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桓公 春秋齐国 · 鲍叔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使臣无忘在莒时,管子无忘在鲁时,宁子无忘车下时(《御览》七百三十六引《尸子》)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 东晋 · 殷仲文
 押轸韵
四运虽鳞次,理化各有准。
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景气明远,风物自凄紧
爽籁惊幽律哀壑虚牝
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陨。
何以标贞脆,薄言寄
哲匠萧晨,肃此尘外轸。
广筵泛爱逸爵纡胜引。
伊余乐好仁,惑祛吝亦泯。
猥首阿衡朝,将贻匈奴(○《文选》二十二。《诗纪》三十六。)
春秋战国门 齐桓公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轻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桓公不用伊尹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彭城集》卷三三
/予向与友人王深甫齐桓公不能用伊尹,著为文词,后失其书。今深甫既殁,追念前语,尚未忘也,因复叙而记之,以寄思深甫之悲云。)王深甫喟然叹曰:「世之无良臣也。
夫以齐桓公之用管仲,岂非大有为之君也哉?
管仲之器小,故桓公不至于王也。
使齐桓公伊尹并生,其有不能用之乎」?
刘贡甫曰:「时无伊尹则已矣,幸而有之,桓公必不能用也」。
深甫曰:「何以言之」?
贡甫曰:「仲尼有言,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徒语之云尔,圣人犹难之,况信其道而用其身乎?
夫度量之不同,人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圣人之所以为圣,贤者不能喻焉;
贤人之所以为贤,不肖者不能知焉。
譬夫医巫百工之人,以智相师,以巧相视,虽锱铢不可及也,则以谓人人可齐一其要妙哉?
学于仲尼者,三千子也。
其得圣人之道,颜氏而已。
故曰「终日不违如愚,于吾言无所不说」,其馀则尝违而不说矣。
彼学于圣人如是其难,而用圣人者独以为易乎?
桓公无颜氏之明审矣,智足以用管氏而已矣。
虽有伊尹,吾知桓公必不能举国以听也。
虽然,桓公比于他诸侯为贤。
他诸侯虽得管仲,亦不能用,犹桓公之于伊尹然,无可疑也」。
深甫曰:「昔者卫灵公之无道也,仲尼宾之;
齐宣王之不智也,孟子臣之。
桓公之贤,犹足以高于二君,顾不足以用伊尹哉」?
贡甫曰:「子所谓用之,畏圣人之名,暂而礼之之谓乎?
将听从其谋,以奉事而大有功乎?
如畏其名而礼之也,则岂特桓公哉?
虽甚不肖之君,亦将勉而一举矣。
如将奉事而大有功,则孔子行乎季氏矣,三月不违而已耳。
彼听其至言,不知此其美也,而以为迂;
循其至道,不知此其要也,而以为诬。
伥乎茫然,若蹈沧海而窥青天,虽强为之容,而心已离矣。
仲尼亦未尝三年淹,而历聘者七十国也,独如桓公也乎哉」?
深甫曰:「桓公之才,子恶乎知之」?
贡甫曰:「圣人吾不得而议之矣,有仁者之言焉。
仲尼曰:『仁者静』。
夫静者,天地之大,死生之变,无足以动其心者。
若是,故可以王也。
桓公之事,杀兄篡国,姑姊妹之不嫁七人,其犹足以谓之静哉?
不至于静而欲用圣人,此商君之干说孝公以帝王之道,甚矣,其欺于时也」!
深甫曰:「嘻,子之尚胜也!
以世无伊尹桓公并生,故悫焉毕子之说也」。
贡甫曰:「予之所尊信者,孟子也。
孟子尝言曰:『伊尹伯夷柳下惠,得百里之地,皆可以王』。
若是,则三人者之为圣均矣。
桓公之时柳下惠鲁国士师也。
桓公审能用伊尹,则胡不求展禽而相之,而顾得管仲之说而止焉?
夫可说以浅近,可谩以卑污,则桓公之智,亦可知矣」。
深甫于是默而不言。
桓公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苏峻兵方急,桓公气未平。
一身唯死节,四海但孤城。
岁月人间梦,功勋纸上名。
可怜山下老,浇酒问阴晴。
魏徵唐太宗鲍叔牙齐桓公寿故事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
《唐书》魏徵唐太宗曰:「昔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者饮,桓公叔牙曰:『盍起为寡人寿』?
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宁戚无忘饭牛时』。
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
太宗曰:「朕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臣闻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何哉?
方其多难,兢兢业业,朝思夕维,如朽索之驭六马,如抱火之厝积薪,慎之重之,安危存亡之念,一日不敢忘于心。
故虽艰难多事之时,而治功可指日以几。
无难之世,上恬下熙,贤不肖并进,治功日隳,虽以盛大之业,久安之势,其危且乱,盖不旋踵致也。
唐太宗更百战以得天下,而持盈守成之念未尝少弛,魏徵犹且虑其不终,一话一言,形之讽谏。
及其叹高昌之亡,至援鲍叔牙之言以对,太宗为之却顾,有不敢忘布衣之语。
明良契合如此,故二十三年间功业烜赫,外户不闭,几致措刑,视贞观之初曾不少贬。
向使太宗功成治定之后,拂乱其所为,臣恐救亡之不暇,安能垂祀三百,后世有以凭藉扶持者哉?
梁武帝襄阳之危而有台城之辱,唐庄宗忘河上之战而有同光之祸,二君岂不躬冒矢石以取天下哉,而其终如此。
呜呼,何足以语太宗之盛耶!
太尉大司马长沙桓公陶士行。事见石头城。) 南宋 · 冯去非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九、《景定建康志》卷三一
堂堂陶公,一代重臣。
作镇于远,赫赫厥声。
咸和阶厉,宸居震惊。
蠲氛荡凶,四海一人。
孰急而求,盟哉太真。
义戈所指,磔枭尸鲸。
凡此戎公,于躬取必。
孰挥匪麈,而百斯甓。
孰愒匪时,而分斯惜。
迥乎清高,国尔何益。
凡百君子,惟忠惟寔
齐桓公 元末明初 · 王彝
召陵初服荆,首止复宁周。
瓜瓞既云茂,楚氛亦奚忧。
伟哉一匡功,首盟至葵丘。
胡为曾西子,兴言贻彼羞。
宣王有遗烈,江汉至今流。
舍彼僣王罪,世远及胶舟
孝子贵几谏,忠臣纳嘉猷。
羽翼制君父,嗟兹乃诡谋。
图伯巳如此,震矜何足尤。
春秋不获巳,世降日滔滔。
将无彼善者,桓公谁与侔。
卫女操(旧说卫有贤女赵王闻其贤请聘之未至而王薨太子曰吾闻齐桓公得卫女而霸今卫女贤欲留之大夫曰不可若贤女必不我听若听必不贤不可取也太子遂留之果不听拘于深宫思归不得援琴而歌曲终自缢而死) 明 · 李梦阳
有狐绥绥兮,在彼河梁。
我欲济之兮,河无航。
瞻彼故丘兮,淇水浅浅。
怀我父母兮,不能奋翻。
嗟嗟不能奋翻,予安用存兮。
桓公受胙图寄史司丞 明 · 沈鍊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青霞集卷六
中丞匡合作三军,佐国勤王海内闻。
家筑方城怀拥护,手提雄剑灭妖氛。
黄金结客麾如土,白马防川去若云。
霸业会看图牒丽,人臣万里不忘君。
齐桓公 明末清初 · 全湜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沙西先生文集卷之一
九合当年得一匡,葵丘歃血正尊王。
只缘诈力羞童子,行路犹知说富强。
齐桓公 明 · 李民宬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六燕槎唱酬集
无忘在莒日,置相射钩臣。
伐楚王灵振,尊周霸业新。
如何勤远略,又复近刑人。
一片荒原石,停骖为怆神。
过琴溪抵桓公 清 · 刘澍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云根一百尺,征骑破寒烟。
涧响孤松下,桥飞断壁边。
戒严多绝壑,负涉出新田。
内史荒祠在,魂殇薄暮天。
按:皖雅初集卷十九
蝶恋花桓公 当代 · 范诗银
 押词韵第二部
割罢浮云三万丈。
淄水湔痕,晃晃腰间荡。
休向寒芒寻旧唱,月花无语星无恙。

紫袖堪牵堪远望。
何处当年,分胙葵丘帐。
应约铮铮弹逸响,九重霄外听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