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镇阳李樗字非我序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五、《鸡肋集》卷三五、《四续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八○
小知之与大知也,小年之与大年也,白鹄黑乌,长鹤短凫,各以其异游于世,相与无慕,是庄周之所谓逍遥也。桂之伐,漆之割,曰是不若樗之趣取无用而常存,故桂、漆慕樗,樗不慕桂、漆。均之木也,一以为逍遥,一以为不逍遥,是庄周之意乎?非庄周之意也。万物其生,俱托于不得已。不得已之类,天下莫能患。桂、漆曰:「我独何为见患?以其可食且用耶?则樗也,免夫棺与舟,至薪亦病矣」。樗曰:「不然,吾观我无受斧斤之地,故吾无往而丧我」。桂、漆亦曰:「吾观我亦无受斧斤之地,故吾亦无往而丧我。且而与我有异乎逢者,皆材也。材固生患,尝试与我游乎本无患」。游乎本无患,不得已之类。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故樗与桂、漆俱逍遥,而樗犹舍然安其故,曰:「吾无以知吾为趣取无用而常存也,吾直寄焉耳」。故天下言樗,无慕乎为樗。镇阳李君,好书而廉,既无求于世,尝曰:「我樗之类也」。则易其名曰「樗」。余曰:「凡形皆寄也。夫寄非我,则寄之所遭固非我」。因为字之曰「非我」。是惟从然成于雨露,与夫为牺尊、在沟中也,木岂有择于此哉?人者为之,知寄非我,而犹惑樗为趣取无用,欲免桂、漆以受人者之患,物缚不解矣。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 其一 宋 · 吕本中
押纸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纷纷走道途,扰扰杂泥滓。
既为风俗移,又以血气使。
百川灌河来,夫岂有涯涘。
故人林与李,始可与语此。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 其二 宋 · 吕本中
押鱼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方子独立士(自注:德顺。),岁暮亦深居。
林李从之游,欲出更踌躇。
纷华晚不顾,浮湛同里闾。
时从陆丈人,共此一篇书(自注:诸公皆从陆亦颜游。)。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 其三 宋 · 吕本中
押屑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闽山固多奇,闽士亦多杰。
弱水不胜舟,有此积立铁。
胡刘守节意,亦岂待言说(自注:原仲、致中。)。
堂堂混众流,此固不得折。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 其四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十一部
经时望子来,慰我终岁病。
西行道路迂,复见复未定。
秋毫论得失,此岂不有命。
尝闻安身要,其本在无竞(自注:王辅嗣卦解云:安身莫若无竞,修已莫若自保,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实法言。)。
和伯少颖迂仲将归福唐偶成数诗欲奉寄无便未果也辰叔常季南还因以奉送 其五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一部
才叔策名时,已自能不动。
中年谪南荒,与世作梁栋。
生平所践履,自待九鼎重。
失固不足言,得亦何所用(自注:才叔,谏议张公也,初登科时已无喜色矣。)。
答李樗书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横浦先生文集》卷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三
某启。未及披识,遽辱惠书,且审初冬起居佳胜。某谪居杜门,不通水火,不复如昔日与士子游,而来书云尔,传之者妄也。其忧患馀生,耳目昏瞆,口面喎曳,去死无几矣。旧学荒废,顿失畦径。吾子好学如此,益以重仆之愧耳。然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止于务博洽、工文章也。内自琢磨,外更切磋,以求此心,心通则六经皆我心中物也。学问之道,无过于此。此仆闻之于先生长者,今老矣,尚记忆焉,辄以告吾子。若乃难疑质问,仆老且病,无以副吾子之勤,幸加察焉。正远,保爱。
代舅祭迂仲文 其一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三、《拙斋文集》卷一九
呜呼!畴昔八年之前,素秋之孟,吾哭送汝兄于西城之西,俾从汝祖之佳城。今兹孟秋,吾复将哭送汝于北城之北,实祔于汝外祖之坟茔。汝及兄从二祖游乎汗漫,宁复念吾,而吾之思汝,声之号者日以乾,泪之泣者日以竭,殆将滴吾泪于秋露,寄吾号于秋声。而今而后,永夜沉沉,空斋寂寂,惟有窗间之檠、床头之枕,知吾父子之至情。好去吾儿,永隔此生。汝心纯孝,胡宁舍吾而去,忽使吾涕泗之纵横。呜呼哀哉!
代舅祭迂仲文 其二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三
呜呼!我之五男,如手五指。堕指之痛,痛入骨髓。一之谓甚,矧复可二。胡然二之,我痛欲死。昔仲尼尝哭其子,于鲤虽哀,而恸颜氏。谓颜独贤,非鲤也比。我心孔疚,实兼于彼。以贤则颜,以亲则鲤。哭鲤恸颜,有泪如洗。我初得男,尔兄及尔。粤自孩提,天钟粹美。坐我两膝,咸诵经史。日数千言,澜翻不已。寿十六七,蜚声闾里。人言佳儿,必称二李。施及诸弟,亦精业履。有子如斯,云胡不喜。意当联荣,芥拾青紫。五桂一椿,窦郎可拟。并试南宫,反后叔季。尚期晚成,蔚为国器。岂料尔兄,不禄而逝。我痛未忘,尔复继毙。人言天道,吉凶以类。为善必福,恶斯祸至。如吾两儿,德性纯懿。闵无间言,曾善养志。璞玉浑金,初亡瑕颣。何辜于天,罹此颠踬。不假之年,俾我遐弃。嗟哉彼苍,不仁若是。畴昔西征,余往汝侍。锋交战场,词倾峡水。期汝如何,汝乃不第。逮兹东归,税驾方尔。团栾父子,宴乐兄弟。望汝如何,汝乃不起。汝始得疾,实惟旅邸。一夕沉疴,倏焉体瘁。盘珊入门,昔人已改。蒲柳未秋,岂宜摧毁。人固疑之,我心独异。使汝不长,岂曰天理。汝蚤闻道,寿夭一致。岂不见几,恐伤予意。力疾对医,漫云可治。瞑目长眠,溘然蝉蜕。天实误予,使予不智。不就汝诀,永隔寤寐。冥心之言,嗟犹在耳。尔实何憾,我哀莫弛。我偕汝母,劬劳半世。婚嫁甫终,未凋发齿。谓此馀生,优游卒岁。含饴弄孙,亦复何事。汝兄之殂,始积忧患。儿吾择妇,女吾命配。几如是为,而不凋弊。搔首临镜,班白多矣。望汝宽予,汝反至此。二女一男,复为吾累。人生几何,堪此憔悴。人谓我哭,已伤两指。盍师延陵,三号而止。我痛在心,心狂欲溃。哭尚可堪,不哭尤惫。吾寡交游,杜门养晦。惟汝及兄,从吾论议。伯埙仲篪,相继亹亹。以斯自乐,不慕荣贵。自失汝兄,尚惟汝恃。汝不吾留,亦随隙驷。使我索居,自言孰谓。已而已而,失我良嗣。白日清宵,悠悠曷济。我哭号天,尔母顿地。尔寂不闻,九泉永閟。女嫁女归,儿远儿在。独汝见时,河清莫俟。我老无悰,来日能几。寂寞此生,有恨不匮。涓日成服,荐此薄醑。儿举此觞,并饮吾泪(《拙斋文集》卷一九。)。
此篇皆四言,独此句七字,疑脱一字。
祭迂仲文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一三、《拙斋文集》卷一九
呜呼!我生终鲜,孑然一身。岂无兄弟,四海三人。幼共嬉戏,长同屈伸。虽隔表里,情逾所亲。嗟我少孤,焉依叔舅。舅氏吾师,伯仲吾友。两骥绝尘,千里驰骤。我实驽材,瞠若乎后。伯仲未冠,舅为世知。懦无立志,知我者谁。自暴自弃,下流实归。不有伯仲,畴觉其非。每从纷华,此心外骛。及见二难,释然悔悟。渐渍薰陶,遂同志趣。非曰能之,伯仲之故。伯也德宇,如元紫芝。仲无间然,叔度之陂。夏雨雨我,春风动之。去我三日,鄙吝已滋。六日不来,我心匪乐。我不见兮,折简我约。书既同读,文亦偕作。商确古今,曾无适莫。繄伯之学,《春秋》实通。惟仲与我,《诗》《书》是攻。各寻蹊径,一西一东。如适京邑,厥归则同。欢乐几何,祸机倚伏。伯既已矣,仲复就木。魂兮何之,俾我穷独。嗟嗟苍天,如何不淑。呜呼哀哉!肄业绩文,伯仲独优。南宫桂籍,宜冠英游。贤书数上,猿臂不侯。如我浅陋,反玷简蒐。谨行全生,我亦尤劣。濯濯牛羊,几无萌檗。一暴十寒,尚兹存活。仁如伯仲,乃遭夭阏。自伯不禄,已随逝波。我及仲存,更于琢磨。并从师范,归养天和。计我所得,孰与仲多。仲既闻道,百虑一贯。每临利害,履道坦坦。俄得俄失,若修若短。于迂仲观,曾何足算。伯也疾革,我心郁陶。源源往问,膏肓奈何。浩叹仲心,死轻鸿毛。谈笑谓我,空走一遭。死既本空,生亦谁是。万化去来,初无终始。我复何为,情钟不已。正惟仲没,莫与进此。藏焉修焉,入谁与娱。息焉游焉,出谁与俱。自今以往,离群索居。伐木道丧,鹡鸰影疏。慨念平生,那忍细说。子敬琴亡,伯牙弦绝。丹旐风悠,薤歌声噎。路隔幽明,忍与仲诀。呜呼哀哉!
与泉州李倅(迂仲之弟)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二、《艾轩先生文集》卷六
承见寄《论语》一编,某三十年来为徒友所困,亦稍稍见得古人大体,乃知儒释之分若青天白昼。退之于释氏无所见,止是见得名教中要当如此耳。《论语》问答未尝放开,至如子思、孟子便说出许多。夫子尝谓「吾无隐乎尔」,此必非同堂合席之语。夫子呼曾子而告之以「吾道一以贯之」,乃知他人未可与闻此耳。近时说《论语》,大率会儒释于一条,不知圣人一出语,无非日用饮食之事,门人弟子得之,知所谓有始有卒者在此耳。某尝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盖真实见得如此,是太虚中有此易简之理。《论语》问答乃因事逐旋说出,若见得太虚中真实有此理,即《论语》乃其注脚耳。今人读「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岂不甚晓?然不到错了本文本意,却不知「吾道一以贯之」,何尝是两样说话。若俱从太虚中抽出,不应有一段难说,一段易晓。如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发此问,要是群居中无人问到此。夫子所答六字,只可作六字看,添他一字脚不得。乃知圣人所答如此无渗漏,自是大人气象,如群儿听大父、王大父说话,必不支离及他语也。又如「愿闻子之志」,此为卒然之问,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此又见得大人无渗漏处。某已略窥高明之学,自是一家。然似欲通儒释为一条,某之所见,偶不如是,又不敢不以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