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泸南晁安抚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四、《汉滨集》卷一一
祗奉恩纶,显膺召节。
轻帆滚滚,将修入觐之容;
芳翰谆谆,重讲相违之义。
情文交厚,衰耄有光。
恭惟某官才术开明,文章赡博,三纪宦游之久,一时物论之归。
历侯藩,政绩高于数郡;
遄分帅阃,威声震于百蛮。
简隆眷以弥深,罄嘉猷而无隐。
行置论思之列,尽摅经济之图。
某正理行装,将安真馆,欣睹追锋之命,阻陪衔舳之游。
寖远英标,莫卜瞻承之路;
侧聆新渥,嗣驰赞喜之缄。
赠墨手道人寄晁子止即用子止 南宋 · 李石
夷门道人墨为手,艺如巫咸日中走。
逢人便与墨模糊,西里自妍东里丑。
不须更相邑中黔,面比乌鸦色未深。
为抬墨手高处问,我手何如君子心。
晁公武侍御史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二、《盘洲文集》卷二○
御史府风霜肃然,远近望而畏之,南床最为雄剧,非脩絜方闻之士,宁刓印而不予也。
尔贯穿古今,通达治体,久劳于外,事无不历,入朝三接,满岁九迁。
谏纸台评,饱闻鲠论;
忧时谋国,具见公忠。
禁路乘骢,孰曰不可?
善善恶恶,益期尽言,副我虚怀,以休广誉。
晁公武权户部侍郎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三、《盘洲文集》卷二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三
君子言必可行,宁为一切之弊;
《洪范》食以为首,孰明八政之源?
时有通儒,长于心计,详其说则若折枝之甚易,试以事则岂刻楮而无成。
往谐地官,式蔽朕志。
具官某,学潜坟素,材挺楩楠,论思殚造膝之忠,謇谔得匪躬之故,纲纪正于毂下,搢绅畏其笔端。
自四鄙之多虞,或一日而再召。
充牣忧时之略,科条足国之方。
论及理财,盖纚纚而可听;
使之治赋,会绰绰而有馀。
与其专宪府而寄以抨弹,孰若贰版曹而究其绩用!
傥以责人而责己,斯能为上而为民。
即问钱谷几何,可冀贯朽粟陈之效;
亦有仁义而已,当无头会箕歛之非。
用观韪摹,以耸舆望。
新除敷文阁直学士依前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晁公武辞免恩命不允诏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一、《文定集》卷八
朕惟祖宗时,其自待制除守成都者,往往进直学士之职以遣之。
矧卿服在禁涂,蔚为宿望,任四路兵民之寄,积二年镇抚之劳,乃今进职,盖云晚矣,又何辞焉!
所请宜不允。
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晁公武银合夏药敕书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二、《文定集》卷八
卿外分阃寄,邈在坤隅,载嘉镇拊之勤,方履炎歊之候。
肆颁珍剂,以示眷怀。
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晁公武银合腊药敕书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二、《文定集》卷八
卿绥拊西南,勤劳夙夜
岁华云晏,寒气方凝,特颁汤液之良,往助节宣之用。
晁制置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四、《文定集》卷一九
召还万里,擢长六卿
杕杜勤归,盖特矜于永久;
积薪居上,窃自歉于后来
每念叨逾,岂胜战慄!
敢谓眷存之渥,特纾诲问之临。
誉虽过情,义岂云薄!
恭惟某官宏才任重,敏识造微。
御史谏官,振直声于多士;
方伯、连帅,流惠化于远民。
肆帝眷之惟新,举坤维而尽护。
虽节以制度,前追忠定之规抚;
而薰然慈仁,盖本文元之心法。
顾惟畴昔,尝获瞻承。
偶逃绌免之科,遂记践更之契。
三年无补,既蒙藏疾之私;
一旦误恩,并出嘘枯之论。
道路云远,情文益隆,惟感愧之所并,岂敷陈之能究!
晁子止论易书 南宋 · 冯时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二
某蒙以《广传》示诲,伏读深研,尽弃某鄙见曲说以从精当之旨者非一条矣。
独一二义有可疑者,辄具疏所以,上滓莹听。
又辱矜怜,不以其终不可告语,详说指味,俯迪蠢冥。
披味至言,欣怿何已!
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然则教者之心,亦欲人于问答之间时有违异,然后相与趋其深思。
故开益之馀,辄入反其一二,以须卒教之也。
《履》言「柔履刚」,以六三一爻言;
「说而应乎乾」,以《兑》《乾》二体言,敬闻命矣。
但「履虎尾,不咥人」之亨,繇辞也,彖所以释之。
今引彖以配繇为二,似非近释繇之意。
若作柔履刚、说应乾,是以虽履虎尾不咥人,而于其亨如何?
「履帝位而不疚」者,亨之事也。
如此统彖以归繇,于理为顺。
盖五居尊位,乘承皆刚,其应亦刚,宜其过刚则病。
彖申言柔履刚、说应乾,故履帝位而不疚,光明者履之,所以为亨也。
《渐》之得位,指五而言,盖孔氏旧有此说。
今重辱疏示,以直主于五则凌节躐等,非渐之义,谨受教。
然一二读之间,「得位」、「其位」便有二义,犹似太凿,幸更入研思也。
《艮》言不获其身为在我,不见其人为在物,理诚甚明。
然《广传》之作,以示无穷,今大判其浑全之体,使后学无以致其思,非传远之道。
某独概以止义者,非谓止于一曲也。
天下时事有可为与不可为者,圣哲于此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者而已。
《艮》也者,止其所当止云耳。
而彖并论行止动静者,盖行止一道也。
可行也,圣人以其止者行;
可止也,圣人以其行者止。
行止系于时事者不同,变通存于圣人者无二,故并论行止动静,然后可以尽艮止之义。
愚意以谓舍物我而概以止义则行在其中,可以粗喻微言于简约矣。
再三之渎,伏纸汗下,伺台旆启行,即趋道左瞻别,卒听其是否也。
晁子止制置三首 其一 南宋 · 李流谦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读书万卷破,转物一机神。
道德欣为御,文章妙斲轮
圣贤同一处,天地要弥纶。
汗简窥千古,从来只数人。
晁子止制置三首 其二 南宋 · 李流谦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吴甸七千里,坤垠六十州。
宸心宽北阙,老子在西楼
召伯出分陕,卫公归相周。
衮衣人惬意,重为雪山愁。
晁子止制置三首 其三 南宋 · 李流谦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西南雄节制,人物妙炉锤。
舐鼎非无意,登门独恨迟。
正期云触石,会见
不信酬恩事,君看左顾时。
晁子止合州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六、《莲峰集》卷九
伏审荐被恩荣,光膺郡寄
一麾出守,已夙著于风谣;
三命益恭,宜茂隆于天眷。
宠灵狎至,欢诵交腾。
恭惟知府学士业履精深,器资宏博。
盖养以文元之事业晁迥。),而畅以太史之风骚晁无咎。)
景迂之道数以根其中晁以道。),崇福之词华以丽其外晁之道。)
全提祖印,参妙贯于心传;
益显家声,集大成于玉振。
故虽处二千石之重,而不骄于富贵;
犹且阅三万轴之藏,而间出其绪馀。
将大用之,岂久居此?
赤水巴川之会,有铜梁石镜之奇。
冠盖往来,集万艘于江浦;
仙真隐见,遗九鍊于茅山
资道德之照临,庶风流之衣被。
坦然正路之日启,行矣大贤之汇升。
笔倒三江,合蒙稽古之力;
政成馀地,姑试发硎之功。
尚疑暖席之未遑,已有追锋之遄至。
某夙蒙恩奖,叨预姻联。
闻休命之播传,喜穷途之荫映。
密分馀润,犹切小人之便私;
伫入中台,即为天下之公贺。
泸南子止 宋 · 晁公溯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杖钺知何处,看云望欲迷。
真同阮南北,各寄蜀东西。
峡崄水增急,楼高山为低。
春来日行乐,桃李成蹊
泸南子止 宋 · 晁公溯
 押庚韵
二年立王朝,忽然厌承明
受诏予印绶,复作江阳行。
地当周五侯,秩视汉九卿
边清尘不扬,主圣时自平。
上堂簪履集,出门笳鼓鸣。
想亦多宴乐,鼓瑟兼吹笙。
吏民更相戒,岂敢烦敲榜。
田间黄发叟,闻此叹且惊。
触眼未尝见,不毛今亦耕。
有客自关外来颇道边亭暴露之苦时子止兄方趋原上予因感而有作 宋 · 晁公溯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原作酣,据抄本、知圣道本改)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乾,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敷文阁直学士降授左朝请大夫晁公武辞免知扬州乞除在外宫观不允诏乾道六年八月七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卿昔任言责,广朕聪明;
旋陟民曹,参予侍从
渡泸镇益,又讫外庸。
万里召归,固当留以自近。
会江浙择牧,思得郤縠诗书之帅,羊祜威信之守,兹为重寄,今以付卿。
谓宜疾驱以宽忧,顾数上祠请,非予所知。
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扬州晁公武辞免知潭州不允诏乾道七年四月十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公武:省所奏劄子,辞免改差知潭州恩命,乞检会前奏除在外宫观事,具悉。
长沙昔称都会,连帅今总兵民,生齿夥烦,夷獠被边,自非仁以抚之,义以制之,其不乏吾事者几希。
卿屡剖州符,三分阃计,政适宽猛,在循吏之目。
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卿于择牧可谓详试矣。
朕命惟允,尔行勿迟。
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扬州淮南东路安抚使晁公武乞外宫观不允诏乾道七年四月十五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朕励精庶政,夙夜不敢康,亦惟州牧侯伯推惠泽而致之民,以协赞予治。
卿奋由儒术,见谓吏师。
服在近班,数更守帅。
酬庸淮海,易镇湘沅。
甫下玺书,日迟圭觐。
丛祠之请,徒费尔辞。
晁公武诏书不当待罪奏状乾道六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五、《历官表奏》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右,臣近蒙圣恩擢贰秘书,寓直翰苑。
臣自度荒疏愚戆,加之素有心气之疾,难以摄视草之任,尝具辞免,乞赐寝罢。
既而祇受不允之命,微贱小臣,未敢再有陈请,只俟旦夕轮对,冀得披露血诚。
今者果缘书诏轻重失伦,至勤御笔改定,不职之罪,合寘严诛。
万一陛下海涵天覆,未忍遽加鈇钺,即乞改授在外宫观差遣,使得休养心神,循省愆咎。
干犯天威,臣无任战慄俟命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