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献书秦王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广大,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服桀矣。今秦国与山东为雠,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战国策》二十五)。
献书秦王 战国赵国 · 谅毅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大王广地宁邑,储侯皆贺。敝邑寡君亦窃嘉之,不敢宁居,使下臣奉其币物,三至王廷,而使不得通。使若无罪,愿大王无绝其欢;若使有罪,愿得请之(《战国策》二十一)。
上书秦王 战国末韩国 · 韩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韩事秦三十馀年,出则为捍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韩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今伐韩,未可一年而灭,拔一城而退,则权轻于天下,天下摧我兵矣。韩叛,则魏应之,赵据齐以为原,如此,则以韩、魏资赵假齐,以固其从,而以与争强,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夫进而击赵不能取,退而攻韩弗能拔,则陷锐之卒勤于野战,负任之旅罢于内攻,则合群苦弱以敌而共二万乘,非所以亡韩之心也。均如贵人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质矣。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今贱臣之进愚计:使人使荆,重币用事之臣,明赵之所以欺秦者;与魏质以安其心,从韩而伐赵,赵虽与齐为一,不足患也。二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是我一举,二国有亡形,则荆魏又必自服矣。故曰:「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也。以秦与赵敌衡,加以齐,今又背韩,而未有以坚荆、魏之心夫一战而不胜,则祸构矣。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韩、秦强弱,在今年耳。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夫一动而弱于诸侯,危事也。为计而使诸侯有意我之心,至殆也。见二疏,非所以强于诸侯也。臣窃愿陛下之幸熟图之,攻伐而使从者闻焉,不可悔也(《韩非子。存韩》。案下文云「诏以韩客之所上书」,书言韩之未可举,下「臣斯」,明此篇是书。)。
上始皇帝书 秦 · 零陵令信
出处:全秦文
荆轲挟匕首卒刺陛下,陛下以神武,扶揄长剑以自救(《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引《秦零陵令上始皇帝书》。案《汉志》从横家有《秦零陵信》一篇,难秦相李斯,即此。)。
上书秦始皇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文选卷三十九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穆公用之,并国三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弗纳,疏士而弗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和随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鳝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而赵卫之女不充后庭,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彊者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刻始皇所立刻石 秦 · 李斯
出处:全秦文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琅邪台刻石》拓本,又《泰山残石》、徐铉重摹《绎山刻石》、《绛贴》、《泰山篆谱》、《汝贴·之罘刻石》,又《史记·秦始皇纪》:「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诈为始皇书赐公子扶苏 秦 · 赵高
出处:全秦文
朕巡天下,祷词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史记·李斯传》)。
留书报始皇 秦 · 安期先生
出处:全秦文
后千岁,求我于蓬莱山下(《史记·封禅书正义》引《列仙传》,今本《列仙传》作「后年」,无「下」字。《抱朴子·极言篇》作「复数千载」,《艺文类聚》八十四引《抱朴子》作「后数千载。」)。
群臣议始皇庙 秦 · 阙名
出处:全秦文
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世不轶毁。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自襄公以下轶毁。所置凡七庙,群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史记·秦始皇纪》:二世元年,令群臣议尊始皇庙,群臣皆顿首言。)。
置秦皇楚王陈胜等守冢诏(高帝十二年十二月) 西汉 · 汉高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秦皇帝、楚隐王、魏安釐王、齐悯王、赵悼襄王皆绝亡后,其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它事(《汉书·高纪》下)。
吊秦始皇赋 西晋 · 傅咸
押阳韵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一
余治狱至长安,观乎阿房,而吊始皇曰:
伤秦政之为暴,弃仁义以自亡。搦纸申辞,以吊始皇。有姬失统,命不于常。六国既平,奄有万方。政虐刑酷,如火之扬。致周章之百万,取发掘于项王。疲斯民乎宫墓,甚癸辛于夏商。未旋踵而为墟,屯獐麋乎庙堂。国既颠而莫扶,孰阻兵之为强(《艺文类聚》四十)。
华山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 唐 · 乔师望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七
岩岩灵岳,峻极氛氲。
下飞悬布,遥横阵云。
雄峰异立,观起秦君。
即高因远,岧然出偫。
讵假祗园,无劳孤给。
乘基表列,载怀兴葺。
月桂岭松,参差相及。
天歌人梵,往来谣习。
伊初就列,走实驰名。
晚行应止,何为振缨。
匈奴乐猎,关塞道清。
越裳奉贽,风尘不惊。
纵诞务閒,归依净域。
莲池化造,削成神力。
绘彩无施,烟霞无饰。
以斯庄敬,回资动植。
今之建塔,昔者沉碑。
桑田不定,陵谷须移。
有非真有,离非久离。
思超彼岸,愿入禅枝。
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盛唐 · 王维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经秦皇墓 唐 · 鲍溶
押词韵第四部
左岗青虬盘,右坂白虎踞。
谁识此中陵,祖龙藏身处。
别为一天地,下入三泉路。
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
山河一易姓,万事随人去。
白昼盗开陵,玄冬火焚树。
哀哉送死厚,乃为弃身具。
死者不复知,回看(一作首)汉文墓。
途经秦始皇墓 唐 · 许浑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一作谁)拜汉文(一作元)陵。
秦王卷衣 唐 · 陈标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秦王宫阙霭春烟,珠树琼枝近碧天。
御气馨香苏合启,帘光浮动水精悬。
霏微罗縠随芳袖,宛转鲛鮹逐宝筵。
从此咸阳一回首,暮云愁色已千年。
秦王饮酒 中唐 · 李贺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羲和 劫灰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剑器辞 上秦王三首 其一 第一 唐 · 敦煌曲子
押阳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七
皇帝持刀强。一一上秦王。
斗贼勇勇勇。拟欲向前汤。
应手三五个。万人谁敢当。
从家缘业重。终日事三郎。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五一二)
鞭石成桥赋(以秦皇旧迹至今尚存为韵) 唐 · 韦充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石虽至大兮。水亦能受。以水浮石兮。其功难就。何异术之得中。忽成桥于海右。是必穷怪力。极宇宙。将观光于旸谷。亦誇功于周旧。在昔嬴氏。八表初吞。言巡日域。遂瞰海门。感召初牵。以表回山之力。崚嶒斯至。皆呈见血之痕。诚阴阳之不测。与天地而长存。当其大驾临流。偫官列位。皇威赫其斯震。巨石屹以前至。岂惟韫玉。皆符投水之姿。不俟造舟。自叶济川之利。所以驱汗漫。走嶙峋。架巨壑。越通津。始峨峨而骤转。忽荡荡而惟新。岳立星驰。异成名于陨宋。神扶鬼助。若受命于强秦。故得势压长源。影分高浪。似迫官刑之急。如搆凌波之壮。万灵却走。蔼朝景以先驱。五色争临。杳如虹之可望。硉矹初定。峥嵘不让。乌鹊未足以比伦。鼋鼍故难其想尚。万变千化。杳杳茫茫。将持峻极。以配灵长。投迹皆因于水府。推功可谢于娲皇。嗟乎。代异人殊。山空地寂。邈矣前事。依然故迹。对江海之上。终感逝川。在陵谷之中。徒为怪石。则知帝王之道。贵乎居深。日月之异。难可窥临。驰骋固伤于至德。乱神终叹于非今。
祖龙行 中唐 · 韦楚老
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
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
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砀起。
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龙蛇撩乱入咸阳,少帝空随汉家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