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举张问孙复状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范文正公集》卷一八、《春秋尊王发微》卷末附
右,臣伏睹赦书节文:应天下怀材抱器,或淹下位,或滞草莱,委逐处具事由闻奏。臣观国家居安思危,搜罗贤俊,以充庶位,使民受赐,此安邦之正体也。臣窃见试将作监主簿张问,文学履行,有名于时。前应茂材异等科,再考中式,以父丧不得就试。近上封事,贻沾国恩,职不称才,众知沉俊。臣又见兖州仙源县寄居孙复,元是开封府进士,曾到御前,素负词业,深明经术。今退隐泰山,著书不仕。心通圣奥,迹在穷谷。伏望朝廷依赦文采擢。张问乞除一陕西藩镇职事官;孙复乞赐召试,特加甄奖。庶几圣朝涣汗,被于幽滞。
送张问南游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草远花明沟水头,同君此地并离愁。
盖馀瓮酒沈三赋,合作盘鲭厌五侯。
觉在他乡应有梦,信非吾土少登楼。
楚山不见西江远,莫反骚文剩驻留。
代张问谢解启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宋景文集拾遗》卷一八
玷斯士之髦,宜从人废;署茂材之等,辄以名闻。抚才表以自惊,刻情涯而罔寘。窃以敛材之重,历代尤难。汉则令计吏而常偕,优其续食。唐则具乡饮而申送,侑以少牢。一再之适贡有差,造秀之序升咸允。若夫王在之邑,天下为枢,本英雄之所躔,视郡国而为首。挹公车之牍,动或三千;盛桥门之观,居然万计。国家丕承圣职,善述先猷,炳乎人文,重我王国,乃至慎咨朝彦,谨司马之辨材;临敕贡条,俾新书而从事。必先所试,冀得其真。或内举之致嫌,许别头而练实。洪惟典制,高出古先。谅非行比师儒,誉推乡曲,敏以求于方策,遂际天人,默而好于深沉,周知统略,则何以言诗后素,用赋升堂?一纵一横,析理而归于正;勿并勿猥,射策而著于篇。自絜矩以不私,膺锡明而为盛。若某者禀生疏闇,累世羁平。幼陶郁郁之风,进服青青之佩。杏花菖叶,早去先畴;铁擿韦编,颛怀典学。曩缘方物之选,获参乡老之书。再试宗司,率见呵于非是;覆求占毕,徒贻诮于无穷。加以多难间缠,病悰无赖。罢归故里,颇同冯衍之扫关;循陟南陔,姑奉诗人之洁膳。奚其为政,是亦素心。顷聆深诏于四方,内迫知亲之一惧,临博而企,未能忘怀,再鼓必衰,犹期决胜。是用赍函乡邮,连襼国游。会执事之避亲,当至公之适可,毫锥若缀,银纻如云。仰异试之谨严,苦措辞之涩讷。逮终削柹,遽迫衔山。已忘之步与行,自知将归;既偾之军语勇,曷足论功。方俟报闻,即谋藏密。敢言断断之技,亦偕济济之英。擢自下流,致之上列。伏况双圃仅存之士,莫匪雅材;中兴第二之流,绰存清议。遽兹忝冒,愈集震惭。此盖某官簧鼓斯文,朱丹至治。乐嘉鱼之与共,劭乃进贤;轸函人之恐伤,兹焉藏疾。因三物宾兴之际,恢四科进擢之规。冰鉴之妍丑洞分,铁炭之低昂无舛。遂令庸懦,亦齿题评。敢不景止前修,倍勤往载。九变贯而知选,罙溯本元;一飞鸣而及辰,寖偕寥廓。庶伸尺寸,上答奖成。
五老会诗(元丰三年九月 范镇内翰、张宗益工部、张问谏议、史炤大卿)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四个老儿三百岁,当时此会已难伦。
如今白发游河叟,半是清朝解绶人。
喜向园林同燕集,更缘樽酒长精神。
欢言预(原作顽,据四库本改)有伊川约,好作元丰第四春(自注:为来岁张本。)。
秘书监张问除给事中制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六、《彭城集》卷二○
左右侍从之臣,率皆谠直辅上者也,而给事中复以驳正违失为职。夫识非通达,则观物无节;器非宏厚,则守善不固。居是选者,其亦艰矣。具官某学术渊通,干力强济,历职中外,敏懋不怠。其誉已试,所至可纪,白首壹节,诚心无贰。宜其备顾问于青琐,谨献纳于东台,庶几羔羊素丝之美,直谅多闻之益,副吾旁求。尔其慎哉。
祭正议大夫张昌言文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一
唯公植德忠厚,立心醇和。积其奥学,奋于贤科。乐行内实,不求世名。畏人我知,声恐过情。奉身清约,布衣菲食。及其临义,坦不少惜。委己有馀,以活馁寒。公之所易,人之所难。气夷色温,若无不容。及所当仁,未尝苟同。道行则进,言违则退。去就萧然,莫能留碍。武济之论,万世所伟。河朔之奏,百万复起。仁者必寿,古圣谓宜。公虽有年,不究期颐。士夫叹息,民吏嗟咨。家父征西,公实从事。忘年见亲,渐摩以义。遽丧良朋,舍斤挥涕。柩不引绋,窆不亲临。寓辞写哀,尚想徽音。
按:《范忠宣公集》卷一一。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四〇四九。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冯颠久已攲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爵跃,东台瞑坐觉乌飞(道家有乌飞入兔宫之说。)。
漫誇年少容吾在(乐天诗云:犹有誇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若斗尊前举世稀。
待向嵩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和张昌言喜雨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二圣忧勤忘寝食,百神奔走会风云。
禁林夜直鸣江濑,清洛朝回起縠纹。
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馀薰。
秋来定有丰年喜,剩作新诗准备君。
次韵张昌言喜雨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
张问秘书监制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具官张问:汝策名三朝,宣力四方,既有闻矣。而笃老之年,克己复礼,称道不乱。朕闻而嘉之。起之乡闾,列之朝会,问国故事,与民疾苦,足矣,不必劳以事也。优游吾东观,以为士大夫之表。可。
论给事中张问奏 北宋 · 孙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五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八
臣闻爵禄,天下之砥石,人主所以砺世磨钝也。故忠信爵禄,所以劝士,而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士夫忠义风节,岂生而有之,在陛下砥砺成就之耳。苟爵禄不及于忠信,而名器窃假于非人,则天下之士孰知所劝,而相勉为忠信节义之事乎?臣尝谓给事中,门下之职,法度号令所从出,论思献纳之为先,非偷合苟容、养交安禄之所。何以言之?法度命令,差失过当,可以论议献替于未下;而谏官、御史,止能谏诤追救于已行。命未下则其意易回,事已行则其势难夺,理固然也。则给事之任,岂可轻付非其人哉!唐吕元膺自给事中除同州刺史,及入谢,宪宗问以时政得失,元膺论奏甚激切,上嘉其刚正。翌日,谓宰相曰:「吕元膺谠言直气,且欲留在左右,使言得失,卿等以为何如」?李藩、裴垍进贺曰:「陛下纳谏,超冠前王,乃宗社无疆之福。臣等不能广求直士,又不能数进直言,辜负圣心,合当罪责。今请以元膺复为给事中,以备顾问」。上悦而从之。若李藩、裴垍,可谓不负大臣之责矣。今顾临、张问为给事中,顾临慨然论议封駮,耸动中外,既以河事之重,遣使北道,侍臣有欲留之者,大臣既不克从,又不画时选补忠鲠端良之人,以慰士望。而张问老谬无耻,茍容尸禄,为朝士大夫指笑。御史论其不职,乞与闲散,以养衰残;而大臣姑徇人情,悦其阿意,既留而不去,又使专给事之职,备员素餐,无所献纳。则是可留者去之,可去者留之,使朝廷爵禄名器,不足以砺世,而忠信节义之人,无以知劝。执政大臣岂不负陛下委任责成之意,有愧于李藩、裴垍乎?伏望圣慈详察,检会臣前奏,出自圣断,罢张问给事中,别选有德有识者任之,以慰中外之望。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还家未暇拂尘衣,携被重来趁落晖。
省户鸣驺久分散,宫槐栖鹊共翻飞。
周庐见月(原作日,据宋大字本、明蜀本改)风霾静,斜汉横空星斗稀。
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约梦西归。
次韵张问给事喜雨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已收蚕麦无多日,旋喜山川同一云。
禾黍趁时青覆垄,池塘流润渌生文。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
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
次韵张昌言给事喜雨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三雨全清六合尘,诗翁喜雨句凌云。
垤漂战蚁馀追北,柱击乖龙有裂文。
减去鲜肥忧玉食,遍宗河岳起炉薰。
圣功惠我丰年食,未有涓埃可报君(以上《山谷内集诗注》卷六)。
乞易知青州龚鼎臣知沧州张问以他郡奏(元丰二年三月) 北宋 · 黄履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七
知青州龚鼎臣、知沧州张问性虽重厚,而短于应务,不足以赈乏纾急,乞别选能者,易鼎臣、问以他郡。
追和东坡张昌言喜雨呈同官 宋 · 王之道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旱魃正须三尺雨,飞廉旋布四天云。
诗成采笔挥琼玖,酒到酡颜散缬纹。
莲沼滟翻宵溜急,槐庭清送午风薰。
欣欣千里农夫庆,衰病空惭老使君。
酌张问夫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咏怀堂诗卷三
屏居齐堁蛰,龙性颇谙时。
菊外山长澹,芦中服自奇。
深烟趋鸟候,寒雨递觞资。
岂遽伤穷节,妍暄意可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