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宪”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代人谢李宪举状启 北宋 · 李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忠悯集》卷一
读书无效,晚沐君恩;
游宦何堪,复叨公举
自知其愧,人指为荣。
窃以道义君子之本心,功名丈夫之馀事。
求有道而得有命,用则行而舍则藏。
此士大夫立己之方,亦明天子育才之意。
苟惟山仰富贵,芥视廉隅,但知摇尾以乞怜,不顾转喉而触讳,虽儿童其必笑,曾市井之弗如。
上负朝廷,下辜民吏,何以裨礼义之化,何以致职业之修?
如某者潦倒儒生,风尘俗吏。
游词场者二十载,屡玷能书;
登仕路者三四年,每虞官谤。
簿书堆积,狱讼纷挐。
惟恤为心,拟解成汤之网;
持平有法,敢私于氏之门。
不获三釜及亲,尚赖一经教子
星星白发,强陪新进之游;
冉冉红尘,时引故山之梦。
岂期贤者,不废朽人,辄令樗散之馀,亦被衮褒之赐。
此盖伏遇某官家传相业,天赋英才。
富贵功名,早遇风云之会;
文章翰墨,久腾珠玉之光。
爰自揽辔以来,每以搜才为念。
虽如某者,亦寘门阑。
敢不克慎猷为,祗承教约。
少惜桑榆之景,益坚冰檗之诚。
顾父子之庸才,并蒙收录;
仰丘山之重德,当誓糜捐。
李宪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六九、《斐然集》卷七
禁省出纶,误蒙宠奖。
侯邦绾绶,爰得旧游。
自惟才业之空疏,每愧班资之超越。
主恩宜称,家业空存,驹过隙以难追,乌集林而何哺?
仅终忧制,仍负沉痾。
觉身虑之亡聊,支离已甚;
怅聪明之不及,黾勉奚堪?
方图仰吁于天心,庶获俯从于人欲。
访求大药,栖息小山。
万里秋风,眇沧浪之钓影;
一犁春雨,嗣皋壤之农歌。
弗逮控章,已闻锡命,恳免惕俞音之閟,奉承怀陈力之惭。
某官植操端方,抱忠昭彻。
妙年槐市,高文独扫于千军;
广问桂堂,大策复观于三道。
安行素履,自致清途。
以直绳参执宪之联,由劲节受观风之寄。
贵名愈白,公论攸归。
乃顾乡情,复通年契。
虽山川攸远,瞻眉宇以阔然;
惟臭味所同,借齿牙而多矣。
愧驰书之不敏,辱坠问以相先。
徒佩好音,岂云厚报?
跋高公题李宪遗事传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拙斋文集》卷二○
林某,于乾道壬辰秋八月十二日己酉,读高公《遗事》所载,慨然太息而言曰:今有人寄物于邻,明日取之,其偿与否特未可必也。
何则?
在他人者诚不可必,必其不可必,是岂可以常理期邪?
而余之舅氏不然,力耕数耘,负谤厄穷,以待难知之天道于数十年之后,无一毫怨尤意。
今其子孙诜诜然、彬彬然,殆将亨而奋矣。
后之太史氏有考靖康之阙遗于金匮石室之藏,欲求其实而不可得,殆有考于斯言。
李宪被召旧与其先侍郎游从1197年3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早谒龙门鬓未秋,暮年乃复接英游
海濒已幸见公子,瓜垄仍烦访故侯
霖雨即陪诸老进,德星肯为一方留。
西城柳色青如许,欲挽长条特地愁。
与利路李宪大正劄子(一 淳熙十二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二、《书稿》卷一二
某窃以霜冬晴凛,恭惟提刑判院按部雍容,台候万福。
数勤书翰,不胜慰感。
远方法禁素弛,得贤使者一洗旧弊,列城受赐为多,非特席逸也。
忠勇军比平民须稍宽假,他日乃可责其用命。
今委田世雄帅府,稍加料理,未审当否?
田在金州,或谓猛于治盗而赈济有功,如此则与漕司所按不同。
姑酌其中,付以戎事,更望因会勉以凡百谦退,志其大者远者,甚幸。
庞守所论西和草料钱极有理。
监司总领视州县为一家,民力自然稍宽,不然上下督迫,其害不在今日也。
王朴所陈甚详,然未敢径行,当委所属相度,正恐悠悠耳。
使司所当为如酒场之类,自宜力与改革,以副临遣之意。
如博易抽差等,不妨具奏。
上于远方利病惟恐不闻,纵有不悦,岂能胜公论耶?
奴儿结事备知本末,大石林牙无能为也
禁铜钱,三省屡画旨,其施行颇峻,自此必须少戢。
军器物料旦夕当行下,修关立炮,所宜详审。
盖彼常疑我掩其不备。
若一切不问,缓急又将失备,计常与才元侍郎及军帅议之。
军粮折估,见作措置。
其他凡可垂教,毋惜谆谆,并不敢泄也。
馀冀保爱,以需召节。
与利路李宪大正劄子(二 淳熙十二年1185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二、《书稿》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相望悠缅,每患音驿之难继,但极驰企。
辟一二属官并南平倅皆已施行。
换钱引限众论不一,更与制司熟议为佳。
西府曲折前已遮护,毋虏毋虑。
叙州乃沂公姻家,制帅所以芘存之。
冯卿人多称誉,若私其乡党至误公家事,此今日大害,虽贤者不能免,可叹可叹!