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吴居厚”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吴居厚京东转运副使吕孝廉转运判官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三三、《元丰类稿》卷二二、《曾文定公集》卷二、《皇朝文鉴》卷三九、《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三七
敕具官某:朕进拔能吏,以督视一路,盖州县政令之举措,公私货食之敛散,莫不任焉。
得人之难,考择惟慎
以尔干敏,阅试惟旧,用是分兹东部,属以使事。
夫施于民者厚而刑罚清,求于民者约而财用赡,使德泽流通而风化辑穆,以称朕忧悯元元而励精庶务之意。
尔其勉矣,往服训辞。
可。
按:吕孝廉制改「属以使事」作「俾参使事」。
黄安期推官(原注:按本传从知亳二州吴居厚代为转运使,奉行法令致财赋,乃追坐废弛,黜监衡州盐仓。诗内言我来衡山阳,当即监盐仓时也。) 北宋 · 刘攽
 押纸韵
退之阳山,始得区生喜。
其后迁揭阳,颇复称赵子。
穷荒非人境,瘴海绝涯涘。
亲识久去眼,此言不到耳。
所欢诚易为,未必尽洵美
谕如逃虚空,闻人足音尔。
我来衡山阳,情况本异此。
一意等万殊,何尝分远迩。
四海皆兄弟,蛮貊固州里。
而于择友间,颇戒不如己。
乃得黄夫子,风韵淡如水。
为学本之性,言文贯于理。
遗我累幅书,磊落字盈纸。
不诡亦不矫,不华仍不俚。
胡为连城珍,韫藏椟与匦。
赏心一何快,区赵非所拟。
昔我在朝廷,尝得二三士。
声名未振发,自任以为耻。
于今复何能,有志而已矣。
譬将助飞迁,身方在泥滓。
作诗写吾心,词殚意未已。
在郡作(原注:按本传曾为京东转运使,又从知兖州。此诗云今时督府汉魏鲁国太山四千石,当系此时所作。末句云乃不及舞文巧诋为诈忠,岂受吴居厚之谮,将去时作。) 北宋 · 刘攽
朱门深沈十二戟,高槐蔽庭有佳色。
今时督府汉魏鲁国太山四千石。
读书作文五十年,齿牙脱落头半白。
平生心事竟何许,衮衮簿书为报国。
吾衰不复周公,闻道家丘居在东。
垂老才为少司寇,杀一正卯那为功。
诗书误身既可信,却忆扛鼎之重瞳。
宰割山河一何壮,指麾天地如回风。
背关怀楚更龌龊,沐猴而冠涂遂穷。
区区诸老为城守,头胪晓入旌旗红。
鲁人之皋乃自昔,犹复弦歌一亩宫
圣贤万事尽有命,世人何用誇材雄。
府丞久吏掾史健,时雨沾足年谷丰。
深居闭閤不复出,曲肱甘寝日正中。
昔闻汲黯淮阳亦如此,乃不及舞文巧诋为诈忠。
乞不候结案行遣吴居厚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九、《忠肃集》卷七
臣伏见前京东转运使吴居厚吕孝廉,昨于本路科敛掊刻,违法害民,朝廷罢逐其职任,按正其事,及今半年,尚未结绝。
风闻勘司方于本路州县遍行取索居厚等到任以来逐件兴置,伏缘事在累年,案牍不一,检讨赍送,重为烦扰。
谨按居厚孝廉奉使无状,不为陛下爱惜百姓,专以朘削为事,剥下罔上,意在徼倖市进,民不堪命,愁怨以目。
自圣明照知,二人去任,一方始有更生之意,其罪恶亦已暴著,四方莫不知戾。
今覈治节次,方为此徐徐,使外疑惑,诚恐所司有所顾望。
欲乞速赐指挥,不须更候完结,徒为追扰,据已体量到罪状,重行窜黜。
以明典宪,以谢疲氓,以戒晓诸路,使知二人不法聚敛,非朝廷本意。
吴居厚等不当赦原奏(一 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三
臣恭以明天子在上,临遣使者,所以究宣朝廷恩泽,循问百姓疾苦,欲使民安其业,吏称其职,以固本原,下为长久安宁之计也。
事不本此而附会以见己功,欺罔以乱主听,是为害政,怀奸失忠,幸不加诛而决可废矣。
居厚等被先帝诏旨,按临一道,曾不少留意于究宣恩泽,循问疾苦,以苛切聚敛为事功。
令之下,人人无所措其手足。
岁无水旱之忧,而民以饥寒离散,转而堕于沟壑者不可胜计。
其故何哉?
此辈使之然也。
东南之人恨之,痛入骨髓,虽加斥逐,未快公议。
今二方疮痍未补而遽尔稍起,示有收用之渐,臣窃疑之。
若使数凶复行,终为生灵之患,此不可不虑也。
仰惟圣君在宥,仁政敷施,所愿苏无辜之百姓,不愿宽有罪之奸人。
谓如此辈,虽终身废之,不足以少谢平民。
吴居厚等不当赦原奏(二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三
臣等伏见朝廷近因明堂赦恩,牵复左降官吏,首及沈括吴居厚贾青吕孝廉王子京等。
、臣安世权给事中日,已曾封驳。
或闻得旨,令依前降指挥行下。
兹事体大,不容差失,须致论列,庶存公议。
臣等窃谓以从官出帅方面,不能为朝廷绥怀外域,而创起边事,侥倖宠禄。
及永乐陷没,兵民之死者以数万计,关陕疮痍,至今未复。
先皇帝虽举责帅之典而赐以不诛,终缘忧伤,遂弃群臣。
虽万死,尚有馀罪。
居厚奉使一道,未尝宣布明天子之惠泽,而争为掊克,以希进用,使无辜之民困于暴令,流离转死,不聊其生,天下疾之,目为民贼。
陛下初听政事,即令窜黜,四方传报,鼓舞相贺。
终身废弃,犹未塞责,岂可援引常法,更加录用?
议者以谓赦乃国之大事,不可失信,臣等窃以为不然。
先帝之废沈括,天下皆知其欲谢死事之臣民也;
陛下之贬吴居厚等,天下皆知其欲戒诛剥之官吏也。
赦书止曰贬降官并与量移,即无已量移者与赦用之文。
纵使有之而不行,则是小信失于等数人,而全先帝与陛下仁爱元元之大信于天下。
二者轻重,固不侔矣。
更望圣慈,深察事体,收还误恩,允合舆议。
吴居厚等不当赦原奏(三 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梁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三
臣等伏见近日除授沈括吴居厚贾青吕孝廉王子京差遣不合公议,门下省已行封驳,窃谓朝廷必以大礼之后,过恶例随湔涤,臣等以为不然。
首议再兴边事,丧师辱国,为先帝遗恨,罪不容诛,而得全首领,无复可以推恩矣。
居厚欺君害民,诛求暴虐,掠为己功,归怨于上,罪当放斥,而得列搢绅,无复可以推恩矣。
孝廉子京,茍刻聚敛,流毒一方,附会诞谩,废失使指,重谴远贬,正当其罪。
如此数人者,蹈犯凶桀,出于文墨,既不可以常法治之,亦不可以常赦宽之也。
若使侥倖复起,夤缘再用,则群小振奋,蹑踵求伸,甚非朝廷之福,生灵之幸也。
长奸之渐,所宜杜绝。
伏望圣慈,面饬大臣,请不以常法治而贬降者不得以赦原。
如天度兼容,未忍终弃,即于为恶之间,略加差别,特移等一内地监当,居厚且令依旧,庶协大公,以惩群枉。
吴居厚赐紫章服诏元丰六年三月乙酉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二○六页)
京东推行盐法,已见成效,转运副使吴居厚虽非首议官,而自付委以来,悉心共事,以迄成就,兼其他职事,颇见宣力,一路财用自赡饶足,未尝干叩朝廷。
近已迁官,宜更赐紫章服。
吴居厚具可推行盐法者以闻诏元丰六年六月乙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三
京东路转运副使吴居厚具所知通判以上及别路盐司提举官可充本路转运司官协力推行盐法者,及本路行盐法当选委知州通判以闻。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五。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二○六页)、职官五九之一○(第四册第三七二二页)。
蹇周辅李南公吴居厚面授京东路新行盐法诏元丰六年六月己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二○六页)
京东路新行盐法,上下交便,不妨获利公家,以佐用度,推之河北路,无可疑者。
可令蹇周辅李南公于界首约吴居厚面授京东成法行之。
降敕奖谕吴居厚元丰六年六月辛酉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四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二○六页)
京东路转运副使吴居厚已发本路增剩盐钱纳北京左藏库
居厚谨于营职,敏而有功,可降敕奖谕。
三省议吴居厚赏典御批元丰六年九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九、《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二六(第六册第五○九六页)
居厚将命一道,不辱使指,无黩乎上,不扰乎下,不諠于闻,而于二三年间坐致财用数百万计。
前日县官窘迫,一朝变为宽纾。
经费之外,又能应缓急之求。
内外理财之臣,未有出其右者。
三省可议赏典。
吴居厚深可嘉奖御批元丰六年十月癸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
居厚近发本路盐息钱十七万缗为绢,送河东路保甲司买马,不逾两月,已能了办。
夙夜赴公之勤,深可嘉奖。
吴居厚豫买䌷绢送泽州保甲司给赏御批元丰六年十二月癸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二八(第七册第六七八五页)
诸路并畿内保甲率五六年案阅一周,惟河东以金帛不丰,十一年乃遍。
晋人土性悍勇,俗尚武事,又介居二敌之间,讲劝武功,不可反居诸路之后。
可下吴居厚京东新法盐钱内岁赐十五万缗豫买䌷绢,送泽州保甲司给赏,自今年下半年为始。
吴居厚等赴阙议定都保养马画一诏元丰七年二月壬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三
新定京东西保甲司,计都保养马虽已颁下,而画一未具,有司观望,必持两端。
宜趣吴居厚燕若古沈希颜速赴阙,与新差提举官中书省兵房同六房舍人议定画一以闻。
吴居厚具修举职事曲折下诸路遵行诏元丰七年三月丁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九
京东转运使吴居厚修举职事,致财用登饶,又未尝创有更革,止用朝廷旧,必是推行自有检察勾考法度,宜令户部左曹下本官具事曲折从本曹删修下诸路遵行,庶课入继有登办者。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二一(第六册第五六四四页)、食货五六之二三(第六册第五七八四页)。
沈括吴居厚等牵复不当奏(一 以下二章与梁焘同言 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三、《尽言集》卷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三
右,臣等伏见朝廷近因明堂赦恩,牵复左降官吏,首及沈括吴居厚贾青吕孝廉王子京等。
、臣安世给事中日,已曾封驳,或闻得旨,令依前降指挥行下。
兹事体大,不容差失,须至论列,庶存公议。
臣等窃谓以从官出帅方面,不能为朝廷绥怀夷虏,而兴起边事,徼幸宠禄。
及永乐陷没,兵民之死者以数万计,关陕疮痍,至今未复。
先皇帝虽举责帅之典,而赐以不诛,终缘伤忧,遂弃群臣。
虽万死,尚有馀罪。
居厚奉使一道,未尝宣布明天子之惠泽,而争为掊克,以希进用,使无辜之民困于暴令,流离转死,居不聊生,天下疾之,目为民贼。
陛下初听政事,即令黜窜,四方传报,鼓舞相贺,终身废弃,犹未塞责,岂可援引常法,更加录用?
议者以谓赦乃国之大事,不可失信,臣等窃以为不然。
先帝之废沈括,天下皆知其欲谢死事之臣民也。
陛下之贬居厚等,天下皆知其欲戒诛剥之官吏也。
赦书止曰「贬降官并与量移」,即无「已量移者与叙用」之文;
纵使有之而不行,则是小信失于等数人,而全先帝与陛下仁爱元元之大信于天下,二者轻重固不侔矣。
更望圣慈深察事体,收还误恩,允答舆议。
沈括吴居厚等牵复不当奏(二 元祐四年九月 北宋 · 刘安世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四三、《尽言集》卷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八
臣等伏见近日除沈括吴居厚贾青吕孝廉王子京差遣,不合公议,门下省已行封驳。
窃谓朝廷必以大礼之后,过恶例随湔涤,臣等以谓不然。
首议再兴边事,丧师辱国,为先帝遗恨,罪不容诛,而得全首领,无复可以推恩。
居厚欺君害民,诛求暴虐,掠为己功,归怨于上,罪当放斥,而得列搢绅,无复可以推恩矣。
孝廉子京苛刻聚歛,流毒一方,附会诞慢,废失使指,重谴远贬,才当其罪。
如此数人者,蹈犯凶桀,出于文墨,既不可以常法治之,亦不可以常赦宽之也。
若使侥倖复起,夤缘再用,则群小振奋,蹑踵求伸,甚非朝廷之福、生灵之幸也。
长奸之渐,所宜杜绝。
伏望圣慈面饬大臣,诸不以法治而贬降者,不得以赦议。
如天度兼容,未忍尽弃,即于为恶之间,略加殊别,特移等一内地监当,居厚且令依旧,庶协大公,以惩群枉。
取进止。
沈铢缴还吴居厚词头奏绍圣四年五月 北宋 · 蔡蹈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八
臣伏睹圣旨指挥,以权中书舍人沈铢缴还新除户部尚书吴居厚词头,令具析闻奏者。
臣窃以中书舍人之职,专掌书命
朝廷除授未允公议,则王命之出不可不审。
况有义当论列,若论失其实,而上罔朝廷,即被罪黜可也,不当更令具析。
待之以不信,而使在廷之臣以此为戒,它日无敢言者。
居厚之为京东都转运使,牟利殃民,众所备闻。
近者朝廷初复居厚待制矣,是时尝有缴还词头者,朝廷为罢其命,不闻有令具析闻奏之旨。
居厚超迁踰等,又非待制之比,而之所论,公议翕然,不可不察也。
臣愚欲望圣慈追寝令具析指挥,庶存近侍论思事体。
再论沈铢缴还吴居厚词头奏绍圣四年五月 北宋 · 蔡蹈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八
伏见圣旨指挥,以权中书舍人沈铢缴还新除权户部尚书吴居厚词头,令具析闻奏,既又罚铜二十斤放并今月十九日尚书省降到敕一道,臣僚上言辨雪吴居厚事,令本台榜朝堂者。
臣谨按居厚奉使京东,征利苛急,惟务羡馀,以赴功赏;
而创置铁冶等,非义取民,一方愁怨,声动朝野。
元丰末年,左右大臣已尝论奏其恶,而责守庐州矣。
其大臣及同时被遇先帝之人,莫非公心以救正朝廷法度,以此见居厚非本无过者。
若谓悉皆缘公,本无赃法,则人臣奉使一方,不能致朝廷之德意下究,而万口嗷嗷,不胜其怨,其为失职,何必赃私?
设或弃瑕甄录,出自宸听,则臣下所不敢知,其如中书舍人当行职事,其所见缴还词头,未为过也。
而敕旨勒令具析事状,既而罚金,以加其罪,亦已太甚,宜乎众所骇闻也。
居厚事状,天下共知,若谓论者厚诬,是欺天下也。
天下之不可欺,以有公议存焉。
公议不恤,虽圣训谆谆申儆具寮,恐无补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今朝廷清明,陛下仁孝,习先朝故事,固已纯一,庶人无知,且犹无所议,况士大夫乎?
天下既无异议,而止缘中书舍人缴还词头,便为异议,如此,则一切不问无缴还者,谓之其志同,可乎?
臣愚伏望圣慈更加省察,沈铢缴还吴居厚词头,实协公议,特赐原宥,庶使在廷之臣不以言为戒矣,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