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国风·郑风(在今河南新郑县) (陆曰:郑者,国名,周宣王母弟桓公友所封也。其地,《诗谱》云:“宗周圻内咸林之地,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汉书·地理志》云“京兆郑县,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是也。至桓公之子武公滑突,随平王东迁,遂灭虢、郐而居之,即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在荥阳宛陵县西南。)缁衣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一章)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二章)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三章)
按:缁衣三章,章四句。
耽犁子歌为长乐郑友众赋 明 · 王恭
新宁才人心不羁,腹中三礼犹耽犁。
生事常怀汶阳北,梦游未识灞陵西。
青山白野閒来坐,离黍吹花向人堕。
潇洒还同谷口耕,风流也学南阳卧。
谁知宣室聘雄才,不使遗贤滞草莱。
使者飞书催上道,郎官立马送离杯。
几回待诏金门里,枥上华骢末由试。
甲第歌中少故人,五侯宾从无知己。
以兹翻忆鹿门春,却向清时便乞身。
匹马行辞白门柳,群公饯出秣陵尘。
故园独树闽川道,数亩山田半秋草。
孺子应知食力安,渊明况及归来早。
入门长啸复长歌,仍把春衣换薜萝。
自言林下耽犁好,不道天朝荐剡多。
郑友先到。待林友不来(谷口喻郑。西湖说林。) 明 · 宋翼弼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龟峰先生集卷之二
谷口人来待,西湖处士期。
寻梅何太晚,秉烛醉无归。
雪里看山意,楼前玩月诗。
悠悠成独坐,魂梦亦相违。
哀郑友 明末清初 · 李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葵窗遗稿卷之六
朋友情亲若弟昆,中年死别孰相论。
空馀月下曾调鹤,谁涤花间共醉尊。
弱子茕茕才总丱,孀妻累累久沈瘽。
仪形从此便长隔,祗是青宵入梦魂。
郑桓公墓 清 · 钱载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四十四
古郑汉弘农,司徒世靖共。
从迁白新邑,葬考在初封。
草碧如芟棘,林荒盍补松。
缁衣风不远,适馆授从容。
访金梦初(复均)于碧芦舫(郑友梅履亨,李杨厓,张焕玉来会共赋。)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云养集卷之二江北唱和集
槐阴亭午读黄庭,山叶樵童一色青。
意到须眉如见惯,境澄谈笑忽心醒。
巡阶点笔修花史,敲石聆音注水经。
吾辈更无馀事业,未须倚剑夜看星。
郑友其大舅挽诗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寒日无光雪不成,南鸿忽至涕纵横。
鸡凭禅力平孤愤,犹及尧年了一生。
书种吾乡忧遂绝,泪河他日向谁倾?
鳌峰合眼何曾烬,长觉微言总带醒。
注:【题】《近代诗钞》「友其」作「澹庵」。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亭子依然屋转新,梅花亦是劫馀身。
净名居士心无住,却替幽香作主人。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树树栽成手自浇,别来频梦上岧峣。
此情尚有公能会,置酒花时特见招。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三九欠寒翻作热,一冬无雨颇妨花。
先开意若相回避,桃李非时且吐葩。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坐看斜阳月未来,对花摩石少徘徊。
平生泥爪无寻处,犹剩鳌峰数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