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光世”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乞派员点检刘光世军中钱粮阙数奏绍兴二年六月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五
光世军月费钱二十二万缗,除取拨镇江一郡财赋外,朝廷已应副其半。
望令台部堂各一员考究,如有阙数,乞尽行支降。
如无阙数,亦乞行下光世照会。
刘光世绍兴五年正月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四、《宋史》卷三八一《晏敦复传》
淮西累经兵火,正要安集存抚。
稍有骚扰,则百姓不得奠居,依前不得成藩篱矣。
光世为一路大帅,未闻为朝廷措置毫发利便事,先乞换易私土,似为未便。
淮西州县,皆光世所部,摽拨田土,光世必遣人拣择,州县必惟命是从,岂复更问是空閒不是空閒也。
光世先在淮东置田之时,其所遣干当使臣等,惟择利便膏腴者取之,致民间多失旧业,此众所共知,不审光世知与不知也。
今又欲易淮西田,则其所遣干当之人,及州县之吏,夤缘为奸,岂止取民三百顷而已耶?
使两路疮痍之民,皆重罹残害,岂不失人心乎?
光世以为私田,即不复招诱人民归业也。
且敌兵方退,遽有此请,岂非谓朝廷不敢不从耶?
恐非光世自为之,必其属官有误光世者。
岳飞以其属官辄以私事干请于朝,旋请加罪,中外翕然称美,谓有古贤将之风。
光世平日自处必不在岳飞下,望以臣所言示光世,且令为朝廷经理淮南,收抚百姓,以为定都建康之计。
中兴有期,何患富贵之不足,私计之未便耶?
今所降指挥,于朝廷之纪纲,大将之举措,皆为未得,恐非所以爱光世也。
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两浙西路安抚大使刘光世加恩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七、《浮溪集》卷一一
朕即九筵之室,躬三岁之祠。
诚意上通,靡待荐辞之史;
蕃釐下逮,均沾相祀之臣。
乃眷周行,畴膺重寄,爰颁祭泽之渥,用奖戎昭之英。
具官某志锐而坚,谋深以远。
久矣将屯于近甸,隐然为国之长城。
日月旂常,盖屡书于成绩;
江淮草木,亦咸识于威名。
比严禋祀之修,虽阻骏奔之助,边防不耸,吉礼用成。
繄陪扈之实劳,岂褒扬之可后?
肆加多邑,并衍真租,益增衮钺之华,永著山河之信。
于戏!
天下安危之所系,方赖折冲;
圣人斋战之兼修,敢专受福?
既拜神明之贶,当图宗社之安。
服我荣怀,保兹誉处。
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新除淮南路宣抚使刘光世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浮溪集》卷一四
朕惟淮右失平,居民无盖,既尘氛之稍辑,当耕战之兼修。
卿为国折冲,实民司命
社稷已资于忠力,山川咸震于威名。
仍重使权,俾营军实。
及国家之閒暇,收农亩之荒馀。
率众踰江,分屯力穑。
充国留田于汉鄙,坐制先零
重华给耒于唐军,卒全振武。
可令长算,有愧前人?
其趋奉于诏除,毋或差于机会。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春暄,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抚问刘光世等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卿等总提貔虎,控扼襟喉,兹适届于严凝,当不无于暴露。
勉殚忠力,用副倚毗。
刘光世右武大夫吉州刺史政和七年五月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六、弘治《句容县志》卷七
敕:爵以驭贵,人主之权;
赏不踰时,有功者奋。
拱卫郎刘光世性资骁勇,机谋靖深。
效职边陲,忠勤备著。
兹率士卒,鼓气先登。
既首挫乎贼锋,用焚荡其巢穴。
军声大振,第功居多。
其超进于横班,复荣参于郡职
并加恩渥,用劝戎行。
尚讫尔庸,以扬朕命。
可特授右武大夫吉州刺史
政和七年五月一日
刘光世特授开府仪同三司集庆军节度使依前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食邑食实封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北海集》卷六
门下:更六纛以临军,兹表元戎之绩;
三台而建府,益隆上将之权。
朕遭履艰危,怀思英杰。
禦侵戡乱,既彰胜获之功;
饮至策勋,可后褒崇之典?
诞扬大号,敷告群工。
太尉、奉国军节度使、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刘光世,识洞韬钤,躬持礼法。
山西之劲气,常贾勇于三军;
传阃外之威名,自折冲千里
蚤由世将,久服戎行。
荡寇出师,从北讨南征之役;
勤王入卫,有左扶右掖之劳。
负功名而每怀谦退之诚,居富贵而曾靡骄矜之色。
风移介胄,誉在󲦤绅。
授钺斋坛,克嗣建旄之旧;
差肩政路,遂兼长武之雄。
曩属防秋,俾从分戍。
提行营之印,往屯淮甸之冲;
遏南牧之师,旋易湓城之镇。
隐然巨屏,屹若长城。
马既饮江,贼逢避境。
虽寇锋莫禦,俘丑类以良多;
顾鼠辈何为,扫妖氛而略尽。
介圭而入觐,喜文陛之重登。
语及艰难,志犹慷慨。
念作藩于京口,方新大帅之名;
肆换节于谯都,超视上公之秩。
并加异数,用答殊勋。
人望所同,师言其穆。
于戏!
为将为相,斯贵极于人臣;
忧国忧家,谅心存于王室。
朕则无负于忠勋之报,尔其勿忘于祸乱之图。
捐尔之私,则尔亦成其私;
先吾之利,则尔亦成其利。
尚念股肱之同体,益坚金石之一心。
期共剪于寇雠,克再安于宗社。
往服兹训,伫观厥成。
可特授开府仪同三司集庆军节度使,依前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主者施行。
刘光世特起复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依前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淮南东路宣抚使营田使食邑食实封如故制1132年4月28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北海集》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忠之所移者孝,顾孰先父子之恩;
礼之有变者权,盖宜徇国家之急。
嗟予良翰,宅彼大忧。
虽苴麻之慕方深,然金革之虞可夺。
式颁明命,敷告治朝。
持服前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淮南东路宣抚使营田使彭城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八百户刘光世,智勇无前,恭勤不懈。
南征北讨,名夙播于华夷;
入卫出藩,任兼隆于将相
自镇临于京口,且绥定于淮壖。
休士卒以屯田,方讲营平之策;
拊流亡而复业,寖观渤海之功。
威望既彰,敌情原屈。
正赖折冲之效,遽兴陟岵之悲。
维乃先臣,为时宿将。
联勋盟府,得教子义方
从乃穹庐,卒陨身于名节。
念尔家雠之未雪,属兹戎事之犹繁,义不戴天,应厉枕戈之志;
忠当许国,难从释位之规。
即命衮之上仪,仍斋坛之旧节。
其还所治,用讫尔庸。
于戏!
丧以礼成,固欲尽三年之爱;
恩由义断,亦奚拘贰事之嫌。
期两报于君亲,盍并图于家国?
尚抑茹荼之痛,毋忘尝胆之思。
可特起复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依前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淮南东路宣抚使营田使食邑食实封如故。
主者施行。
刘光世特授宁武宁国军节度使依前起复开府仪同三司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淮南东路宣抚使营田使食邑食实封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北海集》卷六
门下:越十连而置帅,所以尊大夫之权;
两镇以秉旄,所以重元戎之寄。
维时屏翰,夙倚勋贤。
抚岁序以再迁,眷勤劳之备至。
肆扬褒册,用诏庶工。
起复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淮南东路宣抚使营田使彭城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八百户刘光世,胄出山西,书传圯上
谦虚好礼,居多贤士之风;
慷慨赴功,真是将家之种。
从戎二纪,宣力四方。
昨上印于行营,俾出藩于京口
长城可托,实南蔽于吴江
故地稍还,遂北收于淮楚。
数摧巨敌,屡奏肤功。
折馘取俘,寖息烽烟之祸;
披坚执锐,每先裨校之劳。
虽推功遍迨于师徒,而议赏未加于主帅,载惟尔绩,有慊于心。
顾品秩既崇,久列三槐之次;
而仪章增大,式颁双节之雄。
不移宁武之旧邦,更莅宣城之名镇。
进陪采赋,仍衍真封。
以示宠光,以昭眷遇。
于戏!
将者国之辅,盖方图王室之中兴;
钺为将之威,亦何爱斋坛之叠授?
念边尘之有警,且敌境之与邻,其谨备于不虞,以毋忘于远略。
尚坚素志,勿替前功。
可特授宁武宁国军节度使,依前起复开府仪同三司、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淮南东路宣抚使营田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封如故。
主者施行。
刘光世特授检校太傅依前起复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建康府置司食邑食实封如故制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北海集》卷六
门下:朕观高帝创兴王之业,亦安能久居汉中
孝文怀良将之风,则未尝不在于钜鹿
眷吾当世之杰,克继昔人之贤。
旄衮交辉,俾东西而作镇;
鼓旗相应,庶表里以济功。
载涓休辰,敷告列位。
起复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两浙西路安抚大使马步都总管、兼知镇江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彭城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刘光世,威严而持重,沉毅而尚谋。
冠军中,幼已从于父战;
名闻阃外,壮自取于侯封。
屡宣入卫之劳,茂著勤王之绩。
迨作藩于京口,实捍寇于淮濆。
吴汉在军,隐若敌国;
李绩护塞,贤于长城。
尽经理之百为,见忠纯之一节。
幸天心之悔祸,属敌境之按兵,敢恃小康,遽忘远略?
临泗滨而列戍,良所重烦;
江左以宣威,式从改命。
益资雅望,还控上游。
黄阁以参华,仍墨缞而从事
申加采食,昭示邦彝。
相欢,应体公家之急;
贾、冯不伐,伫观远业之成。
于戏!
殚廪廥之储以养兵,斯欲赖一朝之用;
枉名器之宠而命帅,岂其美百姓之观。
维予一人,注意以畴咨;
与彼万方,劳心而属望。
尔之责也,往其钦哉!
可特授检校太傅,依前起复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江南东路宣抚使建康府置司,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如故。
主者施行。
刘光世特起复检校太傅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三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依旧建康府置司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北海集》卷六
门下:礼,居丧则不从政,虽曲本于人情;
将受命而忘其家,盖当先于国事。
眷予贤帅,实总师徒。
方更镇于上游,乃重遭于大故。
肆颁申命,以诏在廷。
持服前起复检校太傅、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江南东路宣抚使建康府置司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三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刘光世,智及勇俱,忠兼孝立。
周旋出入,身久在于兵间;
契阔艰难,心每存于亲侧。
蚤从父战,晚与母逢。
由跳荡之功,遂显名于当代;
尽劬劳之报,获就养于高堂。
理实难谌,天胡不吊!
既抱靡瞻之痛,复缠何恃之悲。
载惟将相之大臣,无取闾阎之细行。
威南国,正需方、召之勋;
终服倚庐,可徇骞、参之志?
矧缘金革,已释苴麻,顾注意以弥深,荐夺哀而奚避?
起从苫块,还畀旌旄。
被以衮衣,视鼎司而建府;
命之黻冕,假帝傅临屯
叠示新恩,悉仍旧贯。
以慰三军之望,以宽丙夜之忧。
于戏!
事有贵于从宜,恩岂颛于检义。
见杯圈而辍饮,固孝子之至情;
墨缞绖以临戎,亦昔人之变礼。
勉服予训,毋留乃行。
可特授起复检校太傅、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江南东路宣抚使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三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依旧建康府置司
主者施行。
赐新除江东淮西路宣抚使刘光世1133年9月24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二、《北海集》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光世:朕惟吴越之区,既留警跸;
江淮之险,宜植藩篱。
贵池、姑熟之津,直下蔡历阳之会,接九江之冲要,临建业之上游,分宿重兵,是资伟望。
眷予勋旧,深体艰虞。
闻指意以具孚,请从移戍;
驰封章而来上,曾靡告劳。
卿能若斯,朕复何虑?
载嘉恭顺,深动叹咨。
惟孝于亲,则必扬后世之名;
惟忠于君,则当徇公家之念。
此中外安危之计,属卿二三将帅之臣。
情若弟兄,毋蓄阋墙之怨;
义均寮寀,共输许国之诚。
所期戮力以同心,用克折冲而禦侮。
丹青不朽,将并列于云台
带砺弗渝,亦咸书于盟府。
乃所望也,岂不韪欤。
已除卿江东淮西路宣抚使池州置司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秋冷,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刘光世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光世:省所劄子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人君之御下,欲劝于用赏;
人臣之事上,常悦于见知。
卿世有威名,久宣忠力。
执干戈而入卫,实维虎臣;
冒矢石以先登,允称鹰武。
既兹献馘,因俾策勋。
六纛先驱,换戎旃之名镇;
三槐在著,视衮职之盛仪。
粗答元功,少厌众望。
胡为谦挹,乃尔逡巡?
顾属任之方隆,且敌师之犹偪,其体艰难之托,勿循逊避之常。
所请宜不允。
缘大敌在近,浙西阙人,措置难依常制,辞免仍断来章。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起复检校太傅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刘光世辞免特赐银一千两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光世:省所奏,辞免特赐银一千两恩命,事具悉。
卿以将相大臣,寄国重任。
衔哀怙恃,再更大忧。
虽丧事尽力,无所憾者;
顾礼遇之厚、隐恤之深,体貌既隆,情文当称。
则常赙之外,朕独不能少致其私乎?
为费几多,何辞之有!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夏热,卿比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起复检校太傅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刘光世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光世:省所奏,辞免起复恩命,事具悉。
卿甫易师屯,继丁家难。
顾衔哀茹痛,永怀怙恃之忧;
而禦侮折冲,方任安危之寄。
以邦家之大计,夺苫块之至情。
义有所先,事非获已。
谓能体悉,姑徇权宜;
乃控孝诚,愿从丧制。
孺子之慕,正切于思亲;
然大臣之心,可忘于虑国。
勉从变礼,毋复牢辞。
所请宜不允。
仍依已降指挥,日下供职,不许再有陈请。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夏热,卿比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检校太傅依前起复宁武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刘光世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光世:省所劄子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以将阃之臣,勤劳既久,帝傅之位,品秩为尊,假之此名,时惟其称。
卿望高阀阅,勋载旂常。
两镇之旌旄,视三司之仪物。
显荣已盛,倚注方深。
属烦江右之行,欲示军中之宠。
肆出扬廷之命,用升绝席之班。
国典有常,师言维穆,毋多逊避,其即钦承。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太尉奉国军节度使御营副使刘光世乞一便郡差遣或守本官致仕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光世:省所奏,乞一便郡差遣,或守本官致仕,事具悉。
朕遭时艰运,注意将臣。
欲图兴衰拨乱之功,实藉禦侮折冲之任。
卿忠诚许国,勋烈传家。
久宣军旅之劳,屡载旂常之绩。
比出屯于江次,实横制于敌人。
频袭归师,多俘丑类。
威名既震,他盗悉平。
爰需吉甫之来归,以仗汾阳之再造。
乃愿分于符竹,且欲治于菟裘
顾国步之若斯,岂谋身之当尔?
遽披来请,良拂朕心。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夏热,卿比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刘光世再辞免起复恩命并乞回纳赙赠及特赐银绢并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一
光世:省所奏,再辞免起复,并乞回纳赙赠及特赐绢银等,事具悉。
朕惟将相大臣,股肱同体。
家虽遭变,时亦多虞。
念创钜痛深,方斩焉而在疚;
然主忧臣辱,岂恝尔而忘怀?
毋恤小嫌,勉从大谊。
亟祗成命,期雪深雠。
若赙典之稍加,示眷私之特异。
曾无多费,何用牢辞?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夏热,卿比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刘光世再辞免恩命不允诏 其一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二
光世:省所奏,再辞免恩命,事具悉。
卿以上将之重,作镇方面,折冲敌忾,厥绩茂焉。
肆酬贤劳,加荣双节。
而卿深戒满盈,过自抑畏。
忱辞荐至,益见勤诚。
夫惟富而不骄,贵而能降,负功名而不伐,则福禄长久之道,在卿勉之。
宠命已行,勿复固避。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秋热,卿比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刘光世再辞免恩命不允诏 其二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四、《北海集》卷一二
光世:省所再上劄子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以安危之计,寄于二三将帅之臣。
既命世忠出营淮泗,则夫建邺上游之地,非时伟望,其孰镇之?
惟卿忠谊世济,勋名并高。
茹痛衔恤,起从戎事,家雠国患,宁忘厥图?
发号移屯,军声益振,固已威宣万里之外矣。
方兹委重,宜有宠行。
顾将相之官,已登极品;
帝傅之秩,姑示褒崇。
往体眷怀,毋烦坚避。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