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寇准 唐末宋初 · 毕士安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
屡请舁疾从行,手诏不许。
今大计已定,唯君勉之。
士安得以身当星变而就国事,心所愿也。
按:光绪山西通志》卷一二四,光绪十八年刻本。
寇准枢副淳化四年六月壬申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五(第五册第四一七八页)
具官寇准,擢赞枢衡,荐更岁律。
虽颇彰于勤瘁,而自掇于悔尤。
交构是非,烦黩公上。
所宜罢免,勿忘省循。
邺中留别平仲 北宋 · 张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闻说怀经济,乘闲过隐庐。
话言殊不逆,交分合何如。
道愧将时背,心非与世疏。
凄凄重惜别,蝉噪古槐初。
寇平仲 北宋 · 向敏中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九万振翼时(《类编长安志》作九万鹏程一日飞),与君同折月中枝
细思淳化持衡者,得到于今更有谁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三九)
寇准 北宋 · 魏野
对联 押先韵 出处:楹联四话
好向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
寇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恩制景德元年八月己未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二、《宋大诏令集》卷五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门下:朕继统二圣,光宅万方,旰食宵衣,爱民治国。
敢忘钦翼,仰奉燕诒,思得忠良,弼于机务。
三司使光禄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上柱国上谷郡开国公寇准,尝以公望,佐于昌朝,谠议嘉谟,清规直道,冠于当代,休有令闻。
自膺屏翰之权,洎商金谷之任,蔼然茂绩,副我精求。
用询朝佥,委以柄政。
允赖股肱之力,罄宣帷幄之谋。
往钦训词,勿懈于位。
可依前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食邑实封,改赐功臣
寇准罢相除刑部尚书景德三年二月戊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宋大诏令集》卷六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弼谐之任,体貌宜隆。
其有践历台阶,贸迁岁律,弥纶事典,尽瘁夙宵。
俾从进退之宜,用保初终之分。
聿颁明命,诞告具僚。
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上谷郡开国公寇准,蔚有壮图,出逢昌运。
器干标于国栋,符采冠于时髦。
向以先帝旧臣,虚怀厚遇,擢进会府,遽列近司。
左右朕躬,缉熙帝载。
眷言机务,不欲重烦。
黄閤之剧权,正秋卿之峻秩。
兹宠命,式保令猷。
刑部尚书,改赐功臣,馀如故。
寇准拜枢相制大中祥符七年六月乙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枢衡列位,迩天极之崇高;
鼎鼐须才,赞朝经之熙洽。
非勋劳之夙著,洎望实之俱优,允契具瞻,曷尝虚授?
具官寇准冲和毓粹,端厚存诚。
素推谠直之风,谨守庄方之操。
奋庸当代,陈力先朝,密勿近司,参裨宰政。
逮兹缵绍,尤切倚毗。
寻致位于公台,复分忧于屏翰。
一昨顺风展礼,清跸戒涂,司管钥以惟□,致鸣柝之绝惊。
诞彰懿绩,休有令闻。
适当注意之辰,聿赖登枢之效,宜加甄宠,用委财成。
体予求旧之怀,罄乃弼违之志。
往践厥职,尔其勖哉!
寇准枢密使大中祥符八年四月壬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褒德显庸,兹为邦范;
出藩入辅,实赖时英。
询于至公,乃有成命。
具官寇准敏才多识,茂器不群。
服文雅以驰称,蕴诚明而待物。
匪躬尽瘁,知无不为。
履信资忠,行有馀力。
而乃徊翔密勿,登翊隆平。
正色当官,百度以之允洽;
清规镇俗,庶邦由是咸宁
顷图掌钥之勋,且伫为霖之效。
再当机要,俄贸岁时。
试盘错之至难,罄弼谐之大节。
诞彰懿绩,绰茂嘉猷。
朕宠待老成,永言勤止,特推异数,茂举徽章。
俾仍金铉之司,往践油幢之任。
勉为儒将,式镇翰垣。
寇准拜相制天禧三年六月戊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宋大诏令集》卷五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中枢之任,大政攸资,式叙九功,用熙百度。
将协群伦之望,允求经济之才,简自予衷,乃颁纶命
山南东道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上谷郡开国公寇准,清识渊深,懿文雅正。
自显跻于廊庙,久冠映于簪绅。
中外亟更,谟猷日广,介圭入觐,鸣玉在朝。
朕方图任旧人,以凝庶绩。
荐升台宰,仍进冢卿,置于股肱,繄乃栋干。
朝廷,天下之根本;
机轴,王化之表仪。
接道以言,为臣不易。
罄一心而翼戴,副四海之具瞻。
其惟勖哉,以弼台德。
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景灵宫使
寇准罢相太子太傅归班封莱国公天禧四年六月丙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宋大诏令集》卷六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王者倚注相臣,必举畴咨之命;
体貌旧德,乃推优协之恩。
惟望实以素隆,在眷怀而斯厚。
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上谷郡开国公食邑一万二百户、食实封三千七百户寇准,宏材博达,敏识周通,久于践扬,茂著风采。
尝内干于机密,亦出总于蕃宣。
气序屡更,宠任尤重。
洎再谋于揆政,实专委于国权。
恪居枢会之司,益显勤劳之志。
矧以诏令所出,朝廷式瞻,既久洽于和平,亦重烦于蓍艾。
爰加霈渥,俾解鸿钧。
宫傅之崇资,启国封于宁宇。
仍侈美号,益表隆恩。
于戏!
辅相之宜,邦之攸赖,用舍之际,朕安敢私!
往践厥官,毋忘恭顺。
可特授太子太傅归班、制封莱国公、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忠亮翊戴功臣散官、勋如故,主者施行。
寇准太常卿相州天禧四年七月丁丑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朕恭守丕图,思凝至化,宠绥庶品,敦洽太和。
眷惟大臣,夙所尊任。
苟或有愆视履,罔叶注怀,用塞群言,示兹申警。
太子太傅莱国公寇准,早事先帝,亟升近班。
洎予缵承,弥所优待。
向从会府,擢正鼎司,出践天台,累承藩寄,复升枢宥,擢领麾幢。
位兼将相之崇,恩厚股肱之契。
去岁畴其宿望,再委国钧,盖繄寅亮之谋,以弼缉熙之政。
而将明莫显,声实靡孚,舆议交諠,朝章失序。
加以罔思兢慎,不肃门庭,交结匪人,亏伤大体。
顾其状迹,因事而章,谅惩劝以难私,在刑典而曷舍?
尚以践扬既久,体貌素隆,特屈彝章,仍居峻品。
勉布条职,勿忘省循。
可特授太常卿相州
寇准道州司马天禧四年八月壬寅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刑罚之设,天下之公共也,苟当其罪,予曷敢私?
太常卿、知相州、莱国公寇准,爰自先朝,早膺荣遇。
便蕃恩宠,践履清华。
属朕缵承,弥深柬注。
奉节麾之寄,入登枢宰之崇。
而不务敦修,密萌凶慝,辱予辅弼,玷乃搢绅。
特屈宪章,免其流窜。
黜居典午,允谓宽恩。
可贬授银青光禄大夫、行道州司马,仍以其事传告诸州,御史台揭榜朝堂,以示百辟。
中秋柳赞善开宗赞善寇学士准宿宋拾遗白宅不见月979年8月 北宋 · 潘阆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共约中秋来看月,一轮终不见清辉。
众人眠后唯孤坐,翻忆无云宿翠微。
寇准拜相制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三
能断大事,不拘小节。
干将之器,不露锋铓;
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按:《梦溪笔谈·续笔谈》,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版。
忠悯公诗序 北宋 · 范雍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
混茫之始,判而异焉,腾为轻清,降作重浊,著之显者,从其类矣。
是故三辰晶明,委照万宇,风云缥缈,周流八极,附于天也;
培塿成垤,因之原隰,潢污积派,随其洼窳,从其地也。
其间万物,悉由禀焉。
若禀之清者,飞则为鸾凤雕鹗,走则为骐驎驵駮,茂则兰茝芷,植则为筠篁,引而伸之,不可胜数。
人为物之灵也,是以得乎轻清则为贤为圣,为明为哲,为君仁而睿,为臣正而肃,为父慈而温,为子恭而顺。
发为事业,则惠爱同济,聪敏纯悫。
形于文章,则典切渊奥,鸿博丽正。
斯盖出乎异禀。
忠悯公,所谓轻清之降灵焉。
其钟体质也,温粹庄厉,和气袭物;
其立臣节也,端亮平直,英风可尚;
其施政教也,宽简明裕,视民如伤;
其为文章也,优赡微婉,属意绵密。
尤工于诗,曲尽风雅,藻思宏逸,峻格高远,因兴发咏,必根于理,得骚人之旨趣焉。
故所成篇咏,脍炙众口,传写宝秘,恨不多得,鸿笔奥学,靡不钦叹。
枢相文康,即公之婿,实有道之士焉,志公之墓,叙《初知巴东》曰:「诗家者流目为『寇巴东』,以方前代『罗江东』、『赵渭南』也」。
录公警策之篇,若「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此诗二,全篇也。)等句。
又谓:「公之为诗,必本《风》、《骚》之旨,而以感伤为主。
尝为《江南春》二绝,其一曰:『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满汀洲人未归』。
其二曰:『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人曰:『少贵,无不足者,其摅辞绮靡可也,气焰可也,惟不当含悽尔』。
今而思之,乃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诗人感物,固非偶然」。
时以为文康公之知言也。
大约公之为诗,多有此意。
又如《闻杜宇》云:「曾为深冤无处雪,长年江上哭青春。
平林雨歇残阳后,愁杀天涯去国人」。
此非先咏南行之事乎?
公平昔酷爱王右丞韦苏州诗吟味,斯则过矣。
雍顷为公倅,常从游宴,多闻其得意之句。
情思闲雅,听之忘倦,随录简牍,才数十篇。
今守三城,会监军赵侯临,即公之中表也,日与游接,时道公诗。
因请于公家尽录昔所存纪,得二百馀篇,并前之所录,不在此数者,及谪官后赵公所记,共二百四十首,类而第之,分为上中下三卷。
其馀流落,无复求购。
惧岁久磨灭,因序以成编。
此第言公之诗也,若大节贤行,则有追谥诏旨存焉,亦录于集首,俾开卷者不独仰骚雅之道尔。
按:寇准忠悯公诗集》卷首,四部丛刊三编本。
寇准赐谥忠悯制景祐三年七月 北宋 · 丁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
夫徇义保躬,贤哲罕兼其致;
原心观行,褒沮得伸其公。
惟节惠之旧章,实经世之明劝。
不有正议,孰旌遗烈?
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上柱国莱国公寇准器资庄重,风猷简贵,感会先圣,绸缪上司。
明心若丹,直道如矢。
逮余主鬯之日,实乃秉钧
图惟协恭,罔有二事。
遘盗言之噂𠴲,挟危法以中伤。
白璧易污,贝锦难辨,再罹遐谪,遂及云亡。
终悲零露之归,徒轸幽泉之痛。
间虽荐伸澄雪,追贲宠嘉,而诔功易名,尚阙恩礼。
沈谋秘画,沦于疑论,逝者莫愬,朕甚闵之。
《谥法》有「危身奉上曰忠,佐国遭忧曰悯」,合是休典,慰其营魂。
宜特赐谥曰忠悯
按:《寇忠悯诗集》卷首,四部丛刊本。又见《鸡肋编》卷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宋元宪集》卷二五(误收作宋庠文)。
寇准雷州司户乾兴元年二月戊辰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宋大诏令集》卷二○四、《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敕:为臣之辟,莫大于不忠;
治国之经,务从而去恶。
矧获罪于先帝,尚屈法于公朝,世所靡容,朕安敢舍?
银青光禄大夫道州司马寇准二圣之顾,极三事之崇,每推诚而不疑,当捐躯而有报。
而乃包藏凶德,背弃大恩,与逆寺以通谋,搆厉阶而干纪。
果上穹之降谴,俾渠魁之就擒。
始其告变之辰,适当违豫之际。
阽危将发,震骇斯多。
虽驰驿以窜投,盖忌器而隐忍。
静思及此,可为寒心。
属予一人,肇缵丕构,欲邪正之洞别,在赏罚之惟明。
特贬遐方,庶塞舆议。
全其微命,足示于好生;
正乃常刑,式申于禁暴。
谅非获已,尔惟自贻。
可贬授将仕郎、守雷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
按: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八,此制乃宋绶草。下篇同。
乞宣示丁谓之罪放还寇准天圣元年 宋 · 贾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宋史》卷四三二《贾同传》、民国《临淄县志》卷二六
祥符以来,谏诤路塞,丁谓乘间造符瑞以欺先帝。
今谓奸既白,宜明告天下,正符瑞之谬,罢宫观崇奉,归不急之卫兵,收无名之实费,使先帝免后世之议,国家无因循之失。
寇准忠规亮节,疾恶摈邪。
自其贬黜,天下之人弗见其罪,宜还之内地,以明忠邪善恶之分。
寇忠悯公准旌忠之碑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集卷二、《忠悯公诗集》卷首、嘉靖《渭南县志》卷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五
上祀合宫之明年夏四月,召两府臣谕之曰:「故太子太傅莱国公寇准,方严鲠亮,有文武伟才,在太宗真宗朝建大功,立大节,输谋纳忠,诚贯白日。
不幸以谴终,朕甚叹嘉之,其敕史氏撰扬勋烈,具志于石,用垂示来世」。
遂以命臣
翌日,又下诏赐「旌忠」之额,且亲篆以贲宠焉。
臣承命恐悸,谨拜手稽首书其事。
公讳字平仲,其先出上谷昌平,盖春秋时司寇苏公有劳于王室,因官以命氏。
后世率多闻人,若东汉子翼河内,破苏茂,画像云台,为中兴勋臣。
曾孙侍中荣以辨絜亡匿,宗党潜散它土,故谱牒亡传。
又数世,有徙居冯翊者,籍于三峰下,遂为华州下邽人
曾祖宾、祖延良,以唐末乱,不仕。
父湘,博古嗜学,有文章名。
晋开运中,登甲科,冠多士,后应辟为魏王记室,终焉,知人者惜之。
以公贵封燕、陈、晋三国公,赠官至太师尚书令
曾祖母白氏、祖母郑氏、母赵氏,封许、陈、曹三国太夫人
始生,风骨峻爽,与常童不类。
及从师入学校,趋隅占对,毅然有成人风采。
既冠,读《左氏》、《公羊》、《谷梁传》,不俟讲说,不循注疏,三家异同之说,辄援笔剖析以辨明之,辞严理正,沛若大手。
先儒老生曰:「是真所谓宿习者」!
年十九,一举擢进士第,解褐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时太平兴国五年也。
后三岁,补大名府成安宰,三迁殿中丞,调兵食于西夏
还,差通判郓州,得召见,称旨,遂给札试禁中,授右正言、分直东观
中谢日,赐绯袍银鱼。
汶上之命,充三司度支推官
俄转盐铁蠲司判官公事,会诏百官陈边事,极疏利病,天子器之。
擢署尚书虞部郎中、充枢密直学士、赐金紫、判吏部东铨
未几,丁曹国太夫人忧,有诏权夺,不得已,起视事。
淳化改元,授左谏议大夫、充枢密副使,寻改同知枢密院事封上谷县开国男
是年十月,领青州
明年九月,召赴阙,守本官、参知政事,进上谷郡开国侯
至道二年闰七月,知邓州
真宗皇帝嗣位,迁尚书工部侍郎
咸平元年五月,移河阳军。
二年八月,改同州
三年夏朝京师,行次阌乡,就授凤翔府
五年五月,诏诣行在,转刑曹、权知开封府
六年六月,迁兵部、充三司使进封开国公
时始复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
景德元年,特授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二年十一月,加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
三年二月罢相,进刑部尚书、知陕府
祥符初,扈从东封回,迁户部尚书、知天雄军。
四年四月,改兵部尚书
车驾幸亳,权东京留守
六月,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枢密使
八年四月,罢机务,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持节邓州诸军事、行邓州刺史、充武胜军节度邓州管内观察处置使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移判永兴军
天禧元年二月,换节襄州
三年四月,诏赴京。
六月,特授行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
十二月,改尚书右仆射
四年六月罢相,授太子太傅进封莱国公
七月,降授太常卿、知相州
八月,移守安州,途次枣阳,贬道州司马
乾兴元年二月,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准疏通博裕,果敢沉毅,能断大务,不循细检。
喜风干,善议论,与人无城府,接物无崖岸。
顾大义可为者,必奋厉翔跃,以身先之,其勇若贲、获。
至于外险中艰,斩然涯垠,亦坦坦无退衄意。
闻一善,荐道推挽,不进用不已。
附离茍合者,疾之如仇雠。
初补吏,治二邑,推至信,部中会期赋役,止计乡里姓名,谕寺门,民赴之无毫发稽迟者。
本道论荐,至有以鲁恭卓茂为比。
尝奏事真宗,言切直,上怒起,准以手攀帝衣,复御座,持议益劲,神色瞭然。
事既决,乃退。
上曰:「此真将相才,吾得之,若唐文皇魏郑公尔」!
岁大旱,上问政阙失,准对曰:「在《洪范》,天人之际若影响,是固刑有所不平尔。
祖吉王维皆陛下朝臣,顷曲法受财,各伏万计。
伏诛,家具籍没;
止校于私室,仍领濠之定远簿,盖参知政事沔同母弟也。
陛下重轻如是,亢熯之咎,殆天所以诫告」。
上嗟悟者久之。
咸平景德中契丹频岁犯塞,多纵游骑剽略,小不利即引去,伪徜徉无斗意。
准曰:「是狃我也。
愿朝廷练师徒,简骁锐,分据要害地以备之」。
是冬,果大举举国来寇,越瓦桥,攻高陵,直抵于澶、魏,将饮马河壖。
真宗忧之,召群臣议,或曰:「寇深入矣,宜戒严京师,益重兵守卫,或有西南之幸」。
准止之曰:「浅议浅议!
方今圣德明备,上合天心;
将臣协和,参讲师律。
若帝驭顺动而北,彼党类自当遁走;
设未然,则出兵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众,顾主客劳逸之状,我得胜算必矣」。
上悦,于是大驾北征,至澶南城,中外献言愿驻跸以观形势,准曰:「不过河,则人心未宁,虏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以大兵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日至,何虑而不进」?
固争之,连顿首于上前,意气词语,愤然感慨。
是日幸北寨,御北楼,观视营壁,抚劳部伍。
军民欢叶,自近及远,声振于数郡。
虏相视怖骇,不能成列。
俄而劲弓伏发,殄其元帅,因密奉书以请盟,朝廷始遣曹利用往成之。
御史缺,准取沉毅敢言士塞诏,同列者不悦,屡白吏持例文进
准曰:「宰相所以器百官,今用例,则所谓进贤退不肖乃虚语耳」!
命去之。
故士擢用,在准持衡时,得人为多。
先帝倦庶政,丁谓曲奸迎合,结权倖以用事。
准请间便殿,数其姓名曰:「某与某皆壬人,异时不可辅少主,愿更择方亮大臣为羽翼。
皇太子睿德天纵,英声日茂,延师傅,议经史,默识古今成败事,见臣僚决机务,周知天下安危计,虽周之成、汉之昭,殆难以拟议。
陛下胡不协天人之系望,讲宗社之正谋,引登大明,敷照重霄,固祖宗万世之基本」?
言讫,俯伏呜噎。
议未下,明日,党人以急变闻,飞语密中准,准坐此得罪。
既行,过零陵,踰大陂,护兵从骑前后不相属,溪夷乘间钞掠而去。
已而酋长召告之曰:「闻寇准在道,若等奈何窃贤相行橐?
神明其佑若乎」!
趋遣种人持所掠还伏道左引罪且拜,公慰遣之。
至南海,晨旦朝谒,从事如常。
时谓其子曰:「守法奉正,士人常操。
以穷通成败易之者,非吾意」。
先是,署东偏屋瓦数楹,陋不庇风雨,完基访材,搆为层楼,置几榻其间,经、史、《庄》、《老》及天竺书,环列前后,暇或看诵之。
宾至则凭高瞰虚,笑语燕燕,若初无廊庙之贵者。
南山水峻绝,其道路往往斩崖濒涧,曲折高下,马不能平进。
县官有伐为轻舆以迓者,谢曰:「吾罪人,骑马足矣」。
冒炎溽,扪险阻,日行百里,左右为之泣下,昂然无陨穫容色,其度量过人如此。
及雷阳,吏以图献,阅视之,首载郡东南门抵海岸凡十里,恍然悟曰:「吾少时有『到海祇十里,过山应万重』之句,乃今日意尔,人得丧岂偶然耶」?
自是色空梦幻,深诣谛法,危坐终日,寂无他营。
天圣元年闰九月,移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行衡州司马
是月七日,以疾终于贬所,年六十三。
呜呼!
非常之功,遇非常之器,业然后成;
不世之节,待不世之忠,贤然后立。
初由计府入辅,属三圣绍统,四隅和晏,上方讲稽儒术,尊右文教,以成太平之形容。
敌入睢盱,出我不意,众号百万,北方骚然。
文绅武绥,策虑倒置,抗难犯之色,建不拔之议。
天威燀扬,霆激而电掣;
大惠铺迪,春熙而日融。
民焉息肩,士也卷甲,憬彼氛祲,凝为至和,逮今三纪矣;
而羽书不驰,烽燧不举,义信惇结,古无与邻。
之功焉,伏波、周尚父之功矣。
洎自秦川再相时,闱阃亲政,猾险当路,汹汹中外,靡遑底宁。
密图本元,深遏萌渐,毅气一吐,形于谟明,排邪斥疑,滨死不顾。
闻准之风者,心魄骇褫,而后知大正不可干,大奸不可肆,大名不可取,大器不可窥。
佞夫忠,懦夫有立志。
及真皇弃天下,倖党歛手,畏伏忠义,两宫坐朝,庶政平一,辅翊慈惠,卒隆宝图。
之节,霍子、孟狄梁公之节矣。
笃志于学,而晋公亡,岁时祠祀,感激涕泪,泫然若孺慕者,终其身不易。
成安,兄弟以卜葬为请,曰:「未也,父为士,子为大夫,葬则士,祭则大夫
吾先人以文学中高第,卒事王藩,若追赠未逮,则陪臣矣。
吾岂忍以士礼葬」?
既通显,乃护二丧还成安太子遣中贵人勉谕赙恤,恩礼数踰等,大为缙绅荣。
初,丁崖贰政,以谖冒自任,又能阳为戚施,伺人颜色,密图忌间之渐。
一日,会食政事堂,羹沥须,谓起以袖徐拂之,正色曰:「公忝国大臣,乃曲躬为官拂须耶」?
谓大愧。
其后邪正寝戾,甚于冰炭,簧言营营,日肆媒孽。
简固醇挺,未始一疑于心。
故及南迁之难,至今天下皆冤之。
无几何谓败,得窜,道由海康
从者有欲释憾,谋不利于谓。
知之,陈大席一庑间,设戏具,悉召坐,且命之博弈,因隐几观焉。
闻谓行,乃罢。
平生著述,于章疏尤工,国政民事亡巨细,钧校利害,为上悉陈之,其旨粹,其言简,故多所开益,馀稿都焚灭弃去,虽至戚不得见。
好为诗,警策清悟,有刘梦得元微之风格,其气燄奇拔,则又过之。
诸生,两朝内外,更委几四十载。
其间较评诠选,总决浩穰,主财利之烦,膺居留之重,助敷密画,参告大猷,剖符十藩,持节二镇,一践枢弼,再登宰辅。
小则纠逖逋隐,刷除弊欺,严之以关防,正之以绳墨,差立定格,牢不可踰;
大则鼓动贤业,弥纶帝载,朝家系之休戚,政教关之治乱,表正四海,断焉一德。
凡累封户万二百、真二千七百,爵上公,阶勋极品,功臣始赐「推忠佐理」,加「推诚保德崇仁忠亮翌戴」,人臣之遇,其亦至矣。
然而不置私第,不营田园,所得俸赐,皆分给宗党故旧,去之日,家无馀资。
及朝廷许葬洛师,获还之费,仅能完给。
久之,诏复旧官爵,赐谥曰忠悯公
前娶许氏,故给事中仲宣之女,不及贵而亡。
再娶宋氏,故左卫上将军邢公延渥之女,封晋国夫人
无子,以弟之子随为后。
随劲介有履行,终于殿中丞
女四人:长适枢密使尚书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曙
次适太府卿毕庆长
次又为毕氏继室;
次适司封员外郎直史馆张子皋
孙四人:长諲,赞善大夫
次诵、诚,并大理评事
次谕,未仕。
君子谓公虑己也轻以约,谋国也勇而固,义在则死不足畏,义亡则生不足惜。
势无以移其操,利无以疚其心。
出处始终,孚合大正。
昔之垂勋名、载简编者有几,宜乎没世三十年而天子思之,生民怀之,缙绅景行之。
古风穆然,炳炳如在。
《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之谓也。
铭曰:
太宗膺图,章圣御极。
昭武经,诞布文德。
起孤童,遂阶贵籍。
历事两朝,荐釐庶职。
刚严俊明,笃厚质直。
非义不蹈,非忠不迪。
开补治具,桓桓智力。
指陈机宜,侃侃容色。
辽人猖狂,入犯王域。
蚁结魏南,狼跳燕北。
抗一言,群类惕息。
天嗣继照,阃慈参翌。
猜萌搆险,佞间投隙。
矢一谋,奸人踧踖。
晏晏万务,愉愉四国。
如石之坚,我社我稷。
如山之安,我疆我埸。
亮节高峙,谗言众惑。
劳既不图,咎从而得。
风涛暮涉,瘴岭晨陟。
气凌飞云,诚贯白日。
至于陨世,曾靡忧戚。
道无久否,帝用近惜。
申诏在庭,俾书其实。
海田变更,陵谷迁易。
大名,时万时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