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王霸仙坛砖刻黄滔撰《王审知福州造像碑》云:“梁时,王霸于怡山上升,山在府城之西五里,光启丁未岁,衢之烂柯山道士徐景立,于仙坛东北隅取土,掘得瓷缶七口,各可容一升水,其中悉有炭,上总盖一青砖,刻文字云云。其坛东南有皂荚树,古云:真君于此树上上升,其后枯矣。至咸通庚寅岁复荣茂,为我公开闽之祥也。”) 唐 · 不详
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
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
岩逢二乍间,未免有消亡。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五代史补》云:“潮荡祸殃,谓王潮除祸患开基也,岩逢二乍间,谓连帅陈岩死,取闽也,代代,明封崇不过审知两世也。”)
又报王审知十字谶杨行密方盛,常有吞东南之志,审知赍供豫章,问国休咎,以十字回报。审知叹曰:“腹者,福也,得非福州之患,不在杨行密,在钱氏乎?”至延羲之乱,江南来伐,两浙乘之,败江南兵,福州果为钱氏有焉。) 唐 · 不详
 押屋韵
不怕羊入屋,只怕钱入腹。
琅琊忠懿王德政碑 五代 · 于兢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粤自范金合土之制。
云师火纪之名。
禹别九州。
尧咨四岳。
莫不简求良辅。
宏济兆人。
彰克勤克俭之能。
垂可久可大之业。
嗣太叔宽猛之政。
仲尼富庶之言。
既茂勋劳。
宜标篆刻。
公名审知
姓王氏
琅琊人也。
其胙土命氏。
疏源演派。
代济其美。
史不绝书。
后以太祖就禄光州
因家于是郡焉。
曾祖友。
光禄卿
王父蕴玉。
秘书少监
父恁。
光州刺史
继赠太尉
公即太尉之季子也。
初公兄潮。
志尚谦恭。
誉蔼乡曲。
善于和众
士多归之。
福建节度使陈岩
既向其名。
又以所属泉州
乃遣礼而请之。
及到任。
颇著家声。
后岩在军病甚。
不能视事。
军士等惧无统驭。
皆愿有所依从。
泉牧遂以郡委于仲弟审邽
而与公偕赴。
至则积恶者屏去。
为善者获安。
因诏授节度使
累加检校右仆射
于是刬其讹弊。
其章条。
三军无哗。
万姓有奉。
乾宁三年
仆射遘疾。
且付公以戎旅。
仍具表奏。
寻加刑部尚书威武军留后。
俄授金紫光禄大夫右仆射本军节度使
公器局端雅。
识理融明。
禀崧峤之真精。
圯桥之妙略。
及膺帝命。
宠陟齐坛。
细柳连营。
旌旗动色。
蒲卢莅政。
草树逢
一年而足食足兵。
再岁而知礼知义。
方隅之内。
仰止攸同。
曩以运属艰虞。
人罹昏垫。
农夫释耒。
工女下机。
公既统藩垣
励精为理。
强者抑而弱者扶。
老者安而少者怀。
使之以时。
齐之以礼。
故得污莱尽辟。
鸡犬相闻。
时和年丰。
家给人足。
版图既倍。
井赋孔殷。
处以由庚。
取之盍彻。
夫述职之道。
底贡为先。
九邱爰序于厥包。
五霸是徵于缩酒。
虽甸服之近。
江汉之中。
或遇阻艰。
亦绝输赋。
惟公益坚尊奖。
慎守规程。
松柏后凋
风云如晦。
地征旁午。
天库充盈。
共仰勤劬。
咸知匡戴。
尝以学校之设。
是为教化之原。
乃令诱掖童蒙。
兴行敬让
幼已佩于师训。
长皆置于国庠
俊造相望。
廉秀特盛。
闽川以南。
地虽设险。
人尚争雄。
或因饥馑荐臻。
或以刻剥为苦。
萑苻易聚。
巢穴难探。
公感之以恩。
绥之以德。
且曰吏实为虐。
尔复何辜。
示以宽仁。
俾之柔服
遂使数十年之氛祲。
遽致廓清。
一千里之封疆。
旋观昭泰。
张纲以单车入垒。
虞诩用绛缕擒奸。
以古况今。
彼犹怀愧。
爰自天宝艰难之后。
经费日繁。
聚敛之臣。
名额兹广。
即山鸠利。
任土庀材。
峻设防堤。
颇闻赒赡。
洎经烽燧。
仍患崎岖。
三司职务空存。
四海之轮蹄鲜至。
公桉其程课。
命以权衡。
尽叶旧规。
犹彰宏业。
而又奉大雄之教。
崇上善之因。
象法重兴。
导师如在。
虹梁雕栱。
重新忉利之宫。
钿轴牙签。
更演毗尼之象。
而又盛兴宝塔。
争舍净财。
日丽飞甍。
霞攒彩槛。
颜艳(疑)回向。
远迩归依。
用俾群缘。
皆同妙果。
佛齐诸国。
虽同照临。
靡袭冠裳。
舟车罕通。
琛赆罔至。
亦踰沧海。
来集鸿胪
此乃公示以中孚。
致其内附。
宛土龙媒。
宁独称于往史。
条支雀卵。
谅可继以前闻。
自燎炽西秦
烟飞东观
鲁壁之遗编莫采。
周陵之坠简宁存。
亟命访寻。
精于缮写。
远贡刘歆之阁。
不假陈农之求。
次第签题。
森罗卷轴。
夫四邻共守。
盖当偃革之期。
七德方修。
必假御冲之备。
是以恢张制度。
固护基局。
程功而莫匪子来。
作事而适当农隙。
立崇墉之百雉。
表巨屏于一方。
岩邑汤池
曾何足数。
折筋萦带。
固不可凭。
未若暂劳。
致兹永逸。
兵戈荐起。
帑庾多虚。
凡列土疆。
悉重征税。
商旅以之而壅滞。
工贾以之而殚贫。
公则尽去烦苛。
纵其交易。
关讥𢌅市。
匪绝往来。
衡麓舟鲛。
皆除守御。
故得填郊溢郭。
击毂摩肩。
竟敦廉让之风。
骤睹乐康之俗。
闽越之境。
江海通津
帆樯荡漾以随波。
篙楫崩腾而激水。
途经巨浸。
山号黄崎。
怪石惊涛。
覆舟害物。
公乃具馨香黍稷。
荐祀神祇。
有感必通。
其应如响。
祭罢一夕。
雷震暴雨。
若有冥助。
达旦则移其坚险。
别注平流。
虽画鹢争驰。
而长鲸弭浪。
远近闻而异之。
优诏奖饰。
乃以公之德化所及。
赐名其水为甘棠港
神曰显灵侯
与夫召神人以鞭石。
力士凿山
不同年而语矣。
于戏。
辨真金于大冶
认劲草于疾风。
不有良臣。
谁康泽国。
寻就加平章事
检校右仆射如故。
腰悬相印。
手握兵符。
益壮军声。
弥新殊渥。
又改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
然而物议舆词。
功厚赏薄。
以为爵禄。
未称畴庸。
于是异姓分封。
仍加井邑。
检校太保琅琊王
食邑四千户。
食实封一百户。
公之仲兄审邽
自守泉郡。
一纪于兹。
黠马皆调。
疲人尽泰。
公性惟雍睦。
气禀中和。
韵契埙篪。
政侔鲁卫。
可谓高明辉映。
超绝一时者也。
公以天下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梁王勋格穹昊。
德服华夷。
奉大国之欢盟。
为列藩之表率。
节度都押衙程赟及军州将吏耆老等。
久怀化育。
愿纪功庸。
列状上闻。
请议刊勒。
元帅梁王以公如河誓著。
匪石情坚。
累贡表章。
显陈保證。
朝廷冀宏诱劝。
特示褒扬。
龟趺。
合徵鸿藻。
兢谬居清列。
曾乏雄文。
顷岁尝咏皇华。
往宣宸旨。
已于视听。
亲饫徽猷。
今之执简濡毫。
得以研精覃思。
备陈懿绩。
实无愧词。
乃作铭曰。
日月丽天。
舟楫济川
内外克乂。
股肱惟贤。
淮水长清
岭方宁。
庆随祚远。
材为时生。
伯氏雄特。
泉人仰德。
求瘼斯勤
颁条有则。
冠车被疾。
付以师律。
政教翕张。
士庶宁谧。
懿彼闽越。
帅实英杰。
地列周封。
心驰魏阙。
圣泽汪洋。
元戎启行。
有典有则。
为龙为光。
高悬秦镜
理道自静。
比屋怀仁
连营禀令。
航海梯山
贡奉循环。
务其输季。
毌惮险艰。
周征之术。
公田什一。
约以有程。
守而勿失。
轻徭薄赋。
讴歌载路。
高掩
遐追
乡校皆游。
童蒙来求。
雅道靡靡。
儒风优优。
惟虺吹毒。
久依山谷。
罔恣陆梁。
竟忻柔服。
法宫梵宇。
胜因所主。
崇构斯精。
福庆攸聚。
佛齐诸国。
绥之以德。
架浪自东。
骤山拱北
坠简遗编。
缮写精研。
麟台矗尔。
虎观森然。
畚锸其勤。
雉堞连云。
永制尔敌。
用壮我军。
关讥不税。
水陆无滞。
遐迩怀来。
商旅相继。
黄崎之劳。
神改惊涛。
役灵祇力。
保千万艘。
刘骥荀龙
埙篪雍雍。
维邦维翰。
以侯以公。
元帅梁王
虎步龙骧
挺彼七德。
削平四方。
公能事大。
推心斯在。
风雨无渝。
岁寒不改。
殊勋茂绩。
尽瘁宣力。
国之丹青。
邦之柱石。
位冠台鼎。
任隆兵柄。
重以徽章。
宠分异姓。
优诏铭功。
万古英风。
贞珉是勒。
垂之无穷。
鼓山涌泉禅新修忠懿王祠堂元祐三年十月 北宋 · 王廊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六
五代之间,诸侯割据,天下瓜剖,训练士卒,更相吞噬,而佛法独盛于其时,以国王大臣犹能倾心奉道,人重法故也。
当是时,孟氏起西蜀,钱氏据浙右,李氏守江南,以至闽之王氏,皆严塔庙,崇圣教,延访高僧,咨求法要。
间有奇伟之士出乎其时,担荷大教,激扬妙旨,片言悟主,为王者师
江南法眼、浙右智觉西蜀禅月、闽则开山兴圣国师是也。
嗟乎!
轻千乘之尊,隆礼于匹夫,以道之所存,故重道而忘势。
倘非夙钟愿力、承佛记莂、来为外护者,讵能如是耶?
兹山建中四年肇造佛祠,灵峤禅师居之。
会昌之难,鞠为榛莽七十馀年。
王氏考其遗迹更兴之,而兴圣国师出焉。
自是四方净侣云集雾拥,王氏倾资给施,宠赉金绘,殆无虚日。
因资其馀羡,启辟田畴,养徒岩谷,使学道之士得栖神净域,不以衣食婴其心,王氏之赐也。
国师示寂,继踵者十五代,乃至定慧大师,来主是山,曾未半纪,废事毕举。
甲子岁始卜上方,创王氏祠宇,严香灯,奉荐羞,晨夕无阙。
每于讳日营斋供僧,资彼净土之报,亦不忘其德也。
颍川陈彬捐金钱二万,委下院库主僧转质,岁收其息,于王氏斋日以助施僧。
噫!
闽佛刹千有馀区,本其兴废,皆王氏绩,其协力奉教如是,后之蒙泽者立其祠宇、谨其祀事,不亦宜乎!
庸录其本末,使后之览者详焉。
白龙禅院住持、传法沙门王廊撰,新授建阳县主簿陆恂篆额,朝散郎致仕、轻车都尉赐绯鱼袋黄子春书丹。
宋元祐三年十月初四日,住持传法赐紫定慧大师显宗立石。
按:乾隆鼓山志》卷七,乾隆刻本。
重修忠懿王政和元年 宋 · 罗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二、《淳熙三山志》卷八、《福建金石志》石七
忠懿王祠,叹其陋甚,窃自惟曰:浮屠氏好谈因果以动世,而忠懿喜营塔庙,其功德在佛之徒为多。
若使反其所施以治其庙像,是使浮屠氏之说益信也。
雪峰太平主僧足以任事,乃谕之,未阅月而成。
奉安忠懿王祝文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五、《毗陵集》卷一○
王生以忠勇英杰之姿抚临一方,殁以聪明正直之德庙食百世。
闽越全盛,踰二百年,生齿日繁,衣食滋殖,推原所自,繄神之休。
某来帅此邦,越今两稔,风雨时若,兵民晏如,德神之私,其敢忘怠?
顾瞻庙貌,颓敝弗严,乃捐公帑,命有司饬而新之,以称一方崇事于百世之意。
工既讫事,不敢不以告。
福州王闽忠懿王祈雨祝文(代)1159年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五、《渭南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维神之生,御灾捍患,有功德于此邦之人。
没而祀之,非独父老子弟不忘神之功德,意者神亦眷眷于此邦,没而不已也。
历时不雨,稼穑将害,吏虽不言,神其忍安视弗救耶?
虽然,敢不以告。
南涧寺,寺乃唐节度使王审知所建 元 · 范梈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闽山东面启松门,梯石层层见梵尊。
题表尚存唐节镇,地图浑似洛林园。
亭因聚远开幽径,栈至临危出小轩。
最是跻攀宜健步,病身无羽亦飞鶱。
四月八日访闽粤王无诸古城遂至莲花峰下僧寺寺乃唐王审知 元 · 范梈
 押东韵
维夏气清晏,原薮树茏葱。
上弦适休暇,游咏紫烟中。
石涧演新流,山苗含惠风。
肥苧肤隐白,崇榴叶张红。
抚节警代谢,未归忧心忡。
承官鲜政术,但觉禄养丰。
句稽困日月,始得如游骢。
观省职何补,庶望裨至公。
遗丘隐莎草,废刹在空濛。
而况尘境事,斯理固有终。
闽王审知 明 · 徐𤊹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八郡封疆一望遥,秋山松柏冷萧萧。
宫车去国成千古,剑玺传家历五朝。
石马嘶风金碗出,野狐穿冢宝衣销。
断碑犹识唐年月,春雨苔花字半凋。
闽王审知下作 明 · 徐熥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玉辇何年去不回,霸图千古总成灰。
秋深兔穴依寒垄,岁久鱼灯暗夜台。
故国关河瓯越在,遗民鼎湖哀。
莲花峰下黄昏月,犹见三郎白马来。
王审知(在福建布政使署后,相传尚有神异)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一
行省墙边古木苍,相传此地葬名王。
兄终弟及曾三世,道寡称孤自一方。
武帐未闻金凤贮,幽宫应少玉鱼藏。
如何国土全抛后,尚有英魂护斧堂。
香亭太常心馀伯恭谷人鱼门编修同观唐天祐三年王审知德政碑拓本戊戌 清 · 翁方纲
 押寒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二
青砖词起皂筴坛,岩头矢口潮漫漫。
马来已践系孙卜,羊入不怕东南宽。
光启天祐二十载,此时特纪勋名完。
洋洋八闽通水陆,锵锵七德舞羽干。
内持小心外大度,小能事大危能安。
重城八门俨天府泉山赋手雄碑刊。
戟枝行马武库烂,合沙江水星光寒。
吾家谏议使奉册,马卿严助时争叹。
欧九作史书曰盗,婆留亦作草窃看。
后来嗣主或骄佚,厥初戮力良勤殚。
污莱既辟奠井赋,尔时底贡嗟尤难。
闾阎兴行咏槱朴,氛祲式廓除泽雈。
权舆旧规定程课,招来新服同衣冠。
父老诣阙请勒石,大书丈四蛟螭蟠。
唐臣奉敕亦史笔,侍郎不独工牡丹
松柏后彫风雨晦,此句何减铭鼎盘。
尚嫌象教力崇奉,亦与棠港功同观。
五百经函寿山写,岂比圣籍搜荒残。
琅琊之德在俭约,本以逊让开其端。
玻瓈瓶掷绝玩好,衣裤败补非绮纨。
所以匡戴无贰志,梦惊不敢衮冕奸,此䶮冢处空海澜。
五朝十国数臣节,有此深刻高巑岏。
尚闻一碑小字本,恐是钱昱文未刓。
铭曰真王兼上相,何时亲到苔藓剜。
荔支花开拥绿树,乌石峰矗排苍峦。
寄声闽峤客吊古,图经请补从侯官。
建阳北郭闽王(祀王审知兄弟。)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武彝九曲集
不阶尺土便称孤,早日先分刺史符。
难弟尚堪嗤赵宋,生儿原未愧孙吴
光黄家世基王迹,闽越山川展霸图。
酹尔一杯天半酒,挂帆明日下西湖。
莲花峰闽忠懿王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岩头已没潮头出,军中望气知第一。
白马三郎提剑来,万人拜舞声如雷。
包茅职贡坚尊奖,东南保障旗鼓开。
有唐末造紊纲纪,寿州屠儿鼓刀起。
长驱破竹下汀、漳,不许军行带妻子。
由来忠孝感人心,扶母从军法不禁。
帐里将军方下令,篁中壮士已成擒。
天教霸业恢闽土,乾宁诏下军威武
陶砖增拓越王城,建纛宏开都督府
诞敷文教遍三山,蜑户蚶田礼让娴。
千秋德政琅琊颂,一代儒风邹鲁间。
可怜再世耽游宴,黄金筑起长春殿
秦女头引凤凰,汉皇宫内巢飞燕。
荡桨空歌万岁游,谁知床笫即戈矛。
转眼桑田变沧海,回头台榭已山邱。
离宫寂寞生秋草,霸气销沉忽如扫。
金鱼玉盎落人间,石马铜驼埋古道。
莲花峰下鹧鸪飞,千载行人吊夕晖。
惟有青山不改色,胭脂满地似绯。
注:莲花峰,在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