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次韵同季夜宿松园兼呈清照(诸本下有律字)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鹤骨松园老,霜髯八十春。
相逢看日夕,留客赋诗新。
鬼亦来听法,谁应可作邻。
折腰营斗,宁不愧斯人。
强幼安用余与曾同季唱酬韵作二章见寄谨用韵为谢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国从游地,花今几度春。
老唯羁客在,情独使君新。
未敢论倾盖,应须托善邻。
如公真盛德,举世更何人。
强幼安用余与曾同季唱酬韵作二章见寄谨用韵为谢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花落青墩寺,谁从作好春。
锦囊题句近,旧旆得州新。
老手摧强敌,馀风睦四邻。
他年数循吏,神爵有斯人。
曾同季示近作因以为赠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老色秋蒲晚,朱颜玉树春。
年方贾生妙,诗似庾郎新。
黄墓初倾盖,青墩欲买邻。
知君真似舅,笑我作陈人(自注:同季幼安之甥。)
同季再见和二首复用韵以谢 其一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花似今年好,情非旧日春。
光阴愁里尽,风物眼前新。
爱酒聊呼伴,无醯懒乞邻。
姓名谁挂口,肥瘠付秦人
同季再见和二首复用韵以谢 其二 北宋末 · 周紫芝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海内同为客,西湖送春
定交前日意,识面此时新。
一笑欣良会,馀生得善邻。
风流美无度,往往似前人。
次韵曾同季悼其幼子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支韵
曾侯名家郎,家有玉颊儿。
渥洼出名驹,丹穴生长离。
春风入庭户,独秀兰与芝。
未乾弄獐墨,遽草骑龟诗。
我昔少年日,屡作哭子痴。
须烦六如偈,为洗长年悲。
同季敌弟过南岸野寺 北宋 · 李彭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杨花糁径雪缤纷,短艇横江烟草昏。
小雁俱来觅春事,情知春过水南村
曾同季建溪顾渚新茶 宋 · 曾几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雨润黄后,风薰麦秀初。
不持新茗碗,空枉故人书。
顾渚琼糜似,闽溪玉食馀。
吾宗重盟好,并以遗闲居。
关岭旅邸观林同季野去秋题壁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去岁还家秋正杪,今年行役暑初残。
同行壁上留题处,特下篮舆子细看。
孝叔赵有翼赵存中黄子沈正卿曾同季有观梅道场之约仆偶过西山不得陪六客之末归读众作因继韵 宋 · 仲并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公皆车马城南去,我向西郊漾小舟。
人事好乖各回首,吾年如此喜乘流。
金兰六客稀时见,珠玉一篇无句酬。
却数竹林犹少在,不妨著我伯伦刘(自注:人尝戏不能饮者曰尔为刘伶乎?余饮少辄醉,聊自戏也。)
九日领诸子同季明泛舟之湖庄 南宋 · 曹彦约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为酬佳节访江皋,短棹能宽脚力劳。
把菊未遑忧岁恶,爱松相与叹风饕。
雨馀得水三湖阔,天静无尘九叠高。
老病不将诗领会,新来能赋属儿曹(自注:是岁无大水旱,而五谷仅半收。数日大风拔木,湖庄古松悉为乌有。)
云庄集序庆元六年八月 南宋 · 傅伯寿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三、《皕宋楼藏书志》卷八四
云庄集》,故○陵太守曾公所作也。
公家世以儒显,至南丰先生遂以经术、文章名天下,学者宗之,以继唐韩文公、本朝欧阳文忠公
时文肃文昭公同以才学进,兄弟鼎峙于朝。
文肃公位至宰相,佐徽朝初政。
文昭公出入三朝,终始全节,号为名臣
其所更践多翰墨之职,今其遗文具在,典雅温纯,盖与南丰先生真雁行也。
文昭公之孙,龙舒太守讳纁之子也。
文昭晚罹钩党之祸,龙舒公力奋于学,既践世科,官曲台矣,中道而殒。
龙溪翰林汪公尝叹其文若川增条达,莫见其止,及志其墓,以简古目之。
公五岁而孤,太夫人强氏,故资政殿学士文宪公之女,贤而明智,亲授以经而督之学。
公颖悟异凡儿,少长,益骏发,每读书五行俱下,日记数千言。
文昭公家多书,已而燬于兵,家贫无以市,一阅于肆,终身不忘,遂博通六籍诸史传记百家之言。
少从人假《春秋左氏传》,未兼旬归之,人讶其速,曰:已习矣。
摘而问之,口诵如注水,终卷乃已。
尝憩临安孤山僧舍,客有称僧如璧冷泉亭记》者,就借所乘马驰九里,至亭上,一阅即归,写以示客,客往覆之,不差一字。
时人惊服,以为王氏之仲任仲宣、延氏之叔坚不是过也。
年未弱冠,试于国子监,袖然为举首。
已而不利于春官氏,去从博学宏词举。
有司异其文,将以名闻于中书矣,夺于异议而止。
公遂绝意科目,然嗜书笃,虽祁寒盛暑,手不释卷。
为文操笔立成,初不经意者,徐而绎之,虽积功精思者不逮也。
公卒之二十八年,公之子今直敷文阁福建转运副使炎,辑公之文为二十通,面以授伯寿曰:「先人生平为文甚众,然未尝属藁,以故多所遗轶。
不肖之孤,纂集论次,堇堇是耳,愿丐序以行诸远」。
伯寿辞不获命,退发公文而读之,弥日不厌。
叹曰:夫文章之作,古病其难,其所以难者何也?
盖材之禀于天者,其警敏不可以强而能,而学之传于家者,其源流又贵于远且深也。
世之豪俊之士,博闻强识,一览无遗,材非不警且敏也,然家之所传无源流之学,徒凿其意而为之,则矜能骋怪,或至于畔弃绳尺矣。
文章之家,重规叠矩,奕叶相承,源非不深且远也。
然天之所禀,无警敏之才,独勤其业而守之,则罢精鉥心或不免于沿蹈故常矣。
传之论吏道者曰,能与不能,自有资材,何可学也?
记之论百工者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呜呼!
吏俗务,工末技也,能犹有材而守亦以世,况于文乎?
公之聪明该博既踔绝辈流,而鸿儒宗工,代起相袭,心通性解,目濡耳染,其于文也,是唯无作,作则追美于前,垂声于后必矣。
故其古诗则兴寄渊邈,词旨超迈,多效《选》体为之;
唐律则务造平淡,间出清新,比事赓韵,精诣妥帖;
至表章笺启,则又繁约适中,铺陈有叙,摭古语而加剪截之功,造新句而遗斧凿之痕。
他文一皆类是,盖深有文昭之遗风焉。
廉靖乐道,恬于势利,仕三十年仅至二千石而终,曾不获以诗鸣国家之盛而文出中朝之词命,位不配德,时共惜之。
今敷文公隆兴元年进士第,入为尚书郎,出建使者节,俱有声绩。
谦厚明敏,天子方乡用之,然则继文昭兄弟之业而使公无九泉之憾者,将于是乎!
在《传》曰:「非在其身,在其子孙」,其是之谓夫!
公讳字同季云庄盖公自号云。
庆元庚申八月朔徽猷阁学士大中大夫、知建宁军府河阳傅伯寿序。
按:《云庄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同季升过李生书舍 明 · 何景明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避寇孤城里,君家数倒尊。
柳边开草阁,花下觅柴门。
台古如山郭,塘幽似水村。
南邻张给事,常与坐黄昏。
清明后三日同季栗斋熙民梅生子有宰平策六次贡幼实述勤吉庐看杏花旸台纮孙从庚午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词韵第十七部
清明初过春弄色,柳黄转绿红白。
廿年五度旸台游,屡失花时晚乃得。
萦冈匝野若烟雾,数十百里树万亿。
无风芳华自矜宠,向日光艳相映射。
比香雪海差少香,东瀛樱花岂其敌?
居人种树取落实,却办诗料供游客。
烂漫最数管家岭,层沓周围望无极。
山南大工亦擅胜,敢尽天欢穷日力?
风光有此不留待,垫巾重为逝者惜匏庵与前游。)
王孙草绿胡末归?欠上秀峰永朝夕(沈庵客大连。)
八月十九日同季莹访南海庙碑登浴日亭季莹曰此会无实甫惜也余曰日月方长他时招之今实甫香港季莹已为僧矣追念昔游悲叹交集赋此送实甫庐山兼寄季莹水涯亭十用哥字韵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续编
新梦昌华出骇波,旧邻简寂念乔柯。
琴归鹿洞还在,诗写龟堂细搓。
亭上笑言寻慧寿,世间关节到阎罗樊山书来说余所取诗榜前五名皆渠作,他人疑谓阎罗包老亦通关节也。时实甫留滞未来,与樊山伯严日日思之恨之。)
更无庙壁题名日,留待鸾哥与骥哥临桂伏波岩绍兴戊辰六月潮阳刘昉题名,孙男骥哥、鸾哥侍行,他日此诗付与吾三家儿孙。)
同季直夜坐吴氏草堂乙未 清末 · 郑孝胥
五言绝句 押虞韵
一听秋堂雨,知君病渐苏。
欲论十年事,庭树已模糊。
九日同季馥巩庵勉甫桐君及强志贻先弟约立之至香山作登高之会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秋光全为一山浓,磊落嵚㟢十万
未远雍乾明圣世,犹馀林壑帝王容。
时危强兴成佳会,地胜逢辰起旧慵。
断雁分飞天万里,何当放眼最高峰。
九日同季勉甫北海登高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月微凋上苑林,映波拥塔影深深。
伤高未瞑登临眼,悲世犹馀半死心
万里望迷云路雁,十霜伴冷塞垣砧。
重来念念归寥落,聊应佳辰酒共斟少陵《风疾》诗:「犹伤半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