。
今月十六日。
苦肠忽加。
汤药无救。
泉门自掩。
安沐尧风。
夜台一归。
宁逢舜日。
有定瘗于苍陇。
无再谒于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