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光禄寺卿杨裕状称掌醢署令吕建居官清整不邀名誉忠肃奉公未蒙进考(掌醢一条) 唐 · 张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笾豆之事。各有司存。
樽俎之间。非无主守。
陈之郊祀。可以接神明。
用之礼仪。可以宁邦国。
蚳醢雁醢之类。百代相因。
龙酱蟹酱之流。千龄不易。
吕建策名膳府。委质庖官。
既掌兔臡。实司蛟鲊。
鸧寒四兽之腊。罔不留心。
羊䘓五侯之鲭。曾无注意。
鹿牙之糁。马齿之盐。
点以凤林之酢。饮以乌程之茗。
孟宗遗母。犹避嫌疑。
杜豫饷人。惟求免罪。
忠以奉上。酌贪泉而弥清。
廉以当官。置脂膏而不润。
朱文季执心强直。荣位腾迁。
黄叔度独守恬虚。声名藉甚。
不求于物。遂被疾于孤醒
不屈于人。终见排于众丑。
杨回三逐。盛德宜收。
张既十年。公平可录。
理宜甄拔。以勖朝班。
韩滉户部侍郎判度支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周有地官小司徒
佐敷五教。魏置度支尚书
以济军国之用。政有馀地
然可兼之。正议大夫尚书右丞韩滉
惟先臣左右列祖。格于皇天。
济美之盛。中朝所重。
好学师古。洁其清纯。
文不流放。言无枝叶。
素练成式。用推至公。
所更之任。事可垂远。
久司台辖。尝亦官人。
奸吏无窜其情。偫才各序其位。
今户版不实。地征未均。
每岁经费。以之匮竭。
乃者命使以总领。且非典故。
择郎以专掌。又虑权轻。
归于有司。期在折衷。
杜元凯之处斯职。内以利人。
外以救边。法可施行者五十馀条。
以资当时之急。委注烦重。
宜熟计之。可行尚书户部侍郎判度支
散官如故。主者施行。
答韩丈(「韩丈」,原卷作「韩大」。疑非韩滉。) 唐 · 丘为
行人辈,莫相催,相看日暮何徘徊。
登孤舟,望远水,殷勤留语劝求仕。
畴昔主司曾见知,琳琅丛中拔一枝。
且得免轮天子课,何能屈腰乡里儿。
长安酒,或可此时望携手。
官班服色不相当,拂衣还作捕鱼郎。
韩滉吏部郎中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敕。尚书郎中。
佐理六卿。事关政本。
御史则举直错枉。纲纪周行。
非雅正之才。难在斯任。
吏部员外郎韩滉。恪慎惇敏。
饬吏以文。夙夜在公。
咸宜进位。可吏部郎中
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一本无下四字) 唐 · 顾况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太尉晋国公韩滉谥议(代太常博士李溪畅当作)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议曰。韩滉天然风操。
自建名实。驭下威重。
允凝绩用。顷天下兵兴。
务给财食。月计亿费。
王府一空。中岁小司徒
实专出纳。平准齿革之材。
贸迁虞衡之赋。邸无敛货。
韨均靡物。加以啬用。
殆复充盈。洎拥旄吴楚。
封略数千里。盛名大烈。
望而斯畏。严令山镇。
不可轻沮。谕意维扬
张瑗之谋戢矣。飞书斩将。
则沈清之乱平矣。采卫邦伯。
文武陪寮。怙势之徒。
负阻之族。莫不轧轧如也。
且天宝以来。江左无事。
物产资赡。文法浸宽。
贪夫徇财。小人趋利。
求兹官者。十恒八九。
柅能制动。丝克理棼。
过之所至。刑必纠之。
非能之不知。方矫时而为理。
兴元初。奸宄偷变。
震惊我师。首献方物。
奔贡汉中。庆赐遂行。
邦用由济。贞元初
岁不有秋。秦将歉食。
上忧乏用。人心大摇。
发廪救灾。不俟终日。
万钟继至。三辅斯给。
萧何转漕关中寇恂资用河内
皆以勤王干蛊。推功第一。
若敌而言。则之功非细也。
爰命作相。咨以财计。
用统邦赋。汉诚多。
超古之才。高谢主臣而已。
会登用日浅。其道未光。
然累行畴庸。可得而拟。
谥法曰。虑国忘家曰忠。
安君不念己危曰忠。安国荒馑。
济君艰难。属时多虞。
立权修赋。危已从怨。
忘家在公。得非忠乎。
谥法曰。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刚而得位。
师克以贞。令出惟行。
刑其必犯。得非肃乎。
臣闻举善不必求备。易名是其大者。
昔谢炎定谥。特以忠肃褒荣。
何曾议谥。诏以忠肃追美。
勋劳。无忝前烈。
伏请谥曰忠肃。谨议。
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晋国公太傅韩公行状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
曾祖符。
皇朝潭阳郡太守
祖大智。
皇朝河南府士曹参军
吏部郎中
父休。
皇朝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
司空
谥文忠公
京兆府万年县洪固乡冑贵里韩滉
年六十五。
公继代生贤。
左右王室。
郑武之贤。
之美。
开元中解褐。
右威卫骑曹参军
丁文忠忧。
服阕。
京兆府同官县主簿
又丁内忧。
孝贯神明。
服除。
太子通事舍人
肃宗灵武
监察御史北海郡司马
北海节度判官
道阻未行。
通州刺史
寻充山南西道采访使判官
时宰丑正。
彭王府咨议
诏除殿中侍御史
累迁祠部考功吏部员外郎
判南曹
寻迁吏部郎中给事中兵部选事。
有盗杀富平
倚为禁兵。
特诏释之。
密疏闻状。
遂伏其罪。
尚书左丞
知吏部选事
有拥马陈词。
造阶抗议。
曾不再烦主吏。
重阅簿书
片言遣之。
莫不心服。
户部侍郎
判度支管诸道青苗税户。
属国计空耗。
上难其人。
服勤九年。
出利百倍。
左藏之钱至七百万贯。
大仓之至数百万斛。
其边储或五六万。
或十馀万。
有附大臣閒于先帝者。
刘向羊头山
云权量久差。
公曰。
山之南北。
地之肥瘠。
禾黍不同。
会内藏有隋朝铜㪷。
果不差异。
安邑解二县盐池
比岁水涨。
甚于往年。
有漫生红盐之瑞。
谏议大夫检覆。
致祭祠宇。
号宝应灵庆池
宣付史馆
太常卿
出为晋州刺史
苏州刺史
充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
检校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
依前充浙江东西观察使
令行风动。
无敢犯者。
信安洪光东阳狼山僧惟晓等。
结连数郡。
荧惑愚氓。
破其巢窟。
伏戎自殪。
山越一清。
管郡十五户百万。
里尹亭长书佐小史牧守。
通数万人。
自公区处。
不朽之作。
乘舆播越。
畿甸路断。
公日遣一使。
閒道赍帛。
表诣行在。
诸道未知行在。
营将士无不引还。
唯公所遣兵。
河南冲要。
坚守不退。
兵马使董晏。
将三千人镇徐州
部将沈清等颇违军禁。
公遣一介。
赍牒辕门。
笞晏二十。
沈清等六十八人。
悉按军令。
徐方既定。
检校吏部尚书
金紫光禄大夫
封昌黎公
改封南阳
天子幸梁川巴山道。
判官何士干领健步七百。
负绞练十万疋。
上献天子。
六军从官。
扈跸千里。
时属维
未颁春衣。
表至行在。
众情大悦。
公又命从事裴枢李伦徵巡。
内兵甲麾下将士合三万人。
翊卫銮舆。
收复京邑
上深嘉叹。
特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李希烈众军东下。
志吞淮济。
公即日遣兵马使王栖曜李长荣柏良器
以劲卒万人。
溯流千里。
倍程救援。
才及雎阳
贼已陷襄邑
宁陵
栖曜等突围乘城。
矢中元恶。
凶徒慑遁。
不敢东顾。
淮南初丧节度使
大将王佋。
带甲数千。
夜犯城府。
或出权计者。
云江南兵至。
佋兵遂散。
杀戮甚多。
士卒骄矜。
争邀厚赏。
率居人商旅五十万缗。
符牒已行。
人情恟恟。
公即日遣都虞候李栖华谓兵马使张瑗等曰。
收复上都
六军未赏。
节度薨殁。
岂名为功。
赋敛擅兴。
何人造意。
诸将引过。
横调立停。
及大驾还都。
进封郡
希烈尽锐攻陈州
公命诸将与宣武军合势。
破贼数万人。
关中初复。
公以为国无年储。
何禦荒俭。
陈围已解。
汴路即通。
抗表请献军粮二十万斛。
从本道直至渭桥。
公命判官元友直草创运务。
部勒趋程。
河中阻兵。
坚城未拔。
关河蝗旱。
军食不足。
船至垣曲
王师大振。
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加本道度支营田江淮转运等使
连岁蝗灾。
仰在转运。
公自晨及暮。
立于江皋。
发四十七万斛。
舳舻所至。
近远慰安。
贞元元年十一月十一日制曰。
江淮转运使某官某。
励精勤职。
夙夜在公。
厥有成绩。
进封国公
初封郑。
改封晋。
前后河南用兵。
宁陵睢阳之围。
彭城要害之地。
朝廷议勋。
特赐一子六品正员官。
又其军镇营宇。
舟船鞍马。
甲仗旗鼓。
羽革丹漆。
牛羊六畜。
难乎校算。
应缘两税。
唯有一榜。
人争及限。
吏不到门。
江南缣帛。
胜于谯宋。
二年冬十一月朝觐。
上深礼重。
委以大计。
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待空岩穴。
方归田里。
主恩弥深。
初愿遂违。
顾谓其族。
为当沥肝胆。
身涂草莽。
上答乾坤。
时属西北用兵。
仓库空竭。
公和籴五十万斛。
无敢夺期。
米价遂贱。
防秋士马。
储糗更无阙。
自公当漕运。
初年四十七万。
二年七十万。
末年一百万。
尚结赞普。
使六蕃。
抗言逆顺之理。
夷虏感动。
肝胆楚越。
张权者不敢惕息。
盗位者退而思过。
贞元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薨于昌化里私第。
春秋六十有五。
皇帝震悼。
辍朝三日。
制曰。
故某官某。
应运而生。
弼谐于我。
道符两曜。
德冠八元。
以武绥边。
以文经国。
方期难老。
式作宗臣。
孰谓不融。
尽瘁而没。
虽郑亡子产
卫失柳庄
憯悼之怀。
岂过于此。
过时谓(三字疑)抚床增恸。
当扆兴嗟。
厚申往襚之恩。
载荣优赠之礼。
可赠太傅
前后赙赠布一千疋。
米粟五百石。
钱四百万。
丧事供官
公践历四朝。
岁逾五纪。
炎不执扇。
昼不伏枕。
疾无杖屦。
居必矜庄。
自同官主簿
制一裘褐。
直为宰相
古人无食之马。
衣帛之妾。
更爽之居。
不足多矣。
沙门一行得圣人之道。
特写形影。
仰如宗师。
癖在春秋
精于系象。
赋春秋七章。
著通例六卷。
并章奏词略十馀万言。
豁如恒星。
敦故旧。
重然诺。
好古博雅。
能书善画。
夫议大勋者则不书小善。
举大德者则略其细事。
故不殚论矣。
公有子弟。
闻斯诸。
不敢坠失。
况以宾客
从事日久。
泣慕清尘。
谨状。
贞元三年闰五月十八日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晋国公韩公故吏将仕郎大理寺司直顾况谨上尚书考功
伏以柱石元臣。
勋绩光茂。
孝则先意承志。
忠则知无不为。
武能禁暴。
文以经国。
翊赞圣明。
懋建和平。
沃心造膝乎上。
长策宏规振乎外。
奄从流运。
恩轸睿慈。
今月日若驰。
将树。
易名之典。
请举旧章。
谨上。
韩滉检校左仆射平章事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周召由辅弼之臣。兼方伯之任。
盖以理化根本。在于亲人。
通兆庶之情。以佐天子。
秉家邦之庆。以临诸侯。
故能中外允釐。上下无壅。
今我有命。意其在兹。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润州刺史御史大夫镇海军浙江东西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韩滉。文行忠信。
备修身之道。勤俭贞固
有成务之才。累更委遇。
多处繁重。一心奉职
终始不渝。内告谋猷。
以匡时化。外持宪法。
以一人心。理尚廉平
事皆釐饬。奸盗衰息。
礼义兴行。惠兹一方。
时乃之德。陈师旅以遏寇雠。
纳馈粮以修职贡。张我威武
实我资储。令必应期。
谋无愆素。济于多难。
时乃之功。宜其参务中枢
翼宣大化。仍兼漕运。
兼领蕃维。树南国之风猷。
中都之廪实。予则有望。
尔其懋哉。继于前人。
无替厥服。可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
依前镇海军浙江东西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充江淮转运使。馀如故。
韩滉检校右仆射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周制以辅翼之臣。出作方伯
汉官以牧守之最。擢拜公卿。
其在匡时。中外同体。
朕以大劳未乂。勤恤于黎元。
多难荐兴。注意于藩岳。
就加命服。式宠能贤。
则增秩进律。亦古之道也。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使持节润州诸军使润州刺史御史大夫镇江浙江东西节度观察等使韩滉忠肃刚直。
清公简俭。持至公以检下。
强禦必绳。秉大节以事君。
险艰无易。惠能恤众。
明足照奸。岁发勤王之师。
日增赡国之赋。军无挠败。
俗以阜康。殿于大邦。
理平讼息。朝有劝典。
昭升乃庸。胙土以报勤。
懋官以旌德。底乂江甸。
永孚于休。可检校尚书右仆射
进封昌黎县开国公。馀如故。
韩滉度支盐铁转运等使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
食货所资。
邦家大本。
总领之重。
必推元臣。
故周以冢宰制国用。
汉以丞相调军食。
官给人足。
谓之善经。
今户口凋伤。
财产衰耗。
边疆未靖。
役费尚多。
思欲均厚薄之征。
权重轻之制。
国无匮乏。
人不怨咨。
运筹佐时。
其在良辅。
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镇海军浙江东西节度江淮转运等使晋国公韩滉
昔事先朝。
常掌邦赋。
贞心独立。
一志在公。
吏无奸欺。
财以饶羡
自临江甸。
事举风行。
职贡有加。
转饷相继。
成功允集。
艰食用康。
介于方隅。
未极材术。
宜其宏济。
式副具瞻。
可充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馀如故。
咏架上鹰(《太平广记》云:“为儿时,随父元略访韩晋公滉指架上鹰令咏,吟云云。曰:‘此儿可前程万里也。’”) 唐 · 崔铉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韩晋公1203年4月1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八、《渭南文集》卷二九、《放翁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予居镜湖北渚,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
自奉诏䌷史,逾年不复见此,寝饭皆无味。
今行且奏书矣,奏后三日,不力求去,求不听辄止者,有如日。
嘉泰癸亥四月一日笠泽陆某务观书。
韩晋公子母犊1206年4月13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九、《渭南文集》卷三○、《放翁题跋》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予平生见三尤物王公明韩干散马、吴子副薛稷小鹤及此子母牛是也。
不知未死间,尚复眼中有此奇伟否?
开禧二年四月甲子陆务观老学庵北窗书。
马受益韩滉画子母牛图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老犍耕馀饱枯䕸,呼牸引犊缘攲厓。
犊儿母怀不父怀,母子僔沓形离𠇗。
牧童生来识牛意,倦抛台笠曲肱睡。
尔牛不寝亦不讹,我亦无梦游南柯
归来短衣不掩骭,却笑漫漫歌夜半。
韩晋公画苍牯出水图 元 · 王恽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秋涧集卷五、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七 兽类
苍牯水所喜,泳游溪水中。
物情便所适,顿立不我从。
但见鼻吻长,可知力挽雄。
小大制有法,驱牵任此童。
东皋夜来雨,催办耕稼功。
一饱赖尔力,高廪歌年丰。
画师亦敦本,大意与训同(用五代刘训指水牯为黑牡丹事)
吮墨变花赏,指为洛花丛。
妙哉韩相笔,远意老明农。
韩滉牧饮牛图 其一 元初 · 胡祇遹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七
贞元二年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上忧之甚会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陜李泌即奏之上喜遽至东宫太子曰米巳至陜吾父子得生矣时禁中不酿命于坊市取酒为乐又遣中使谕神策六军军士皆呼万岁
漕运江淮捷若神,笑谈繁剧拥朝绅。
谁知三昧陶钧巧,又在溪桥野水春。
韩滉牧饮牛图 其二 元初 · 胡祇遹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七
抚摩两浙不论兵,画里农家乐太平。
般米入门三万斛,岂徒游戏悦閒情。
韩滉牧牛图 元 · 程钜夫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 牧养类
农为天下本,万世此心同。
晴日开图画,方知宰相功。
为郭宗道祭酒韩滉移居图 元 · 贡师泰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 故实类
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韩滉田家移居图 明 · 杨荣
 押词韵第一部
唐家多宰辅,卓荦韩太冲
煌煌六道间,节钺何其雄。
平生称善画,笔法真能工。
值兹多难馀,出镇观民风。
公退展毫素,天机发心胸。
偶为田家图,情态谁能同。
策蹇仍跨牛,前行忽匆匆。
萧然村野姿,有此媪与翁。
小儿亦何知,短发如飞蓬。
移家向何处,宁能辨西东。
想当风尘际,流窜无定踪。
恻然廊庙怀,寓兹图画中。
方今圣明世,四海乐年丰。
黎庶皆按堵,田里欢融融。
念此自兴叹,所贵在遭逢。
鼓舞歌帝德,万古垂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