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宋秉彝志铭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三、《烛湖集》卷一二
一邑一乡之善士,若未必为当世重轻损益。
至有笃学躬行,终身不倦,隐然使后进子弟有所考法,此其存也可使为世道助,其死也可不独为乡邑惜哉?
余得官遂安,藉田令吕君子约遗余书曰:「宋秉彝重厚老成,可亲也」。
比至,访诸邑人,果翕然称之。
秉彝野居,余未及往见,秉彝亦病,以书来,曰少瘳当诣子。
已而病日加,竟死。
余为文以奠,其家请铭,遂铭之。
秉彝姓宋名天则,少学于建安吴君晞,吴尝及事龟山杨先生,授以所闻关洛诸儒之说,则能喟然自拔流俗,知所尊慕。
长无师友琢磨,独守其学甚力。
踰四十始见广汉张先生东莱吕先生严陵,二先生喜之,延请为郡学录
后二年复从吕先生金华,切切讲问。
还家杜门罕出,专以读书玩理为事,既老愈笃。
一日叹曰:「吾不幸,二先生弃吾死。
今海内学者,晦翁朱先生是赖,吾不可不就正,为终身羞」。
则营粮治装,将行,而病侵矣。
病革,意象怡然,诵《西铭》之卒章,曰:「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戒其子世吾学,毋用浮屠、巫觋法污我,不及家事。
平生为人朴愿敬逊,事亲孝,亲殁,一听于其兄东之,始终无间言。
世俗狭啬近利,独澹然无营。
接物一以诚,衎衎和乐无怨忌。
呜呼,斯可谓笃学躬行之士非耶?
余虽竟不识君,然得其事不诬,若君者,其不可以一邑一乡之善士例目之矣。
世家遂安曾祖奕,祖彦邦,父时中,好义长者,士大夫多重之。
秉彝贡礼部,不第。
两遇庆寿恩,封其母太安人
室童氏。
子男三:玶、瑄、璿。
三女,适士人余宏远、童至仁、周
孙男五人,尚幼。
其卒以绍熙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年六十四,明年某月日葬母所。
铭曰:
士修其身,不必于闻。
有欲知君,视此刻文。
宋秉彝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四、《烛湖集》卷一三
某始来此邦,访求善士。
闻君典刑,一邑之伟。
昔在东莱,实器重君。
白发读书,富贵如云。
我思老成,其室则远。
幸君疾瘳,迎门未晚。
嗟嗟苍天,曾不慭遗。
乔木其摧,故国之悲。
易箦有言,念我良厚。
惠我以规,我其可负。
幽明永间,无间者心。
荐此忱辞,君兮孔歆。
秉彝李君五偈 其一 南宋 · 释智愚
 押侵韵
深夜何人立少林,见成公案不须寻。
堆山积岳难消遣,相对顽然铁作心。
秉彝李君五偈 其二 南宋 · 释智愚
 押寒韵
呈瑞喧传是有年,眼前分晓被人谩。
自家冷暖知来处,老骨从前不怕寒。
秉彝李君五偈 其三 南宋 · 释智愚
 押庚韵
千钧之重一毫轻,好向聊将尉客情。
纵拟怪松为玉树,月高依旧可怜生。
秉彝李君五偈 其四 南宋 · 释智愚
 押齐韵
晓听君臣庆贺时,六街如昼不曾迷。
普贤境界应垂问,手诏来时见紫泥
秉彝李君五偈 其五 南宋 · 释智愚
 押歌韵
炉边呵冻得能多,端石无辜日夜磨。
却把悼词为雪咏,诗魔难敌胜修罗(宠和五偈,调高难续,未免谇是,伏丐笑览。智愚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