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节义太子杨妃挽歌二首 其一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西华三公族,东闱五可才。
玉环初受庆,金玦反逢灾。
桂殿花空落,桐园月自开。
朝云暮雨,长绕望思台
节义太子杨妃挽歌二首 其二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昔日三朝路,逶迤四望车。
绣腰长命绮,隐髻连枝花
今春戾园树,索然无岁华。
共伤千载后,惟号一王家。
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 唐 · 许子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
杨妃容州杨冲人也。
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
父维。母叶氏。
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
逢一术士。忘其姓名。
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
惜太低。生女亦贵。
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
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
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
次日目开。眸如点漆。
抱出日下。目不瞬。
肌白如玉。相貌绝伦。
后军都置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
妃家素窭。不获已与之。
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
日夜同坐。听其诵读。
渐长。通语孟。
康夫妇惜如珠玉。杨长史炎摄行帅事。
闻之左右。令与母偕来。
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
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
吾二女远未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
康不从。乃胁取之。
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
长史秩满。携归长安
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
谙音律。明经史。
后进入寿宫开元二十四年
明皇诏入内。号太真
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云。
(一作寄)玉箫玉箫者,江夏姜使君青衣也。微时,客于姜,与之有情,以玉指环及一诗遗之,订后约。久之,玉箫郁念成疾死,姜以环著中指葬焉。后,生日,东川献歌姬,亦名玉箫,而貌正同,中指肉隐起如所著玉环,时以为感章再生云。) 中唐 · 韦皋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引用典故:鱼书
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
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新乐府 上阳白发人(一无白发字) 悯怨旷也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尚存焉。)809年 唐 · 白居易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上阳人,红颜闇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一作床)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一作照背)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一作尚)美人赋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常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又不见今日上阳(一本此下有宫人字)白发歌。
南宫叹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 唐 · 张祜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北陆冰初结,南宫漏更长。
何劳却睡草,不验返魂香
月隐仙娥艳,风残梦蝶扬。
徒悲旧行迹,一夜玉阶霜。
玉环琵琶 唐 · 张祜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宫楼一曲琵琶声,满眼云山是去程
回顾段师非汝意,玉环休把恨分明。
石瓮寺灯魅诗进士杨稹,家于渭桥,肄业昭应石瓮寺。有红裳女子,既夕而至,容色姝丽,徐步帘外而歌。稹纳之,自称开元中明皇杨妃建此寺,封我为西明夫人,乃西偏经幢中灯精也。晨去暮还,不止。家人潜伏佛榻窥之,扑灭灯,遂绝。) 其三 唐 · 不详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前二首红裳女子歌,此首,风雨夜一婴儿为红裳歌)
石瓮寺灯魅诗进士杨稹,家于渭桥,肄业昭应石瓮寺。有红裳女子,既夕而至,容色姝丽,徐步帘外而歌。稹纳之,自称开元中明皇杨妃建此寺,封我为西明夫人,乃西偏经幢中灯精也。晨去暮还,不止。家人潜伏佛榻窥之,扑灭灯,遂绝。) 其二 唐 · 不详
五言绝句 押梗韵
金殿不胜秋,月斜石楼冷。
谁是相顾人,褰帷吊孤影。
石瓮寺灯魅诗进士杨稹,家于渭桥,肄业昭应石瓮寺。有红裳女子,既夕而至,容色姝丽,徐步帘外而歌。稹纳之,自称开元中明皇杨妃建此寺,封我为西明夫人,乃西偏经幢中灯精也。晨去暮还,不止。家人潜伏佛榻窥之,扑灭灯,遂绝。) 其一 唐 · 不详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凉风暮起骊山空,长生殿锁霜叶红。
朝来试入华清宫,分明忆得开元中
天宝初天宝初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 唐 · 不详
 押尤韵
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书琵琶背(周后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烧槽,即蔡邕焦桐之义,或谓燄材而斲之,或谓因爇而存之。后临殂,以琵琶及常臂玉环亲遗后主。)964年 南唐 · 李煜
五言绝句 押豪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天香留凤尾,馀煖在檀槽。
李揆谏改葬杨妃986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小畜外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臣闻天极之后,有四星焉,盖后妃之象也。
是以帝喾四妃,法乎天也。
后代帝王因之,王后之下,复立三妃。
俾坐论妇道,以助内治,亦犹王者三公,辅道经邦之义也。
所以章明妇德,以顺天下,内和而家理焉。
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声,哀窈窕而不淫,进贤才以辅佐。
以宣阴化,以修内则,书在女史,贻于后昆。
故不取端正,但合法相而已。
立则有册命之礼,没则有丧葬之仪,斯乃有国之彝典也。
伏以杨贵妃始以姿色召居掖庭,颇肆奸回,不循法度。
以歌舞取媚,则《采蘩》之职不修;
以珠翠饰身,则褕翟之衣不御。
竭百家之产,奉脂泽之资;
枉万金之费,为汤沐之具。
请托则府县响答,遗赂则远近云屯。
土木劳人,崇丰蔀之屋,技巧尽妙,资耳目之玩。
娣妹窃夫人之号,昆仲尸列土之封。
内乃帷箔不修,衽席无别,遂使帝心荡于上,人心怨于下。
尚赖邦家有幸,宗庙降灵,故用禄山之乱,以警于陛下也。
是以六师既诛国忠,又指贵妃为贼本。
及妖姬朝毙,圣祚夕安,岂非天人共怒之验乎?
臣向谓陛下必暴贵妃之尸,以示天下,且以为子孙之戒,则宗庙之礼也;
岂可尚念旧恩,复行改葬,以取笑千古乎!
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
名位礼数,自有降杀。
茍生有懿德,或厚葬之犹曰不可,况乱国之妇人乎?
臣位居宗伯,惟礼是掌,伏闻成命,不敢失职。
谨昧死上言,伏望睿明,寝兹葬礼,则军民之幸也。
臣顿首。
唐明皇杨贵妃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五
明皇帝承则天、中宗睿宗三朝危乱之后,思洗刷垢秽,鳀绝荒芜,澄涤化源,洁清政道。
乃用姚崇、宋瞡、韩休张九龄李元纮杜暹等相次为宰相
宵分不寐,日昃不食。
睶心之道,侧耳忠良之言。
忧勤万机,念虑四海。
不敢暂时逸豫,不敢一日畋游。
苑囿稀行,声色不御。
汲汲论思,遂致开元三十年太平。
一旦妃子入宫专宠,惑成内荒,颇隳庶政。
蛾眉巧笑,迷君之心;
妖姿艳舞,眩君之目。
日月斯久,情爱蜪深。
竭天下之财以奉一妇人,殚海内之力以事一女子,常恐不足。
兄弟姊妹,皆启厚封;
骨肉姻亲,咸登要职。
名园甲第以赐之,膏腴水石以宠之。
牝鸡晨鸣,威过人主;
后戚专国,势倾朝廷。
诸侯辇货于妃子之宫,四方争赂于杨氏之宅。
恩由财结,官以贿成。
纪纲尽隳,爵赏无序。
谗邪得进,忠良见废。
故天宝之政不在于天子,而在于杨氏。
是以中外胥怨,人神共愤。
禄山举兵一唱,而东都陷没,灵驾播迁,仓皇出关,崎岖幸蜀。
国祚危如缀旒,皇都鞠为茂草。
谁其为之?
杨氏一妇人也。
迁主恩而自专,弄国柄而无禁,色荒于内,而天下怨叛,岂非一妇人能致耶?
《诗》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妲己而亡,吴以西施而灭。
天宝之乱,谁谓非贵妃之罪也?
噫,明皇至聪明、至神圣也,为一女之惑,取笑千载之下,可痛也哉!
臣尝思唐高祖太宗亲履矢石,身冒霜露,艰难辛苦十馀年,以得天下。
既得之后,侧席求贤,虚心纳谏。
昼视朝政,日既不食;
夜读经书,漏分不寐。
劳心苦体,孜孜焉,致海内太平,作子孙久长业。
未尝敢暂时宴乐,未尝敢一夕荒宁。
苑囿不游,丝竹不御,畋猎不数,女色不近。
武德、贞观二三十年间,四海晏然,生人乐业。
国家之制度备矣,礼乐成矣,政化行矣,教法修矣,以垂于子、垂于孙,将谓之万世而无丧乱覆亡之祸也。
呜呼!
太宗陵土未乾,而则天夺国,李氏子孙,杀戮殆尽,唐室宗庙,将为丘墟。
自后韦皇后安乐公主专政擅权,朝廷大坏。
杨太真之惑乱,则海内一摇。
明皇肃宗,四世播迁,唐室自此亦衰矣。
才得十八帝,仅三百年,国灭家破,良由高宗中宗睿宗明皇覆败祖业。
嘘嗟睵息,痛心疾首,抚卷扼腕,而泣下不止。
盖伤其人子传人社稷,不仁不孝,以致于此。
臣闻天子之孝,在乎承宗庙,奉社稷,抚四海,安万民。
高宗辈惑一妇人,溺一女子,忽然忘宗庙之重,弃社稷之大,轻四海之广,绝万民之众,其为不孝也甚矣,后世得不以为深戒哉!
君仪莆田陈紫荔乾即蔡君谟谓之老杨妃者二首 其一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莆田乾荔老杨妃,谁在开元得见之。
却忆沉香亭北畔,轻红曾照赭黄衣(自注:杜甫云轻红擘荔枝。)
君仪莆田陈紫荔乾即蔡君谟谓之老杨妃者二首 其二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红绡皮皱核丁香,日曝风凝玉露浆。
不向海边为逐客,长安无此荔枝尝。
杨妃病齿图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五、《山谷全书·别集》卷六、《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二一
禁架之术,自古诚有之。
余观玉环病良苦,岂非坐多食侧生,遂动摇其左车乎!
阿瞒在旁,忧戚之心形于颜面,亦小窘矣。
呜呼,移此心以及天下,为如何耶!
杨妃 宋 · 赵肃远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元是马嵬山下魄,脱胎今复对西风。
当时若使三郎见,又自东篱召入宫(以上《东瓯诗存》卷七)
杨妃 宋 · 李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颇忆前身是谪仙,砚烦亲捧玉堂前。
如今再阅婵娟面,不觉人间五百年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引《翰墨大全》)
又题杨妃上马图 南宋 · 楼钥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金鞍欲上故徐徐,想见华清被宠初。
后日延秋门下路,不应有暇作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